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眼見京中再有來信,告知他天使只待幾日就要到,郭保吉心中甚是急切,再顧不得顏面,只好去找了裴繼安,叫他去接手建平縣事。 他此時留了個心眼,叫心腹跟在裴繼安身邊看他行事,果然只再等了幾日而已,建平縣中的人力、物力供給就跟了上來,再無從前拖后腿的態勢。 那心腹回來時把裴繼安行事一樁樁數得出來,然則同沈念禾當日文書上所寫,大同小異,甚至還不如她寫得細致妥帖。 見得自己手下照抄都抄不會,郭保吉實在狐疑,只手頭事多,半點騰不開,只好暫且記下,先由他去了。 果然京中來信不假,又過七八日,宣州城中忽然來了人,一下馬就匆匆奔得到郭保吉公廳處,只左看右看,全不見郭保吉。 邊上人就道:“監司去山上看圩田了?!?/br> 那人咬牙跺腳,只好同郭保吉的屬官道:“朝中來了天使,須臾就要到了!還請快些叫監司回來預備接旨?!?/br> 宣州圩田足有十數里,等到下頭人把郭保吉找回來,京中來使已經在小公廳處等了許久,茶都換了三四回。 他衣襟、褲腳處都是泥土,靴子上更是厚厚的一層泥,還濕漉漉的,此時進得門,見來者果然如同心中所說,是個熟面孔,心中一松,連忙上前道:“原來是辛都知!” 又道:“本官在外監工,未曾料到此時竟有圣旨,今次來得晚了,并非有心怠慢,還請恕罪!” 他一面說著,又一面苦笑地指了指自己身上,道:“這一身臟污,實在有失禮儀,待我去換一身就來接旨!” 被喚作辛都知的內侍官見得郭保吉如此作態,又怎會不知這是有意為之,只他有心要賣郭家一個面子,并無半點為難之色,反而極好說話地道:“監司為朝做事,如此辛苦,又何出此言?” 又嘆道:“下官奉皇命外出,也算見得不少外臣,卻少有似郭官人這般兢兢業業,滿心百姓的,所謂忠臣,莫過于此了!” 郭保吉留了這一身臟衣服、濕鞋子回來辛黃門面前晃悠,就是要給他看到自己如何一心辦差,眼見對方領會得當,還有心相捧的樣子,急忙連連推讓。 兩個一人夸,一人謙讓,俱是一團和氣,彼此都心照不宣。 等到郭保吉回得公廳當中,換了一身官服,又領著幾名官員出來,外頭早放好了香案、蒲團等物,眾人一一按禮排序上前跪下。 那辛都知原本滿臉都是笑,此時將圣旨捧出,卻是立時換了一副表情,整肅面孔,駢四儷六宣了一通旨意。 他站著cao一口河間口音宣旨,雖然咬音奇怪,倒也不至于讓人聽不懂:那圣旨中乃是以天子名義,先斥責江南西路妄自修造圩田,將要引發旱澇水害,又責怪郭保吉不知進退深淺,勞民傷財云云,最后斥令江南西路監司停止此事。 下頭跪著的眾人越聽越緊張,到得后頭,如跪針氈,卻又不知當要如何回話,只好不約而同地瞧瞧抬頭看著最前面跪著的郭保吉,等他回應。 ——辛辛苦苦這樣久,本想要建功立業,誰成想朝中先前明明已是下了旨意,此時卻要收回,本是功勞,眼下卻變成了罪過,誰人肯服氣?可不服氣又能怎么樣? 圣旨都下了,除卻依照行事,難道還有其余應對之法不成? 辛都知等到宣讀完畢,才把手中圣旨一揚。 郭保吉連忙起身來,卻是不去接那旨意,而是道:“好叫都知知曉,今次江南西路圩田已然修造完畢,堤壩也正在收尾當中,三縣十八處水柜也都進度過半,陛下距離甚遠,雖是英明,卻也有為jian人蒙騙之故,如若照著圣旨將一應事項全數停了,最后損失,不可估量……” 又道:“本官不敢欺瞞天使,如若都知不信,盡可跟隨我來,去看一看這漫野新田……” 辛都知嘆了一口氣,道:“還請郭官人不要做此為難了,我不過一個聽令辦差的,陛下發了旨,我也只是來頒旨而已?!?/br> 郭保吉卻是道:“還請都知回去,好生同陛下美言幾句,將此處情況一一道來,想來叫圣上得知眼下實情,必會收回成命!” 他口中說著,果然已是直直往外走,渾然當做辛都知手中的圣旨不存在一般,也不去接,也不叫旁人去接,還要把對方引得出去,邊走邊解介紹小公廳上下情況,又介紹沿途所見工程進度。 