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書迷正在閱讀:渣女翻車之後 NP、末路、傅先生和傅太太(高H,1V1)、極晝(骨科)、從哥布林的角斗場開始(蘿莉、正太、人妻、偽娘、魔物娘)、囚我所愛(futa)、我要包養你(1v1h)、【穿越1v1】人間去油劑、流浪(NP)、結婚兩不疑
那么一旦攝政王逼宮成功,符若初覺得自己的小命就懸了。此前她向攝政王投誠,只有《山海圖》這一個依仗, 而且是一旦找到了東西,她也會被卸磨殺驢。但是如果攝政王當了皇帝,宣告南昭皇權正統, 新帝勢敗,那么攝政王下一步肯定是揮師北上。 身為北燕質子的符若初,不是被當場祭旗,也大約會被軟禁,成為攝政王壓榨北燕的談判籌碼。她若還在南昭,被攝政王抓住了,那她的小命就全都在攝政王手里捏著,無非早死晚死。 而且以攝政王的謀算,無論是否馬上逼宮,派點刺客殺手襲擊在外游玩的北燕質子都是必行的一步棋。成功了永絕后患,沒成功則可以攪亂北燕的派系斗爭,栽贓給北燕人,引北燕內斗自顧不暇。 在這種大局之下,那個傳說中的《山海圖》其實已經不是重點。當年攝政王沒有山海圖還不是照樣干掉了益親王,成為了攝政王? 同樣的道理,作為新帝左膀右臂的江詠歌,處境就更危險了。攝政王若是逮住了符若初或許還能暫時留一命,若是找到了江詠歌,肯定是格殺勿論的。 江詠歌得到消息第一時間留下替身,喬裝往杭城返,怕是也與符若初一樣,都是無奈之舉。不跑,就等著刺客找上門來要命了。 既然是喬裝,符若初和孟如川都是穿了普通客商的衣服,兩人騎馬在明處,影衛也只帶了影十三和另外兩名高手在暗處尾隨。 明面上就她與孟如川兩個。曉行夜宿,避開大城鎮,只走小路。還好孟如川當年也是去過越州的,對往來杭城與越州的道路很是熟悉,知曉各種荒僻的捷徑。 跑馬五日,就回到了襄州附近。在這里如果不換成船只走水路,那么就需要渡江,到對岸繼續走陸路。從襄州出發的船,并沒有符若初信得過的人,而且通杭城的水路要道,定然是攝政王防范的重點。所以他們決定渡江,繼續從陸路返行。將來依賴輕功從杭城外翻龍隱山的一道絕壁,再悄悄回到城潛伏起來靜觀其變。 他們不敢走襄州城和附近知名的官方大渡口,而是去了偏僻的三里渡。 這地方淺灘大,河下礁石也多,不利于大船停泊,雖然自古就有渡口,也只是小船和往來兩岸的村民圖方便,并沒有成什么規模。 人少,村民質樸,往來的都是普通小本買賣的客商,在這里渡河比大渡口便宜。 其實按照孟如川的建議,是應該泅水渡河,就在渡口不遠處有一大片淺灘,從那里下水,游到對岸,用不了半個時辰。 符若初卻不想泅水,她游泳的水平不高,也怕衣服濕透了有暴露女兒身的風險。更何況孟如川連日奔波,脊背上的傷其實并沒有愈合,如果傷口長時間浸泡在水里,那要多痛? “我不會水,去坐渡船吧。這種小地方,你我已經改易了容貌,去坐船應該沒什么危險?!狈舫跆岢鲎约旱囊庖?。 孟如川卻說:“公子,我背上那些傷不礙事。我水性不錯,找一塊木板你在上面趴著,我在水里推著木板,一會兒就能到對岸了。就算小渡口,兩岸都是有官兵檢查的。這里是襄州附近,小心一點吧?!?/br> “不行,就坐渡船?!狈舫鯃猿?。 孟如川心中一暖,便放棄了自己的想法。也罷,公子這是舍不得他受苦呢。其實早年間他內傷外傷都很重,照樣為了省時間少麻煩,冬季泅水過江。如今他內力深厚,背上那點小傷算什么。不過公子堅持,他肯定是要服從的。 好巧不巧,兩人還沒走到渡頭,就認出了喬裝改扮,排隊等渡船的江詠歌。 江詠歌只帶了一個隨從,暗中竟然連影衛都沒有,當然也可能是路上折損了。他們明明早了至少半天的行程,為何耽擱了,還跑來這種小渡口?以江詠歌的實力和人脈,搞一條靠譜的船,走水路應該不難。 符若初和孟如川趕緊隱蔽在了暗處,觀察江詠歌的動靜。 江詠歌易容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隨從變作了青衣小廝,攙扶著他走路。兩人額頭上的汗不似作假,而且走的匆忙,連馬都沒有。 孟如川提醒道:“江詠歌受傷了。他內息不穩,或許在襄州城附近遇到了攝政王派來的刺客。他們一行本來是七個人,如今只剩這一個陪著他,情況有點不妙?!?/br> “咱們別和他一條船,讓他先走吧?!狈舫鯌n心忡忡。 結果船沒等來,追兵就先趕到了。 追兵全是官兵打扮,騎著快馬,沿江追來。為首的遠遠看到了渡口,二話不說就先圍了上來。 普通老百姓哪見過這種陣仗,全都嚇得四散逃離。江詠歌也裝作普通人,讓隨從攙扶著,跟著一眾老弱,隨著人流往外。 不過這群官兵卻將剛才等渡船的人都圍住,一個不讓跑。有腿腳靈便的跑出了圈,直接被黑衣人射了一箭弄倒在地上,被拎回了包圍圈內。 符若初和孟如川是躲在不遠處的高大樹木上,暫時還沒被發現行藏,暗中慶幸剛才沒著急跑到渡頭上等船。這是不是還要感謝江詠歌?不對,若不是江詠歌來了,官兵肯定不會追到這種地方。 看這群官兵氣勢洶洶的樣子,如果目標真是江詠歌,眼前怕是又有一番血戰了。 為首的官兵在馬上厲聲宣告:“官府追繳江洋大盜,所有男子都脫掉上衣,查驗通過方能渡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