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12節
看到沈一貫閉上眼睛喝上一口茶,遲弘漠更是著急的說道: “主司,大都督交代我們的任務怎么辦?” 沈一貫放下茶碗說道:“大都督交給我們的任務是什么?” 遲弘漠立刻說道:“在東南亞地區建立朝貢秩序,恢復中原對這些地區宗主國的影響力,安撫我們出兵安南對這些地區造成的驚恐情緒?!?/br> “既然如此,我們去高棉,不也是執行大都督的任務嗎?” 遲弘漠愣了一下,疑惑的說道:“我們不是應暹羅國主的邀請,前往暹羅的嗎?去高棉有什么用?” 如今的東南亞地區,最有影響力的三個國家分別是暹羅、緬國和安南。 安南已經被滅,暹羅還在和緬國爭霸,而在角落中的高棉,基本上屬于一個三姓家奴的狀態。 暹羅強盛的時候,他們就向暹羅臣服,緬國強盛的時候,他們就向緬國臣服,在安南強大的時候,他們就向安南臣服。 甚至安南南部的占城,也就是占婆這么一個半獨立的地區,也能夠對高棉王庭指手畫腳,甚至干涉高棉的宮廷。 這樣的一個國家,能夠存活下來,完全是因為周圍的對手太菜,至今暹羅、緬國和安南都沒爭出一個老大來,所以高棉才能靠著“靈活的身段”,茍延殘喘至今。 對于這么一個國家,遲弘漠實在沒有想過,前往這個國家有什么必要性。 沈一貫繼續喝了一口茶說道: “其實高棉在東南亞,曾經是最強大的國家,高棉的首都吳哥,也曾經是整個東南亞地區最龐大的城市,甚至高棉王室是至今傳承最古老的王室?!?/br> “哈?” “高棉成立王國的時候,我們中原還在南北朝時期,高棉太陰王朝自那個時候就開始傳承,綿延至今?!?/br> 這下子輪到遲弘漠驚訝了。 在漢人的觀念中,王朝更迭就和天理循環一樣,從南北朝傳承至今,豈不是已經有了千年? 世上竟然有千年的王朝? 可為什么會衰落呢? 沈一貫如數家珍的說道:“高棉曾經是整個東南亞最大的帝國,如今的暹羅、緬國,都曾經是它的附庸,但是和所有的王朝一樣,高棉沒能處理好自己的邊疆問題?!?/br> “暹羅的泰人,其實和我們中原的云貴邊民是一個民族,甚至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的百越。隨著中原的漢人的崛起,這些人就和匈奴一樣,被擠到了更南方?!?/br> “泰人進入東南亞地區,一開始也被高棉王國當做是野蠻人,那時候泰人不過是邊疆的部族,有時候高棉人雇傭他們打仗,也有時候高棉人將土地租給他們耕種?!?/br> “在這個期間,泰族在高棉王國的邊疆迅速發展起來,并且吸收了高棉王國的文化,等到兩百年前,泰族崛起后就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也就是現在的暹羅?!?/br> “接下來高棉就陷入到持續的衰退中,在武力上他們不如泰人和緬人,更不如早已經漢化的安南人,所以一直都被壓著打?!?/br> 遲弘漠有些同情的說道:“高棉也是養虎為患啊?!?/br> 沈一貫卻笑著說道:“你這種想法,就是我們用中原對于國家的概念來,來套東南亞的地區的國家關系?!?/br> “你還記得大都督臨行前,曾經和你說過的曼陀羅體系嗎?” 遲弘漠點頭,這一次回去述職,蘇澤親自接見了他,其中就提到了東南亞的“曼陀羅”體系。 和東北亞的朝貢體系不同,中原從很早就建立了大一統的帝國,而帝國如同太陽一樣屹立在中央,周圍的國家則通過朝貢關系和中原王朝緊密聯系在一起。 