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11節
汪道昆拿出一封信說道:“叔大知道你回鄉抗倭,就將信寄到我這里來了?!?/br> 張居正,字叔大,張居正給自己寫信? 蘇澤拆開信,看到開頭蘇澤驚訝了一下,張居正竟然將自己的變法綱領寄給了自己? 只見到他開門見山的寫道: “汝霖兄鈞鑒定,某觀政六年,國朝弊事繁多,欲富國強兵,有六事可言,即一曰省議論;一曰振紀綱;一曰重詔令;一曰核名實;一曰固邦本;一曰飭武備?!?/br> 蘇澤看下來,張居正洋洋灑灑數千字,蘇澤很快掃過,這不就是后世他所上的《陳六事疏》嗎? 這是張居正在隆慶年間,進入內閣成為次輔之后,向隆慶皇帝所上的奏疏。 這也被看作是張居正后來在萬歷年間主持變法的綱領性文件。 張居正還真的將自己當做變法的同道了?竟然將這樣的文章寄給了自己? 汪道昆湊過來,卻又不好意思偷看蘇澤和張居正的信。 蘇澤將信遞給汪道昆說道: “張先生可真的是高看蘇某了,這樣的文章竟然寄給我?!?/br> 汪道昆迅速看完,也驚呼道:“雄文??!此文針砭時事,又提出了解決之道,叔大果然是有大志向的!” 汪道昆看向蘇澤說道:“汝霖,叔大將這篇文章寄給你,應該是希望你參加明年的春闈。雖然現在朝局困頓,但是也許哪天就會出現轉機呢?聽說裕王賢明,親近清流,若日后眾正盈朝,也有你施展所長的機會??!” 蘇澤搖頭說道:“多謝恩師提點,但是我意已決,還是要留在福建,協助家鄉父老抗倭?!?/br> 看到蘇澤如此堅持,汪道昆也只能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這是福建海道衙門下轄的船匠,這一百戶都是經驗豐富的造船匠,我已經幫你要來了?!?/br> 汪道昆還是問道:“造船我能理解,為什么要花費這么多錢造西洋船?” 蘇澤笑著說道:“恩師,這西洋船您不是也登上去過的嗎?船堅才能炮利,海上作戰不同于陸上作戰,船堅炮利遠勝精兵千萬,屯門之戰不就是最好的教訓嗎?” 汪道昆是地方大員,在蘇澤提了要建造西洋大船之后,就調閱了廣東海道衙門關于屯門之戰的詳細記錄。 屯門之戰雖然是明軍獲勝,但其實是雙方誰也奈何不了對方。 因為是近海作戰,佛郎機的船無法發揮西洋船遠洋作戰的優勢,反而變的笨拙難以掉頭。 明軍船小,士兵作戰勇猛。 最后結果是佛郎機人彈盡糧絕,最后才選擇投降。 而此戰,大明動用水師五千人,戰船五十多艘,連當時福建沿海衛所的戰船,也調去廣東作戰了。 而佛郎機人呢?不過是戰艦五艘,水兵千人罷了。 蘇澤又說道:“近海作戰,自然是福船最佳,但是要滅倭寇,肯定不能只能近海作戰?!?/br> “像是這樣抗倭,倭寇來回襲擾海疆,根本就是防不勝防?!?/br> “要我說想要滅倭,必須要主動出擊,在海上消滅倭寇主力,才能安定福建?!?/br> “所以弟子才想要督造西洋帆船,用西洋火炮來對付倭寇?!?/br> “西夷是夷,倭寇是東夷,正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 汪道昆贊嘆說道:“好一個師夷長技以制夷!也對,這些倭寇總是侵擾海疆,沿海衛所又怯戰不敢出擊,我支持你建造西洋船,不過目前能給你的工匠和材料也就這些了,明年若是能有些戰果,我要是還在福建為官,到時候再給你爭取更多的人員材料吧?!?/br> 蘇澤立刻聽出了汪道昆的意思,他問道:“恩師要調任?” 汪道昆點頭說道:“叔大給我的信中說,徐閣老保薦我為廣西總督,汝霖可有什么可以教我的?!?/br> “廣西?” 蘇澤沒想到汪道昆竟然要去廣西做總督。 總督自然要比他現在這個巡撫要地位高,但是廣西如今是偏遠地區,還屬于土人和漢人雜居的地方,漢人和土人的矛盾不斷,經常會鬧出事情來。 廣西狼兵兇悍,廣西的動亂也多,總督廣西也未必是什么肥差。 蘇澤想了想,還是說道:“學生駑鈍?!?/br> 汪道昆嘆息一聲說道:“是我想多了,汝霖久在福建,又哪里知道如何處置廣西的事情?!?/br> 蘇澤想了想說道:“對了,恩師,弟子與李神醫交流醫術,得到一個治療瘴氣的方子?!?/br> 如今在胡公公的實驗室里,已經能夠配置青蒿素了。 不過青蒿素這個東西,只要超過一定溫度就會失去活性,在沒有冰箱冷鏈的古代,必須要配置后立刻使用。 這也是為什么青蒿素一直到了近代才廣泛使用,而金雞納霜卻能夠在對抗瘧疾的幾個世紀中都綻放光彩。 蘇澤和林默珺已經聯系了很多商人,特別是西班牙的商人,向他們懸賞金雞納樹。 青蒿素只能當做是聚居點使用防治瘧疾的藥品,而金雞納霜則是更便攜的應急藥物。 蘇澤將制備青蒿素的過程詳細的寫給了汪道昆,汪道昆看著復雜的制備方法問道: “汝霖,李神醫不愧是李神醫,竟然能夠制造如此藥物!連瘴氣都能治療!” 汪道昆根本不懷疑這幅藥的功效,如今李時珍的大名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世人已經將他和華佗張仲景一樣,并列為能醫白骨的神醫了。 如今李時珍在蘇州城的醫堂,不僅僅有病人遠赴蘇州求醫,還有很多人去求學。 只要是能讀書識字的,李時珍也是照單全收,又培養出不少出色的醫生,讓李時珍的名聲更響了。 