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7節
趕海:lv1,1/100 宗教知識:lv1,1/100 算命:lv1,1/100 祈禳:lv1,0/100 歷史學:lv4,0/400 蘇澤有些喜悅,《百景圖》這個屬性點功能竟然也帶過來了! 而且自己的歷史知識竟然也變成了技能!還被評價到了lv4級! 《百景圖》這個垃圾手游中,人物屬性也是一個很大的肝點。 智力、力量、敏捷和魅力統稱為四維屬性,屬性越高自然是越強大。 5點相當于一個普通成年人的平均水平,10點就是一般天才的水平了,而15點則是小有名氣的天才水平,20點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天才水平了。 目前蘇澤除了智力和魅力超出常人之外,力量和敏捷還要比普通成年人要低。 當然,這個普通成年人指的是現代社會的成年人,長寧衛這些成年人面黃肌瘦的,估計大部分人還沒蘇澤的力量和敏捷屬性高。 讓蘇澤驚喜的是,這些屬性是可以提升的! 在《百景圖》中,只要將一門技能肝到lv5,lv10,lv15,lv20那就能獲得一個自由屬性點,可以選擇加在四維屬性上。 同時每一個技能到了lv5、lv10、lv15、lv20,還能隨即抽取一個“被動技能”,這破游戲的肝點環環相套,才讓蘇澤這個鐵公雞也沉迷游戲中,每天都以肝代氪。 屬性點和被動技能如果也在這個破系統中,那這個系統就相當強大了! 蘇澤摩拳擦掌,準備好好將一門技能肝到lv5看看! 看向自己的技能,目前歷史學已經到了lv4,只要找到肝歷史技能點的方法,很快就能有一門技能到lv5了! 未來可期??! 九姑婆說完了家廟的來歷,她翻開泛黃的舊書說道: “我們長寧衛的家廟,供奉的是三師太娘娘,祖廟是泉州的三師太宮?!?/br> “不過從道脈上算,我們是承襲的閭山法脈,三師太也是閭山法脈下崇敬的正神,所以我們家廟雖小,也是傳承有序的?!?/br> 【參加早課,宗教知識 1,lv1,2/100】 又漲了?蘇澤有些激動,坐著聽早課就能漲經驗值,宗教知識這個技能也太容易肝了吧! 不過蘇澤很快就明白了,每次需要聽到新的內容才能漲經驗,恐怕這個技能到后面反而比算命之類的更難肝。 閭山派是整個南方地區都很流行的道家法脈,沒想到長寧衛這個小小家廟竟然還有這樣的傳承。 “閭山開派祖師是許遜真君,不過我們閭山法脈不需要像龍虎山那樣敬拜祖師,你們只要知道這一點就夠了?!?/br> 【參加早課,宗教知識 1,lv1,3/100】 蘇澤看到又漲了技能點,聽得更加的認真。 他對明代宗教研究的不多,不過此時lv4的歷史學技能發揮了作用,蘇澤忍不住問道: “許遜真君就是那位晉代斬殺鄱陽湖蛟龍的道家真人嗎?” 九姑婆意外的看著蘇澤,點頭說道:“正是那位許真君?!?/br> 怪不得東南沿海地區都普遍信奉閭山法脈,恐怕也是因為這位許遜真君能斬殺蛟龍,所以被認為擁有降服海上風暴的能力。 【歷史學 1,lv4,1/400】 第009章 寒菜粥 蘇澤看著提示,歷史學增長了? 原來歷史學還可以這么肝經驗? 增長見聞就能增加“歷史學”的經驗值,那豈不是很容易就能肝到lv5? 一想到這里,蘇澤又想到了自己藏在海灘懸崖裂隙里的長寧衛族譜! 對啊,那自己研究長寧衛的族譜,是不是也能提升歷史學的經驗值? 蘇澤瞇起眼睛,思考著什么時候去海灘上將族譜拿回來。 九姑婆講了一會兒早課,看到小小蘿卜頭林彩娘已經神游天外的樣子,暗暗的嘆一口氣。 衛所里的年輕人實在是沒幾個成器的,林彩娘這個孩子雖然勤奮,但是沒什么天資。 比起來蘇澤這個外鄉人,反倒是做廟祝的最佳人選。 九姑婆又嘆了一口氣,蘇澤來歷不明,又是個讀書人的種子,肯定是不可能甘心在這座小小家廟做廟祝。 只有自己這把老骨頭再加把勁兒,將林彩娘快點帶出來。 九姑婆說道:“今日早課就到這里,我熬了寒菜粥,去喝粥吧?!?/br> 聽到寒菜粥,林彩娘昏昏欲睡的小臉立刻精神起來,她連忙從蒲團上站起來,眼睛滴溜溜的看向后廚。 蘇澤扶起了九姑婆,小小蘿卜頭這才反應過來,也攙扶著九姑婆,一道走向了后廂的廚房。 原本家廟是沒有單獨的食堂的,自從蘇澤和小小蘿卜頭來了之后,九姑婆指揮蘇澤搬出一塊破舊床板,支在了廚房邊上,成了三人進食的地方。 米飯的清香夾雜著菜葉的蔬香,從后廚的大鍋里冒出來,林彩娘的口水更是快要流下來。 九姑婆寵溺的摸了摸小小蘿卜頭的朝天辮,掀開鍋蓋,熱騰騰的香氣充滿了整個廚房。 