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19節
王如龍摸了摸腦袋,自從擔任參謀長的那一刻,他就被海量的文書工作給堆滿了。 作戰總結,傷亡統計,對敵軍甄別的報告,戰場軍法官的匯報,醫務官對俘虜隔離處理的建議。 王如龍想到了在戚繼光麾下的日子,那時候他只要帶隊拿著刀砍人就行了。 但是王如龍又不得不承認,這套戰術真的好用。 以前拿著刀砍人的時候,十個弟兄上去,最后能全須全尾回來的也就五六個,輕傷都有感染喪命的風險,王如龍就見過一個兄弟被倭寇切了一小塊傷口,當天夜里就高燒不退,最后創口流膿而死。 現在炮兵轟一下,步兵躲在塹壕和棱堡里開槍,戰斗就結束了。 受傷的士兵都有醫務官來治療,如今普通的傷勢如果能等到及時治療,基本上都不會失去生命。 就算是傷勢嚴重,一些醫務官也會使用截肢等手段治療,雖然殘疾但是也比送命要好。 “報告!“ “進來?!?/br> 看到眼前西洋人面貌的羅蘭佐,王如龍聽著他流利的漢語,還是覺得有些怪怪的。 “參謀長,明廷的俘虜太多了,我需要在軍營更遠的地方設立俘虜營,并且嚴格落實消毒措施?!?/br> “好了好了,我已經和下邳那邊的醫院下令了,明天就用鐵路運送帳篷過來,還有你要的消毒藥劑?!?/br> “參謀長,這些明軍衛生狀況很不好,一旦造成疫病流行,有可能蔓延到我軍?!?/br> 王如龍連忙點頭,羅蘭佐雖然是西洋人,但是已經入籍歸化,他本人又是李時珍醫學院疫病學的首席畢業生,還選擇到前線擔任軍醫官。 王如龍很清楚一件事,誰都能夠得罪,千萬不能得罪軍醫官和護士。 他幾年前一次受傷,住進了傷兵營之后,因為一次口花花給他換藥的護士,后來被上級懲罰。 更凄慘的是,那一次過后,無論是誰給他換藥,都換的特別疼。 王如龍在傷兵營殺豬叫了三天之后,最后實在是受不了了,當面向他口花花的那位護士道歉。 如今那位護士已經成了王夫人,每次王如龍回家犯脾氣的時候,都會想到傷兵營的經歷,將火氣憋回去。 王如龍從此就對醫務官和護士都產生了敬畏,他當然知道這些東南的醫者都是兢兢業業治療傷兵的,只是在戰場上他們的治療手段就未必那么溫柔了。 羅蘭佐再一次重申了軍營衛生紀律,這才離開了王如龍的辦公室。 更多的文書被捧進來,王如龍再次陷入到了案牘的地獄中。 東南這邊是寫各種作戰報告,而明軍這邊則是炮制各種捷報。 這打了一仗就丟了一萬兩千人,就算是這些人都是各鎮里最垃圾的士兵,可是這樣的戰果也很難掩飾。 畢竟李成梁不是李春芳,他是帶兵打仗的,軍情好歹是看得懂的。 四鎮統制官只能再次聚集在一起開會,這一次的氣氛明顯融洽多了,不再是戰前劍拔弩張的狀態了。 還是廂軍統制官首先說道:“戰死堅決不能上報,要是大將軍知道死了這么多人,肯定要手撕了我們!” 眾人紛紛打了一個寒顫,大家都是李成梁的老部下了,自然都知道他的脾氣。 明軍第一鎮的統制官說道:“如果不報戰死,那些死掉的士兵?” 廂軍統制官說道:“這還不簡單,直接瞞著上面,這些士兵的軍餉和軍糧讓人代領就行了?!?/br> 這個廂軍統制官已經就是明廷軍戶,對于吃空餉的事情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了。 聽到他這么一說,原本沒有吃空餉習氣的大明新軍統制官也心動了。 不上報戰死,自己又能吃空餉,同時也不會因為戰敗被懲罰。 反正東南賊現在也不可能進攻,只要前線陣地不失,那大將軍應該也不會懷疑。 四人對視了一眼,算是點頭達成了默契。 接下來就是戰功了,前面說了大捷,那總要做出一點大捷的樣子來,要不然在李成梁那邊也沒辦法交差。 殺良冒功這種事情雖然能做,但是李成梁是此道高手,想要完全瞞住也不容易。 