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47節
陸大有做的并不隱蔽,要搬空常平倉需要經手的人也很多。 這些人根本沒有什么骨氣,都沒怎么用刑就全部招了。 就在剛剛進南京戶部后,朱七已經就陸大有的罪證全部展示給方鈍看了。 證據確鑿,死到臨頭,陸大有竟然還要攀咬其他人。 著實可惡! “來人,將他嘴巴塞上!送進刑部大牢看押,等本千戶慢慢審!” 緹騎將陸大有的嘴巴塞上,直接拖出了會客廳。 “方大人,行人司也就在路上了,陛下已經許你致仕?!?/br> 方鈍仿佛被抽去了靈魂,他為官幾十年,被他提攜的岳州鄉黨幾乎都被陸大有拖下水。 從官員到商人,這一次侵吞漕糧的案件如此的嚴重,參與者不死也脫層皮。 朝廷許自己致仕,是看在多年老臣的份上保全了朝廷的顏面,但是方鈍有什么顏面返回鄉里? 而且一般方鈍這樣的六部尚書一級的重臣致仕回家,都會加三公三保之類的頭銜以示恩寵,方鈍卻什么頭銜都沒有,這已經表明朝廷的態度了。 朱七也懶得再和方鈍寒暄,這是目前沒有查出方鈍是幕后指使的,如果最后發現方鈍涉案深,恐怕安全回家致仕都會被抓回來。 朱七風風火火的拿著名單開始抓人,不僅僅是陸大有的黨羽,還有在南京城內的岳州籍商人,一下子整個南京刑部大牢中都塞滿了岳州口音的人。 朱七明白自己的當務之急不是審訊定罪,而是給皇爺搞錢! 速度要快,千萬不能讓這些家伙將錢轉移了! 這邊朱七忙著抄家,那邊東廠的太監到了滸關。 今年宮里的宦官又被錦衣衛打壓了一番,陸炳在年初秘密調查,徹查宮內的弊案,一直查到了司禮監一位秉筆太監身上。 司禮監宦官李彬與東廠太監馬廣監守自盜,收受賄賂逾制等罪,李彬及其黨羽被嘉靖帝送進詔獄最終被處死。 這次案件過后,就連司禮監的大太監都畏懼陸柄,東廠這三個辦事太監自然不敢和朱七爭奪功勞。 不過功勞是不爭了,這一路上三個太監沿途勒索,倒是大賺了一筆。 到了滸關,為首的童太監消息靈通,知道這方大人是被皇帝看重的,他本來只是想要提前將消息告訴方望海,討得一個賞錢,卻沒想到得到了蘇澤的熱情接待。 童太監也是大太監李芳的干兒子,蘇澤敘舊后立刻發動那個技能,送上精美的云錦,又好吃好喝的接待三人。 說起了在福建擔任市舶司的陶太監,更是迅速和童太監拉進了距離,等到一番酒席過后,童太監恨不得要和蘇澤斬雞頭拜把兄弟了。 他不僅僅將自己一行的目的全部說了,還拍胸脯保證一定要讓陸大有受受罪,幫著方侍郎好好出氣! 左右散去,蘇澤拉著童太監說道: “童公公,要我說您這趟差使想要出彩可不容易?!?/br> “可不是嘛,那朱七是什么人?錦衣衛八虎之一!辦事狠辣如虎,辦的樁樁都是鐵案,雜家也插不進手啊?!?/br> 千里南下,最后功勞都是朱七的,抄家也都是朱七去,童公公自然不甘心。 蘇澤說道:“要我說,童公公,這陸大有的黨羽肯定完蛋了,但是買賣糧食這么大的事情,恐怕不是岳州商人就能全部吞下的?!?/br> 童太監眼睛亮了問道:“解元公的意思是?” “朝廷行鈔關法,本來是為了方便行商交稅,可是總有一些不法之徒抗稅逃稅,其中有一些也和陸大有的弊案有所關聯,幫著他們銷贓賣貨?!?/br> “好生可惡!”童太監“義憤填膺”的拍案道。 蘇澤笑著說道:“其實這些不法商人的名單,我們抗倭緝私總團已經有所掌握了,只是一些事本地豪紳,還有些在朝廷中有些要害關系,所以一直沒能動手?!?/br> 童太監立刻說道:“豈有此理!我也知道方大人的難處,你們讀書人就是刀子軟,總有些顧忌,要我說這些事情就得我們這些太監來做!” “又怎么能勞煩公公呢,這樣吧,由我們抗倭緝私總團出動,將這些商人‘請’到衙門,再請童公公幫著審一下,讓他們將稅款補了,就可以息事寧人,不牽連太多如何?” 童太監一聽自然滿意,蘇澤又說道: “也不能讓諸位公公白忙,追繳的贓款就請公公押送入京,這也是公公們的功勞,另外那些就全憑童公公分配了?!?/br> 上道!實在是太上道了! 童太監看著蘇澤,果然讀書人就是厲害啊。 要是蘇澤這腦子進宮,好歹也能爭一個秉筆太監,好在自己和他不是一個賽道上的對手。 接下來的幾天,整個江南都被陸大有的案子搞的風聲鶴唳。 朱七的辦事效率確實高,兩天之后陸大有就全盤招供,把涉案人員全部交代了出來。 朱七從供狀上刪去了嚴世蕃的名字,另外用密揭向皇帝報告,然后按照供狀開始審問其他同伙,又帶著人開始抄家。 