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3節
等下,蘇澤又想到了一種可能性,如果是那樣的話,延平衛可真的是爛透了??! 不過蘇澤還是不動聲色,只是捂住鼻子說到: “馬百戶,這硫磺也太沖了吧,我們長寧衛地方狹小,可是沒地方安置藥火坊啊?!?/br> 馬百戶立刻笑著說到:“若是這樣,我倒是建議蘇公子可是先建一個混藥坊?!?/br> “只要將我們這里的藥拉回去,和碳粉混合就能造出藥火了,何必那么麻煩?!?/br> “可馬百戶這里是延平衛的藥火局,我從你們這里拉貨,不符合朝廷的規矩吧?” 馬百戶卻笑著說到:“不就是一些藥火嗎?咱們福建回南天潮濕,藥火受潮報廢一些再正常不過了,指揮使和二公子都能理解的?!?/br> 馬百戶又補了一句:“要是蘇相公對制作藥火還有什么不清楚的,盡管問我就好了?!?/br> 等到馬百戶和蘇澤出來,已經無聊了一個下午的于宗遠,又要拉著蘇澤去喝酒。 蘇澤用晚上有宴席拒絕了于宗遠,這位少指揮使已經完全相信了蘇澤的神機妙算,然后拉著蘇澤說道: “那蘇兄弟月中再進城,可一定要賞我個面子,還有要事要請求蘇兄呢!” 于宗遠更是深信不疑蘇澤能幫他奪的指揮使的世襲軍職,不過這次去福州也打磨了他的性子,反正自己老爹身體還硬朗,搶繼承權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自己只要和蘇澤處好關系,完全可以慢慢來嘛。 于宗遠再次遞上一個布包,認真的說道:“那我就提前約好了,這是兄弟我從福州帶回來的特產,蘇兄還請笑納?!?/br> 說完之后,于宗遠又用馬車載著蘇澤返回南平縣學,分別的時候又塞給蘇澤一個布包。 蘇澤打開一看,只看到兩塊束腰銀包裹在布包上,合起來大概四十兩的樣子。 這些日子蘇澤也不是沒賺過錢,但是于宗遠這樣的大好肥羊還是第一次見。 蘇澤將銀子藏在校舍中,快到了宴請林清材族兄的時候,蘇澤喊上三名同學,向著邀月樓走去。 第088章 合理,太合理了! 邀月樓上,蘇澤見到了林清材的這位族兄。 這位名叫林清堅的族兄,比陳潮源年紀還大些,不過他沒有林清材那份踏實穩重,多了幾分市儈的氣息。 不過也正常,聽林清材說這位族兄在讀書上天份不高,早早放棄科舉去學做了賬房,早就已經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多年了,自然比林清材更懂得人情世故。 席上,兩杯黃酒下肚,這位縣衙戶房新上任的書吏,已經和蘇澤眾人稱兄道弟了。 他拉著蘇澤大倒苦水。 “蘇兄,你可不知道這戶房內的門道太多了,水實在是太深了,我在戶房真是夾著尾巴做人??!” “不知道林兄做的什么差事?” “當然是苦活累活臟活了,這徐狐把持戶房多年,雖然沒有升任典史,但是在縣衙內勢力非常大,戶房之中大多都是經過他保薦入的縣衙,我這種在戶房中就是被人穿小鞋的?!?/br> 林清材和陳朝源紛紛點頭,他們也會和吏員打交道,自然知道大明朝吏員的情況。 典史是戶部有檔案的事業編,朝廷也是有俸祿的,不過大明朝官員的俸祿都很微薄,不要說這些吏員了。 縣衙的這些典史們,根本不在乎這三瓜兩棗的俸祿,主要是典史的身份在吏部掛了號,那就算是知縣老爺要開革一個典史,都要向吏部打報告,這種情況下除非實在是做的太過分了,知縣都會給典史留點面子。 典史之下的書吏就不一樣了,他們屬于縣衙的員工,也是沒有俸祿的,但是到了嘉靖時期,基本上縣衙也會用公帑或者火耗之類可支配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給書吏發點俸祿。 