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80節
而定品最高的就是湯顯祖這位狀元公,他累計的功勞直接定位正六品,很多早起就跟隨東南的官員,都沒有湯顯祖升的快。 但是任由什么人都說不出什么異議來,定品是按照這觀政一年來的功勞來算的。 在南京學習觀政了一年,只是在衙門喝茶的觀政進士,和修了一條鐵路,籌辦了蒸汽火車線路的湯顯祖來比,又拿什么去比。 別說是湯顯祖了,光是遲弘漠在安南的功勞,也遠超過同年們了。 在妻子的壓力下,遲弘漠只能找上了并不熟悉的湯顯祖,轉述了向他介紹的意圖。 湯顯祖愣了一下說道:“多謝遲兄和嫂嫂了,不過湯某在老家早有婚配,只是今日公務繁忙,沒來及回去完婚?!?/br> 遲弘漠有些尷尬,只好拉著湯顯祖繼續尬聊起來。 “湯兄,安南能建鐵路嗎?” 遲弘漠最熟悉安南的情況,他忍不住談起了安南的局勢。 湯顯祖說道:“能不能建造鐵路,要看安南的路況和土地沉降情況,理論上只要是平原地區,都是能夠建造鐵路的?!?/br> 遲弘漠說道:“若是能建造鐵路,那我們對安南的控制就能更上一層樓了,只要修建一條貫穿在升龍府的鐵路,那只需要一小支軍隊就能控制安南的局勢了?!?/br> 湯顯祖想了想說道:“若是遲兄真的愿意運作,那倒是也可以試試?!?/br> 遲弘漠說道:“安南那些甘蔗種植園主自然是愿意的,如果能有鐵路運送蔗糖,成本也能下降很多?!?/br> 湯顯祖想了想說道:“如果要在安南建造鐵路,還需要工部甚至是內閣的批文吧?遲兄也知道的,鐵路是限制出口的管制品?!?/br> 遲弘漠點頭說道:“這個自然,主要是蒸汽機頭嘛,我聽說如今東南的蒸汽機,可是供不應求啊?!?/br> 湯顯祖有些郁悶的說道:“官辦工坊的蒸汽機產量嚴重不足,不過最近杭州的一家私人工坊也開始預定蒸汽機了?!?/br> “聽說是于公子投資的那家?!?/br> 第540章 富可敵國的于公子 于公子最近很愁。 他實在沒想到,自己投資任福的蒸汽機工坊,竟然賺錢了! 而且比起火柴這種薄利多銷的產品,蒸汽機實在是太賺了!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特別是采礦業的發展,讓煤炭的價格進一步下降。 很多工坊主發現,與其使用不穩定的水力,使用煤炭的蒸汽機產生的動力更穩定。 浙江南部的官方礦山中,已經開始逐漸使用蒸汽機來取代畜力了。 蒸汽火車頭的出現,更是讓蒸汽機在報紙上霸榜了好幾天,搞得于二公子心神不寧的。 他赫然發現,自己好像投資過這么一個東西? 于二公子立刻找來了負責蒸汽機工坊的任福。 當時任福正在林安的火柴廠檢查設備,隨著蒸汽機的轟鳴聲響起,大量木桿被擠壓旋轉,自動送進了涂料桶。 火柴桿上沾染了火柴頭,緊接著輸送帶開始傳送,將這些火柴平鋪開,然后運送到后方的組裝車間。 火柴自動分車一盒子一盒子的,落入到已經折好的火柴盒中,林安看到這么一個生產車間,依然感覺到了無比的震撼。 從火柴火藥的調配,到火柴桿的切削制作,一直到涂料分裝,所有的過程都是通過機器完成的。 目前需要人工的是折疊火柴盒以及將火柴盒子打包運輸出去,整個火柴廠要比之前的火柴廠生產效率提高了十倍! 也就是說,這樣的一個車間比得上以往十個車間,林安的火柴已經能滿足日益擴大的火柴需求了。 而火柴廠的蒸汽機車間,讓很多工坊主業蠢蠢欲動。 他們從沒有想過,機器代替人力,竟然是這樣的方便快捷。 這不僅僅是人力成本的問題。 隨著工坊的規模擴大,管理雇工成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這個世界并不是刻板印象那樣運行的,就如同農民并不一定等于淳樸,雇工也不一定代表勤勞。 隨著雇工人數的增加,管理的難度和成本也大幅度提高。 一個十幾個人的工坊,雇主和雇工們還可以用情誼來維持,用噓寒問暖來讓工人認真工作,通過人情來維持工坊的生產。 但是當這個規模擴大到了幾十人,乃至于上百人的時候,一個工坊主已經無法管理這么多雇工了。 要知道普通人就連自己的家庭都沒辦法管理好,難道一出門就能管理好上百人了嗎? 這么多人的生產生活都聚在一起,產生的矛盾不計其數。 很多雇主發現,隨著雇傭人數的上升,還需要雇傭一定數量的管理者,用人的成本更是急劇上升。 而如同火藥工坊,火柴廠,煉鐵廠這些需要人多,但是cao作規程復雜,又有可能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場合,對于雇工的素質也有極大的要求,雇傭人力的成本高,同時還需要經常進行安全教育,管理成本也高的離譜。 在這種時候,工坊主們發現蒸汽機確實不一樣了! 一臺蒸汽機可以取代十幾個乃至于幾十個工人,而機器可以穩定的運行,不會和其他工人爭吵,也不會因為機器數量變多了,而需要增加管理成本。 