在朝貢體系下,中原王朝作為宗主國,不僅僅要負責各國的朝貢貿易,還要親自管理朝貢國之間的關系。 比如漢代的使者就經常調停西域的國家戰爭,明廷也曾經調解過烏斯藏的紛爭,也曾經逼退過倭國對琉球的野心。 朝貢體系就在這里,東北亞諸國,誰的歷史書上都記錄過對中原王朝稱臣納貢,而藩屬國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 但是東南亞不同。 沈一貫說道:“即使是最強大的高棉王朝,也沒有和中原一樣形成強大控制力的政權,東南亞諸國就如同曼陀羅花一樣,以王權為中心,在王權附近環繞著依附或者聯盟的小國部落城邦?!?/br> “這些小國部落城邦,可能今天向一個王國效忠,明天又向另外一個王國效忠,小國城邦也有能聯合起來,建立一個新的國家?!?/br> “曼陀羅體系就是這樣,每一個王朝都如同曼陀羅花一樣,可能會突然綻開,變成地區強國,也可能因為短短幾年的衰落,淪為別人的附庸?!?/br> “而且東南亞諸國的這種特點,也讓他們缺乏長期的效忠,在對外政策上搖擺不定,在我們中原人看來,就是首鼠兩端,多頭下注?!?/br> 遲弘漠忍不住說道:“大都督總結的太精辟了,明明大都督沒有來過這里,竟然要比任何人都了解這里?!?/br> 沈一貫肅然說道:“這就是大都督的智慧,上次伱選調完畢,帶回來的大都督的信件我研究了很久,對東南亞的局勢就豁然開朗了?!?/br> “既然是曼陀羅,又為什么必須是暹羅呢?” 第591章 女王的決斷 既然沈一貫都這么淡定,遲弘漠也稍稍放下心來,兩人乘著船,終于來到了高棉王國的王庭。 遲弘漠看著這座蕭條的小城市,就算是在東南亞地區,這樣的首都也是相當寒酸的。 之前沈一貫他們啟程之前的占城,不過是安南治下的一個地方割據勢力,還經常被安南打的滿地找牙。 這么一個小國家,首都占城也有十萬人口,更不說安南的首都升龍府,那是一個人口高達三十萬人的大城。 這座名叫朗諾的小城,總人口恐怕連萬人都沒有,這放在中原就是一個下等縣的規模。 沈一貫說道: “在一百年前高棉的首都吳哥,曾經是整個東南亞最大的城市,據說整個城市有人口五十萬人,到處都是神廟和雕塑,是整個東南亞最繁榮的城市?!?/br> 遲弘漠疑惑的說道:“那為什么要遷到這個小地方?” 沈一貫說道:“在一百年前,吳哥城被暹羅軍隊入侵洗劫,高棉王室就難逃到這個地方,吳哥就被高棉人放棄,人口流失,恐怕很多高棉人都不知道,他們曾經有這樣一座繁榮的首都了?!?/br> 聽到這里,遲弘漠也有些黯然,沒想到現在這么破落的小國,曾經有過如此輝煌的文明。 高棉的使者畢恭畢敬的帶領沈一貫和池弘謨進入一座木質的王宮,他們在這里見到了當今高棉的女王。 遲弘漠有些詫異,高棉王國竟然是女王。 沈一貫對高棉的歷史非常了解,在東南亞這個地方,還保留了很多母系部族的傳統,女性的地位比較高,高棉王室中女性一直都有繼承權。 這也是高棉王室能夠從公元七世紀傳承至今的原因。 高棉女王非常的年輕,看起來似乎是才繼位不久的樣子,她走向王座,竟然對著沈一貫行禮說道: “尊貴的上國使者,我的屬下對兩位無禮了?!?/br> 高棉女王開口竟然說了一口流利的漢語,這倒是讓池弘謨也有些意外。 沈一貫說道:“太陽的血脈,您邀請我們來到這里,是為了阻止我們前往暹羅吧?” 高棉女王驚訝的看著沈一貫說道: “不愧是上國的使節,竟然對我們高棉的王族世系都這么清楚,太陽的血脈,從吳哥城陷落之后,已經有一百年沒有人這樣稱呼我們了?!?/br> 沈一貫淡淡的說道:“太陰太陽王朝,世系不替,不過如今已經不再是依靠血脈就能彰顯高貴的時代了?!?