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02節
“火器?就是鳥銃火炮這些嗎?” 蒙古人對于火器并不陌生,明廷在九邊也安排了很多火器,甚至再追溯的早一點,朱元璋的軍隊就有不少火器,將蒙古人趕出中原火器就立了不小的功勞。 丘富說道:“正是火器,根據最近從關內逃來的漢人講,和明廷交戰的東南,擁有一種強大的火器,能炸開數丈的城墻,還有一炮能夠糜爛數米的火炮,很是強大?!?/br> “明廷的遼陽精騎,就被這樣的火器全滅了?!?/br> “現在明廷正在學習東南,研發和制造火器?!?/br> 俺達汗皺眉說道:“這樣的火器,怎么會出現在草原上?” 丘富也想不明白。 這時候黃臺吉說道: “父汗!這五原城主背后肯定有大明的支持!這些火器就是大明支援的!” 在場的漢人官僚都打了一個哆嗦,黃臺吉反漢的立場最強烈,封貢的時候他就明確反對。 俺達汗看了長子一眼說道: “既然這樣,你就帶著我的旗幟和大印,向大明責問五原城的事情!” “若真的是大明支持的,你就向大明討要賠償,若是大明不從,你就以撕毀封貢要挾!” 黃臺吉立刻激動的領命,俺達汗對著自己年輕的妻子說道: “漢人的白蓮教在牧民中傳播甚快,我蒙古的薩滿教教義野蠻,又無典籍,若是長久以往漢官坐大,奇喇古特你向來有智慧,可有什么辦法教我?” 三娘子立刻躬身行禮說道: “偉大的可汗,您是黃金家族的繼承者,難道忘了薛禪汗的事跡了嗎?” 薛禪汗,就是忽必烈,俺達汗從小就將忽必烈視為偶像,對于忽必烈的事跡自然非常清楚。 他立刻說道:“你說的是薛禪汗和國師八思巴的舊事?” 三娘子立刻說道:“正是,妾聽聞在藏地又出了一位可比八思巴的賢才,年僅二十歲就有轉世宿慧,被奉為色拉寺堪布?!?/br> 俺達汗立刻說道:“如此賢才,可愿意來我草原傳教?” 三娘子說道:“可汗忘記了,這些大喇嘛都將傳教當做最崇高的事業,只要可汗相邀,他定然欣然前來?!?/br> 三娘子出身于蒙古西部的部落,也就是青海西域這一帶的部落,和藏地聯系緊密。 她出身的部落就信奉黃教,很自然的就向俺達汗建議用藏傳佛教來壓制白蓮教。 “不知道這位大喇嘛的尊號,我這就去派人請他來草原,本汗必當以薛禪汗對國師八思巴的禮儀來供奉他!” 三娘子說道:“索南加措?!?/br> 俺達汗不顧已經入冬,依然派遣使者前往藏地,請求索南加措前往草原弘法。 與此同時,在喜馬拉雅山的另一端,俺達汗的遠房親戚,自稱是帖木兒帝國繼承人的德里國王阿克巴,終于開始了親征。 阿克巴的父親胡馬雍從巴布爾那里繼承了一個龐大的、極不穩固的軍事帝國。 這個帝國的名字叫做莫臥兒帝國。 阿克巴繼承帝位的時候年僅十三歲,他父親死后,帝國分崩離析,阿克巴在手下猛安謀克們的幫助下,一步步站穩腳跟。 阿克巴收復了首都德里,緊接著又拔除權臣,讓曾經幫助過他的舅汗巴伊拉姆汗在麥加隱退。 如今阿克巴終于親政,掌握了權力。 阿克巴讓自己的舅汗巴伊拉姆汗退隱,同時也掌控了巴伊拉姆汗的領地,中亞最富饒的費爾干納盆地。 在獲得了這塊號稱中亞十字路口的富饒地區之后,阿克巴更看到了一條財富之路。 那就是早已經斷絕許久的絲綢之路。 費爾干納盆地,在漢代這里曾經興起過一個政權,名字就叫做大宛。 葡萄牙人占據的果阿,控制了通往東方的航線,果阿的財富讓阿克巴都嫉妒。 但是果阿在南印度,還不是莫臥兒帝國的掌控范圍,阿克巴鞭長莫及。 就算是控制果阿,以莫臥兒帝國拉胯的造船能力和航海能力,也無法從海上絲綢之路上分一杯羹。 海上商路不行,那陸地上呢? 費爾干納盆地是十字路口,莫臥兒帝國更是十字路口。 莫臥兒帝國往西,是波斯人建立的薩法維王朝,此時也正是這個王朝興盛的時期。 薩法維王朝再往西,則是著名的奧斯曼帝國,現在奧斯曼帝國正在和法國結盟,盯著哈布斯堡家族核心地區的維也納胖揍,國力強盛可見一斑。 能不能重啟路上絲綢之路呢? 阿克巴決定向東方派出使者,看看能不能打通這條黃金商路。 北方的局勢,因為俞大猷這一個小小的變數,引起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 此時的東南,已經進入十二月份,往年這個時候都是農閑的時候,可現在遍地的工坊還在不停的轉動著,根本沒有過年休息的意思。 蘇澤將方若蘭和兒子接到了南京城中,但是方望海剛剛完成福建的鈔關建設,又馬不停蹄的南下廣州設立鈔關。 這一年蘇澤一家總是聚少離多,等見到長大了不少的兒子,蘇澤也忍不住唏噓起來。 臨近過年,大都督府的事務少了一些,蘇澤沒事做的時候就帶著兒子在府內玩,或者陪著方若蘭在南京城游玩。 而徐渭這個南直隸巡撫,每天都忙的不可開交,蘇澤還將一部分大都督府的政務也推給他。 