而李時珍根據蘇澤的要求,編寫的《本草綱目》第一冊 (魔改版),收錄了幾十種家庭常見的病癥的癥狀,以及最簡單的治療方法和最廉價的藥方。 原本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要編寫一本藥典,可是在蘇澤的影響下,李時珍認可了蘇澤的思想,醫術歸根到底,只有治病救人才是最重要的。 這本赤腳醫生手冊一樣的《本草綱目》,已經成了各村的必備書籍,那些看不起病的窮人,也能找些個拿著《本草綱目》看病的赤腳醫生,馬馬虎虎的看看病。 雖然不一定能治好,但是也比以前得病在家等死強多了。 一時間,李時珍在南直隸成了要被百姓建造生祠祭拜的人物,就連福建也經常流傳李時珍治病的故事。 但是汪道昆畢竟還是文科生,他看著復雜的制備過程說道: “可是這藥也太難制了,什么溫度,什么酒精濃度,廣西哪里有能制備這樣藥物的人啊?!?/br> 蘇澤想了想說道:“那我寫信給李神醫,請他派一個能制造此藥弟子,去廣西協助恩師?!?/br> 汪道昆大喜過望,此時的汪道昆心想,點蘇澤為福建解元,真是他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情。 川石島上的船塢開始動工,按照林默珺從佛郎機人手里買到的克拉克船的設計圖紙,巨大的龍骨開始建造。 【發現新地點船塢,“木匠”技能可以分化出技能“造船”,是否分化技能?】 第297章 【造船】技能 分化技能? 蘇澤沒想到穿越了這么久,這系統竟然還有自己沒摸索到的功能。 在之前,蘇澤遇到過升級技能。 【化工】技能通過升級變成了【化學】技能,等于從一個基礎的分支技能,變成了更大概念范圍的技能。 但是技能分化是什么? 蘇澤選擇了“是”之后,很快就明白了這個技能的意思。 【木匠】技能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從制作桌椅板凳這一類的普通木匠收益,到建造木頭屋子的建筑,再到造船造車,建造水力磨坊,這些都可以歸到木匠中來。 所謂分化,其實就是將屬于【木匠】的寬泛分類,分成更加細節的分支。 這倒是也符合社會生產的發展的。 從古代更寬泛的“木匠”職業,開始分成“木工”,“船工”,“建筑工”,只看到原本是lv6的【木匠】,變成了另外幾個技能。 【技能“木匠”,根據現有經驗值,分化為“木工”、“造船”和“營造”三個技能,根據現有技能掌握情況,分配經驗值?!?/br> 【分化出技能“木工”,技能經驗lv5,1/1000】 【分化出技能“造船”,技能經驗lv2,1/200】 【分化出技能“營造”,已掌握營造技能,增加營造技能的經驗值,技能經驗為lv3,20/300】 這么智能的嘛? 蘇澤原來有營造技能,現在營造技能合并成了lv3級。 而原來的【木匠】技能,則轉變成了【木工】,依然是lv5,蘇澤看到被動技能依然可以使用。 而【造船】技能被定級為lv2,這倒是也合理,蘇澤從穿越以來也沒有親手造過什么船。 有了【造船】技能,蘇澤對于造船就更加有信心了。 這一次蘇澤準備建造的是蓋倫船,這種帆船從十六世紀開始,一直到十九世紀的蒸汽動力戰船登上歷史舞臺前,一直都是海上爭霸的經典船只。 讓蘇澤無語的是,蓋倫船的全套圖紙,都來自于林默珺在澳門買到的一本造船手冊。 這本英國人出版的造船手冊,竟然原原本本的將所有的造船技術細節都記錄的清清楚楚,這是什么樣的大公無私的國際主義行為! 不過想一想似乎也沒什么奇怪的,因為這個年代沒什么保密意識,在啟蒙運動的百年,西方能夠迅速的發展,也和當時這種文化氛圍有關。 說個最搞笑的,所有歐洲人都知道前往新大陸的巨大利潤,這個時代的航海家都在前赴后繼的尋找前往美洲的航線。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班牙和英國竟然直接出版書籍,將前往新大陸的航海圖印刷出來,甚至連沿途的島嶼港口,都被這些航海家記錄出版。 而當時的歐洲各國竟然也沒有任何的保密意識,任由這一類書籍出版,甚至還有人專門翻譯成其他國家文字,出版到別的國家去。 這就相當于現代歐洲國家將制造光刻機的技術詳細的寫成書,然后再自己翻譯成中文出版給中國一樣。 離譜,就離譜。 這本蓋倫船的造船手冊,就是這樣的一本離譜的書。 如今世界上的航海霸主,西班牙人的主力艦船是卡拉克船。 蓋倫船的結構和克拉克船相差不大,本身就是在卡拉克船的基礎上改造的。 蘇澤通過【造船】技能,也對西方船只發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老式的“卡拉克”型帆艦及當時其他船舶的艏樓與艉樓過高,極易招風,使船在逆風時不易cao縱。 英國人看到了這一點。降低了艏艉樓,尤其是艏樓的高度,同時還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來圓形的船艉。這樣的新設計船型相對狹長,航速較快,在逆風中cao縱性極佳。 只是如今歐洲各國還是認為卡拉克船是更好的帆船,英國人為了推廣自家的船,也不吝嗇將自己的造船技術印刷成書,就連遠東這種地區,而林默珺的造船手冊,是從一個老船匠手里買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