郭保吉倒是沒有騙人,他雖然略有夸大,但是這一個月來,即便遇得許多坎坷,得他日日在此處坐鎮以示重視,又有裴繼安等人統而籌之,小公廳上下一心,一萬多位民伕竭盡全力,三縣圩田已然成型,爬上山坡,自上而下眺望,新田塊壘分明,阡陌縱橫,可以想象如若播種成功,按時勞作,到得秋日時會是怎樣一個豐收場景。 “都知請看,堤壩就在荊山足下,由此處遠望,左邊那黑色方塊便是!” 郭保吉略略介紹一番,最后道:“還請都知回得京城,為宣州百姓請一回命?!?/br> 辛大朋雖是領了周弘殷的皇命而來,可他到底在宮中多年,又是天子身邊內侍,哪里會看不出來龍椅上而今坐著的這一位已經病入膏肓,未必有多久好活了。 他而今嘴巴上雖然千推萬拒,卻不敢說什么斬釘截鐵的重話,甚至對上郭保吉的態度都軟和的很,無非是擔心此時得罪了這一位,將來新皇上位,對方得勢,會對自己秋后算賬而已。 違抗圣命,拒不接旨,在外頭人聽來仿佛天大的事,做了就要砍頭一般,可辛大朋畢竟在朝中、后宮多年,見過不知多少位重臣做過,甚至在邊關打仗時,多的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此時管江南西路的是郭保吉,他又愿意一力承之,辛大朋也愿意給幾分面子。 他心中冷笑:我信你個鬼,你當老子是傻的不成?等我回宮,下次再有人領了旨來,少說也是一個月后的事情了,你這一出便是螞蟻搬家,圩田、堤壩也都全數修好了,天子同不同意,又有個屁用! 然而一開口,卻是道:“如若天家降罪……” 郭保吉應聲道:“本官自會擔責!” 從接到人,到將人送走,不過半天功夫而已,郭保吉卻是累得一身是汗。 好容易坐回了位子上,他正要著人把裴繼安叫來,外頭忽然有個郭府的仆從幾乎是從門口滾了進來,叫道:“監司!翔慶……翔慶有信!” 第251章 怎么回事 來人風塵仆仆,隔著好幾步遠都能聞到他身上衣衫的臭味,顯然是多日沒有來得及洗漱。 他滾在郭保吉面前,也不待對方細問,已是急急道:“將軍!西、西賊內亂,李成炯被他兒子殺了,眼下一國四族正在夏都對陣……” 他是郭保吉在軍中的舊部,稱謂上一時還改不過來,仍舊叫著“將軍”,說完這話,復又道:“夏都形勢未定,西賊宮中而今是太后做主,聽聞為護皇庭,要調翔慶軍中兵丁回去……” 郭保吉拒接圣旨時都鎮定得很,此時聽得對方這一番話,卻是一下子就站了起來,失聲問道:“西賊要退兵了?!” “聽說夏都朝中已有退軍之意,眼下雖然沒有準信,卻已經有七八分作數……”那人回道。 郭保吉站也站不定,已是忍不住來回踱起步來。 他走了好幾圈,會過來皺著眉頭道:“怎會如此!李成炯多年為帝,根基深厚……” 郭保吉雖然早已轉官,畢竟守邊日久,也曾駐過翔慶,跟西賊打過不知多少次,雖然稱不上了如指掌,卻也頗為了解。 他是武功出身,如若能選,自然更愿意沙場立功,比起留在江南西路這等山多水澤之處,半點施展不開,也不是自己擅長的,實在太想回到陣前,甚至還暗暗盤算過,翔慶跟雅州要打到什么地步,天子周弘殷才會扛不住,將他重新任用。 此時聽得翔慶局勢,郭保吉又是激動,又是疑惑。 戰場廝殺出來的,如果不夠謹慎,早已死透了,他越想越不對,肅聲問道:“李成炯究竟是怎么死的?是哪個兒子殺的?” 來人猶豫了一下,道:“西賊瞞得厲害,還未打聽到,好似聽聞……有人在興慶府中的草場里見過一隊騎兵,聽他們說的是大魏口音……” 西人逐草而居,雖然都城定在夏都,可占據朝中主要兵權同勢力的,除卻皇帝李成炯,另有四族,而為了穩固皇權,李成炯自然又廣納四族美人,與眾人各有子嗣。 隨著小兒長大,四大族中分別擁立自己一族出去的皇子一系,彼此爭斗已然十數年,不過李成炯手腕高超,又坐擁兵權,之前一直把控得很穩。 一聽說是興慶府,郭保吉就知道是其中一族皇子的出身,只那一族無論兵力、草場占地,都是四族之中最弱的一枝,仿佛無論怎么算,都不應當是興慶出頭。 