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71節
看到蘇澤只是不停的喝茶,于宗遠說道:“蘇兄,別忙著喝茶,我可是愁死了?!?/br> “于兄為何發愁???” 于宗遠看了看茶攤附近沒有人,這才低聲說道:“還不是那御史清軍的事情?!?/br> 蘇澤裝作糊涂的說道:“上次于兄不是說沒問題了嗎?” 于宗遠長嘆一聲說道:“蘇兄在長寧衛,不知道最近縣里的情勢?!?/br> “原本派往福州城,協助御史清軍的戶房徐書吏和我家相熟,有他周旋這次清軍就能平安過去了?!?/br> “可沒想到徐書吏當日出城,就遭了意外?!?/br> “意外?”蘇澤裝作無辜的問道。 于宗遠再次壓低聲音說道:“據說是遭了倭寇,不過知縣老爺封鎖了消息,對外只說是徐書吏急病死的?!?/br> 蘇澤連忙裝作驚訝的捂嘴。 于宗遠嘆息說道:“這縣城外就有倭寇,如今南平城內人心不安,偏偏爹這時候派往去福州城?!?/br> 于宗遠像是溺水的人看到救命稻草,對著蘇澤說道:“蘇兄,能幫我算算這次去福州城,我在家借口生病拖了幾日,終于等到了伱進城的日子,才趕在今日出發,就想問問你是吉是兇嗎?” 蘇澤也是無語了,都知道事關于家富貴,這于宗遠還磨磨蹭蹭到今天才啟程,就為了找蘇澤算一卦。 就這樣他們于家還能世代承襲正三品的都指揮使,林家老百戶那樣英勇殉國的這輩子只能是百戶。 也難怪鹿大王麾下一千真倭,就能嚇得整個福建不寧。 不過于宗遠主動送上門來,正是打探消息的好機會,蘇澤裝模作樣的掐指算了算說道: “于兄,這徐書吏和你家牽涉極深啊?!?/br> 于宗遠一驚,徐士盛雖然和于家關系密切,但是于宗遠是在徐士盛死了之后,父親發了好大的一通火,才知道徐士盛在父親心中地位竟然這么高。 蘇澤只是掐指一算,就算到了徐士盛和于家的關系,于宗遠更是相信蘇澤是真的“道行”的。 蘇澤又說道:“徐書吏的死,也連累了你家的氣運,你這次去福州城,怕是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了?!?/br> 于宗遠連忙祈求說道:“蘇兄救我!我為了等你拖了幾日才出發,要是差事再出了差錯,怕是要被我爹打死了!” 蘇澤摸著茶碗說道:“怕是貴府要破財消災了?!?/br> 聽到破財消災,于宗遠反而淡定了,不就是花銀子嗎! 反正目前于家的產業也和自己沒有一分錢關系,只要能辦成事情,多花點銀子算什么! 于宗遠突然又有了別的心思,萬一詛咒不死兄長,是不是可以乘機從中再賺上一筆,給自己分家后多攢一筆本錢? 于宗遠鄭重對蘇澤一拜,又掏出一個包裹塞進蘇澤懷里說道: “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蘇兄等我從福州城回來,再在邀月樓設宴請你!” 說完這些,于宗遠立刻走出茶攤,坐上馬車向這福州城匆匆而去。 蘇澤打開包裹,又是一枚二十兩的束腰銀,只能感慨這位于二公子真的是爆金幣的好“npc”。 蘇澤此時真心希望,延平衛于家能撐過這次清軍,這么好騙的冤大頭可是不多的。 進了南平縣城,果然城內的氣氛比上次緊張了不少。 行商們都行色匆匆,平日里在城門口抽稅的稅吏和訛詐客商的城門守軍,此時都沒了搞錢的心思,倒是加緊了對路引的盤查。 好不容易排了長隊進了城,原本熱鬧的城門前大街上沒了往日的熱鬧,那些聚集在這里的羅漢腳們都不見了蹤影。 