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31節
蘇澤雖然有些弟子,但是如今兩省二府缺人的地方多呢,這點人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蘇澤只能仿效魏武帝貼出《求賢令》,可依然是應者寥寥。 不過返回福建的李贄,倒是幫著蘇澤解決了一部分問題。 上次摻和藍道行倒嚴,李贄差點被抓入錦衣衛詔獄。 被陸二搭救之后,李贄和何心隱在登州乘船,終于輾轉回到了福建。 一下船,看到求賢令的何心隱立刻說道: “我欲在蘇大都督麾下出仕!請卓吾兄引薦一下!” 這一路上,何心隱聽到李贄說了蘇澤不少事跡。 蘇澤的學說中本來就有不少泰州學派的部分,何心隱也是王艮的弟子,自然更容易接受蘇澤的理論。 后來又知道蘇澤起兵,上檄文討伐昏庸的大明朝廷,何心隱頓時成為蘇澤的粉絲。 但是倒嚴失敗之后,李贄對何心隱也沒了信心,自己這位好友在政治上這么幼稚,還能治理好地方? 不過蘇澤已經造反了,要是造反失敗,李贄也在九族名單上,自然要幫著蘇澤分憂。 他一下船就來到了大都督府,向蘇澤引薦了何心隱。 蘇澤也正在頭疼手下行政人員短缺,何心隱主動來投,蘇澤也要裝作一些求賢若渴的樣子。 但是何心隱能想出封建迷信倒嚴的方法,蘇澤原本對他也沒什么信心,只是準備用一個知縣的職位打發他,顯示自己求賢若渴的態度。 何心隱,原名梁汝元,是泰州學派的傳人。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何心隱和李贄并稱為“明末狂儒”,曾經寫下很多離經叛道的言論。 比如何心隱反對“無欲”,主張“寡欲”,與百姓同欲。 他還提出“無父無君非弒父弒君”,認為“友”比“君親師”還要重要,還提出一些反封建的口號。 何心隱在倒嚴風波中逃脫,但是因為其言論和聚眾講學,引起了官方的不滿,最后被官方殺害。 可是蘇澤與何心隱交談,卻發現他有相當豐富的治政經驗。 “在下曾經在老家辦過萃和堂,以族親相親為框架,以族約來管理全族?!?/br> 蘇澤對何心隱的社會實驗很感興趣,他問道:“然后呢?” “族人爭利,最終萃和堂還是散了?!?/br> 蘇澤知道這種烏邦托式的實驗最終都是失敗的,這一方面是生產力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人性的問題。 蘇澤怕何心隱做了知縣,也搞這一套烏邦托實驗,于是問道: “若先生為縣令,要如何治縣?” 蘇澤本以為何心隱能有什么爆論,卻沒想到他說道:“依法依律即可?!?/br> 什么?你一個烏邦托空想主義的信徒,怎么一下子成了韓非子的信徒了? 何心隱卻說道:“乘船南下的時候,我想了很多,無論是萃和堂還是這次倒嚴失敗,我想明白了一件事?!?/br> “什么事?” 何心隱說道:“指望人是不行的,人皆有私欲、私心、私情,就連孔圣人都做不到大公無私,對門下弟子也有所偏愛,萃和堂之所以失敗,也不全是縣官加稅,還是眾人都有私心,私心不齊的原因?!?/br> “那先生要怎么辦?” 何心隱說道:“既然如此,那就用沒有私心的來治理,律法就是無私的,只要能秉公執法,那大家就不講私心,而是都講公心了!” “好!” 蘇澤拉著何心隱的手說道:“先生此次坐船南下,不亞于龍場悟道了!” 蘇澤又說道:“我欲拜先生為松江知府,先生可愿意出仕?” 何心隱一愣,他拱手說道:“我愿意試試?!?/br> 接著他又說道:“多謝大都督搭救,是我計劃不周,害死好友,我想以何心隱為名,梁汝元已經死在京師了?!?/br> 蘇澤嘆息一聲說道:“藍神仙雖是方士,卻是忠貞之士,只是可惜死在了昏君jian臣手里?!?/br> 委任了何心隱之后,李贄連忙說道:“我呢?” 蘇澤看向李贄問道:“舅父此去京師,可有什么收獲?” 李贄搖頭,他一路上都隨著何心隱,根本做什么事情,最后稀里糊涂被陸二救了。 “那舅父有什么所得嗎?” 李贄還是搖頭。 蘇澤也嘆氣,在這一世李贄雖然也沒能出仕,但是因為方望海和自己的照顧,他過得相當順遂。 所以他目前的思想傾向泰州學派,但是也沒什么離經叛道的想法,更談不上什么自己的見解了。 不過李贄也是舉人,也隨著方望海在鈔關廳歷練過,蘇澤說道:“請舅父去泉州做知縣,如何?” “知縣?” “知府空著,若是舅父能有建樹,就升任知府?!?