南京戶部衙門少了三分之一的人,那些因為方鈍在南京擔任戶部尚書而來做生意的岳州商人,也幾乎都被錦衣衛抓了進去。 南京官場上風向為之一變,曾經吹捧方鈍的人破口大罵,說他任由鄉黨,御下不嚴,還有人說他就是這次弊案的幕后黑手,只是朝廷顧忌他老臣的顏面沒有抓他。 方望海的風評立刻抬升,之前抨擊方望海的人都稱贊他公忠體國,執法無私。 緊接著,以東廠徹查弊案的名義,抗倭緝私總團也開始拿人。 一直以來,以松江府華亭徐家為首的棉布商人,都在不斷的偷逃鈔關稅。 徐家更是明目張膽的抗稅。 童公公鐵面無私,管你是不是徐閣老的人,都抓過來審訊。 商人們都看向徐家二公子徐琨。 可是這位徐公子的態度很軟,姿態很低,當他親自去鈔關稅廳交上了徐家所欠的鈔關稅后,松江府的商人都舉手投降。 徐琨也郁悶啊,他提前接到了父親的來信,讓他這段時間要小心行事,千萬不能卷入陸大有的案子里。 徐琨雖然跋扈,但也是閣老的兒子,政治敏銳性還是有的。 徐家就在江南,若是被攀咬進了陸大有的案子,也會影響他爹的地位。 徐家的產業都是靠著徐閣老庇護,徐琨明白自己的定位。 在接到鈔關稅廳和東廠的文書后,徐琨立刻補繳了鈔關稅,絲毫沒有掙扎。 據說這位徐二公子回家砸了好幾個古董花瓶。 童公公成績斐然,朱七在南京城又是審案子,又是抄家,又是追贓,足足忙了半個月,總共才追回了三萬兩萬銀子。 這也不是朱七無能了,而是總有些錢被揮霍掉了,有些人拼死也不開口,要將銀子留給家人。 這還是算上了陸大有這個肥缺抄家的結果,這些年來陸大有搜刮的錢不少,但是花銷也不小。 方鈍組織同鄉聚會,建造岳州會館,陸大有都掏了錢,加上他自己生活奢靡,其實家中也沒有多少余財。 這三萬兩還是實得的,真正交給皇帝的只有兩萬兩。 朱七就算是自己不貪,也不能壞了規矩。 隨行的手下要慰勞,要不然下次誰還出來陪你辦事。 上級要打點,要不然下次這好差事還能給你朱七? 這個分成比例,已經是陸指揮使公忠體國了,嚴黨和閹黨那邊的皇帝拿的更少。 相比之下,童公公就成果斐然了。 三位公公只管在滸關里喝茶吃水果聽戲,也就蓋了幾份東廠大印的公文,最后竟然查補了五萬兩鈔關稅! 這筆銀子還是實繳!就是直接報給皇帝的! 也不知道三位公公私下拿了多少銀子,又給宮里那幾位權襠帶回去多少銀子。 朱七都要羨慕麻了。 等到案子查完,方鈍終于帶著行李和家人離開南京。 在他離開南京的時候,仆人買了一份《警世通言》。 報紙上全文刊登了這次弊案的過程和審訊結果,還將勾結陸大有的黨人名單都列出。 這是主持南京戶部后,方望海方侍郎授權《警世通言》刊登的,就是為了“正士風,警世人”。 名單上雖然沒有方鈍的名字,但是方尚書幾乎要吐血,自己苦心維持了一輩子的名聲毀于一旦,這份文章可以說是將他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方鈍晚年不詳,掩面離開南京,南京戶部上下戰戰兢兢,迎接它新的話事人。 第242章 水淹 江南的糧價還是不出意外的飛漲了起來。 這段時間對于江南百姓最大的好消息,就是陸大有集團的覆滅,看到了《警世通言》上的報道,整個南直隸的百姓紛紛大感解氣。 可是百姓的解氣,并不能抑制越來越高的糧價,甚至因為陸大有這些岳州人的倒臺,讓糧食價格更高了。 原因自然也是很簡單的,錦衣衛和東廠查抄了岳州商人的產業,帶走了很多岳州商人,也順手打壓訛詐了不少糧食商人。 最后的結果是市場上的糧食又少了一些。 倭亂已經持續到了七月中旬,今年的夏糧耕種完全荒廢掉了。 剛剛以戶部侍郎掌管南京戶部的方望海,就遇到了他上任以來最大的難題,如何將越發高昂的糧食價格壓下去。 再這樣下去要出問題的,過高的糧食價格會造成饑荒,還有可能鬧出民變來。 就在方望海焦頭爛額的時候,江北的官軍終于動了。 徐海圍攻揚州城無果,開始帶兵北上掠奪淮安、泰州等地。 朝廷一道又是一道的命令,要求江北的官軍盡快出擊,平定江北的倭亂。 南京兵部尚書楊博也終于頂不住壓力,但是江北的官軍戰斗力低下,根本不敢出城和倭寇作戰。 就在這個時候,楊博接到了朝廷送來的計劃。 掘開淮河,利用淮河決堤沖垮倭寇,將倭寇從江北趕出去。 這個計劃是嚴黨中堅鄢懋卿所上,楊博接到這份計劃之后手腳冰涼。 并不是因為計劃沒用,恰恰相反是這份計劃還真的可行。 淮安、泰州所在的里下河地區,因為地勢比較低,所以每次發洪水都會被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