蘇澤不知道這些羅漢腳們都成了香餑餑,不僅縣衙的壯班拉丁,讓他們披上衣服成了差役。 城內的大戶也都拉攏這些羅漢腳,請他們看家護院。 特別是那些城外有莊子的地主,雖然他們能躲進城內,但是城外的莊子也需要人看護,于是開出大價錢讓這些羅漢腳去做護院。 蘇澤并不知道,自己裝作倭寇襲殺徐士盛,竟然引起了這么多的連鎖反應。 此時還沒到下午報道的時候,蘇澤準備先在城內逛逛,看看能不能學會什么新技能。 首先要去學習的是醫術,亂世將至,學會醫術不僅僅保護自己,也能醫治其他人。 在進城之前,蘇澤向林顯揚打聽過了,南平城內有兩家醫館。 一家是官府的惠民藥局,一家則是在南平縣世代行醫的邵家醫館。 惠民藥局從北宋王安石變法之后就已經出現,宋代時立時廢,到了元代才開始常設。 大明建立后,惠民藥局和養濟院(養老孤兒院)和漏澤園(公墓),都成為城市標配的設施。 只是可惜的是,等到清軍入關之后,各地的惠民藥局被搗毀,這項惠民政策就此廢除。 在大明前期,惠民藥局還是相當不錯的,那時候藥局有自己的藥田,還有專門的醫戶世代行醫,免費給百姓看病開藥。 不過等到了成化年,成化帝在歷史上的風評類似于漢之文景,算是一個比較寬厚的帝王。 但也和文景類似,在寬松的執政風格下,各地基層迅速豪強化,明初還執行的不錯的抑制兼并政策,在成化年間也迅速放松,魚鱗清冊也是在這個時候逐漸失真,最后朝廷徹底失去了對基層的控制。 成化年間還有一項政策,就是允許官府出售官田。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各地官府開始將掌控的官田售出。 其實這項政策也不是不合理,當時官田耕種效率低下,還需要派人管理,租種官田的佃戶往往世代霸占田地,只向官府交很少的稅。 而當時各地衙門人員正在飛快增加時期,衙門經費日漸枯竭,而朝廷的各項工程又要錢。 在朝廷不給錢的情況下,各地衙門只能將手中的官田出售出去。 結果就是成化年間官田數量急劇減少,大量官員和親屬都乘機買田,地方豪強更是鯨吞上等的官田。 惠民藥局的藥田也是在成化間被賣出去的,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失去了廉價藥材的惠民藥局,也逐漸變成了只能看小病的診所。 而醫戶制度的松動,要讓大量醫戶迅速流失,要么自己開設藥店醫館,要么干脆就放棄從醫改為科舉。 蘇澤想了想,還是決定先去惠民醫局看看,自己只是來白嫖技能的,又不是真的要看病。 惠民藥局設在靠近西門的地方,距離府衙不遠,蘇澤牽著馬很快就來到了惠民藥局前。 不得不說,作為大明朝樣板工程,惠民藥局的門臉還是不錯的。 高大的牌樓上書“惠民”二字,據說這是全國統一樣式,都是洪武皇帝親筆手書。 不是說現在惠民藥局衰落了嗎?看著這個門面的樣子,應該是日常維護的不錯。 蘇澤走進惠民藥局,只看到藥局中空空蕩蕩,只有寥寥幾個病人。 【發現地點藥局,可以學習技能“醫術”,是否學習?】 “學習?!?/br> 學習到了醫術,蘇澤正準備離開,醫局正門走進來兩個人,擋住了蘇澤出去的路。 身穿醫官服侍的老者,正在畢恭畢敬的跟在一位身材纖細的錦衣公子身后,點頭哈腰說著些什么。 女扮男裝? 蘇澤很快注意到這個錦衣公子的走路姿勢,她的扮相比林默珺的還不如,身上還有淡淡的脂粉味,大明朝女扮男裝這么普遍的嘛? 