如今還是二月,就算是閩南天氣也有些寒冷,這一鍋粥里沒有多少米,飄蕩著幾片青綠色的菜葉。 九姑婆給三人盛上了粥,小蘿卜頭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本來就容易餓,迫不及待得就著guntang的粥大口的喝了起來。 蘇澤看著粥里漂浮的幾粒米和菜葉子,這古代百姓的日子也太苦了。 前幾天剛剛喝這個寒菜粥的時候,蘇澤還覺得頗有些鄉間野趣。 可是頓頓都喝這個粥,蘇澤看到了菜葉子就想吐,每天不到午時肚子就餓得咕咕叫。 但是家廟一天只吃兩頓飯,一頓飯是早上早課后,一頓是太陽落山前,蘇澤每天都要餓著肚子打掃家廟,就算是這寒菜粥再難以下咽,他也要忍著喝下去。 看著小小蘿卜頭狼吞虎咽的樣子,蘇澤就知道林彩娘在被九姑婆收為弟子前,怕是還喝不上這口寒菜粥,也難怪這衛所的人都面黃肌瘦的。 蘇澤端起碗,和寒菜一起煮出來的粥格外的粘稠,就像是勾了芡一樣,喝起來口感和鼻涕差不多。 蘇澤曾經在大學里讀過古代的食譜,知道這寒菜就是冬寒菜,也叫冬莧菜,是一種古老的蔬菜。 詩經中“七月烹葵及菽”,其中的葵就是指的這種菜。 因為冬寒菜耐寒,在冬季也能生長,所以在十字花科的白菜占據餐桌之前,一直都是民間廣泛種植的過冬蔬菜。 而寒菜在切開之后會滲出粘液,和粥一起煮了之后非常的粘稠,在缺乏食用油的古代,這種粥非常容易下咽,而且吃下去有飽腹的感覺,一直以來也深受窮人的喜愛。 九姑婆家廟后的三畝廟田,其中半畝就是種的這種冬寒菜。 不過這種寒菜有種淡淡的苦味,而且吃起來黏黏糊糊的,在明清之后就被白菜取代,逐步退出了中國人的餐桌。 現在也由不得蘇澤挑食了,他迅速將碗中的寒菜粥喝完了,然后對著九姑婆說道: “阿姑,我想去海邊轉轉,能不能找點海貨?!?/br> 這幾天蘇澤都老老實實的躲在家廟中,漸漸的長寧衛中對他的風言風語就少了些。 百戶出海歸來,如今整個長寧衛都在傳頌百戶槍刺龍王的事跡,對蘇澤的關注少了一些。 再加上九姑婆在衛所里的威信,衛所居民總算不再將蘇澤當做倭寇。 所以蘇澤準備去海灘逛逛,一面看看“趕?!奔寄苣懿荒茏サ揭恍┪r蟹貝殼改善伙食,一面找機會將藏在懸崖縫隙中的族譜和土豆紅薯拿回來。 除了族譜之外,七叔公在穿越前送的土豆紅薯,在這個可是神器??! 在連續吃了好幾頓寒菜粥之后,蘇澤無比懷念紅薯粥和烤土豆! 雖然紅薯在這個時期已經傳入了東南地區,但是這兩種作物在中國大規模種植,那已經到了清中期了。 如今傳入中國的紅薯品種都是南美洲的原品種,需要相當溫熱的環境。 而明中期處于歷史上的小冰期,全國的溫度都不高,就算是在閩南這種地區,到了冬天也能到零度。 所以原本能在南美洲一年幾熟的番薯,到了中國只能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一熟,產量雖然高但是口感也不好,在這個時期種植的百姓并不多。 等到了清中期,經過幾代的培育,這才篩選出耐寒的番薯品種,口感也逐漸變得好吃,番薯才在清廷的大力推廣下普及全國。 而土豆更是在萬歷時期才傳入中國東南沿海的,如今只在東南亞有些種植。 蘇澤帶過來紅薯和土豆,都是經過現代農學培育過的優良品種,不僅僅耐寒耐旱,口感又好產量又大,可要比這個時代的南美原種好太多了! 一想到這里,蘇澤就更加坐不住了,等到吃完了寒菜粥,他對九姑婆說道: “阿姑,我想去海灘上看看,能不能找點海貨回來?!?/br> 九姑婆看著蘇澤,上次老百戶出海前,自己侄子沒事的時候也會去海灘上趕海,找些海貨回來改善伙食。 如今侄子已經隨著老百戶陣亡了,蘇澤的形象和侄子的形象重合了起來。 九姑婆神色一黯,揮揮手說道: “正好這幾日也沒人過來算命,你去吧?!?/br> 小小蘿卜頭這些日子雖然吃上了寒菜粥,但是林彩娘也是少年心性,耐不住寂寞,看到蘇澤要去海邊,就露出希冀的目光看著九姑婆和蘇澤。 九姑婆揮揮手說道:“去吧去吧,海浪無情,要聽你阿兄的話,莫要太靠近大海?!?/br> 第010章 趕海 蘇澤雖然有些不情愿,但是看到小小蘿卜頭一臉希冀的樣子,還是點頭帶上了林彩娘。 彩娘興高采烈的提著竹編的籮筐,跟在蘇澤的身后,向著海灘走去。 就在蘇澤剛剛走出家廟,就聽到一個稚嫩的童聲喊道: “大將軍來嘍!” 只看到虎頭虎腦的小蘿卜頭騎著一根竹馬,戴著一個竹簍子假裝頭盔,在街道上又喊又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