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書迷正在閱讀:你如星我如月、天后家的小哥哥[重生]、煤老板的閨女、魔教妖女和正道俠女一起穿越了[古穿今]、我踩著主角翻身了[快穿]、藏風、薄爺的男嬌妻被寵壞了、和豪門大佬協議戀愛后、逆襲萬歲、同時被兩個無限系統看上了怎么辦
“???那我們的卷子呢?” “不知道啊,貢院那邊什么消息都沒有,反倒是舉子們風言風語傳得厲害?!痹收f,“今天晚上李世清在望嵩樓請客,他父親在朝里做官,興許能知道點消息?!?/br> “那還等什么,咱們也去聽聽??!”唐挽急急穿衣下床。 “哎,你這身子能吹風嗎?” “那也得去??!卷子燒了,你我前途未卜,還坐得???快點兒的??!” “好好好!你先穿好衣服,別受了涼。鳴彥啊,鳴彥!備車!” 望嵩樓的一層已經坐滿了人,大多是今科應試的舉子。唐挽和元朗趕到的時候,只有角落里還剩了一張茶桌,兩人便坐了下來。 李世清坐在正當中,一身靛藍錦緞長袍,手捏著玉骨鑲金折扇,扇子只捻開一角,扇著胸口,扇面上粉霞簇擁的牡丹甚是扎眼。他也是舉子之一,不同的是他家在京城,父親又領著一科給事中的職位,故而消息比一般人要靈通得多。他又很喜歡將自己的消息與人傳播,久而久之在舉子們之中也積累了一些威望。 這一次皇宮走水,大家自然都把他當成了權威。 李世清也不負眾望,直將那一夜走水的場面描述的天花亂墜,好像他就在現場看著一般。眾人聽說那西閣的大火把卷冊燒了個干凈,不禁露出悲戚憤懣的神色,又聽說主考官盧焯為了搶救卷冊而葬身火海,一時沉痛不已,甚至有人流下淚來。 盧焯盧繼盛,兩榜進士,三元連中,是當世有名的直臣、諫臣,有他當主考官,士子們才有底氣。如今聽說他去了,眾人只覺得心灰意冷。許是我大庸國運不齊,名臣良相接連隕落,使jian人當道。這等了許久的科舉,恐怕又成一場虛幻了。 “論人品論才學,滿朝上下哪個能比得過盧公?若換了別人來主考,只怕這科舉又淪為了達官貴人們的晉升的渠道?!?/br> “你我出身寒門,哪里比得過那些世家子呢?還不如趁早回家,省得做了別人的墊腳石?!?/br> 見眾人議論紛紛,李世清覺得自己力挽狂瀾的時候到了,于是清了清嗓子,說:“大家也不要灰心,聽說藺如是先生已經入宮,要接替盧焯大人,重新主持會試!” 剛才還心灰意冷的眾人,瞬間就被點燃了。唐挽用手肘撞了撞元朗,問道:“這藺如是是什么人?” 元朗好看的眼睛睜得老大:“你竟不知道藺先生?” 唐挽搖搖頭。 “《四書集注》你沒讀過?《山溪筆談》你沒讀過?”元朗搖了搖頭,“匡之啊匡之,沒讀過藺如是,你罔為讀書人??!” 如果說盧焯是當世才子,那藺如是就是一代大儒。 他一生著作無數,不受官爵不要俸祿,以白衣之身入皇宮為兩代君王講學,人稱白衣卿相。他最為世人稱道的事跡,便是十年前在稷下學宮開壇講學,三教九流、販夫走卒,只要想學,來者不拒。那時候,整個京城都要稱他一聲先生。 “聽說這位藺先生最是不羈的性子,當年先帝請他做太子太傅都被拒絕了。怎么如今會愿意接這樣的差事呢?怕不是假的吧?!?/br> “若真如此,藺先生就是在給咱們主持公道啊?!?/br> “世清,我等生在外省,無緣得見。你從小在京城長大,倒是與我們說說,那稷下學宮是什么樣子?” 李世清被人捧了幾句,便飄飄然起來:“要說這稷下學宮,是何等的煊赫……” “什么人,在這兒議論稷下學宮?!?/br> 李世清話頭剛起,便被一個清冷的聲音扼住。眾人循聲望去,二層樓梯上不知何時站了一個年輕的公子。他穿著云紋織錦的袍子,頭戴紫云冠,手捏著一柄折扇,上寫著“無遠弗屆”四個大字,懂行的人一看便知是文征明的墨寶。 他生著一雙鳳目,眼神睥睨,神情清冷倨傲?;食悄_下這般人品,必是貴人。 李世清忙上前見禮:“見過閆公子!” “你認得我?” 當朝首輔大人閆炳章的獨生子,大凡京城里有點眼力見的,那個敢不認識呢? 閆鳳儀已經搖著折扇走下樓來,身后跟著家仆隨從。他在李世清面前站定了,上下打量了他,問道:“你家也有人在朝?” 李世清一喜,自覺得了個攀附的好機會,忙說道:“家父李達,任禮科給事中。家父在家常提起閆首輔在朝堂上的風采,今日一見閆公子,果然是器宇軒昂,令我輩敬服啊?!?/br> “禮科給事中,正七品的官,還不足以位列早朝,怎么見得著我父親?” 李世清霎時變了臉色,一張臉憋得紫紅,羞憤得不知該往哪兒去。 閆公子順著臺階而下,走到當中站定了,這位置實在是恰到好處——既與大堂眾人拉開了距離,顯得高高在上,又能將所有人看個清楚。他鳳眸掃過當場,很是帶了些傲氣:“你們這些學子,還是多花點時間好好讀書做學問,沒事別聚在一起議論。犯了忌諱 ?!闭f完,也不管旁人的反應,兀自搖著折扇離開了。 第3章 李世清自覺得沒臉,又坐了不多會兒,也悄悄走了。眾人也該散的散,剩下一些不愿離去的學生們,三五聚在一起,喝茶閑聊。 唐挽他們的桌前也圍了三個人。頭先一個是馮晉陽。他是商賈出身,為人爽朗疏闊,最愛交朋友,唐挽和元朗剛到京城時與他下榻同一個旅店,做過幾天鄰居。剩下的兩個人是馮晉陽帶來的朋友,一個叫沈榆,浙江省解元,另外一個叫馮楠,安徽省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