徐渭徹底忍不住了,帶著文件就殺到了大都督府。 蘇澤逗著兒子,畢竟是血脈親情,這幾天父子二人熟悉起來,小家伙咧著嘴笑著。 “文長,你不是說南直隸巡撫衙門事情忙,今天怎么有空來見我的?” 徐渭氣不打一處來,他這么忙還不是因為蘇澤! 徐渭忍住氣說道:“大都督,廣西的事情還是要麻煩您看一下?!?/br> 蘇澤說道:“我那房師終于撐不住了,降了就降了唄,不是已經安排第四旅進入廣西平定瑤亂了嗎?” “瑤亂容易平定,但是廣西的漢蠻問題可是大問題,明廷兩百年都沒能解決?!?/br> “而且除了廣西之外,云貴的漢蠻問題更嚴重,大都督有什么良策嗎?” 邊疆三省,廣西的問題算是最輕的。 云南、貴州的漢蠻對立更嚴重,而貴州土司要比廣西還多,更是三天兩頭的鬧事。 蘇澤當然知道西南問題的嚴重性,在他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貴州的播州之亂,促成了萬歷年三大征之一的,萬歷朝廷幾乎調集了半個天下的餉銀和兵馬平亂,終于平定了播州之亂。 播州之亂雖然起于西南,但是它的影響力覆蓋全國,牽動整個南方的經濟。 萬歷三大征幾乎打光了明廷的財政,也因為南方的叛亂而讓北方各族有了發展空間,也是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明亡于萬歷的原因。 西南問題的棘手,徐渭才放下手里的事情過來求助于蘇澤。 蘇澤將兒子交給方若蘭,等到妻子和兒子離開,這才說道: “改土歸流是一定要做的,土官制度遺禍無窮,必須用以流官來治西南?!?/br> 徐渭點頭,這已經大都督府的共識了。 “推行儒學,在西南增加學校,對西南科舉單獨取士,并且在西南開設武舉?!?/br> 徐渭大驚說道:“大都督,若是西南單獨取士,其他地方豈不是不滿?這樣豈不是對其他省的士子不公平?” 蘇澤說道:“西南三省,云南,貴州,廣西,為何云南的蠻亂最少?” 徐渭愣了一下說道:“云南沐王府?” 蘇澤點頭又搖頭說道:“云南科舉最盛,本地人才有晉升之階,那自然就去鉆研學問了?!?/br> “而科舉又將頂級的人才從云南抽走,沒有領頭的人才在本地帶領造反,自然就亂不起來了?!?/br> 蘇澤說道:“等到第四旅平定廣西之后,就在廣西單獨開科,錄用精通儒學的漢人瑤人擔任流官?!?/br> “此外在瑤人各部中召開武舉,能通漢文者,并且成績優秀者入軍校學習?!?/br> 蘇澤又說道:“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只不過我不想用?!?/br> “什么辦法?” “藏地佛教?!?/br> “?” “吐蕃,曾經能和盛唐一爭長短,但是在唐后迅速衰落,此后一直安居高原之上,再也沒掀起什么水花,文長你想過是為什么嗎?” 徐渭愣了一下。 蘇澤說道:“自從中唐,蓮華生入藏傳教之后,藏地佛教在高原開始興起,如今藏地更是遍地佛寺?!?/br> “藏地人人供佛,有些百姓連自己飯都吃不飽,都要供奉這些僧人,吐蕃也隨之衰落?!?/br> 蘇澤還有半句話沒說,在他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俺達汗引索南加措入草原,黃教在草原興盛之后,蒙古也就迅速衰落下去。 在明清兩代,蒙古都非常的安穩。 黃教讓整個草原除了要供養貴族之外,還要再額外供養僧侶,大大增加了普通牧民的負擔。 而黃教是一種有利于統治者的宗教,清廷通過金瓶摯簽,控制住宗教高層之后,藏地和北方草原幾乎沒出過什么亂子。(準格爾除外) 蘇澤話鋒一轉說道:“但是我不愿意用這個方法?!?/br> “這些僧人不事生產,還要騎在百姓頭上,那些寺院更是藏污納垢,實在愚民之策也?!?/br> “西南蠻亂,還是漢蠻問題,最終還是生存問題?!?/br> “西南生活條件不好,吃不飽飯,再有野心家挑唆自然會造反?!?/br> “無論是漢人還是蠻人,百姓過不好就會反,這不是民族問題,而是統治者自己的問題?!?/br> 廣西也是老造反基地了,清代最著名的太平天國,就是從廣西開始的,而洪秀全也都是漢人。 “改土歸流,開發西南,要是能吃飽飯穿暖衣服,誰還會造反?” “只要能發展,西南問題用五年,用十年,用二十年總能治理好?!?/br> 蘇澤又說道:“此外,在大都督府下設立僧道院,各省分設,從南直隸開始清查僧產道產,沒有度牒的僧人道士一律不得住在寺院道院,寺院道院侵占的田產全部收歸官府統一再授田?!?/br> “改子孫觀為叢林觀,寺院道院的主持不能世襲,必須要由僧道院批準從外寺選調派任,選拔必須要公開考試競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