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45節
木下環視一圈,看到了藏在樹林中的黃書吏,他揮揮手,一個五花大綁的中年人被牽了出來。 黃書吏立刻認出來,這人就是上次阮家村被俘的尤縣尉。 “滾吧!” 木下藤吉郎跳起來,一腳踹在尤縣尉的屁股上,將他踹了出去。 尤縣尉一個踉蹌,穩住身體后立刻向著樹林方向跑了過去。 梁山眾人哈哈大笑,黃書吏等到尤縣尉跑近了,連忙從樹林里沖出來接應。 “三老爺,您受苦了!” 黃書吏連忙抽出匕首,割開了尤縣尉身上的繩索。 尤縣尉驚魂未定的看著黃書吏。 “阮班首呢?” 尤縣尉這才咬牙切齒的說道:“那廝投了賊寇了!” 眾人大驚失色,黃書吏左右張望,果然沒看到阮班首,也不敢久留立刻帶著尤縣尉離去。 梁山上,李舜臣對著五花大綁的衙役頭目阮勇說道: “今日已經將尤縣尉放了回去,你知道為什么不放你嗎?” 阮勇身上綁著繃帶,他手臂上的槍傷還沒痊愈,他雖然被捆著,卻昂著頭說道: “呸!想讓我從賊!沒門!” 李舜臣并不惱火,而是說道:“你心心念念的知縣大老爺,舍不得出錢贖你,所以只能先將尤縣尉放回去了?!?/br> 阮勇冷哼一聲說道:“你這賊子,還想要離間計?當俺沒看過《水滸傳》?” 李舜臣笑著說道:“既然看過《水滸傳》,你應該知道盧俊義是怎么上梁山的吧?” “我知道你和那尤縣尉一向不和,這次放他回去,總要有人承擔戰敗的責任,你覺得你還有的選嗎?” 阮勇一驚,他看向李舜臣年輕的臉龐,猛然問道: “你絕對不是普通賊寇!你也不是山東口音,你到底是哪里人?” 李舜臣卻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吩咐手下將他押入監牢。 “大當家的,一部分糧食留作糧種,剩余的糧食已經分下去了?!?/br> 木下藤吉郎推門進來,李舜臣無奈的說道:“老穆,早就讓你別喊大當家了,難不成我們還真的要在這梁山上當流寇啊?!?/br> 木下藤吉郎頭發已經留起來了,穿上漢人的衣服已經分不出是倭人的樣子。 他的漢語也十分熟練,雖然還不能讀寫,但是已經能正常交流了。 木下藤吉郎也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字——穆夏,如今整個梁山都稱呼他為穆二當家的。 木下笑著說道:“當梁山好漢不也挺好的?” 李舜臣無奈的嘆氣:“要不是琿城縣的這批糧食,我們在山上就要餓死了,可現在慕名而來的流民越來越多,這點糧食也撐不到秋天?!?/br> 木下藤吉郎笑著說道:“大當家的怕不是忘了,梁山可是五縣交界,咱們可是有五只肥羊可以宰的?!?/br> 李舜臣還是皺眉說道:“怕就怕有人上報濟州城,我們這點兵馬,可擋不住明廷的三鎮新軍?!?/br> 木下藤吉郎再次露出滑稽的笑容:“那你是太不了解這幫蟲豸了,他們可不會報告濟州城的?!?/br> “上次那個黃書吏來帶話,說愿意再奉上一批糧食,讓我們去東阿縣看看,他說東阿富庶,可比琿城縣強多了?!?/br> 李舜臣展開眉頭說道:“看來那位蔡知縣,最恨的就是東阿縣令啊?!?/br> “哈哈哈!” 兩人紛紛笑出聲來。 京師,紫禁城中。 司禮監的馮保正在查看內閣送來的奏章。 隆慶帝剛剛登基的時候,也許是權力欲望高漲,又或者是作出勤政的樣子,所有的奏章都是親自批示的。 可是每天都被堆積如山的奏章折磨了一陣子后,隆慶帝很快就和他的父皇一樣,將大部分奏章丟給了司禮監。 掌握了批紅的權力,馮保開始還很興奮。 但是自從和黃錦交談過后,馮保就變得內斂了很多,他每天都會認真批紅,然后將他覺得重要的奏章挑選出來,簡要的匯報給皇帝。 隆慶帝對馮保更加的滿意,反而將更多的權力賦予他。 而馮保也不敢居功,依然在宮中低調做人,這一切都讓皇帝很滿意。 今天看到這份從內閣遞過來的奏章,馮保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朱筆。 這份奏章就是山東巡撫韓楫的《請開礦稅疏》。 高拱不敢擅專,請求皇帝圣裁,其余內閣大臣也沒有附屬意見,這在隆慶朝的題本中是很少見的。 高拱這個工作狂,幾乎對所有的奏章都會作出批示,馮保能夠協助隆慶處理這么多的奏章,都和這位勤勞的閣老離不開關系。 但是看到這份請開礦稅的奏疏,馮保的內心思考起來。 