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72節
申時行說道:“君主,就是最低限度的全民共識,最低程度的國家認同?!?/br> “這才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了君主,文臣武將才有了效忠的對象,百姓也理所當然的奉養君主?!?/br> “但是這種認同是脆弱的,就像是明成祖攻打安南,完成的是他個人的功績,滿足的是他開疆拓土的私欲,可對于大明的官員士兵和百姓來說,占領安南都沒有什么好處,他們還要花費更多的人力財力去供養占領安南,自然就會反對占領安南?!?/br> “因為通過君主而維系的認同是很脆弱的,東漢最終放棄西域,甚至考慮過放棄河湟,到了宋更是連燕云、南詔、西夏全部都放棄了,最后連整個北方都棄了?!?/br> “雖然有仁人志士想要北伐,但是南宋朝廷并不積極,也正是這個原因?!?/br> “天下都是皇帝的,打下來不過是皇帝的國土,和普通小民何干?就像是佃戶不會因為主人家丟了東西而著急,也不會因為主家人買了新衣服而高興?!?/br> “但是大都督提出了主權在民,那就不一樣了?!?/br> “主權在民,那整個國家就是大家所有的,那即使是遠在安南的土地,那也不能放棄,因為這就是我們自家的東西!” “通過‘民族’建立的認同,要遠遠比君權天授的君主認同更有向心力?!?/br> “這篇文章好就好在,預言了未來的世界?!?/br> “我們東南的民本思想只要傳播開,必然會促進周圍國家乃至于全世界的思想變化,打破君主制的地位?!?/br> “一旦‘民族認同’取代了‘君主認同’,安南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識’,那我們就永遠無法收復安南了?!?/br> “這文章預言,想要收復安南同化安南,近一百年內是最后的機會?!?/br> 申時行感慨的說道:“這類似的理論,大都督也曾經和我們說過,大都督同樣認為現在是最后的機會,所以才會在南北還沒有一統的時候,就想著處理安南問題?!?/br> “我們的敵人,不是在安南半島上廝殺的安南南北朝,而是整個安南自身獨立民族意識的興起?!?/br> “若是我們這一代人無法解決安南問題,那就再也沒有機會了?!?/br> 閱卷官心悅誠服的聽完了申時行的話。 申時行說道:“將這份卷子暫列第一,大都督肯定會喜歡這篇文章的?!?/br> 經過五天的緊張閱卷,最后六百份卷子被挑選出來。 接下來內閣大臣親自批閱,在都察院御史的監督下,再次挑選出四百份卷子,這份卷子依然排名第一,湯顯祖的卷子排名第二。 蘇澤看完了這張排名第一的卷子也是大加贊賞,將這份卷子點為第一。 等到拆開卷子,蘇澤看到了自己所點狀元的名字,嘴角抽搐了一下。 這名考生有一個對當下東南非常吉利的名字——南直隸無錫顧憲成。 轉眼到了放榜的日子。 第428章 填報志愿 顧憲成,和現在的湯顯祖同歲,都是十六歲就從殘酷的科舉考試中殺出來的天才。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顧憲成就是明史研究領域繞不開的人物。 雖然顧憲成最終做到了吏部考功主事,累官至吏部員外郎,這并不是一個特別大的職務。 但是他被罷官之后回鄉創立的東林書院,那可是赫赫有名。 顧憲成在這座書院講學議政,培養出影響明末局勢的重要力量——東林黨。 不過此時的顧憲成,只是一名鉆研東南新學,將蘇澤視作偶像的年輕讀書人。 看到本次科舉的第二名,臨江湯顯祖,蘇澤又是面色古怪。 當年蘇澤在福建揚名的時候,文抄的就是湯顯祖的成名作品《牡丹亭》。 當時蘇澤還心中想著日后見到湯顯祖,要將他收為弟子。 如今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收了湯顯祖為徒了,畢竟東南開科取士,這些進士名義上都可以算是他這個大都督的學生。 蘇澤不由的感慨,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都不是普通人。 而能夠在史書中占據重要位置的,更是人中之龍。 顧憲成和湯顯祖這樣的人,在哪里都會出頭。 想明白了這一點,蘇澤倒是淡定了一些,既然是人才又愿意參加東南舉辦的科舉,那他們就是愿意為東南效力了。 蘇澤突然和唐太宗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有了一種“天下人才盡入吾彀”的豪情。 看完了內閣排出的前一百名,蘇澤確認了這些卷子確實都有真才實學,就批準了本次科舉的最后榜單。 湯顯祖從科舉考場出來之后,就一直被同鄉的考生拉著在南京赴宴。 雖然這一次東南首次科舉的進士人數已經遠超往年了,但是今年足足有一萬多考生齊聚在南京,中進士的概率還是太低了。 很多人明知道自己水平不夠,依然要來南京趕考,一方面是為了見一見東南第一次科舉的卷子,感受一下科舉的氛圍。 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結交人脈,互通有無。 湯顯祖年輕又有才氣,但是他為人卻很低調,并不喜歡參加這種宴會。 相比之下,顧憲成就高調多了。 