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78節
方家不是大族,但是方望海調任江浙,自己是不是可以靠著他在江浙布局? 江浙是大明朝的糧倉和財稅重心,如果方望海真的將鈔關法落實了,那就等于掌握了江南商稅的咽喉。 不從利益角度看,蘇澤也承認這位方小姐是良配。 他拱手向海瑞說道:“學生聽老師做主?!?/br> 海瑞心情愉悅,果然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和蘇澤一起返回長寧衛。 連續的暴雨過去,清明后的鄉野生機勃勃,海瑞和蘇澤騎著馬向長寧衛而行,這還是海瑞第一次去長寧衛。 沿途在建溪水壩邊上停下來,看著束水沖沙的工程,海瑞摸著胡子說道: “汝霖的治水術果然不凡?!?/br> 緊接著看到沿岸開荒的長寧衛百姓,他們見到蘇澤紛紛圍上來,海瑞更是覺得長寧衛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海瑞跟著蘇澤一起進了長寧衛,看到長寧衛生機勃勃的忙碌景象,海瑞更加高興的說道: “若是沿海衛所都能如長寧衛這幫盡心用命,何愁倭亂不平??!” 這才是他心目中的鄉野生活,百姓富足安居樂業,還能聽到衛學中郎朗的讀書聲。 只是海瑞并不知道,蘇澤穿越前長寧衛的樣子,更不知道長寧衛的富足,還有林默珺在海上假扮倭寇打劫的成果。 若是按照洪武皇帝的設計,長寧衛不餓死就不錯了。 蘇澤知道這時候的海瑞心中還滿是忠君思想,他這一類的讀書人總有一種“洪武爺總是好的,是下面的人念歪了經”的想法。 海瑞并不是衛所長大的,并不了解沿海衛所制度中的問題,更不了解衛所的困境。 就算是林百戶父女這樣的好百戶,也只是將長寧衛帶入更加困頓的境地,沿海衛所參與走私才能活下來反而才是常態。 衛所凋敝的原因自然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蘇澤也知道現在的海瑞還不是日后那個上治安疏的海瑞,他對于大明官場的黑暗還不夠了解,而不安全清楚百姓的困苦。 “教化一方,才是我輩讀書人要做的??!” 看到蘇澤重修的衛學,海瑞又考了幾個學童,更是覺得蘇澤在長寧衛做得很好。 聽說縣學教諭要來,家老阿公和九姑婆也忙著過去迎接。 海瑞對兩位長者行禮,然后說明了的目的。 “我是為方府君家小姐做媒而來的?!?/br> 家老阿公看向蘇澤,立刻明白了是知府家要和蘇澤結親? 九姑婆心中卻是咯噔一下,想到了一個人影。 只可惜有緣無分啊,九姑婆內心嘆息一聲,蘇澤要走科舉之路,知府家小姐顯然是良配。 長寧衛不大,蘇澤要和知府家結親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百戶所。 林默珺正在百戶所內練槍,當林良珺將這個消息告訴她的時候,林默珺緊握紅纓槍。 她看了一眼今年長高了很多的林良珺,冷冷的說道:“換衣服,陪我練槍?!?/br> 感覺到了nongnong的殺氣,林良珺全身發抖,他如今對于男女之事也有了些了解,老姐你可不要把氣撒在我頭上??! 林良珺還是被血脈壓制,成了林默珺的活靶子,等到林良珺被教訓的快要昏過去之后,林默珺手持紅纓槍看著海上。 蘇澤的志向到底是什么? 東奧島上,蘇澤編戶齊名,又讓林默珺維持鹿大王的存在感。 