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33節
一方面會帶來更大的治安問題,一方面也會搶奪本地的工作崗位,影響已經住進大沽百姓的生計。 但是另一方面,大沽社區是一個夾在了明廷和東南之間的中間地帶,也是一個特殊的地帶。 特殊在于,這是一個窗口,市場和緩沖區,這也決定了大沽社區只能擁有維持治安的警察或者團練,但是不可能擁有更強大的武裝力量。 明廷和東南都不可能允許大沽社區擁有武裝力量,目前這個狀態已經是發展的極限了。 而目前的規模,想要靠著大沽社區這點雇傭兵和警察,根本無法維持大沽社區的治安,也無法阻止更多的難民逃入大沽社區。 這樣的封鎖根本無法進行,那封鎖本身也變得毫無意義。 其次自然是輿論了。 大沽社區內也有自己的報紙,也有不少人同情這些明廷的難民,還有人組織在社區施粥接濟這些難民。 王世貞也覺得頭疼,這幾乎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只有等到東南統一了全國之后,這種事情才會消失吧。 只是到了這個時候,會不會有安南或者東南亞的人,或者是朝鮮倭國人想辦法越過邊境進入國內呢? 王世貞也覺得自己思考的問題太久遠了,他找到張居正就是詢問明廷幣制改革的事情。 京師情報站的陸添壽給王世貞傳來消息,希望能夠王世貞預測一下明廷的財政問題,寫一份報告遞交大都督府。 王世貞根本不懂得財政,所以只能請教張居正了。 張居正淡定的說道: “大明幣值改革失敗,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歷朝歷代都有,和目前大明情況最類似的,就是梁武帝鑄造鐵錢了?!?/br> 王世貞是一代文宗,他在文學上天分極佳,但是做官的水平就很一般了,完全比不上父親和弟弟。 王世貞的父親曾經是明廷大員,他本身又是庶吉士,本來王世貞做官應該很順暢的。 但是他的政治能力確實一般,而在文學上的名聲也壓過了他在做官上的名聲。 做官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同時也是最難的事情。 普通官員能夠墨守成規,抑制住自己的欲望,就算是非常好的官員了,甚至現在這種發展快車道的時期,什么都不做百姓都能過好日子。 但是做官也是最難的事情,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集團,推動變法改革,并且將改革措施推行下去,這就是非常困難的。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上,張居正能夠在大明中后期也進行變法,這已經非常了不起的政治才能了。 就算后世批評張居正是大明裱糊匠,變法治標不治本,但是也已經是遠超歷史上諸多的政治家了。 而政治學,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研究樣本,這玩意兒很難積累經驗! 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歷史學,尋找歷史上相近的案例,揣摩政策效果,這也就是所謂的以史為鑒。 第630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貧 張居正說道: “南朝劉宋一直到蕭梁,都一直飽受如今大明這種貨幣問題的困擾?!?/br> “一方面是市場上需要大量的貨幣,因為市場交易需要貨幣,貨幣的需求是迫切的?!?/br> “一方面大明朝廷發行的貨幣遠不如東南的貨幣精巧,這也導致了大明發行的貨幣在幣值上越來越賤?!?/br> “當時劉宋發行的‘鐵錢’,其實就和大明發行過的幾次銀元差不多,都是劣等的銀元?!?/br> 張居正說到這里頓了一下,說起來這項政策從他在任的時候就開始做了,當年他就主持發行過銀元。 不過在那個時候,張居正這批錢還是緩解了市場的錢荒,還是有一定的正面意義的。 “但是劣幣發行多了,劣幣就會驅逐良幣,得到良幣的人就不會將良幣還出去,因為良幣總能升值?!?/br> “而劣幣則會不斷的貶值,以劣幣來結算的市場則會物價飛漲?!?/br> “這種情況,就是持有良幣的大商人、權勢者占優勢,他們可以囤積良幣。但是普通百姓需要吃喝拉撒,需要納稅交租,他們必須要將錢用出去,他們就是得到良幣也存不住,最后手上的錢都會換成劣幣,成為濫發劣幣的受害者?!?/br> “如今大明的情況與南朝相似,只不過現在的良幣是敵對方發行的貨幣,這樣的結果就更糟糕了?!?/br> 王世貞連忙記下來,他準備將這些寫在報告里匯報給大都督。 其實明廷京師遇到的問題,蘇澤在《財政學》中已經討論的很清楚了。 張居正也不是很關心這個問題,他說道:“其實明廷幣值改革的問題,從高肅卿時代就埋下了種子,用貨幣政策解決財政問題,是每一個當權者都無法忍受的誘惑?!?/br> 他頓了一下說道:“我執政的時候也不例外?!?