而且你大捷總要一些戰利品,總不能什么都就說自己大捷吧。 眾人想了想,還是這個廂軍統制官說道:“大家把一些淘汰的火炮火槍拿出來,用炮轟爛了送到京師去,就說是擊潰了東南賊的繳獲,如何?” “這個辦法好!” 第604章 歐陸來信(續) 南京,大都督府內。 蘇澤并沒有關心徐州的戰事,河南的戰局已經安定了,徐州城防堅固,如果連山東明軍的進攻都擋不住,那徐州的鐵路就白修了。 河南有陳以勤的投降,各種接管工作也很順利,陳以勤的態度非常恭順,連兒子陳于陛都送到了南京來了。 西南剿匪戰事也沒什么值得關注的,雖然整個云貴發生了很多叛亂,但是都不成規模,根本沒能連成一片,其中規模最大的楊烈之亂,就連州城都沒能攻陷,被熊況帶兵迅速平定。 這一次西南的叛亂如同一場沒能燒起來的野火,剛剛點燃火星就被一腳踏滅了。 前世歷史時間線上,播州之亂的初期也是這樣,之所以造成那么大的叛亂,還是因為明廷反應太慢,處置不力,才讓這些叛亂連成一片,最后造成了系統性的崩潰。 如今的情況完全不同,東南的軍隊都是當今世界上最能打的軍隊之一,楊烈這些西南土司裝備落后整整一個時代。 而東南官員反應迅速,新委派的官吏又都在緩解地方上矛盾,普通百姓能夠活下去,誰愿意追隨楊烈這種野心家叛亂啊。 西南的叛亂也很快平定,這些參與叛亂的部族被執行改土歸流,大一點的又被拆散遷居,反倒是讓東南處理民族問題的地方官們抱怨,為什么這些造反的土司不再多一些。 蘇澤看的信,是達觀從歐陸寄回來的,不過從寫信的日子來看,已經是四個月之前的信件了。 達觀介紹了自己前往歐陸后遇到的事情,以及在尼德蘭和奧蘭治親王交往的過程,接著說起了尼德蘭和西班牙的戰爭。 西班牙自然不能失去尼德蘭這個重要的錢袋子,西班牙國王立刻開始了血腥鎮壓。 達觀在信件中寫道: “尼德蘭的港口被焚毀,商船被西班牙的艦隊包圍,西班牙的雇傭軍進入尼德蘭的領土,除了奧蘭治親王之外,其余的貴族和商人都想要對西班牙國王屈服了?!?/br> 果然不出意外,這就是封建貴族的軟弱性。 歐陸的封建制度非常頑固,蘇澤給達觀的回信中寫道: “這就是封建土地貴族的軟弱性,他們特權存在的基礎就是土地,一旦有人能夠奪走他們的土地,他們就會很快屈服,絕對不會有任何的猶豫?!?/br> “但是這些國王并沒有意識到,土地貴族是他們統治的延伸,在這些封建貴族的統治性搖搖欲墜的時候,國王的權威也在下墜?!?/br> “歐陸并沒有和東方一樣建立一套科層制的官僚體系,所以國王的權利依然需要貴族來展現。 王權與教權,貴族和王權,三方已經彼此博弈了上千年,可是三方都沒有意識到,一個新的力量正在產生?!?/br> “不過尼德蘭的貴族中已經出現了這種力量,不依賴于傳統土地制度,依靠城市工坊而獲得財富的貴族,他們比封建土地貴族更關注這個世界,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土地,還有暢通的市場和與之配套的經濟政策,這些才是尼德蘭反抗西班牙戰爭的內因?!?/br> 蘇澤繼續看著達觀的信件,他在信中繼續說到: “屬下跳出了宗教視角,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觀察歐陸形勢,果然看清楚了很多事情。比如為什么法蘭西要支持新教,在這一次尼德蘭的反天主教運動中相當積極,還收留了不少尼德蘭的異教貴族,正如您所預見的,法蘭西正在掙脫宗教上的束縛,更多的從民族國家的立場上進行他們的外交政策?!?/br> “屬下向奧蘭治親王講述了您的觀點,奧蘭治親王驚嘆于您能洞悉千里之外的歐陸局勢,真的是一位奧古斯都式的偉大政治家!” “奧蘭治親王請求我在信件中表達對您的敬意,他已經和法蘭西宮廷取得了聯系,并得到了法蘭西王室的部分支持?!?