蘇澤宛如自虐一般的苦學,他所做的一切志向到底是什么? 林默珺的性格是從小就不服輸的,她看著海上,又看著府城方向,沉默了良久。 大陸后是無邊無際的海洋,林默珺想起蘇澤描繪的廣闊世界。 那知府小姐能陪他馳騁大洋? 踢醒裝昏的弟弟,林默珺說道:“你替我去送賀禮!” 明代初期的三互法很嚴格,南人北官,北人南官,但是很快到了明中期就執行不下去了,因為出缺的官位可不管你南北。 三互法也要避姻親,不過嘉靖年間只要不在同府就基本上沒人計較了。 另外,不能在本地當官的三互法,是漢桓帝發明的,此法作為一種組織人事的潛規則,沿用至今。 就是那個漢桓帝,只能說歷史真神奇。 第181章 數學技能升級 大明的士人婚禮習俗已經和普通百姓沒什么差異了,大體過程就是男方下聘書,然后女問吉日,最后商定下婚書,就算是達成婚約了。 方望海要趕著去江南上任,自然是一切從簡,不過蘇澤也準備了一份還算是豐厚的彩禮,送到方知府的家中。 除了正常的彩禮項目,銀餅、絲綢、鵝、酒和茶之外,福建地區也有送海貨,也就是魚膠為聘禮的習俗。 再加上一批從海上搶劫來的香料花椒,花椒一串上結很多的果子,意味著多子多福,從漢代開始就是寓意吉祥的結婚禮物,也被蘇澤塞進了彩禮中。 明初提倡節儉之風,彩禮往往都是儀式性的。 從景泰年開始民間風氣日漸浮夸,彩禮也開始日漸加碼。 不過在這個時代講究一個禮尚往來,彩禮和嫁妝都是相對應的。 從明代中期開始,厚嫁的風氣盛行,如果嫁妝不超過彩禮,就會被人恥笑是“賣女兒”,新婦在婆家也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方知府也沒想到蘇澤的聘禮這么豐厚,他連忙和李夫人商議,又給嫁妝單子中添加了幾樣寶貝,總算是超過了蘇澤送的聘禮。 女方收下男方的聘書,將新婦的嫁妝單子送到男方家里,這就算是完成了訂婚的環節了。 大明律中就已經承認了訂婚的法律關系,如果此時一方悔婚那就要退回彩禮,悔婚的一方還要受到笞刑的懲罰。 這場婚禮還是轟動了延平府。 府衙張推官聽到消息大喜,方望海曾經做過蘇澤的府試考官,還錄了蘇澤做案首,現在和蘇澤結親,那不是妥妥的科場弊案? 張推官連忙向京師的好友寫信,讓這些言官以此來攻擊方望海。 方若蘭感覺像是做了一場夢,渾渾噩噩中自己就已經和蘇澤訂婚。 婚期雖然沒有確定,但是大概就在蘇澤鄉試結束之后,不過要等到方望海有假趕回來才能成婚。 對于這場婚事,方若蘭自然是非常滿意的,這幾日她在閨房中讀著蘇澤寫的那首納蘭容若的詩,心中還有些患得患失。 能寫出這樣的詩,此等有情人,婚后也會對自己好吧? 唯一不爽的,是李夫人加強對方若蘭的管束。 如今已經有婚約,若是方若蘭再去見蘇澤,那方家的聲譽就徹底毀了。 李夫人甚至暫時戒掉了馬吊,日日帶著方若蘭練習女工。 這可把方若蘭折騰慘了,她從小蘭質蕙心,教什么東西都一學就會,偏偏就是這個女工不開竅。 手指頭都被扎爛了,繡出來的鴛鴦繡被還是像兩只雞,氣的李夫人大罵她朽木不可雕也,趕緊在城內物色技藝精湛的繡娘,買下來當做方若蘭的陪嫁。 等婚事定下,方望海再次召見蘇澤。 因為還沒成婚,所以蘇澤拱手稱呼世叔,方望海也是一口一個“賢侄”喊著。 方望海開門見山問道:“賢侄,此番朝廷讓我籌備鈔關,你可還有什么要教我的?!?/br> 蘇澤從懷里掏出一本筆記,遞給方望海說道: “世叔,這是我對鈔關法的思考,都寫在上面了?!?