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01節
從這個時候開始,打仗變成了一門技術而不是一門藝術。 通過參謀制度,將領個人能力的高低,依然能決定戰爭的走向,在蘇澤穿越的歷史時間線上,就在參謀制度出現后,多次說明了一名杰出能夠帶領軍隊創造了不起的軍事奇跡。 但是參謀制度也確保了一支軍隊的下限。 蘇澤一直在向陸軍和水師學校塞各種課程,各種東南最前沿的課程。 地理、測繪、氣象、心理學、算學、后勤學。 在這一次的徐州會戰之中,蘇澤在前線的作用就是充當吉祥物,而陳璘也沒有做出太多的決策。 真正制定戰略計劃,分析敵方情報,安排后勤補給的,都是第五旅的參謀處。 而平心而論,包括宋潛在內的第五旅參謀們,領兵作戰水平都是不如陳璘的,如果讓他們單個人指揮一個營還可以,指揮一個擴編的萬人旅是不可能的。 可這些年輕的參謀們,卻靠著參謀制度和團結協作,將整個第五旅安排得穩穩當當,陳璘這個旅長都沒什么臨陣指揮的機會了。 參謀制度將戰爭變成了一門科學。 這是將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融入到了軍隊中,將戰爭量化分析的一門科學。 參謀分析戰場的時候,不再是以往玄之又玄的“軍心可用”,“士氣可戰”,而是具體到士兵最近有沒有休息好,有沒有吃飽飯,能夠負重走幾里路,哪一支修整完畢的軍隊可以投入戰場,等等這些具體的定量分析上。 在分析戰場局勢的時候,也不再是簡單的“天時地利人和”這樣的抽象概念,而是對戰場地理進行評估,對戰場天氣和風向進行預測,對戰場上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進行分析預案,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 在分析情報的時候,也不是簡單的刻板的分析敵人將領,而是從敵人將領從前的指揮風格,從敵人將領的心理學開始分析,從政治經濟基礎上預測敵人的行動。 這些都通過各種分析變成了科學流程,更不要說原本那就是更專業化的后勤補給和遣兵調將了。 物流學和后勤學在東南算學發展的加持下,全部都成了可以量化的報表和時間表,軌道車運輸的士兵人數到站時間,隨車運輸的后勤補給數量到裝卸時間,全部都變成了確定的數字。 從收到地方陣地軍隊調動的情報,到分析敵人可能進攻的地點,再到安排增援士兵和運輸后勤補給,這一切參謀部都可以如同機器一樣精密的自動運行。 陳璘這個旅長在這種被動防御作戰中,也就剩下慰問士兵的吉祥物作用了。 有了參謀部,不是說將領不重要,一戰二戰中杰出的指揮官,依然能夠徹底改變戰爭的走勢。 參謀制度的出現,甚至放大了指揮官的作用,讓將領不需要沉浸在戰術安排這樣的小事上,更著眼于整個全盤戰局的掌控。 但是蘇澤這個按照網絡,拍腦袋成立的參謀部,確實已經改變了東南的戰術體系,大大提升了軍隊的下限。 所以蘇澤這才大張旗鼓的召集東南軍方所有的高層,趕在過年之前返回南京,聽宋潛這個第五旅的參謀長,講自己在徐州會長中參謀處是如何運作的。 這也是為了讓東南各旅都能意識到參謀制度的重要性,培養更多的參謀人才。 宋潛站在講臺中央,咽了一口唾沫。 這些人都是東南建軍的元勛,每一個都要比自己的旅長資歷還老。 他無助的看向陳璘,對方已經裝死一樣坐到了講臺下的座位上。 旅長也太沒義氣了! 宋潛吸了一口氣,看樣子旅長是靠不上了,只能硬著頭皮開始講了。 