書吏五年為一役,如果縣衙不滿意可以役滿發還回家,甚至可以提前開除。 所以對于林清堅這樣的書吏來說,為了能夠在縣衙生存下去,那就需要拜山頭抱團取暖。 這里舉薦人就是一種類似于東漢“門生故吏”的特殊關系。 比如舉薦林清堅進入縣衙的是刑房的孫典史,那么縣衙所有人都知道林清堅是孫典史的人,自然就是孫典史的派系。 而舉薦人和被舉薦人的關系密切,不僅僅是單向的。 如果林清堅在縣衙中犯了大錯,那么身為他的舉薦人,孫典史也要付連帶責任。 縣衙之中的派系斗爭非常激烈,甚至有綿延幾代人的長期斗爭。 林清堅被身為刑房典史的孫典史安插到了戶房,那戶房上下對他的敵視自然可想而知。 而林清堅此時不僅不能和同僚一起吃拿卡要,反而要好好的做事,因為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戶房其他人盯著呢。 大明的官府因為朱元璋定下的祖宗制度,可支配的收入少的可憐。 不過憑心而論,朱元璋制定的標準,也是能夠讓官府衙門運轉下去的,明初的人口確實獲得了增長。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大明朝的官府管的事情越來越多,原本那點人手已經是難以為繼了。 其實這個也是很容易理解的,隨著上級越來越多,需要請示匯報的工作也是越來越多,需要做的文字工作也是越來越多。 看起來很清閑的禮房,每天都在炮制各種垃圾公文,上面對口幾十個大小衙門,遇到了御史下來巡視,還要準備匯報材料和迎接檢查,簡直是忙到不能再忙了。 這些上級部門每發一道公文,下面都要想盡辦法回復,這種官僚主義的膨脹讓縣衙書吏人數也在快速膨脹。 比如南平縣衙,就有正式的員工80多人,實際上并不是后世想象的只有幾個大老爺在辦公。 孫典史是林清堅的舉薦人,林清堅雖然對孫典史不滿,但是也不好說孫典史的壞話,所以只能說戶房書吏頭領徐士盛的不是。 “這課稅催捐的好事,自然是輪不到我做,可那徐狐太不是東西,竟然一來就讓我做了解運科的事情?!?/br> 聽到解運科,在座的熊岳眼睛一亮。 蘇澤問道:“這解運科就是負責解送稅捐的差事?” “就是這個苦差事??!蘇兄你可是不知道,這戶房之中就屬這個解運科的事情最繁重,也是最容易出差錯的?!?/br> 蘇澤點點頭,由于大明朝在張居正變法之前,還是征收實物的稅收,所以這征稅的事情非常的麻煩。 實物稅收,就是糧食布匹等等,不過大明朝的稅制實在是太復雜了,征收的品目繁多,就算是長期在戶房工作的老吏,想要說清楚都不容易。 在農業稅上,主要就是夏稻冬麥,但是這些糧食并不是說光收到縣衙就完事的。 縣衙需要將這些糧食送到上級要求的指定地點,要是送晚了那也是要受懲罰的。 這解送稅糧的工作,就是戶房解運科的主要差事。 這解送也不是容易的,由于大明朝復雜的區劃制度,解送糧食的復雜性相當的恐怖。 可以這么說,戶房解運科的書吏和幫書們,全都是圖論的高手。 比如這長寧衛附近背山村所產的糧食,就必須要先通過課稅科的稅吏收上來,送到南平縣城內。 南平縣城這個時候還需要將這些糧食進行分割,一部分作為治下各個衛所的軍糧(比如長寧衛),送到衛所指定的地點。 南平是倚郭縣,省了將糧食送到府城的麻煩,但是南平縣衙的吏員又多了一項工作,要幫著府衙的戶房吏員將整個延平府的糧食送到省城福州城。 但是在南平城內的延平衛,是直接屬于省里都司衙門的,所以他們的軍糧又要從福州城再運送到南平城,送給南平城內的延平衛。 這還只是糧食的征收,大明朝征收的實物稅包括了糧食、絲綢、布、茶葉、鹽、珍珠、藥材等等等。 然后有些是要送到戶部的府庫的,這算是外朝可以支配的收入,每年需要在御前會議上吵架確定預算分配,然后由司禮監披紅才能生效。 