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1節
王陽明在開創心學前,也是經常和人辯經,也經常開講自己的道理。 近一點的王艮更是如此,他不僅僅對士人講學,還對百姓講學,而且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爭取讓講學的人都明白他的學術。 “理越辯越明,也是令尊的話嗎?這句話可謂是大音希聲了!令尊真是大儒也!只恨吾不得見也!” 海瑞對蘇澤說道:“請賜教?!?/br> 和海瑞接觸下來,蘇澤越發覺得海瑞是個特殊的大明讀書人。 他的思想比起王艮這些人來說并不激進,甚至還有些保守,但是他堅持的最樸素的道德觀,卻是那些喜歡高談心學的人,所不能堅持的。 比如向蘇澤這個弟子請教學術,要是正常的讀書人就算是再感興趣,也會放不下面子不好意思向弟子求教。 但是海瑞并不覺得向弟子請教學術有什么丟臉的地方,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蘇澤會自己不會的東西,海瑞向他求教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蘇澤說道:“百姓日用即道,那請問老師何謂之道?” 這個問題讓海瑞愣住了,在理學中,道就是天理,所謂存天理滅人欲就是道。 在心學的門徒眼中,致良知就是道,所謂求道就是格物致知。 無論哪一派,都有自己的道。 海瑞如今的思想還是比較保守,他想了想說道:“天理即為道?!?/br> 蘇澤搖了搖頭卻說道:“請問老師,天理恒常嗎?” “天理恒常,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嘛?” 蘇澤搖頭說道:“家父并不認同,詩經有曰‘天命靡?!?,所謂‘天理不恒常,道德不恒定’,這天下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中的,只有順應這個發展的天理,方才為道!” 海瑞一下子不能接受蘇澤這些爆論,他搖晃了一下身體說道:“天命又不是天理,你這是名實之辯!再說道德怎么能是不恒常的呢?” 蘇澤卻說道:“敢問老師,若是道德恒常,那么孔子周游列國,孟子見梁惠王,豈不是叛國逆君,大逆不道之舉?” 海瑞這下子徹底說不出話來了。 孔子是魯國人,他周游列國闡述自己的強國之道,還去過魯國的敵國齊國。 孟子是鄒國人,卻向魏國的梁惠王推銷自己的治國之術。 如果按照現在的道德來看,那兩位圣人就是里通外國的大罪了。 海瑞想了半天這才說道:“此時還有周天子?!?/br> 蘇澤說道:“周天子確實尚在,可是兩位圣人見過多位國君,唯獨沒有見過周天子啊?!?/br> 海瑞無言以對。 蘇澤說道:“家父以為,道德也是隨時代變化的,春秋戰國之時,游士以天下為家國,并不拘泥于所謂母國,先賢忠的不是一國之君,而是忠于人間正道,忠于天下萬民之心?!?/br> “秦滅六國,項羽還能奉六世之余烈,秦王暴政自然是一個原因,六國之人不認可秦也是一個原因?!?/br> “一直等到漢定天下,董子以定君王為天子,君權天授,方才有漢之一統,也才有了國在家上?!?/br> 海瑞點點頭,算是認可了蘇澤這個“詭辯”。 蘇澤說道:“道德之說,本來就不是恒常的,漢唐喪夫改嫁乃是常理,宋真宗所娶的劉皇后就是寡婦,也不妨礙劉太后是千古稱頌的賢后?!?/br> “可如今士林風氣反對再嫁,官府還要給守節的寡婦送旌表立牌坊,照這么說宋真宗的皇后就應該守節,或者殉葬?!?/br> 海瑞這下子更說不出話來了,海瑞對于家庭的觀念本身就保守,確實不太能接受寡婦再嫁的事情。 偏偏蘇澤說的也是沒毛病,漢唐多位皇后都是寡婦再嫁的,當時的人也沒有因為這個指責她們的。 說完了道德,蘇澤又說起了天理。 蘇澤說道:“從世卿世祿,到察舉孝廉,再到九品中正,后又開科取士,正是因為天理不恒常,我們這些窮讀書人才有機會科舉為官?!?/br> “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發展之中的,而我們所求的理,也是要不斷發展變化才行的?!?/br> 這下子海瑞徹底迷茫了,他問道:“既然天理都無常,那我們求的又是什么道?” 蘇澤說道:“那就要繼續問了,道到底是什么?為何天理不恒常?” 海瑞徹底回答不出這個問題了。 蘇澤說道:“因為天理即是民心,民心時有變,所以天理不恒常!” “民心?” 蘇澤點頭說道:“家父認為,天下百姓之心,就是天道!” “天命道德皆是出自人心,戰國天下人厭戰思定,才有了秦滅六合統一六國?!?/br> “暴秦無道,才有了群雄逐鹿以漢代秦?!?/br> “能應天下民心者,才是道,逆天下民心者,就是邪道?!?/br> “所以家父以為,做學問第一要求本初,先求自身人性之真之善,再由己推人,求天下人之心,這才是真正的天理天道?!?/br> 海瑞被蘇澤一口氣說了這么多,也有些回不過神來。 