/br> 高棉女王立刻說道:“尊貴的帕冉納,請原諒高棉的無禮,邀請兩位使者前來這里,是想要請兩位使者告訴貴國尊貴的統治者,我們高棉愿意成為東南的藩屬國?!?/br> “帕冉納”是梵文中博學者的稱呼,高棉的文化受到天竺文化的影響很深,吳哥城中最大的神廟分別是供奉濕婆的吳哥窟,以及供奉佛陀菩薩的巴戎寺。 沈一貫未置可否,只看到高棉女王從侍者手里拿來三件東西,恭敬的遞給沈一貫說道: “這是我們高棉的誠意?!?/br> 這下子沈一貫終于色變了,他問道:“這是高棉的三神器?” 高棉女王再次驚訝于沈一貫的博學,三神器是高棉王國從古代傳下來的三件物品,代表了王室的正統性。 如今暹羅國主的五神器,倭國國主的三神器,以及歐陸諸國王室的王冠權杖,都是類似的作用。 而高棉女王獻上三神器,這不僅僅是要做東南藩屬國那么簡單了。 這等于是將高棉王位更迭的決定權都讓出去,這已經不是普通朝貢關系,而是完全的從屬國關系了。 沈一貫看著年輕的高棉女王,驚訝于對方的魄力。 高棉女王非常坦然的說道: “如今的高棉,能夠存在的原因,就是周圍的局勢復雜,緬國、暹羅和安南三國爭霸,先王靠著左右逢源才能保住國家,我的兄弟姐妹都在各國王庭做人質,高棉王位更迭早就已經不能自主了?!?/br> “既然這樣,還不如請天朝上國做主,我們高棉愿意臣服?!?/br> 遲弘漠也愣住了,他也去過不少國家,但是態度如同高棉一樣謙卑的國家不多,這位年輕的暹羅女王可以說是相當的坦誠了。 沈一貫說道:“難道高棉就不擔心和安南一樣嗎?” 高棉女王說道:“我覺得不會?!?/br> “為什么?” “高棉和安南截然不同,安南從很早開始就號稱小中華,一直都用漢家的制度,原本就是中原故地。安南妄自尊大,又屢屢挑釁天朝上國,現在能成為中原外省,已經是讓諸國都羨慕的事情了?!?/br> “我高棉區區彈丸之地,國土又都在密林之中,中原是看不上我們這點地方的?!?/br> 沈一貫仔細打量這位高棉女王,不愧是傳承的古老王國,雖然已經衰落,但是高棉女王的這份見識和膽識,遠遠超過東南亞的其他國主和貴族。 高棉女王能夠看出東南并沒有在東南亞擴張領土的野心,劫持前往暹羅的沈一貫,搶先要向東南獻上忠誠,就是要在東南千金買馬的時候,拿到最優厚的獎勵。 遲弘漠剛剛回國了一趟,很清楚如今東南大都督和內閣的意圖,出訪暹羅是為了在東南亞樹立一個榜樣,本來選擇的國家是暹羅,但是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 實際上東南的內閣也有過爭論,暹羅是對朝貢東南最積極的國家,但是這個國家在東南亞的崛起,也讓內閣對暹羅有些警惕。 暹羅距離東南太遠了,而內閣諸公都不愿意在遠方出現一個強勢的政權。 近百年泰族在東南亞的崛起,已經具備了統一的基礎,如果放任暹羅繼續擴張,很可能威脅到安南的穩定。 要知道在安南內部也生活著很多泰族人,一旦泰族建立強大的王朝,對于安南內部的泰族人,也是相當巨大的誘惑,也許會導致安南的分離傾向。 但是東南亞的大國之中,緬國一向不安分,除了暹羅沒有其他的選擇。 如今沈一貫看到了另外一種選擇。 第592章 如南北朝故事 沈一貫并沒有直接答應高棉女王的請求。 高棉女王也沒有強迫他們立刻做決定,而是將他們留在王宮里,等待他們做最后的決定。 將高棉女王安排伺候的人摒退之后,遲弘漠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