不過想想這個時代的風氣就是如此,現在江南地區每到了節日,閨閣中的女子就穿男裝相約踏青,各種艷情公開印刷發行,甚至有文人專門寫這種書為業。 福建沿海,明代之前還有女性當家的傳統,朱熹就批評過自己家鄉“引伴為妻,野合私奔”,福建的風氣還是偏向開放的。 不過能夠穿男裝出游的,估計是官宦士紳人家的女眷。 自由的風氣也只能上等人玩玩,普通百姓玩就會被禮教坑死。 蘇澤也不想惹麻煩,本想要繞著離開,卻被兩人的談話吸引了注意力。 第095章 救困方,惠民事 蘇澤只聽到這個女扮男裝的錦衣女子,正在和身穿醫館服飾的老者說道: “黃提舉,我朝制度惠民藥局要設止疬(防傳染?。?、保濟(婦產科)、惠民(廉價藥)等諸堂,為何我們這里的惠民醫局只有寒熱(感冒)一堂???” “方,方公子您有所不知啊,醫局的收入實在太低,大夫們都去了邵氏醫館,寒熱堂也是靠著老朽和兒子才勉勵支撐,實在無法再開其他堂口了?!?/br> 錦衣女子蹙眉問道:“新知府到任之后,不是已經補足了拖欠醫局的保生錢了嗎?怎么還這個樣子?!?/br> “這點保生錢剛剛到藥局,就被幾家供藥草的莊子找上門來,咱們這些年拖欠太多藥錢,還不夠這些莊子分的?!?/br> 這老者是惠民藥局的提舉,藥局提舉不是官,甚至連吏都算不上,和衛所百戶一樣是醫戶世代傳承的職位。 黃家就是南平縣惠民藥局的當代提舉,放在蘇澤穿越前大小也是個地級市的三乙醫院院長。 不過這位黃提舉衣服上滿是補丁,手上滿是老繭和燙傷,蘇澤用【醫術】一看就知道這是長期炮制中藥留下的痕跡。 這么大的一個惠民藥局提舉,竟然還要自己炮制藥材,可見這位黃提舉確實混得挺慘的。 錦衣女子問道:“怎會有如此的虧空?” 黃提舉苦著臉說道:“每月初施藥的時候,城里的潑皮無賴都會堵在藥局門口,領了低價的藥再拿到街上販賣,若是藥施的不足,他們還要糾著小老兒我去見官,每月初施藥都會將藥局進的藥材消耗大半,哪里還有進項?!?/br> 惠民藥局算是福利機構,每個月初的時候都會布施藥品,一般都是一些治療腹瀉或者感冒的合劑。 原本這項政策算是好政策,但是很快地痞無賴就盯上了藥局布施。 每次布施的時候,這些地痞無賴都會沖進藥局,搶奪布施的藥物,然后再到藥局前的街道上高價販賣。 真正需要用藥的百姓反而搶不到免費的藥,而這些地痞無賴將每月施藥當做是發福利,若是藥局供應的免費藥少了,還要打罵黃提舉。 錦衣女子驚訝的問道:“衙門不管嗎?” “衙門,衙門怎么管得過來,藥局這邊的地痞多是霸王社的,和城門口的羅漢腳并稱南平縣兩大會社,背后都有大族撐腰,根本不是黃某這個藥局提舉能得罪的?!?/br> 黃提舉又嘆息一聲說道:“我也教過幾個伶俐的徒弟,現在都去醫館做了,惠民藥局這個收入,養家糊口都難?!?/br> “就算沒有這些地痞無賴搶藥,藥局也賺不到錢,我這里藥材都備不全,又怎么給人看病?!?/br> 黃提舉父親那一輩,惠民藥局是有藥田的,那時候靠著藥田的產出,惠民藥局還算是能維持,城里官宦鄉紳病了,也都是客氣的請他父親去看病的。 可是到了黃提舉這一輩,藥局的藥田都被官府賣了,專項撥款的“保生錢”也是時常拖欠,在新知府到任之前竟然拖了整整一年! 黃提舉為了將藥局辦下去,還砸進了自己的家當。 若不是親兒子還在藥局幫襯著,這家藥局連寒熱病都看不了了。 錦衣女子總算是信了黃提舉所言,延平府這家惠民藥局是真的支撐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