宋潛翻開從徐州帶回來的作戰總結,開始講起了他們第五旅參謀處在這場徐州會戰中做的事情。 講臺下的眾人都聽的很認真,每個人都拿著筆在做筆記,宋潛這些經驗,對于大家都很有參考價值。 蘇澤微笑著看著講臺上的陳潛,他很清楚俞大猷戚繼光這樣的五星神將,在歷史上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從草原上陸二不斷送來的消息,俞大猷占領五原城后,不斷出擊,指揮五原城的軍隊已經成了草原上的漢人旗幟,占領了半個河套地區。 就在東南這邊還在研究如何將手榴彈用于戰爭的時候,俞大猷就迅速找到了適合草原上使用手榴彈的方式,并且訓練出相應的作戰部隊,將俺達的部隊打得聞風喪膽。 什么叫做神將,這就是叫神將。 戚繼光這一次沒有回南京,他在廣西募的兵已經開始訓練,已經參加了幾次對廣西瑤寨叛亂的平叛戰役了。 戚繼光因地制宜,在山地作戰的時候分散使用火槍手,并且提出了火力覆蓋的概念。 戚繼光敏銳的發現,在山地作戰的時候,列陣的火槍手反而會浪費子彈,在遇到四面八方沖過來的敵人時候,陣型更顯得笨重。 戚繼光打散了火槍方陣,而是變成了更小的互相配合作戰的散兵單位。 為了山地作戰,戚繼光還給士兵配備了新的裝備。 每一個步兵除了火槍之外,還會裝備手榴彈和燃燒瓶,并且裝備一把能夠砍斷荊棘藤蔓的輕質開山刀,就連軍服也從在叢林里醒目的藍色,改成了更接近草木的綠色。 俞大猷戚繼光這樣神將,蘇澤也是運氣好才“搜集”了兩位。 但是參謀制度是可以廣泛復制和推廣的,而且參謀處也是一個鍛煉年輕軍事人才的好地方。 宋潛認真做了匯報,他越是講解越是冷靜下來,開始將自己總結的經驗全部說了出來。 接著蘇澤又宣布開始答疑,宋潛一個個的回答下面將領提出的各種問題,雖然有些回答并不令人滿意,但是這份沉穩已經讓所有人都對他連連點頭了。 李言恭本來也要參加這次培訓的,但是他妻子丹蕓在年后就要生了,所以他的上司強行讓他回去陪產,不讓他參加這次培訓。 李言恭因為沒能參加培訓,而在府上捉耳撓腮,氣的丹蕓將他從家里趕了出去。 李言恭在街上閑逛,很快就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李兄!” 李言恭回頭一看,牽著馬的年輕人竟然是一個熟悉的身影,他連忙走上前去拉著對方說道: “高兄!你怎么回來了?” 這個年輕人正是駐扎在大沽棱堡的高務觀,從上一次大沽熱氣球實驗之后,兩人就分別了很長時間,雖然還有書信聯系,但是久別重逢依然讓李言恭非常驚喜。 “走走走!回我府上!” 李言恭拉著高務觀就返回了李府。 丹蕓雖然潑辣,但是在外人面前還是很給李言恭面子的,聽說了李言恭的好友上門,丹蕓挺著大肚子端茶送水,反而讓李言恭覺得自己有些愧疚起來。 看到好友夫妻“和睦”,高務觀也嘆息說道:“怪不得都說成家好呢?!?/br> 李言恭想到自己被趕出家門的時候,連忙說道:“大都督的新書里說過,這婚姻就像是圍城,里面的人想要出去,外面的人想要進來,哪有甘蔗兩頭甜的說法?!?/br> 李言恭連忙問道: “高兄怎么回來了?” 駐扎大沽棱堡是輪換的,無論是軍官和士兵,每半年都會返回東南,調換一批新的過去。 但是高務觀一直打申請要求留守大沽,所以前一次輪換他都沒有返回南京。 現在還沒到輪換的時候,高務觀卻從大沽返回,李言恭也忍不住好奇問道。 “是大都督給我特批了假期,讓我回來的?!?/br> 高務觀看向好友說道:“我想要去河南老家一趟?!?/br> 李言恭恍然大悟,高務觀的父親高拱罷相之后,就返回了河南新鄭老家閉門寫書。 