他不僅僅熱衷于出席各種宴會,還經常在宴會上鍵政,暢談天下局勢,更快就在南京打起了名聲。 顧憲成仿照當年徐渭等人結社的“越中十友”,也搞出了一個“吳中八友”,也在南直隸打出了名號。 等到放榜的時候,湯顯祖并沒有和同鄉一起,而是孤身一人前往貢院看榜。 而顧憲成則在好友的簇擁下,擠到了貢院廣場最中央的位置。 “中了!恭喜顧兄高中本科狀元!” 張榜第一個名字就是顧憲成,就連一向恃才傲物的他也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沒看錯之后,天大的喜悅包圍了他。 雖說東南科舉改革,前一百名的甲等進士說起來都沒有區別。 但狀元這個名號,在日后進入官場的時候,也是非常亮眼的資歷。 眾人聽說顧憲成中了狀元,紛紛向他道賀,廣場中央更加的熱鬧。 擠在角落中的湯顯祖,也看到自己的名字就在顧憲成下方。 當他看到被眾人團團圍住的顧憲成,連忙壓下自己內心的喜悅,小心翼翼的離開了貢院廣場。 十六歲高中狀元,顧憲成風光一時無二,他一面派人向家中報喜,卻謝絕了全部的宴請,閉門謝客。 湯顯祖高中榜眼的消息,也在江西同鄉口中傳開了,湯顯祖同樣低調,謝絕了同鄉的宴請。 第二日,禮部的官員登門,召集四百名新科進士去考試院報道。 接下來是蘇澤在舉行制憲會議的水晶宮設宴,所有內閣重臣都出席了宴會,對新科進士們做了勉勵講話。 唯一讓顧憲成遺憾的是,三鼎甲跨馬游街的儀式取消了,他作為狀元也只是和蘇澤交談了兩句,蘇澤親切的叮囑顧憲成繼續學習,早日通過觀政結束后的選調考試。 而湯顯祖卻很高興不用騎馬游街了,蘇澤對于湯顯祖也非常熱情,詢問了他不少生活上的事情,還鼓勵他在閑暇的時候可以嘗試寫寫戲劇。 湯顯祖有些疑惑,他家教極嚴,一直都在埋頭讀書,雖然接觸過蘇澤所寫的戲劇,但是他也只是私下模仿蘇澤的戲曲,寫過一些練筆之作,從沒有對外發表過,大都督又是怎么知道的? 蘇澤勉勵湯顯祖的時候被臨江同鄉們見到,眾人還以為湯顯祖有什么佳作被蘇澤讀過,紛紛要湯顯祖將寫的戲文拿出來品鑒。 湯顯祖無奈的應下來,眾多同鄉這才放過了他。 等到宴會結束,第二天眾多新科進士們就被領到了吏部,這時候大家就到了分道揚鑣的時候了。 昨天的宴會上,大家都是天之驕子,新科進士,都沉浸在科舉中試的喜悅之中。 今天眾人當中,只有前一百名的甲等進士能夠留在南京,后三百名的乙等就要離開南京,前往各地方上觀政去了。 顧憲成雖然年輕,但是他是新科狀元,情商又很高,很快就和同科們混成了一片。 禮部負責的官員姓孔,據說是衢州南孔家族這一代的嫡孫,如今是禮部負責禮儀的奉禮郎。 這位孔奉郎帶著眾人進入吏部大門,原本一路上嘰嘰喳喳的新科進士們紛紛肅穆起來。 吏部掌管官員任免和升遷調動,是理所當然的七部之首,眾多新科進士的未來可能就掌握在吏部一名小小的堂官手里,大家自然都緊張起來。 孔奉郎微微一笑,帶著眾人跨過第一道門,來到了職方司的大堂。 “這是職方司,負責的是地方官員的檔案,應該是“所有”吧乙等進士的檔案都已經送過來了,乙等進士們都留在這里,接下來職方司的官員會指導你們如何填報觀政衙門的志愿?!?/br> 站在第一排的顧憲成悄悄對身邊同樣年輕的湯顯祖說道: “榜眼郎,我聽說這一次選官用的自主填報志愿和調劑分配結合的辦法?!?/br> 畢竟關系到自己的前途,湯顯祖也來了興趣,他問道: “還請狀元公賜教?!?/br> 顧憲成交友廣泛,昨天他閉門謝客,就是打聽新科進士選官規則去了。 他已經提前打聽到了這一次新科進士選官的方法,他也樂意賣這個同樣年輕的榜眼好處,于是說道: “所謂自主填報志愿,就是吏部將所有可以觀政的崗位都列出來,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向,填報想要去的崗位?!?/br> 湯顯祖疑惑的問道:“那好的地方自然人人都愿意去,差的地方自然沒人愿意去,不可能所有人都留在富庶的地方當官吧?” 顧憲成說道:“這是當然,每一個崗位需要的人數都是有限的,如果填報的人數過多,那就按照錄取名次從前選擇,排名靠后的就要落選了?!?/br> 湯顯祖暗道殘酷,果然科舉還是要看排名的,科場排名高的就能優先選擇,科舉排名靠后的豈不是只能去偏遠地區為官了? 顧憲成說道:“不過每個人都能填報三個志愿,如果好好研究,未嘗不能選到自己心儀的職位?!?/br> 湯顯祖問道:“那請問狀元公,如果三個志愿全部都落選怎么辦?” 顧憲成說道:“那就是調劑了,如果三個志愿全部落選,那就只能接受吏部的安排了?!?/br> 顧憲成對著湯顯祖說道:“不過這和我們沒什么關系,你我都是能選到自己心儀的崗位的?!?/br> 湯顯祖也點點頭,他是今科的榜眼,也就是說今天選官的新科進士中,只有顧憲成擁有比他更優先的選擇權。 孔奉郎帶著甲等進士繼續向吏部深處走去,很快又來到了一座庭院中。 “這里就是文選司了,所有在京官員的檔案都存在此處,你們的檔案也都送過來了?!?/br> “接下來是文選司的官員會告訴你們如何填報志愿?!?/br> 說完這些,孔奉郎就和眾人辭別,一名年輕的吏部官員走了出來。 這個圓臉的吏部官員姓林,穿著五品的官袍。 但是能在吏部文選司任職,肯定不是普通人,眾人紛紛向這位林文選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