/br> “您對歐陸的局勢判斷完全正確,崛起中的英倫同樣也和西班牙有激烈的沖突,聽說他們在稱之為新大陸的地區開展了貿易競爭,為了和占據了先機的西班牙人競爭,年輕的英格蘭女王甚至給海盜頒發私掠證,允許他們搶奪他國的船只,襲擊西班牙人在新大陸修建的港口?!?/br> “我也向奧蘭治親王建議,和英格蘭那位女王取得了聯系,也取得了一些口頭上的支持?!?/br> “只是屬下還是不那么樂觀,尼德蘭在歐陸只是彈丸小國,西班牙是歐陸頂尖的強國,擁有強大的陸軍和龐大的艦隊,廣袤的土地和海外殖民地,在火器上雖然落后于我們中原,但是在歐陸也是領先的?!?、 “就算是得到了英倫和法蘭西的支持,在兩國都明確表示不會正面介入戰爭的情況下,如何能和西班牙對抗?” “這樣的叛亂放在東方,不到一年就會被平定?!?/br> 蘇澤提起筆,給達觀回信道: “用東方的視角來看待西方的王國,自然會有這樣的疑惑。西方的國王并沒有鋪設到地方的文官體系,西班牙國王在尼德蘭的統治,也需要依靠本地的貴族?!?/br> “尼德蘭雖然是西班牙國王的領地,但是西班牙國王能做的就是向尼德蘭派出包稅吏和宗教裁判所,而無法直接委任尼德蘭的地方官員?!?/br> “歐陸的一些龐大帝國,也是通過一系列的聯姻和繼承獲得的領土,而維系這個帝國的,只是國王身上的繼承法理?!?/br> “腓力二世首先是西班牙的國王,其次才是尼德蘭的統治者,對他而言更加重要的是西班牙的利益?!?/br> “一旦鎮壓尼德蘭的支出超過統治尼德蘭的收入,戰爭就會緩和下來,而當損失遠遠大于收入的時候,西班牙國內也會提出抗議,西班牙人不會愿意支持國王統治尼德蘭的野心而破產?!?/br> “西班牙國王也不愿意用重金打造的西班牙軍隊,陷入到尼德蘭普通人組成的反抗軍戰爭中,這樣的損失也是西班牙國王無法承擔的?!?/br> “不過以上也只是我對于歐陸局勢的理性判斷,而君主制的特點就是君主不一定從王國的理性角度出發思考問題,這也是君主制度會被時代埋葬的原因之一?!?/br> 第605章 投資鬼才于公子 任福和林安的期貨交易在上繳了一大筆印花稅之后,期貨交易被證券中心監管起來,無論是發行方還是購買方,都要求提供相應的資金擔保。 證券中心的龐新躍研究后認為,沒有擔保的期貨交易,將會造成巨大的泡沫風險,到時候一部分人會完全脫離貨物本身,直接炒作單據,那商品的價格就完全失去了本身的價值屬性,變成了擊鼓傳花的詐騙。 龐新躍直接要求出售單據的工廠,必須要拿出保證金存在政權中心,這部分保證金是交貨的保證,無法完成交割,這部分保證金就會作為罰款和賠償金付給買家。 這是為了防止工廠濫發提貨單,沒有產能也發行票據。 而購買期貨的一方,也需要提交足夠的保證金在證券中心。 這些保證金叫做驗資保證,這筆錢是為了防止買家逃單,也防止買家和賣家聯手來炒高期貨價格。 果然,龐新躍這一招之后,期貨價格就立刻降溫。 炒期貨的人當中,一部分是任福這一類的,本身是從事商品上下游行業的從業者,比如任福的特種鋼材提期貨,就是因為任福真的需要這些鋼材來生產蒸汽機。 就如同他找鋼廠購買提貨單那樣,任福搞期貨的初衷,也是為了能夠用穩定的價格,穩定的拿到特種鋼材。 而隨著任福這類的人在期貨交易中賺到了錢,期貨市場上也出現了另外一批買家。 這一類就是投機客了,他們不滿足于股票和公債的收益率,開始跟著任福一起炒期貨單據。 這些人本身是不需要鋼材的,他們就是購買了提貨單,也基本上不會去真的提貨,炒作期貨只是為了賺錢。 這部分人,就是龐新躍新政策的打擊對象。 作為長期和金錢接觸的人,龐新躍對于錢的認識超過了戶部大部分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