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82節
所以如今是難得的蜜月期,也是最適合做生意的時期,這也是蘇澤趕在鄉試前,也要去一趟月港的原因。 “我也要去!” 林默珺聽說蘇澤要去月港立刻說道。 自從定親之后,林默珺對蘇澤的態度一切如常,蘇澤也很快調整了心態。 但是林默珺強烈要求和自己一起去月港,蘇澤還是有些不自在。 “我不是以鹿大王的身份去,就是扮作商船去月港打探情況?!?/br> 林默珺堅定的說道:“我知道,我陪你去?!?/br> “你去了,海上怎么辦?” 林默珺撇撇嘴說道:“海上根本不需要我了,只要打著鹿大王的旗號定期巡邏就好了,如今福建海上根本沒有可以打劫的船?!?/br> 蘇澤想了想,月港這種魚龍混雜的地方確實不安全,林默珺武藝高強,明顯是個好幫手。 既然如此,蘇澤也爽快的說道:“那就勞煩百戶和我一起去吧?!?/br> 除了林默珺之外,這一趟和蘇澤一起去月港的,還有書鋪掌柜的林德清。 自從建陽的出版業被倭寇摧毀后,至今依然沒有恢復元氣。 林德清雖然性格有些木訥,不像是那些能和人自來熟的掌柜那樣,善于招徠新顧客。 但是他性格踏實穩重,做事也很講究規矩,反而得到南平縣讀書人的信賴,經常讓他幫忙找書。 月港不僅僅是對外貿易的港口,也是福建對北方貿易的樞紐。 在建陽印刷業務昌盛的時候,南北直隸新出的書籍,只需要十五天就能出現在月港中。 建陽出版業巨大的空缺,讓林德清敏銳的抓到了機會。 圖書這個東西在大明朝本身就是暴利產品,盜版圖書更是暴利中的暴利。 林德清準備去月港看看,有沒有南北直隸暢銷的書籍,帶回南平城讓姚春盜版印出來賣。 蘇澤倒是沒想到林德清這個老實人也這么有商業頭腦,但是對于他這個想法還是支持的。 除了林德清之外,蘇澤還帶上了種田能手林七叔。 雖然土豆和紅薯的種苗退化還沒有發生,但是蘇澤還是要早做準備。 雜交也是一種預防種苗退化的方法,蘇澤準備在月港的市場上看一看,有沒有從南美來的植物種子。 除了土豆紅薯之外,南美洲的辣椒、玉米也是非常好的農作物,同時還有一種蘇澤很想要得到的經濟作物——煙草。 蘇澤當然不準備種植煙草荼毒國人,但是可以出口??! 煙草是一種利潤極其豐厚的產品,而清代福建的煙草出口,取代了茶葉、瓷器和絲綢,成了大清最拳頭的出口產品。 澎湖的氣候和土壤也適合種植煙草,澎湖最早的殖拓運動,也是從種植甘蔗、煙草這類的經濟作物開始的,這種利潤高的產品才能吸引其他地主和富商的投資,光靠蘇澤或者長寧衛的力量,很難完成大規模的殖拓運動。 另外蘇澤還帶上了老神父皮埃爾,在用望遠鏡看了月球之后,老皮埃爾好不容易才緩過來,重新堅定了對上帝的信仰。 這年頭來東方的傳教士,實事求是的說都是極具冒險精神的,而且教士基層在西方就是知識階層,蘇澤還想要通過皮埃爾再拐一些耶穌會的傳教士來長寧衛。 至于拐人的方法,讓皮埃爾“現身說法”,說他“說服”了大明的一位騎士領主,皈依了天主教,在大明朝的南方沿海騎士領建立了一個天主教據點,這些狂熱的傳教士還不是嗷嗷的沖過來? 為了保證安全,林默珺還帶了訓練有素的三十名鳥銃手,一行人乘坐鹿大王搶劫來的一艘商船,掛上月港的旗幟,南下漳州而去。 有了上一次的航行經歷,蘇澤總算是不暈船了,他拿著望遠鏡看著海上的景色,但是很快就看膩了。 “這一路順風的話,到月港只需要兩天時間?!?/br> 靠著阿方索船長的海圖,林默珺很快推測出航程。 月港,就是現在福建漳州市海澄縣,漳州和南平是福建一南一北,如果走陸地沒有半個月肯定到不了。 