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5節
如果蘇澤考過了童生試,和周秀才一樣成為生員,那禮房的胥吏不僅僅不會收錢,還會恭恭敬敬的上門把材料送到蘇澤簽字。 如果蘇澤能和海瑞一樣通過鄉試,獲得舉人資格,那這些胥吏會反過來給蘇澤送禮,請求他的庇護。 這就是行賄中包含的潛規則,這一套蘇澤是非常厭惡的,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種事情是千古以來無法禁絕的。 蘇澤靈機一動,既然縣衙是個一個地點,那是不是還能發現其他“技能”呢? 一想到這里,蘇澤立刻拱手道別離開了禮房,和門外等待的林顯揚匯合。 “辦妥了?”林顯揚看到蘇澤這副高興的樣子問道。 “辦妥了,多謝顯揚兄弟了,走走走,我陪你去戶房交罰銀?!?/br> 蘇澤沒看到海瑞的身影,開口問道:“海大人呢?” “海大人說他去承發司看近日朝廷的邸報去了,讓我們辦完事去承發司等他?!?/br> 邸報就是朝廷下發給基層的報紙,不過這報紙不是給普通百姓看的,從急遞鋪送到縣衙之后,就會存放在承發司中。 承發司的吏員會謄抄三份縣衙縣令、縣丞、主簿三位老爺,其余官員要看就只能自己去承發司看了。 沒有海瑞在,蘇澤反而覺得輕松些,不知道為什么剛剛自己行賄了,總覺得見到海瑞會有些不自在。 果然“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和海瑞這樣的寒潭明鏡站在一起,還是讓人很有心理壓力的。 蘇澤和林顯揚結伴來到了戶房,戶房的構造和禮房差不多,只不過正中的香案上供奉的不是孔子,而是財神。 蘇澤只覺得有些荒誕,堂堂大明衙門竟然公然供奉財神? 這路財神身穿紅衣手持如意和聚寶盆,前后還有兩個憨態可掬的童子,分別是招財和進寶二童子。 蘇澤lv2的宗教知識,讓他認出這是民間稱之為文財神的李詭祖。 李詭祖,那官府供奉沒事了。 明承宋祀,大明朝的祭祀制度基本上都是沿襲宋代的,李詭祖本身就是宋代官方冊封的財神,明代官服供奉也無妨。 這位財神爺本身就是北魏孝文帝時期的縣令,廉潔愛民,經常用自己的俸祿布施貧民,也是一位符合儒家政治正確的財神爺。 不過看起來這位財神爺前的香案上,香灰要比禮房孔子前香案上多不少,這位財神爺在縣衙應該比孔子更受歡迎吧。 林顯揚看了一圈,沒找到那個開罰銀單據的圓臉書吏,他只好找到了一個干瘦的中年書吏,將罰銀單據交給了他。 這個書吏留著八字胡,就是傳統電視形象中狡詐胥吏的標準樣子,接過了的單據之后和縣衙的罰單底冊核對,然后說道: “罰銀三十二兩白銀,你是交白銀還是交銅錢?” “銀子,銀子!” 在來之前,家老阿公已經讓人將銅錢換成了碎銀子,方便林顯揚送到縣衙來。 林顯揚將懷里的布兜放在桌案上,布兜里都是大大小小碎銀子,這書吏有些嫌棄的看著這么一攤,但還是認真清點起來。 【發現地點“縣衙”,可以學習技能“賬房”,是否學習?】 果然有新技能! 想想也對,縣衙戶房需要算賬,能學會“賬房”這個技能也正常。 而蘇澤心情更好了,在《百景圖》中,賬房也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技能,掌握賬房技能后,無論是經商還是做官,都能減少下屬的腐敗度。 其實在現實中,賬房也是實用的技能,就算是當官的本人不會賬房技能,也要帶懂得賬房的親信赴任,要不然手下這些精通賬房的胥吏就能折騰死當官的。