/br> “好好好,可是我是泉州人,去泉州?” 蘇澤說道:“岳父大人在泉州籌辦泉州海關和鈔關,舅父可以幫幫忙?!?/br> 李贄立刻答應下來。 蘇澤又問道:“舅父在南京可有舊友,可以讓他們來閩浙為官?!?/br> 李贄搖頭說道:“南京國子監里盡是一些沽名釣譽之輩,連縣吏都做不好的?!?/br> “不過汝霖你在南直隸結識的那幾位好友,你寫信給他們試試?” 蘇澤一陣苦笑,李贄在春闈前就離開了京師,不知道申時行等人中狀元的事情。 哪有狀元從賊的道理啊。 蘇澤并不知道,申時行乘坐快船,已經快要抵達福州了。 第313章 大人,時代變了 等到申時行見到蘇澤,開口第一句話是:“蘇汝霖,你可把我坑慘了!” 蘇澤反倒是笑著說道:“還沒恭喜汝默兄高中狀元!” “我恐怕要成為青史上第一個造反的狀元了?!?/br> 蘇澤愣了一下,立刻拉著申時行手說道:“那可要祝賀汝默兄青史留名了!” 但是申時行沒有立刻說話,而是盯著蘇澤說道: “汝霖兄,你為什么要反?” “被逼造反,不得不反?!?/br> 申時行卻搖頭說道:“來的這一路上我都在想,你不是被逼造反,而是蓄謀已久!” “現在想起來,那時候在江南抗倭,你就已經有反意了吧?” 蘇澤打量申時行,不愧是科舉卷王,日后執掌萬歷朝臣八年的內閣首輔,自己還是小看了這位友人。 蘇澤沒有直接回答申時行的問題,他說道:“那汝默兄為什么要從賊呢?” 何心隱投靠,蘇澤覺得很正常,因為這些泰州學派的狂儒,本身思想上就很有變革性。 在蘇澤的歷史時間線上,何心隱、李贄這樣的狂儒,最后都被主流官方言論不容,被官府所害。 但是申時行來投,反而讓蘇澤吃驚了。 要知道申時行在萬歷朝的首輔中,也屬于好好先生那一款,做官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 和張居正這種作風強勢的內閣輔臣不同,申時行執政強調的就是一個“上善若水”,他主要就是調和皇帝和大臣之間的矛盾。 要不是萬歷搞出什么國本之爭,申時行也不會倒臺辭官。 可他現在竟然要追隨自己造反? 野心?二十七歲中狀元,只要不犯政治錯誤,妥妥的未來內閣輔臣。 歷史上,申時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狀元,萬歷六年(1578年)內閣參政,也就是說用了16年就從普通百姓升到了高官。這放在什么時候都是非常炸裂的。 申時行養父是知府,生父是富商,這種人在穿越中都是妥妥的主角模版。 他竟然要從賊? 申時行卻說道:“今年我入職翰林院,看到了很多的國策奏疏,終于明白了汝霖兄說的是對的?!?/br> 蘇澤也有些懵,他也記不得自己說的是哪句話。 申時行說道:“國朝只有愚民馭民之術,卻沒有富民強民之術?!?/br> “我到京師,堂堂帝國京畿,天下首善之府,竟然還不如蘇州府繁華。沿街有衣不蔽體的乞討百姓,城里的百姓還要去城外伐薪燒炭,要不然冬天就會凍死?!?/br> “很多百姓竟然沒有吃過糖,連鹽也都吃不起?!?/br> 申時行看向蘇澤說道:“汝霖兄印刷《天工開物》,江南可以說是一日三變,蘇州府可以說是百業興盛,可是京師宛如一潭死水,滿朝公卿都只想著黨同伐異,諂媚君上?!?/br> 申時行看著蘇澤說道:“《天工開物》同樣也在北方刊印,為何一南一北,卻南轅北轍呢?” 申時行對著蘇澤一拜說道:“還請汝霖兄回答我這最后一個問題?!?/br> 蘇澤正色說道:“原因很簡單,因為有的人不愿因民富起來?!?/br> “從商鞅申不害開始,屠龍術就是貧民術?!?/br> “對朝廷來說,百姓一輩子被束縛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耕種產出全部交給朝廷,只留下自己的口糧,這樣的百姓才是最好的?!?/br> “民貧,才可以隨意征調,才可以肆意剝削,才可以用幾兩銀子就買斷一個人的身契,才可以用一點糧食收買一個人賣命?!?/br> “之所以貧民,其實是懼民罷了?!?/br> 蘇澤說道:“光有《天工開物》這樣的富民術又如何?京師百姓可曾富裕起來?” 申時行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