可是海上交通就是如此的便捷,按照當時明代人的筆記,從月港前往馬六甲順風也只需要十五天,海上航行的便捷可想而知。 在現代人看來,坐船可算不上什么便捷的出行方式,可是在十六世紀,帆船就像是飛機一樣,極大的縮短了整個世界的距離,讓以前一輩子都無法抵達的地方成了航海圖上的一個個坐標。 這一切的巔峰時期就是日不落帝國了,英國人靠著海權和先進的航海技術,在整個世界跑馬圈地,建立了一個疆域龐大的海洋帝國。 等航行了一天半,周圍海域的船只逐漸多了起來。 這些船都掛著月港的旗幟,但是相互之間還是謹慎的保持距離,這年頭在海上遇到海盜的概率比遇到同行的概率可是高多了。 靠著“鹿大王”維持秩序,如今大股的海盜團伙已經沒有了,但是保不齊看到月黑風高,商船也能客串一下海盜,反正大海茫茫,被搶了也只能怪自己實力不濟了。 蘇澤這艘船雖然不大,但是安裝了兩門佛郎機炮和一門紅夷炮,本來蘇澤還期待著來一次海上冒險,可沒想到那些過往的船只是遠遠的讓開,并沒有不開眼的過來搶劫。 林默珺看到蘇澤垂頭喪氣的樣子說道:“沒有被搶劫,你好像很失望的樣子?” 蘇澤連忙搖頭,林默珺說道:“下次我帶你去搶劫好了,這邊海域不適合搶劫,下次我帶你去更好的地方?!?/br> “為什么不適合搶劫?” “靠近海岸,搶劫完了開不快的,附近暗礁也多,萬一擱淺就得不償失了?!?/br> 專業! 林默珺被蘇澤看得轉過頭,嗔道;“還不是你帶壞了我,現在一出海我就整日盤算哪里適合搶劫,怎么搶占上風,都是你的錯!” 兩人拌嘴的時候,瞭望手喊道:“看到港口了!” 蘇澤掏出望遠鏡,果然看到了遠處建造在山上的炮臺,這就是月港斥重金修建的防御炮臺。 船上的人自然歡呼雀躍,林默珺也沒空和蘇澤拌嘴了,直接接管了船舵,準備駕駛船只進港。 看到海上的船只,蘇澤也驚嘆起來,月港不愧是目前東方最大的港口,這等待進港的船都能排成長龍,實在是太壯觀了。 看到龜速前進的船隊,蘇澤終于知道為何月港會在短暫輝煌過后,就從歷史長河中消失了。 月港并不是一座好的海港,這是一座河海交匯的港口,入港的通道很狹窄,港口吞吐量不大,還有一片暗礁區域容易擱淺。 可以說這座港口從一開始就是走私港,興起的原因是它背靠福州、泉州和廈門的腹地,位置易守難攻,可以說月港能興起,靠的就是禁海。 因為禁海,福州、泉州、廈門這些更優良的港口不能???,為了安全只能在月港???。 隆慶開關之后,對外貿易通道恢復,那商船自然更愿意停更好航行的大港口了。 不過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月港還有近十幾年的繁榮,等到嘉靖三十七年倭寇基本平定之后,更是迎來了最繁榮的時期。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后,蘇澤對于月港的期待感降低了不少,再怎么說月港也只是一座小漁港,港口條件上和泉州這種唐宋時期就“船舶相連,無以邊際”的天然大港口沒辦法比。 月港的硬件實力確實不行,但是軟件還是不錯的。 等到快要入港口的時候,一艘小船開過來引導蘇澤的船進港,在引航船的引導下,船有條不紊的進入了月港。 皮埃爾神父也去過不少世界大港口了,對于月港他還是贊嘆道:“月港是全世界最有秩序的港口了,真想不通大明為何這么不愿意開放它的港口?!?/br> 蘇澤也想不通為什么大明朝要禁海,等到逐漸靠近月港碼頭,這座城市的魅力開始呈現出來。 港口上是大量赤膊的碼頭力夫,只要給錢,他們就能將任何貨物從船上搬下來,甚至包括火炮這樣的東西。 沿海是一排建筑物,月港商會就在其中,飄蕩著月港旗幟的商會,是那一排中最高的建筑物。 