但是河南如今在明廷的控制中,高務觀要返回河南老家? 李言恭連忙說道:“安全嗎?我聽說河南那邊局勢也很緊張啊?!?/br> 河南巡撫陳以勤到任之后,一邊興辦新務一邊編練新軍,在河南也搞出了很大的陣仗。 高務觀要穿越對峙的區域進入河南,肯定是要冒很大危險的。 高務觀低著頭說道:“這次回來是母親寫信讓我回來的額,她想要我勸說父親來南京,不過我估計父親不會同意的,但是為人子的總要勸上一勸?!?/br> 李言恭沉默了。 南京被東南占領的時候,高拱父母分別,高務觀母子留在了南京效力于東南,高拱北上做了明廷的內閣輔臣。 現在高務觀的母親還在南京,讓兒子回老家勸說丈夫來南京團聚,確實也是正常的。 但是高務觀知道父親的性格,高拱為人執拗,和隆慶皇帝又有師生之誼,是絕對不可能來南京的。 高務觀搖了搖頭說道:“父親能從明廷的爛泥中脫身,已經是天大的幸事了,如今他在河南老家修書,也不會有人打擾他,我只是回去一趟,盡一盡為人子的孝道?!?/br> “大都督給我批了假,還簽發了通信證,另外大都督還讓我帶一封信給父親?!?/br> 李言恭愣了一下問道: “是大都督親自寫給你父親的信?“ 高務觀點點頭說道:“大都督還親自見了我,他似乎對我父親很熟悉,但是我沒聽過父親說過和大都督有什么舊識,父親倒是一直在和大都督作對?!?/br> 李言恭說道:“大都督雅量,可能是欣賞你父親的才能吧?!?/br> “也許吧,我這次來府上,是希望李兄能在過年的時候照應我母親一下?!?/br> 李言恭立刻說道:“這是理所應當的!高兄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我立刻將伯母接到我家里來過年!” 高務觀再次致謝,接著說起了這次陸軍學校的學習班。 高務觀說道: “這一次我雖然沒有參加培訓,但是在大沽這段時間也有些心得?!?/br> 李言恭立刻說道:“正好!我也是,我們快交流交流?!?/br> 高務觀說道:“我感覺,未來戰爭,打的就是后勤?!?/br> 第454章 乏味的時代,激蕩的世紀 高務觀說道:“要我說,日后戰爭拼的就不是榮譽了,而是拼的后勤了?!?/br> 李言恭沉默起來。 高務觀說道:“我們即將進入一個墮落又乏味的時代,戰爭變成了一張張報表和數字,能夠提供更強大補給的部隊,就能打贏戰爭?!?/br> 李言恭也是做后勤的,他點頭說道:“你說的沒錯,我也感覺到了戰爭的變化。并不是說將領不再重要,而是戰爭變成了總體的消耗,一兩場戰斗的勝負,對于戰局不會再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了,最后拼的還是最后的整體實力?!?/br> 李言恭說道:“我在廣西的時候已經發現了,只要后勤補給跟上了,一兩場戰役的勝負根本不影響整個戰局?!?/br> “輸一場兩場,我們可以組織更多的軍隊上山,那些瑤寨只要輸了一場,就徹底輸了?!?/br> “我也曾經遇到過頑強抵抗的瑤寨,曾經多次擊潰我們的進攻,但是最后那座瑤寨還是彈盡糧絕投降了?!?/br> 李言恭想到那座被迫投降的瑤寨,想到那樣多次身先士卒沖鋒的瑤人首領,在東南軍隊進入瑤寨的時候割喉自殺的場景,他也認同了高務觀的話。 這是一個墮落的時代,勇氣不再是時代的贊歌,忠誠也不是,戰爭已經變成了純粹實力的比拼。 弱者再難以弱勝強,這是一個強者越強,弱者拼死抵抗依然沒有奇跡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