/br> 方望海接過來打開一看,隨即大喜。 這是蘇澤提出的詳細方案,為此蘇澤還繪制了江浙的水文圖,向方望海建議在什么地方設置鈔關。 大明原本就有鈔關,蘇澤的鈔關法不過是改良,通過“抵扣”商稅這種方式,讓朝廷能夠掌握鈔關征稅的情況,從而避免稅款流失。 而對原本鈔關的改良,蘇澤也提了一全套的建議,其中包括如何對付胥吏,如何委派人手稽查走私,如何印制防偽的完稅憑證。 方望海簡單看完,只覺得醍醐灌頂,對于去江浙收鈔關稅更有信心了。 “若是賢侄能陪我去江南,大事已成,不過科舉才是正途,你這些日子好好備考,搏個舉人功名回來!” 方望海又怕這等佳婿心高氣傲不肯結婚,連忙又說道:“若是不中也沒關系,大丈夫先成家再立業,等鄉試結束后我找個機會告假回來,盡快把婚事辦了?!?/br> 方望海嘆了一口氣說道:“朝廷給的期限緊,我不得不動身了。鄉試的事情無須我多言了,這些是延平府衙內能用得上的人,有的人已經歷經幾任知府了,說不定你還能用上?!?/br> 蘇澤一看,這是府衙典史書吏的人員名冊,方望海不僅僅詳細記錄了他們的履歷,還將他們的個人喜好和家族情況記錄在上,蘇澤明白這是未來老丈人留給自己的政治財富。 方望海又說道: “府衙李通判和我關系不錯,不過他性格懦弱手段不強,真的有事找他也沒用?!?/br> “府衙推官張思敬,雖然是我的同年,但是此人氣度狹隘,性情乖戾,又因為被貶謫嫉妒我。若是你遇到麻煩不要找他,我留給你幾封書信,若是有麻煩去福州府找他們?!?/br> 蘇澤接過這些書信,原來是方望海寫給福建布政使、福建按察副使和福建提學的信,蘇澤知道這是方望海留給自己的人脈關系,心中一暖。 看來方望海是真的將自己當做半個兒子看待,這等于將他在福建經營多年的政治資產都交給了自己了。 方望海又掏出兩封私信。 “這是世叔我寫給順德梁有譽的信,他是我同科的好友,因為身體不好在順德歸家養病?!?/br> 蘇澤肅然起敬的說道:“可是詩名遍天下的粱比部?” 方望海頗為驚訝的看著未來女婿,梁有譽和李攀龍、王世貞在刑部結社,號刑部詩社,在南北直隸很有名氣。 只是沒想到蘇澤竟然也知道他們的名聲。 蘇澤當然知道,梁有譽可是嘉靖七子之一,是明中期文學史上很重要的人物。 方望海又拿出一封信:“這是給我同榜狀元陳謹的信,他剛剛被貶為惠州知縣,不過陳德言在同科中依然影響巨大?!?/br> 方望海將書信交給蘇澤說道:“此二人雖然官不及前面那幾位,但都是世叔我的至交,若是遇到大事可以求助?!?/br> 蘇澤立刻明白了未來老丈人的意思,前幾個人都是普通關系,若是小事可以走動,遇到大事只能去廣州找后面這兩位,他們雖然一個被貶官一個閑居在家,但是在大明文壇政壇都有影響力。 蘇澤當然知道在大明朝被貶謫是正常的,歷史上陳謹這位狀元公,貶謫了一年后就在徐階的推動下調回了南直隸,后來還擔任過會試的同考官,這是大明閣臣的培養路徑。如果不是陳謹遭遇意外早亡,說不定也能進內閣。 梁有譽雖然在家養病,如今李攀龍王世貞的文壇地位日益高漲,七子的名號也逐漸打響,現在已經有人在梁有譽家附近結廬求學了。 更重要的是梁有譽的老師黃佐還在,這位可是當年和王陽明辯過經,和夏言對罵過的大儒,是當世之文宗,嶺南學派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