從黃錦那邊得到“真傳”之后,馮保越來越學會站在皇帝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份奏疏遞上去,內閣輔臣都沒有簽署意見,那皇帝肯定會詢問自己的意見。 那什么樣的回答才會讓皇帝滿意呢? 準奏,命令工部去探明銀礦,讓戶部派遣礦監安排開礦? 馮保搖頭,如果真的開了礦稅,言官聞到味道還會沖上來上奏,又會攪得皇帝不得安寧。 大明的士大夫,對于加稅是非常敏感的。 就算是開礦,也等于是加征礦稅,這不被噴才怪呢? 這段時間皇帝已經被張居正張閣老被彈劾的事情鬧的焦頭爛額,如果再開礦稅,那肯定要被言官沖麻了。 而且這礦稅入的是戶部的庫房,皇帝又沒有好處,還增加了麻煩。 馮保又翻開一本題本,這是工部所奏,給清遠伯李煒老爹重修墳墓的額奏章,高拱長長的反對意見列在奏章后面。 馮保捏了額頭,內閣不肯出錢,清遠伯又要鬧起來,皇帝又不得安寧了。 皇上也不容易啊,給老丈人撥款重修祖墳,連這點要求內閣大臣都要反對。 這幫內閣大臣也太小氣了! 要不是內庫沒錢,皇帝也不用受這份罪! 等等! 馮保突然福至心靈,他立刻想到了能讓皇帝滿意的最好辦法! 想到這里,馮保立刻夾著兩份奏章,急匆匆的向著隆慶皇帝的寢宮而去。 隆慶皇帝最近的心情也不太好。 宮里向戶部要的香燭錢,雖然戶部給了,但是高拱送上來一份長長的勸諫奏章。 隆慶皇帝很不高興,如今宮里的開支,還不如上皇在位時候的一半,而現在上皇回鑾,吃穿用度也都是皇帝的標準的,這么看來自己已經非常節約了。 父皇在位的時候,又是修建大工,又是修道,又是滿世界搜羅龍涎香和珍寶,那些內閣大臣也沒有說什么,怎么自己當皇帝,宮里用點香燭都要向戶部討飯? 馮保帶著兩份奏章求見,隆慶帝的心情很是不好,但是馮保這時候求見肯定都是大事,等到馮保進來看到皇帝的臉色,頭更加低了。 “是通政司又送來什么緊要奏章了嗎?” 馮保低下頭說道:“皇爺,您給清遠伯一萬兩銀子修祖墳的事情,被內閣否了?!?/br> 隆慶的臉色更加難看了,自己給老丈人撐面子,讓工部撥款給他修祖墳光宗耀祖,卻又被內閣否了。 隆慶皇帝臉色通紅,但是他的性格軟弱,生了一會兒悶氣也就不說話了。 馮保敏銳的捕捉到了皇帝的情緒,他又將山東巡撫韓楫的《請開礦稅疏》送上去,對著皇帝說道: “皇爺,這是山東巡撫上的奏章,請求朝廷在山東開礦?!?/br> 剛剛被掃了興,皇帝的脾氣也就上來了,他本來準備消極抵抗否了這份奏章,卻聽到馮保說道: “皇爺,仆臣以為,宮里用度不足,都是內庫空虛所致的?!?/br> 馮??吹交实蹧]有說話,他繼續說道: “上皇在位的時候,內庫的銀兩都是足足的,遇到宮里cao辦大典儀,戶部還要經常給內庫錢?!?/br> “皇爺為了國事,將內庫銀兩貼給戶部,自己卻沒銀子用了?!?/br> 隆慶帝臉色陰晴不定,他剛繼位的時候為了革除上皇時期的弊端,在文官忽悠下將內庫交了出去。 這才導致了宮里要增加香燭錢,都要向戶部打報告要錢。 雖然這些宮里的日常用度,戶部不可能不給,但是每一次都會被高拱抓著狠狠教育一番。 馮保確實說的沒錯,如果自己還有內庫,別說給清遠伯一萬兩修祖墳,就是給他十萬兩修祖墳,工部也沒辦法阻止。 馮保繼續說道:“皇爺,以仆臣之見,這礦是要開的,但是不能讓戶部和工部去開,而是應該讓宮里人去開?!?/br> 隆慶皇帝心動了。 他明白了馮保的意思,就是讓宮里派遣礦監,到山東主持開礦。 既然是宮里的人去主持,那開礦后的收入自然都入了皇帝私人腰包。 那以后自己花錢,內閣和外朝也就不能多說什么了。 不過隆慶還是性格軟,他遲疑了一下說道:“這么做,群臣不會反對嗎?特別是內閣?” 馮??吹交实坌膭恿?,繼續加碼說道: “天生地養的,都是上天賜予陛下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山東發現銀礦,都是上天賜予陛下的,理應當由陛下開采?!?/br> “而各地礦監由宮內人擔任,這也是慣例了,武宗皇帝派過,上皇也派過?!?/br> 有了祖宗之法來撐腰,隆慶帝終于下了決心,他對著馮保說道: “取朱筆來,朕要向山東派遣礦監?!?/br> “這派遣的人選,就交給你了,一定要讓穩重的人去,千萬不能為禍地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