但是似乎蘇澤說的也有些道理。 海瑞思考了半天這才說道:“伱所說的這些,切莫和別人多言?!?/br> 蘇澤當然明白這一套理論中最關鍵的地方,因為這一套理論中有民,有國,有家,卻唯獨沒有“君”的位置。 海瑞顯然也是明白了蘇澤這一套理論中關鍵的地方,所以叮囑他不要隨便和別人說。 要知道大明朝對于思想的問題,抓的和后面大清一樣的嚴。 朱元璋廢私學立學校,就是為了統一元末的混亂思想,統一到理學的旗幟下。 心學也是幾度被朝廷禁過,只是到了現在實在是禁不住了。 泰山學派更是被朝廷打壓,李贄更是直接被明神宗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逮捕下獄,最后自殺。 海瑞不讓蘇澤宣揚這一套學問,自然也是為了蘇澤好。 蘇澤連忙說道:“老師,上面那些都是家父說的,家父這套學問我也只知道個皮毛,若不是老師問及,我也未曾和別人說過?!?/br> “沒說過就好,你父親真乃一代大儒,只可惜無緣得見,不過有些說法和禮教相悖,你連功名都沒有,切莫和別人多言?!?/br> “不理解也就算了,科舉靠的還是朱子理學,你有才情肯讀書,將來中個舉人不難,再讀幾年甚至能中進士,莫要因為這些荒廢了前程?!?/br> 蘇澤也感受到了海瑞真切的關心,他立刻說道:“多謝老師教誨?!?/br> 海瑞又說道:“如今海疆不寧,你可以搬來縣學暫住一些時日,潛心讀讀書?!?/br> 蘇澤知道海瑞的好意,還是說道:“長寧衛是我宗族兄弟所在,多謝老師好意了?!?/br> 海瑞倒是欣賞蘇澤對家族的態度,很認可的說道:“你這也算是不忘本初之心了,那我也不多勸了,這樣,我有一匹駑馬,雖然跑的不算快,但是也能馱人,我上任的時候就是騎著它來的南平,你這次且騎著這匹馬回去,若是真的長寧衛有事,你也可以騎馬來縣城報信,如何?” 駑馬,就是比較劣質的馬。 不過馬這東西,在明代就相當于車,一匹駑馬怎么也要十兩銀子往上。 要知道一把鳥銃才一兩銀子,整個長寧衛可是一匹馬都沒有的。 海瑞竟然將自己的馬借給自己,蘇澤真正的感覺到了海瑞自己的關照,感激的說道:“老師” “莫要多言了,若是海疆平定,你將馬還我就是了,正好也省了我這些日子的草料錢,這畜生都快要將我吃空了!” 蘇澤這下子不好再拒絕海瑞的好意,只好接收下了他的馬。 等到海瑞離開,只看到一個縣學的門子走上來,他恭敬的對蘇澤說道: “蘇公子,于二公子在縣學門前等您呢?!?/br> 這個門子蘇澤剛剛來縣學的時候也見過,趾高氣昂的呵斥過蘇澤,就算是蘇澤入學之后態度也不客氣。 他這會讓主動來通知蘇澤,肯定是吃了于宗遠的好處,又或者是攝于于宗遠的yin威。 無論是哪一種,蘇澤倒是也不會和這種小人置氣。 他走到縣學門前,就看到了風塵仆仆的于宗遠守在門口。 “蘇兄!” 于宗遠快步上來,拉著蘇澤說道:“蘇兄神機妙算,這次多虧蘇兄了??!” 蘇澤上次算卦指引于宗遠去了福州府打探鄢懋卿清軍的情況,沒想到這么快就回來了,看他興高采烈的樣子,看來是收獲不小。 蘇澤拉著他到了一個僻靜地方問道:“可有收獲?” “大有收獲??!這一次父親可是當著兄長的面,好好夸獎了我辦事得力,還說要給我在軍中謀個職位!讓我做了藥火局主事!” “那就恭喜于兄了?!?/br> 蘇澤也沒想到,自己隨口算了一卦,讓于宗遠去福州府了一趟,他竟然真的打探到了消息。 于宗遠得意洋洋的說道:“我趕到福州府的時候,那鄢御史也剛剛下榻福州,我找到了在都司衙門任職的那位世伯,可是在福州城內花了不少力氣,這才打探到了重要的消息?!?/br> “什么重要的消息?” “要我說,這位鄢御史也是直率!做事情就是敞亮!” 于宗遠得意洋洋的說道: “我打聽到,鄢御史到了福州就放出話來,明碼標價!” “這小旗二十兩,總旗一百兩,百戶兩百兩,千戶兩千兩,我爹這種都指揮使五千兩!” 蘇澤這下子也有些驚了,這鄢懋卿竟然索賄這么直接? 我哭死,鄢懋卿你明明可以直接搶的,竟然還要讓人自己送上門去。 于宗遠說道:“鄢御史也說了,這是自查的保證銀,若是核查沒有問題,這銀子還是退給大家的。若是拒不繳保證銀,查出有問題的話,那就罰雙倍的銀子!” 蘇澤才不相信鄢懋卿會將銀子退回來,這完全就是他撈錢的手段。 這么一想,自己穿越前那個世界的長寧衛,就是因為交不起兩百兩的孝敬銀子,然后被鄢懋卿訛詐了四百兩的。 要不然交了二百兩銀子? 不行,又不是說交了銀子就能免災的,鄢懋卿也可能得寸進尺。 而且長寧衛的敵人是戶房書吏徐士盛,有他從中作梗,怕是交了錢也不一定能過關。 看來今日晚宴請林清材的族兄,要好好打聽縣衙的情況。 蘇澤對著于宗遠說到:“于兄,你說你現在是延平衛藥火局主事?” 于宗遠得意洋洋的說到:“是??!蘇兄,這次可是都靠你了,這可是延平衛中的大肥缺,前幾年我娘求了爹很久,都沒舍得給我,這次要不是去福州,爹也不會給我這么重要的職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