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80節
趙貞吉面無異色的說道:“陛下,景王也是您的親子,有景王在湖北籌措,才能萬無一失?!?/br> 趙貞吉說完這些,就不再說話,但是在嘉靖皇帝的心中,卻掀起了巨浪。 這一路上逃亡,讓皇帝十分疲憊,連權術上的直覺也遲鈍了。 但是靈活趙貞吉這么一提醒,嘉靖反應過來。 自己的敵人不僅僅是蘇澤,還有自己的兒子裕王。 西狩加上太原兵變,都已經說明皇帝的權威大不如前。 若是裕王在北邊登基稱帝,自己要怎么辦? 難道和李隆基一樣退位? 可是歷史上李隆基是怎么死的? 在唐肅宗收復京師之后,李隆基從蜀中返回長安。 剛開始的時候唐肅宗還讓李隆基住在興慶宮中,允許他和舊臣交往。 可是很快李隆基的寵臣高力士被殺,唐肅宗又怕李隆基復位,將他囚禁在高樓之上,連樓上的窗戶都用木板封上,每日只從一個小窗送飯菜。 最后曾經殺宰相殺兒子如屠狗一樣的皇帝,曾經被群臣稱呼為圣人的李隆基,就死在這么一個小黑屋子里。 嘉靖徹底恐懼了。 趙貞吉的計劃,則給了嘉靖一個另外的可能。 景王! 景王就蕃在湖廣,就蕃的時候皇帝給了他很大的土地,有錢有糧食。 如果能讓景王出來,那就算是裕王奪回京師,也不敢貿然登基。 有了兩個兒子制衡,他才能繼續做這個“好父皇”。 立刻明白了這一點之后,嘉靖看向趙貞吉說道: “愛卿所言極是,朕這就擬圣旨,不過誰去湖廣宣旨?” 趙貞吉立刻說道:“臣去!” 皇帝裝作舍不得樣子說道:“可是內閣只剩下你和徐閣老二人,內閣的事情都交給徐閣老可要怎么cao持的過來?” 趙貞吉立刻說道:“禮部侍郎李春芳做事穩妥,能協助徐閣老處理國政?!?/br> 徐階又看向李春芳,只看到李春芳并沒有抬頭,徐階很快明白他已經和趙貞吉結盟了。 皇帝立刻說道:“那就讓李春芳入閣!” 李春芳謝恩之后,皇帝立刻讓趙貞吉前往湖廣,宣布朝廷的命令,并且專門刻了一枚三省都督大印交給景王,并且還允許他直接任命三省七品以下官員的權力。 此外皇帝又派出使者,讓徐州的九邊精騎移鎮滎陽。 等到平陽會議之后,徐階心灰意冷,向皇帝告病請辭。 皇帝依然不許,還許諾入關中后要重賞徐家。 徐階長子離開西狩隊伍,北上宣府。 而太子妃的父親李煒,再次找到了女婿裕王。 寫歷史文很多作者不愿意偏離歷史軌跡,就是歷史推演太累了,這里肥鳥都是從各方各人利益出發做的推演,不足之處大家海涵。 求一下月票,最近不好寫,實在沒辦法加更,這章又刪了兩千字。 第353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 太子妃的父親李煒,在上次冬衣貿易中賺了不少的銀子。 在京師糧價上漲中,李煒又被推舉為糧商的龍頭,靠著和女婿裕王打招呼而在糧商中聲望大漲。 就在李煒緊急去外地買糧食,想要再大賺一筆的時候。 東南新軍登陸大沽,李煒只能舍棄了滿倉的糧食,隨著裕王倉皇北逃。 這么一來,李煒之前賺的家業全部砸進去了,一分錢銀子都沒能帶出京師。 雖然李煒作為外戚宗親,這一路上裕王也撥給他祿米,但是曾經過上奢侈日子的李煒,又怎么甘心領著這點錢過日子。 而隨著宣府的局勢逐漸穩定,宣府大同的總兵都宣誓效忠之后,李煒手下的商人侯平找到了李煒。 “國丈,這上好的買賣擺在您的面前,你守著金山哭窮呢!” 侯平是李煒的門客,在上一次的冬衣買賣中承包了三千冬衣的份額,很是賺了一筆。 后來又隨著李煒炒糧食,本來也是賺錢的,但是因為東南新軍進京,所有的錢全部都折了進去。 侯平的日子就要比李煒難過多了,他不是朝廷的人,自然沒有祿米來領,李煒也不可能分吃的給他,所以到了宣府之后,侯平就一直在城里找發財的機會。 李煒連忙問道:“金山在哪里?” 侯平知道李煒是個粗人,也不和他繞彎彎,直接說道:“大同貢市邊貿!” 侯平說道:“蒙古俺答,國丈爺知道嗎?” 李煒連忙點頭:“知道知道,幾年前不是差點打到京師城下,那個薊遼總督王什么的,不就是因為這個被殺的嘛?斬首的那日我還去看了的呢?!?