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明初著名的“空印案”,就是因為做假賬而引起了一起震驚朝野的大案子,最后包含方孝孺父親在內的一大批官員被調查和誅殺。 “學習!” 蘇澤喜滋滋的再次收獲一個技能,從今天開始他就要開始記賬,早點將這個技能刷上去! 等到這個八字胡的書吏清點完畢,這才說道:“銀兩成色沒問題,不過重量三十二兩八錢,還需要再交一兩二錢的火耗銀?!?/br> 火耗,就是熔煉碎銀子成銀錠的消耗,明清時期火耗錢是時弊之一,也是明清史學研究的重點方向。 雍正的火耗歸公,就是將火耗銀的征收稅收化,改成中央朝廷統一征收,杜絕地方上的胡亂加征。 不過蘇澤看史書,火耗銀時從張居正一條鞭法之后,將實物稅收統一折為銀子收稅后才出現的,怎么現在縣衙就收火耗了?難道是這書吏針對長寧衛? “怎么還要收火耗銀?”蘇澤問道。 八字胡書吏瞥了一眼蘇澤,林顯揚連忙拉住蘇澤說道:“火耗銀也是規矩,書辦老爺也不是針對我們長寧衛?!?/br> 八字胡的書辦冷哼一聲說道:“這銀子是進太倉庫的,縣衙要融成銀錠送到京城去,三十二兩銀子收你二兩火耗,不高!這都是我們南平知縣老爺慈悲!你打聽一下別的縣火耗收多少吧!” 不過書辦這么解釋,蘇澤倒是明白了這應該是縣衙的潛規則,而不是針對長寧衛的。 太倉庫,是皇帝的私人金庫,太倉庫的改革要比戶部的改革早很多,從成化年開始太倉庫的很多實物稅收都改成了貢銀了。 林顯揚從胸口再掏出一個布包,將另外一些碎銀子交上去,這個八字胡書吏這才提起葦管筆,沾上墨水后開出一張新的單據說道: “這是結單,你們可以走了?!?/br> 從戶房出來,蘇澤看到縣衙其他房的匾額后,眼睛一亮,還能學到別的技能嗎? 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 蘇澤一只腳踩進了縣衙刑房,耳邊果然響起了系統的聲音: 【發現地點“縣衙”,可以學習技能“刑訟”,是否學習?】 “是!” 蘇澤連忙選擇是,然后迅速將腳收回來,離開刑房大門。 果然蹭到一個技能!竟然是“刑訟”的技能! 在《百景圖》這個游戲里,刑訟是個賺錢的隱藏技能。 刑訟,就是幫著人打官司的訟師,也就和現代社會的律師差不多。 明初的時候,朱元璋對于蒙元的訟師非常的痛恨,曾經一度禁止過訟師這個職業。 在蒙元時期,因為元朝曾經廢除過科舉,導致很多讀書人無業可做,于是他們要么進入官府為吏,要么就成為訟師去幫著百姓打官司。 而為了賺到更多的錢,一些無良訟師甚至會故意挑唆矛盾,勸說百姓打官司從中漁利,導致“州縣不寧,世風日下”。 建立大明之后,朱元璋曾經禁止給親人以外的人代理打官司,至今《大明律》中依然有這么一個條款,教唆訴訟者、給訟詞添油加醋、增加罪情者,與犯人連坐。 這條法令和朱元璋諸多“祖宗之法”一樣,隨著時代發展逐步瓦解。 在大明朝商品經濟發展出來之后,更多的專業訴訟出現,職業訟師這個職業也重新出現。 如今這個時期,大明朝廷對于訟師已經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縣城里大大小小的案子都會請訟師,南平縣城內有一位許大狀,甚至有人將他請到千里之外的江西去打官司。 不過訟師需求這么大,想要做訟師還是不容易的,所以在《百景圖》里刑訟是隱藏技能。 首先要讀書識字,這幾乎就篩掉了所有的普通百姓。 其次當訟師要熟讀《大明律》,這大明律也不是誰都能讀到的。 儒家對于訟師是非常厭惡的,認為他們是為了一己之力挑撥百姓爭訟的小人。 這些人日夜研究律法中的漏洞,這才讓百姓動輒上衙門打官司,所以普通人如果沒有縣衙的關系,想要看到大明律都不容易,更別提學律了。 