而鹽、茶葉、藥材、礦監這些是皇帝私人的收入,這些都是要入太倉庫的。 這些復雜的征收系統,如此龐大的轉運體系,又在歷代皇帝的層層加碼之下,如今已經成本越來越高了。 上下官吏的腐敗自然是一回事,維持這個復雜的稅收體系本身就需要太多的開支,張居正改革的重點,就是將這些復雜的實物稅收征收,改成了折銀征收。 用現代財政的術語,那就是稅收貨幣化,不過在缺銀的大明朝搞稅收貨幣化,也帶來了后續一系列的問題,這個現在就不說了。 比起課稅的書吏撈錢的手段繁多,比如大斗小斗,比如踢斛淋尖,林清堅他們這解運科不僅僅沒什么撈錢的手段,還經常因為運送稅糧不及時,被訓斥處分。 不過這也不代表解運科就沒有賺錢的路子。 林清堅可能是最近太不如意,多喝了幾口酒后,對著蘇澤交淺言深的說到: “蘇兄,其實這解運科也不是沒有油水,只是這前一任書吏是那徐狐的人,那廝還想著把我擠走再被聘任,所以那些賺錢的路子都不肯告訴我?!?/br> 蘇澤也是無語,你林清堅自己占了人家的位置,難道還指望人家將貪污的秘訣告訴伱嗎? 這林清堅估計也是這幾天被公務逼瘋了,這才說出這樣的話來。 不過蘇澤也是有心向他打探戶房的情況,而且林清堅在戶房繼續待著,也是惡心徐士盛。 所以蘇澤想了想說到:“其實解運科這賺錢的手段,無非就是錢糧互換罷了?!?/br> 林清堅眼睛一亮,看向蘇澤說到:“蘇兄這個也懂嗎?” 眾人也都看向蘇澤,蘇澤在科舉上的天賦整個縣學都知道,連海瑞都說蘇澤三年必定能中秀才。 可是蘇澤還懂這戶房的差事? 蘇澤說到:“其實說起來也就簡單,就是將本縣要解送的糧食先換成銀子,到了省城再買成糧食交上去罷了?!?/br> 這種實物稅收的不方便,其實各地在cao作的時候也有了貨幣化的應對方法。 蘇澤說的這種就是最常見的,一些道路遠運費成本高的縣,向府城解送糧食稅收的時候,就會先換成糧食,然后再府城買城糧食交上去。 如果糧價差不多,那么解運科的吏員就可以不征民夫押送糧食了,而是直接向應該要服勞役的民夫收一筆“代役錢”。 大部分民夫自然也是愿意掏錢的,因為押送糧食路途遙遠有風險,而是還耽誤自家農時,如果能交一筆錢錢就可以不要服役,大部分人都是搶著要來交的。 衙門的吏員就可以自己帶著錢,然后到府城去換成糧食,就能完成送糧的任務了。 林清堅搖頭說到:“方法是這個方法,但是如今也不好弄了啊?!?/br> “這每年去解送糧食的府衙這么多,大家都用這個法子,府衙每次收糧的價格都會飆升,要還是用這個法子,怕是要自己貼錢了?!?/br> 蘇澤這才知道林清堅賺錢的路子,不是簡單的錢糧互換這么簡單,恐怕要能解送糧食還賺錢,這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的商業cao作在里面。 大明朝的制度就是這樣,你如果完成了任務,那中飽私囊的事情也不會有人追究。 如果你不能完成任務,即使你是竭盡全力了,也要被官府懲罰。 比如他們解運科不能按時按量解糧,那就要他們自己將罰款或者損失的糧食補上。 林清堅在做書吏之前,也是攢了點錢的,但是上任之后弄了兩次錢糧互換,不僅僅沒賺到錢,還把自己的積蓄貼了進去。 怕是再這樣做下去,不僅僅賺不到錢了,自己都要傾家蕩產了。 蘇澤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拿出自己隨身帶的竹筒,遞給了林清堅。 技能!發動! 林清堅打開竹筒,發現里面是幾顆潔白的冰糖,立刻說到:“使不得,蘇兄!” 蘇澤說到:“林兄這是不把我當兄弟看,這是我們長寧衛自己制的冰糖,不值幾個錢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