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97節
這幾天大家不是擺攤就是游山玩水,主要也是調整一個心態。 但是蘇澤天天將自己關在屋子里,眾人都當他是沒考好心情不好。 眾人結伴出來,韓歷說道:“汝霖兄是不是壓力太大了?我們延平府哪個舉人不是考了好幾年的,全福建能第一年考上的都是鳳毛麟角?!?/br> 李起元也說道:“是啊是啊,這些日子汝霖天天憋在禪房中,可別憋出什么病來?!?/br> 陳朝源嘆了一口氣說道:“在海教諭門下讀書的時候,就是汝霖成績最好,讀書也是最認真的,他的毅力是我等所不能及的。但從縣試以來汝霖一直都是順風順水的,可能是壓力太大了吧?!?/br> 韓歷說道:“鄉試就是這樣啊,就算是小三元,鄉試中也沒有任何優待,七篇經義寫不好依然要被黜落?!?/br> 陳朝源看了看禪房說道:“我已經請慈恩方丈勸勸汝霖,我等先去看榜?!?/br> 眾人紛紛說道:“還是陳兄周到!” 眾人結伴前往貢院看榜,蘇澤還在籌備治閩江的方案。 蘇澤這些日子憋在屋子里,用木頭和沙子制作了一只閩江的沙盤,他正在聚精會神的看著沙盤。 閩江,是中國福建省最大河流,發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寧縣均口鄉. 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都在南平附近匯聚,想要治理閩江還是要在南平。 蘇澤在南平做了標記,閩江經常泛濫,后世建國之后修建了安砂九龍湖水庫之后,泛濫才減少。 九龍湖水庫的位置也在南平華陽山附近,這里原本是幾個天然湖泊,將這些湖泊連接入閩江,再筑造大壩就能蓄水了。 除了九龍湖水庫之外,閩江下游的古田溪也經常泛濫。 古田溪的水流湍急,在后世時空建國后修建了古田溪水田站,這里水力資源充沛,可以建造鑄幣工坊來充分利用水力。 怪不得古人說要治閩先治閩江,研究了水文圖以后,蘇澤才發現自己之前的大撒幣工程實在是太想當然了。 福建境內的五江三溪,要全部治理怕是沒有十年都完不成,這還是在相當高效的組織能力下才能達到的。 以大明朝官場這個樣子,估計大部分的工程也都是做做樣子。 蘇澤看向九龍湖水壩的標記,若是能修成九龍湖水庫這么一件事,也足以讓陶公公名流千古了。 既然如此,那這次回去最重要的事情就修建九龍湖水壩。 蘇澤打定了主意,這次回去先要實地考察水壩附近的情況,然后請陶公公調集延平府的人力,將這座水壩修成。 只要能修成這么一座水壩,那閩江就可以好幾年沒事了。 這時候突然門敲響了,蘇澤打開門,只看到一個光頭老和尚站在門口。 這個老和尚蘇澤也見過幾次,正是西禪寺的慈恩方丈。 自己住的人家的房子,蘇澤將慈恩方丈請進了屋子。 “阿彌陀佛,蘇施主不去看榜嗎?” 蘇澤笑了笑說道:“中了就是中了,不中就是不中,看不看榜又不能影響京榜,看與不看有什么區別呢?” 鄉試張的榜是加蓋了朝廷璽印的專門榜單,是知貢舉汪道昆從京師帶過來的,所以稱之為京榜。 蘇澤這么一說,慈恩方丈一笑,這位蘇施主竟然還會打機鋒,也是個有趣的人物。 蘇澤也看著老和尚,這位慈安方丈也是個妙人,這些日子在西禪寺中,也經常聽到小沙彌說起他。 西禪寺雖然始建于唐代,但是多有損毀,在慈安方丈接任之前,慈安寺的佛塔都傾倒了。 接任之后,這位方丈一邊化緣,一邊帶領全寺的和尚做土木活兒,做木匠活兒,竟然將傾頹的佛塔扶正了,然后一棟一梁,一磚一瓦的重新修了西禪寺。 這些年西禪寺才逐漸香火旺盛起來。 對于這種實干的和尚,蘇澤也沒有多少惡感。 這時候老和尚看到了蘇澤身后的沙盤,他聽僧人說蘇澤接了木工工具,沒想到他竟然在做這樣的東西。 慈恩方丈對蘇澤說道:“蘇施主,拿東西能看看嗎?” “請便?!?/br> 慈恩方丈走過去,看到精巧的沙盤,蘇澤還用剩余的木頭做了水車小模型來代表水力鑄幣廠,慈恩方丈拿起一個更是嘖嘖稱妙。 “這些都是蘇施主自己做的?” 蘇澤點點頭,慈恩方丈又看沙盤問道:“這是?這是閩江?” 蘇澤高看了老和尚一眼,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人是沒有地圖看的,能一眼看出這是閩江,蘇澤已經決定很驚奇了。 老和尚說道:“貧僧年輕的時候曾經游歷過福建,當年就是沿著閩江走的,這么看果然是閩江啊?!?/br> 老和尚又問道:“老僧冒昧,請問蘇施主是要做什么呢?” 蘇澤坦然說道:“治閩江?!?/br> 老和尚愕然,治江? 你一個舉人都不是的,想要治江? 可是老和尚看著栩栩如生的沙盤,欽佩的合十說道:“阿彌陀佛,蘇施主是有普度眾生的大志向的,佩服佩服!” 慈恩方丈想了想說道:“在修復本寺佛塔的時候,貧僧找到一本奇書,也是靠著這本奇書才完成了佛寺的修葺,不過書中還有很多老和尚看不懂的地方?!?