特別是在王恭廠大爆炸之后,東南立法確定了雇工權利,一旦在工坊期間發生傷亡,那雇主就需要承擔責任。 一些危險的工廠,必須要建立安全培訓機制,相關的工人還需要通過安全檢查,工廠主需要給從事危險崗位的雇員配備勞動保護用品。 工坊主們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后,對于蒸汽機更是吹捧了,任福的工廠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光是預收的定金就已經讓于宗遠收回了全部投資,甚至還賺了一大筆。 于宗遠接到了賬本,立刻讓人將任福喊過來。 任福和林安兩個人來到了于宗遠府上,老管家笑容滿面的看著兩人,熱情的說道:“公子在書房等著二位呢?!?/br> 任福也是揚眉吐氣了,在于公子麾下產業中,就是他的蒸汽機工坊投入最大,也是虧本最多的。 以至于他的工坊都損害了于公子投資之神的名聲。 如今自己的蒸汽機工坊終于掙錢了,任福在收回了所有定金之后,這才將銀元和賬本送到于公子府上。 于宗遠坐在書房里,看著賬面上的余額,他甚至感覺到了恐懼。 在這個時代,財富的積累速度遠遠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于宗遠的父祖輩,一輩子靠著橫征暴斂,通過兼并土地,積累的賬面財富也不過是一縣之地,他們于家也是南平望族,掌控的土地也就是千畝。 土地的產出就是這么多,家里庫房中的財富也就是這么多,于家的家產也只能分給他這個次子一些店鋪,上千兩的銀子。 于家在整個福建已經算得上是頂級的豪門了,家族百年積累下來的財富也就是這樣。 農業時代的產業積累速度是有極限的,周期長回報慢,需要幾代人的經營,一旦出現不肖子孫還很容易敗光。 但是在商業時代,財富的積累速度和積累額度,都超過了以往時代的想象力。 什么叫做富可敵國?于宗遠賬面上的財富就是! 于宗遠看著賬上驚人的數字,這是他們于家幾代人都無法積累到的財富,他只通過幾年時間就完成了。 他麾下的工廠、艦隊等等產業更是不計其數,以他的財力完全可以在南洋購買一座大島了! 于宗遠賬面上一年的利潤,甚至可以比得上中部地區幾個府的收入,這銀元看得于宗遠發顫,自己是多么大的一頭肥羊??! 靠著和大都督的關系,于宗遠知道自己不會被走狗烹,但是如果別人知道這么大的數額財富,誰又能無動于衷呢? 任福和林安走進來,于宗遠的臉色非常難看。 任福讀不懂臉色,但是林安是能讀懂的,他拉了一下任福,對著于宗遠打招呼。 于宗遠看了一眼任福,咳嗽了一聲說道: “老任啊,這賬上怎么突然多了這么多定金???” 任福立刻說道:“公子,這是其他工坊預付的款項,我們的工廠是按照預定先后發貨的?!?/br> 沒想到于宗遠說道:“老任,不能這樣啊?!?/br> 于宗遠拿出自己苦思冥想出來的辦法說道: “我們做生意的,信譽第一位,你收了定金就要發貨,可是這些貨物有些都排到明年了,萬一出現什么事情不能交付呢?” “萬一到時候有更先進的蒸汽機出現,客戶不想要了呢?” “我覺得這種模式不妥當?!?/br> 于宗遠站起來說道:“把定金都退了,我們的工坊以后只賣現貨!” 只賣現貨? 任福愣住了,林安也愣住了。 但是任福是搞技術的,他很快就跟上了于宗遠的思路。 是啊,預定發貨的變數實在是太大了,收了定金就要按照定金價格出售,萬一以后蒸汽機的價格變化呢? 生產蒸汽機的鋼材價格變化大,定金也給工廠很大的生產壓力。 任福有些慚愧,還是自己太年輕了,沒有幫助于公子將商業上的問題想清楚。 定金預售雖然一下子回籠資金,但是給日后增加了不確定性。 任福立刻說道:“還是公子想的周全,我這就將定金退了?” 于宗遠點頭說道:“退了!全部都退了!以后我們不收定金,只按照登記的順序出售現貨,生產一臺賣一臺!” 于宗遠又想了想說道:“還有鋼材,你現在賬上的資金,可以先去買一些鋼材回來,這樣萬一遇到鋼材短缺,也不會停產!” 這也是于宗遠想出來的辦法,多購買一些原材料,就能先把成本做上去,那原本盈利的蒸汽機工廠就再次虧損了。 任福也為了鋼材發愁,因為生產蒸汽機的特種鋼材價格高昂,而市面上也有工坊開始仿制蒸汽機,這一類的鋼材價格也在上漲。 按照于公子的方法,現在就多買一些,肯定要比日后漲價了再買劃算??! 果然是公子??!真的是商業奇才! 任福又想到了一件事,既然自己不預售,那鋼材廠是不是可以預售呢? 如果沒有那么多的鋼材,可以不可以將鋼材廠日后生產的鋼材預買下來呢? 要是按照現在的價格買下來,那豈不是就能節約更多的成本? 甚至任福有些陰暗的想,這是不是于公子打擊競爭對手的手段呢? 將原材料都買下來!果然真實的商戰就是這么豪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