第294頁
書迷正在閱讀:你如星我如月、天后家的小哥哥[重生]、煤老板的閨女、魔教妖女和正道俠女一起穿越了[古穿今]、我踩著主角翻身了[快穿]、藏風、薄爺的男嬌妻被寵壞了、和豪門大佬協議戀愛后、逆襲萬歲、同時被兩個無限系統看上了怎么辦
徐階眸光一閃,不動聲色地看向唐挽。唐挽轉身,將草擬的遺詔遞給徐階,躬身道:“老師?!?/br> 徐階垂目看去,看到那一句“奉顯慶皇帝遺詔曰”,瞬時耳邊如驚雷炸響:“陛下他……” “老師小心!”徐階站得還算穩當,唐挽卻假意伸手攙扶,趁機走近一步,在徐階耳邊說道,“帝后都已亡故,陳同脅迫了貴妃和太子。老師,大局為重?!?/br> 徐階眸光一凜,轉瞬又神色如常。他扶了唐挽的手,對貴妃說道:“娘娘,臣這幾日身體不適,可否坐下回話?” 劉貴妃自然點頭:“給徐閣老看座?!?/br> 此時大殿內沒有別人伺候。陳同只能親自搬了軟凳,放在徐階身后,冷冷笑道:“徐閣老,請吧?!?/br> 陳同權勢再大,也不過是個宦官。徐階再處于劣勢,也仍是內閣首輔。 徐階泰然入座,細細讀著手中的遺詔。顯慶帝在位不過六年,沒什么大政績,也沒什么大過錯。朝廷格局大多還是沿沿用的先帝一朝,故而也沒有什么弊政要靠著遺詔來重整。太子登基,一切照舊。徐階仍舊統領內閣,司禮監仍在陳同手中。 這已是能爭取到的最好局面。 徐階抬眸,看了看上座的貴妃,又看了看一旁的陳同,渾濁的雙眸中含了一絲笑意。原也不是什么不可挽回的大場面。換個皇帝罷了,他還有的是辦法。 “這遺詔,內閣準了?!毙祀A道。 …… 顯慶六年十月初十,帝后歸天,舉國大喪。 北風吹了幾日,今年的初雪來得比往年都要早,素白的顏色席卷了整個京城。寒風凜冽中,年僅八歲的太子登基,成為大庸朝史以來最年輕的皇帝,改年號為建成。 建成元年,一月初一,百官大朝。 宮城城樓上,兩個身影并肩而立,望著腳下四方廣場內魚貫而入的官員。唐挽裹著一件銀灰色的兔皮大氅,毛絨絨的領子一直蓋到鼻子底下,只露出一雙點水雙眸。陳同仍穿著那身大紅猩猩披風,垂眸遠眺,道:“徐階不會是不敢來了吧?” 唐挽道:“老師近日身體不適,昨天夜里還叫了太醫的?!?/br> 陳同嗤笑一聲,說道:“唐閣老啊,咱家在先帝身邊伺候得久了,和徐閣老也算是老交情。徐閣老別的本事不好說,不過該病的時候病,該好的時候好,這個功夫還是讓人欽佩的?!?/br> 唐挽聽出了他話中的揶揄,淡淡一笑,道:“徐閣老是否到場,并不影響陳公公的計劃?!?/br> 陳同也是笑了,說道:“就是可惜,看不見那老狐貍的臉色?!痹缭谥梁湍觊g,他就曾嘗試向徐階示好??尚祀A卻視他如敝履。陳同清楚,那些文臣從來都看不上宦官,甚至在背后叫他們“閹貨”。陳同冷笑,今日就是他對徐階最好的回敬。 被自己的學生拉下馬,滋味一定不好受吧。 陳同側目看向唐挽,道:“百官那邊,唐閣老可要安排好了。咱們都到了這一步,不能功虧一簣啊?!?/br> 唐挽挑唇:“我夫人都被你扣在手里,還不放心么?” 自那一夜驚變之后,盧凌霄至今仍被軟禁在劉貴妃的寢殿中。陳同早就聽說唐挽對她的夫人深情似海??圩×吮R氏,就是扣住了唐挽的軟肋。 陳同笑道:“唐大人別把話說得這么難聽么,貴妃娘娘不過是請夫人做客而已。待事成,內閣盡歸唐閣老掌控,夫人也自會替您送到家中?!?/br> 唐挽仰頭看了看天。白茫茫的飛雪傾瀉而下,覆蓋著皇宮的每一個角落。一片肥厚的雪花飄飄搖搖,落在她的羽睫之上。唐挽眨了眨眼睛,便覺一陣涼意。 唐挽雙手攏袖:“走了,上朝?!?/br> ※※※※※※※※※※※※※※※※※※※※ 看到大家的評論啦!開心!五一假期就要到了,打了雞血的十黛考慮要不要再來今天日萬呢? 昨天在微博上做了個小調查……ummm,小閣老黨們,請期待下一本《我夫君是文壇泰斗》,你家小閣老還會再出現的! 【今日走心感謝】 感謝Mbojue的地雷3顆!營養液10瓶!留言看到,十分感動,一定會認真寫完噠~ 感謝雪霽天青的地雷1顆! 感謝糖酥的地雷1顆! 感謝yanzi的營養液1瓶! 第159章 九天閶闔開宮闕。朝陽升起,百官朝覲。 文官的隊列整肅而延綿, 前頭是正四品以上的緋色官服, 后頭是五品的湖綠色官服。內閣三人的位置在最前, 唐挽與元朗一排,他們的身前是首輔徐階的位置。如今卻是空的。 “唐閣老,這首輔大人久病不朝,內閣的擔子也很重吧, ”身后新上任的戶部尚書堆著笑,問道, “可有再添人的打算?” 唐挽淡淡看了他一眼, 道:“鄭大人也想高升一步?” “下官資歷不到, 豈敢妄想?!编嵈笕擞樣樞α? 眼神卻在唐挽和元朗之間來回流轉。先皇駕崩后,徐階也大病一場, 內閣大事都掌握在這兩位年輕的閣老手中。人人都知道謝閣老高傲冷肅, 不好相處。唐閣老淵深持重,待人和善,更得首輔倚重。如今內閣人員緊缺,想抓住機會, 還是得多和唐閣老攀攀交情。 鄭大人還待再說話, 抬眼碰上元朗冷肅的神情,訕訕地住了嘴。 晨鐘敲響, 乾清宮大門開啟。陳同手執拂塵, 跨步而出, 高聲道:“元日大禮,百官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