能夠做訟師的,要么那是家傳的訟師世家,家中本身就有大明律可以研習的。 要么就是考不上科舉的讀書人,能夠進出縣衙借讀大明律的。 蘇澤蹭到了“刑訟”的技能,一些寫狀紙的注意事項,常見的律法條文進入他的腦中。 這縣衙門就是一座寶庫??! 一會兒功夫,蘇澤從工房中蹭到“營造”這個技能,從渠房學到了“水利”這個技能。 大豐收??! 在普通百姓視為龍潭虎xue的縣衙,竟然讓蘇澤一下子收獲了四個技能! 營造包含了建造房屋和各種設施的圖紙和技巧,這也都是屬于古代家族秘傳的絕學,普通人是很難學到真功夫的。 水利更是罕見的技能,農業社會水利工程是頭等大事,如果水利技能等級高了,隨便修個什么工程,千古能臣的稱號是絕對跑不了的。 大明朝吸取了元朝亡于黃河水患的經驗教訓,非常重視水利建設,凡是能治河治漕的官員是,升遷速度都是飛快。 等到蘇澤收獲了四個技能,林顯揚終于追上了他,他急的滿頭大汗說道: “阿澤兄弟,這里可是縣衙,切莫亂跑??!” 說完這些,就拉著蘇澤到了承發司前,正好遇到了看完了邸報的海瑞。 海瑞的臉色有些難看,見到蘇澤已經辦完了事,就帶著他離開了縣衙。 一路上海瑞都臉色鐵青,嚇得林顯揚惴惴不安,生怕是自己做了什么得罪了這位官老爺。 蘇澤倒是心情放松,海瑞應該是在承發司看了邸報,看到了朝廷的什么saocao作才氣城這個樣子的。 果然等到海瑞返回縣學,他立刻說道:“jian臣當道??!上個月朝廷派出三十路監察御史,分赴各省清查軍官祖上違法事,要將違法軍官后世子孫全部革職!” 蘇澤愣了一下,回憶了自己的明史知識,似乎歷史上確實有這么一段,兵部尚書聶豹依附嚴嵩,提出御史清軍案,不過史書中對這件事只是一筆帶過,并沒有太多的描述。 蘇澤對于大明朝堂的情況雖然不了解,但是朝廷派下御史清軍,那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大明朝的監察御史在前期還好,中后期開始就是人憎狗嫌,每次朝廷派下御史,就是一次御史收割撈錢的狂歡。 得益于朱元璋“精妙”的官員制度設計,都察院負責督查天下各地的監察御史才是正七品的小官。 而大明朝特色的“低薪養廉”,又讓這些七品監察御史的日子非常艱難,清流的“清”字除了有清廉的意思,也有清貧的意思。 都察院有110名監察御史,這其中可不都是清流,就算是清流也是要吃飯的,每次巡查地方的時候,就是這些御史敲詐地方的時候。 御史到地方,就是代表朝廷巡視天下,見官就要大三級,就算是一省的布政使見到都要小心招待。 地方各級官服,如何招待御史都已經有成規,蘇澤lv1的“行賄”技能自動啟動,他腦中跳出了一套縣官行賄御史的標準。 如今東南正在鬧倭寇,嘉靖皇帝竟然派下御史來敲詐軍隊,蘇澤真不知道這位道君皇帝腦子是怎么想的。 海瑞繼續說道:“竟然要以罰銀充太倉庫,這幫酷吏為了討好陛下,到了地方肯定會爭寵媚上,擾亂軍衛,東南亂矣!”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原來嘉靖皇帝想法很簡單,就是撈錢。 太倉庫是皇帝的私人金庫,近些年皇帝日益沉迷于修道,大修宮觀。 嘉靖三十二年京西大災,竟然鬧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可是朝廷依然沒錢救災,最后將災民驅趕到城外,饑餓的災民在京師城外開設“人市”,易子易妻而食,將京西都變成了人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