/br> “能發錢解決問題,肯定要比從豪強權貴手里抽稅簡單吧?這是淺顯易懂的道理,但是濫發貨幣導致物價飛漲,最后承擔的又是普通百姓?!?/br> 王世貞嘆息說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張居正說道:“其實東南也有同樣的貨幣問題?!?/br> “什么?” 王世貞有些驚訝,他問道:“蘇汝霖可是財政大家,對財政學的理論都是他提出來的,而且東南銀元如此保值,東南物價穩定,又怎么會有財政問題呢?” 張居正搖頭說道:“我說的財政問題,不完全是銀元的問題?!?/br> “???” “信貸?!?/br> “這是什么?” 張居正說道: “銀行,票號,大沽已經開了好幾家郵政銀行了吧?” 原來是這個??!王世貞連忙點頭。 如今郵政銀行已經開遍了各大城市,從原本港口的郵政業務拓展到幾乎整個東南。 原本銀行是驛站系統用來彌補虧損,為商人交易而建立的結算系統。 但是很快驛站系統發現,銀行實在是太賺錢了! 大量資金沉淀在銀行的賬戶上,郵政銀行第一筆投資比較保守,購買的是鐵路公債。 接下來的利潤讓所有人都驚訝,從這個時候開始,銀行從一個方便商人遠程結算的部門,開始變成了一家專門從事“錢”生意的機構。 一方面銀行會購買公債這一類的穩健金融產品來獲得固定收益。 另一方面,銀行也會將自己賬戶中的資金拿出來放貸投資,賺取利息收入。 現在天津自治區域內也有很多的銀行,不少商人都開始用銀行結算,百姓也會將錢存入銀行,而商人也會向銀行貸款。 張居正說道: “我前幾日研究了,東南的物價這些年是在下降的?!?/br> “物價下降不是好事嗎?” 張居正搖頭說道:“豐收對農業是好事,但是谷賤也傷農。物價膨脹是壞事,但是物價下跌也是壞事?!?/br> “物價下跌,意味著市場上的銀元不足。雖然去年東南鑄幣很多,但是現在大明、朝鮮、倭國、南洋,乃至于西洋商人都在使用東南銀元來交易,蘇汝霖再怎么鑄幣,市場上的貨幣都在緊缺?!?/br> “貨幣緊缺,錢就更加值錢了,這種情況下,普通百姓和商人都傾向于儲蓄,錢不用就能升值,能不買就不買?!?/br> “可是不消費,市場上的貨物就更多,物價就更低,這就是走入了另外一個問題?!?/br> 王世貞倒吸一口氣,他終于意識到了財政問題是多么的復雜。 張居正說道:“當然,東南的物價通縮還沒有到嚴重的地步,但是已經影響到了經濟發展了?!?/br> “這其中還引起了我前面說的另外一個問題?!?/br> 王世貞已經徹底被繞暈了:“什么?” “銀行信貸?!?/br> 張居正說道:“在存著錢就是賺錢的時候,市場上最能夠借出錢的機構是銀行。而能夠從銀行借到錢,就能以低廉的價格買到優質資產?!?/br> 王世貞點頭,似乎是這個道理。 在物價下跌的時候,能夠持有現金購買的人都是受歡迎的。 張居正說道:“可是信貸這件事,就是你越有錢,越是容易借到錢,而越是窮人,就越難借到錢?!?/br> 這不是必然的嗎?借出錢的人總要考慮借錢人的償還能力。 張居正說道:“可是誰能借到錢呢?那些富商、豪強、有權有勢的人,國營的機構,這些能夠借到錢的人瘋狂擴展,而無法借到錢的人則只能出賣產業?!?/br> “這結果不就和大明這樣,有權有勢的人拿著良幣大肆購買產業,沒權沒勢的人拿著劣幣艱難求生?!?/br> 王世貞終于明白了,自己這個政治能力還是老老實實的做文壇宗師好了。 他打定了主意,等到日后返回東南的時候,一定要去做個清凈的職位好好養老,政治實在是太復雜了,根本不是自己能夠玩得轉的。 張居正嘆息一聲說道:“強者恒強,弱者恒弱,雪中送炭者少,錦上添花者多,這是人性?!?/br> “但是富者恒富,弱者恒貧,這是歷朝歷代都在積累的問題,一旦超過某個界限,那就是揭竿四起王朝更迭了?!?/br> 第631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 王世貞問道:“那要怎么辦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張居正搖頭說道:“我不知道?!?/br> “???” “世間豈有萬世不易之法?” 張居正又說道:“在張某看來,為政者有三個等級?!?/br> “見招拆招,能夠處理下面送上來的問題,暫時解決問題的,這算是第三等?!?/br> “世人所稱頌的賢明大臣,基本上都是這樣一類的,能夠維持目前的體制框架,做到保境安民一方,這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當年的胡汝貞,包括令尊在內,就是這么一等?!?/br> 王世貞點點頭,他父親很早就開始做官了,雖然被張居正說成第三等,但是能和胡宗憲并列,也不算是侮辱他的父親,胡宗憲在大明和東南都做到高官,也是如今世所公認的能吏。 能被張居正評價第三等,就已經這樣難了,他好奇前兩等是什么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