/br> 侯平說道:“為了和東南賊軍開戰,陛下和蒙古停戰,按照蒙古的請求在大同開了貢市,允許蒙古在大同附近朝貢貿易?!?/br> “國丈爺,這可是金山??!” 侯平將打聽到的消息說道:“茶葉、絲綢,這些東西送到在大同邊市上可以賣出高價!” “如今朝廷急需要的戰馬、毛皮,都可以在邊市上買到,再賣給朝廷可以大賺一筆??!” 聽到侯平這么說,李煒自然是心動了。 他連忙問道:“既然這么賺錢,九邊的商人不是都去大同了嗎?那怎么輪得到我發財?” 李煒好歹也做了一陣子的國丈,也算是長了一點腦子,他當然知道商人逐利,這么好的事情怎么可能隨便就能做。 果不其然,侯平說道: “大同邊貿可不是誰都能做的,朝廷榷賣了邊貿資格,只有十三家商號才能在大同邊市里做買賣?!?/br> 聽到這里,李煒自然明白了。 榷賣類似于官方資格的拍賣,只有大商人才有財力去買邊貿資格。 不過李煒是誰?是太子妃的父親,是皇孫的外公! 一想到這里,李煒立刻就去求見女婿裕王。 見到裕王之后,李煒先是說了幾句家常,然后說道: “殿下,臣來了宣府之后,整日無所事事,臣也想要給朝廷出點力氣?!?/br> 聽到老丈人這么說,裕王微微點頭,心中感慨果然還是自家人靠得住??! 李煒主動要求出來做事,裕王很高興的問道:“丈人是準備做什么事?” 李煒立刻說道:“臣聽說大同邊貿火熱,還能幫著朝廷采買戰馬,所以臣想要去大同做買賣,幫著殿下開辟財源!” 聽到李煒這么說,裕王愣住了。 在高拱南下之前,高拱就提過大同邊貿,請裕王不要輕易插手,只要認真收稅就可以了,不要影響大同邊貿的穩定。 可高拱這才出發,自己老丈人就找上門來,要參加大同的買賣。 李煒是小商人出身,也是懂得察言觀色的,他看到裕王的表情后立刻說道: “殿下,臣也是想為您,為皇孫做點事情??!” 說完這些,裕王的心又軟了。 不就是自家老丈人做點生意嗎? 不是有十三家都在做邊貿嗎?增加李煒一家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吧? 裕王這么想著,又覺得李煒確實是自家人,自己在京師的時候小心翼翼,如今都已經到九邊了,給自家老丈人去做點生意,又不是討要官職,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裕王立刻將李煒扶起來說道: “丈人想要給孤做事,孤心里也高興,那孤就寫張條子,讓李家參加大同邊貿?!?/br> 李煒大喜過望,連忙向裕王表示感激。 等到李煒返回府中,侯平等門客立刻圍上來。 李煒得意洋洋的說道:“殿下準了!” 眾人紛紛喜笑顏開,去宣府市場上準備貨物。 等到了日落的時候,李煒的兒子李長風返回了府上。 李長風也和父親一樣,在宣府領了一個閑散的差事,每日就是點卯上衙,俸祿也很低微。 想到在京師紙醉金迷的生活,李長風的失落感也很強。 等返回府上,聽說了父親從太子妹夫那邊求到了邊貿的資格,李長風立刻沖進父親的書房。 “爹!太子真的準了?” 李煒驕傲的點頭,他對李長風說道:“過日子我就去大同,給李家再掙一份富貴回來!” 接著李煒又皺眉說道:“只可惜咱們本錢不多,這一趟下來賺的不多?!?/br> 李長風立刻說道:“爹,您糊涂??!” “您真的要運貨物去大同做買賣嗎?這路上兵荒馬亂的,咱們對大同的邊市也不熟悉,萬一折了本怎么辦?” 李煒立刻看向兒子,只聽到李長風說道: “為什么要親自去大同呢?爹只要將邊貿資格賣出去,商人們自然要給咱們李家送錢?!?/br> 李長風說道:“這大同邊貿兒子也聽說了,只有十三家有資格去和蒙古人做買賣,山西這邊有實力的商人可是不少的,不少家只是當時沒爭得過那十三家?!?/br> “此外還有不少中小商人,他們冒著險越過國境和蒙古人做買賣,他們也想要進入貢市做生意?!?/br> “爹,咱們只要在宣府出售參加邊貿的資格,就能坐收一大筆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