除此之外,蘇澤還看到了十字架標志,新月標記,以及各種蘇澤也說不出來的旗幟。 “月港竟然允許你們設立教堂?” 皮埃爾神父說道:“當然不許,那是他們葡萄牙的商館,那旗幟是他們自己掛上去的?!?/br> 蘇澤點點頭,對于外來宗教,凡是正統的中華帝國都是相當嚴厲的態度,開元年間唐代泉州港的摩尼教信徒大增,李隆基就宣布禁教,驅逐了泉州港所有的摩尼教信徒。 這些西洋人做生意還行,如果真的讓他們傳教,那官府就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那他們呢?” 皮埃爾咬牙切齒的說道:“那是奧斯曼的商館?!?/br> “奧斯曼人也能來大明?” “都是該死的西班牙人,馬尼拉允許奧斯曼人的船???,他們的船才能抵達月港?!?/br> 蘇澤很快明白,葡萄牙人想要壟斷前往東方的航線,那在南洋和東亞地區,想要打破這個封鎖的西班牙人和奧斯曼人就是盟友。 不過你皮埃爾一個天主教孝子的法國人,又有什么資格指責西班牙人呢? 商船抵達港口,既然有商館,就不用滿大街的找西夷了,蘇澤付錢讓人抬下紅茶,向著商館而去。 第185章 大買賣 對于葡萄牙商會的首領迪奧戈來說,今年是被惡魔詛咒的一年,用他從大明剛剛學到的說法,估計是他遠在葡萄牙的祖墳風水不好。 作為葡萄牙在遠東的全權代表,遠東航道的開拓者,迪奧戈在租借澳門的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通過賄賂和收買,葡萄牙人租借了澳門,終于在大明朝這個龐大帝國身上打開了貿易的通道。 可雖然租借了澳門,但是迪奧戈很快發現,和大明朝的貿易并不好做。 不好做的原因是,大明朝幾乎不太需要葡萄牙人的貨物,但是葡萄牙人卻很依賴大明朝的貨物。 葡萄牙人在遠東的生意,香料、武器,香料這個東西,大明朝自然有需求,但是這個需求也算不上剛需,而且除了葡萄牙人,阿拉伯人給中華帝國販賣香料的歷史長達千年,葡萄牙人在這場貿易中并沒有太大的優勢。 武器這個東西同樣如此,大明朝并不信任葡萄牙人,而且如今大明自己也能制造鳥銃,雖然葡萄牙人的鳥銃質量更好,但是人家不采購你有什么辦法? 但是葡萄牙人對于大明的貿易依存度就高了很多。 茶葉、瓷器、絲綢,這三樣都是大明朝的特產。 雖然倭國也有瓷器,朝鮮也有絲綢,但是最高檔的絲綢,最高級的瓷器,最好的茶葉,就只有大明朝能提供。 這些高檔貨運到里斯本,運到馬德里,甚至運到阿姆斯特丹,那都是幾十倍乃至于百倍的利潤。 迪奧戈試圖推銷過葡萄牙商品,可是大明商人并不感興趣,這座龐大的帝國物產太豐富了。 而迪奧戈的競爭對手,負責對倭國貿易的商務代表就風光多了。 倭國商務代表若拉,在倭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首先是九州的大名島津,開放了鹿兒島作為貿易基地,甚至在鹿兒島上劃出了一塊“南蠻館”,專門留給葡萄牙商人交易。 除了九州之外,葡萄牙人還試圖在倭國新開放的港口長崎建立貿易通道,如今倭國正處于亂世前夕,各大勢力都在招兵買賣,鳥銃在倭國大賣,南蠻學(葡萄牙人的技術)也在倭國大行其道。 更重要的是若拉帶領的傳教士,還在傳教上取得了豐厚的成績。 相比于大明官方對于傳教的警惕和嚴格禁止,倭國各大名對于天主教的態度區別很大。 有的大名對于天主教很感興趣,大部分對于葡萄牙傳教都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