/br> “蘇施主既然要治江,想必也要用到這些匠人活兒?!?/br> 說完這些,慈恩方丈吩咐門口的小沙彌,去藏經閣取書過來。 蘇澤也來了興趣,他參觀西禪寺的時候,也發現這座寺院雖然是新建,但是和當代的寺廟風格并不相同,反而有些唐宋建筑的大氣。 唐宋建筑和明清建筑是截然不同的,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戰亂導致的建造技術斷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工匠行業本身就是口傳心授,很多工匠家族都在戰亂中絕后了,技術自然也傳不下來。 別說是建筑技術,就連軍事工程技術都失傳了不少,明修的城墻比唐宋城墻要新,但是比唐宋修的城墻都差不少。 過了一會兒,小沙彌捧著一本古書,來到了單房中。 慈恩方丈將書遞給蘇澤說道:“也不知道這本書是何人所做,書上記錄了大量房屋殿宇的建筑方法,也有河壩城墻的建造規制,蘇施主若是覺得有用,可以將它抄了去?!?/br> 蘇澤翻看一看,當場驚呼了起來,這本書竟然是《營造法式》! “是藏于佛塔中的?” 慈恩方丈看到蘇澤認識這本書,疑惑的問道:“蘇施主認識這本書?” 認識,怎么不認識,這本書在木工建筑業可是大大有名! 《營造法式》是宋代李誡創作的建筑學著作,是李誡在兩浙工匠喻皓《木經》的基礎上編成的。是北宋官方頒布的一部建筑設計、施工的規范書。 這本書上記錄了宋代總結的前面歷代的建筑心得,提出了一整套的施工規范,是古代木質建筑的集大成之作! 只不過元代的戰亂,而書上有很多建筑行業的黑話,大明的匠人竟然看不懂而讓這本書近乎失傳。 等到解讀出書中的全部內容,還是在后世梁思成夫婦探索殘存的古建筑,又結合古代文獻檔案,才將整本書解讀了出來。 蘇澤也沒想到,慈恩這個老和尚竟然是靠的這本書重修的西禪寺! 也難怪西禪寺雖然是本朝重建的,卻又唐宋遺風,原來是這樣! 蘇澤拿起這本書愛不釋手,慈恩和尚疑惑的問道:“蘇施主能看得懂這本書?” 蘇澤點點頭,他將序言講解給了老和尚聽,慈恩方丈豁然開朗,之前的疑惑一掃而空。 他肅然說道:“蘇相公大才!這本書本寺已經抄錄了,原本就送給蘇相公吧!” 蘇澤一驚,宋代古書價值連城,這雖然是一本木匠書,但也是裝幀精美還配合了很多插圖的,大把的藏書家會高價收藏。 但是慈恩和尚說道:“貧僧年輕時候曾經順著閩江游歷過,知道百姓水患之苦,若是蘇相公能用這本書上的東西治河,那就是貧僧的功德了!阿彌陀佛!” 蘇澤肅然,他見過不少唯利是圖的和尚,也見過囂張跋扈的道士,難免也對這些人有些偏見。 果然不能刻板印象,這慈恩和尚確實是有慈悲心的。 兩人又開始交流起木工心得來了,兩人越談越是投機,這老和尚施工經驗豐富,為了修建佛寺也花了很大的力氣。 蘇澤的木工也有lv5,但是見識不凡能夠看得懂《營造法式》,雙方一番交流,蘇澤就聽到系統提示。 【交流木工心得,木匠技能經驗 50】 【交流木工心得,木匠技能經驗 50】 看著上漲的經驗,蘇澤只覺得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更加順眼了,自己怎么早沒發現這個刷經驗的好地方! 魁星樓上,人群突然sao動起來。 “張榜了!” 黃時行裝作淡定的樣子,實際上后悔為何不親自去看榜。 此時他心中萬分忐忑,只是希望跑腿的書童快點回來。 可是又不希望書童回來的太快,因為京榜是從下往上掛起來的,最先露出來的是后面的名次,最先看到的就是名次靠后的。 此時靠著于宗朝軍戶出身的強健體格,陳朝源等人也已經擠進了榜單旁。 “福建鄉試九十名,福建延平府南平縣黃時行,易經”。 第一個名字就是認識的人,眾人紛紛吸了一口氣。 這黃公子果然中了啊,想到對方的年紀,眾人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京榜慢慢掛起來,眾人的心都懸著,可是一直看到四十多名,依然沒有南平讀書人上榜。 再往上就不敢想了,陳朝源嘆了一口氣,自己中沒中心中還沒數嗎?不過是心存幻想罷了。 魁星樓上,眾多世子都焦急的等待,這時候聽到登樓聲。 “中了!公子中了!” 黃時行的書童奔上樓來,滿臉激動的喊道。 可是黃時行心中咯噔了一下,京榜都還沒張完,自己就中了? 一個跟班拉著書童問道:“中了?多少名?” 書童沖過來說道:“恭喜公子!高中鄉試九十名!” 這下子魁星樓上再也忍不住了,不少被黃時行強行邀請來的,或者是來蹭飯的讀書人笑了出來。 第九十名,不就是最后一名嗎? 黃時行的臉色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