況且翔慶軍里打成這樣,朝中上回已經派遣人出去議和,此時除卻零星幾個州縣仍在負隅頑抗,其余都幾乎已經被西賊把持,而興慶府距離翔慶軍的邊境都仍有數百里,朝中哪里能生出這樣一支騎兵深入敵境? 郭保吉幾乎要把腦袋都想破,依舊想不出什么結果來。 他追問道:“那一支騎兵是哪里來的?” “尚不知道……”來人的聲音登時弱了幾分。 這等軍情,全是郭家自己探出來的,因為事情太過重大,甚至不敢寫書信,生怕路上出得什么事,走漏了風聲,只敢讓信得過的家仆四處來口傳。 郭保吉也曉得此事要緊,沉吟片刻,問道:“叔父那一處可知道了?” 來人道:“京城路近,宣州路遠,想來樞密已是知道了?!?/br> 消息自翔慶發出,送信人同時出發,按腳程算,郭保吉的叔父,也就是而今的樞密使郭駿,也應當收到風聲了。 而與此同時,雖然衙門發的是急腳替,可層層疊疊審查確認,也許天子周弘殷都尚未得知。 郭保吉的心一下子就動了起來,幾乎能聽到自己血液拼命涌流的聲音。 西賊出事,夏都欲要退兵,哪怕最后沒有退成,應當也會致使軍心散亂。 難得遇到如此機會,簡直是天助大魏,如果朝中坐著的不都是蠢貨,就應當曉得趁他病,要他命的道理,設法將翔慶給打回來。 放眼滿朝,除卻他郭保吉,還有誰人適合? 他心頭火熱,圩田也好、堤壩也好,全都往后退了一射之地,已是不由自主把翔慶軍同夏都、興慶的輿圖都翻了出來,仔細對比之后,又問來人許多細節,等到把所有能問的事情全數問清了,才舍得給人下去休息。 *** 沈念禾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她夢到自己回到了前世,義兄李附坐在邊上,手中不知在把玩什么,口中問她道:“我給你在清華殿中擺了張極大的桌子——上回你不是想要,只是擺了就放不下書柜,眼下再不用擔心這事,那桌子一丈長,三尺寬,你在上頭睡覺都夠寬夠大了?!?/br> 在夢中的沈念禾不知為什么,卻是搖了搖頭,道:“我家里的書桌已經夠大啦,下回有機會再去你那做客吧,今日累得很……” 她話才說到一半,對面本來身著家常綢衫,一臉溫柔的李附卻是一瞬間就換了一張臉,他雙眼通紅,身上衣衫不知何時變為了盔甲,盔甲上盡是半干的黑紅血漬。 他手中抓著長劍的劍柄,“唰”的一下拉了四五指寬的劍身出來,厲聲道:“今日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口中喝著,外頭本來是大白天,天清氣朗的,只眨眼功夫,透過邊上大開的窗戶,卻是見得外頭狂風暴雨,黑云壓山,電閃雷鳴,把屋子里擺放的書吹得四處飛散,散開無數紙頁來。 忽而場景再變。 沈念禾坐在馬車上,外頭大雨傾盆而下,濺在地上,砸出一個又一個的大坑。 車夫狠命地拿鞭子抽著前頭幾匹馬,口中催叫不停。 山路崎嶇,眼見到得一處拐彎,車廂后背忽然不知被什么東西整個掀翻,暴雨傾斜而入。 沈念禾還未反應過來,卻是聽得背后一道聲響破空而來。 她下意識轉過頭,正正對上一道迎胸而來的長箭。 那箭矢將她整個貫穿,痛感尚未傳到周身,又聽得有人歡喜叫道:“射中了!那就是沈家的女兒罷?新帝要娶的……” “傻乎乎的,怎么也不曉得躲?” “躲什么,那是個瘸子!” “莫不是打聽錯了罷,瘸子怎么做皇后?新帝真的要娶個瘸子?禮部那關都過不去吧?” 沈念禾一下子從噩夢中驚醒過來。 她滿頭是汗,只覺得眼睛酸澀,肩背俱是酸痛不已,一睜眼,才發現自己居然趴在桌案上,原是太過困倦,算著算著數,就睡著了。 這房中擺設十分眼熟,卻不是在自己廂房,仔細一看,竟是在那裴三哥的公廳之中。 沈念禾揉了揉眼睛,坐起來看了看面前擺著的東西,這才記起自己本是來同裴繼安說小公廳昨日進度的,只是來時不見對方,又看到桌上擺了一份進度書,忍不住就坐下來順手核對一回,算著算著,越發困倦,因久久沒等到人來,不知不覺之間便趴著睡了一覺。 這一覺睡得并不久,可醒來時沈念禾渾身都不太舒服,整個人都疲憊非常。 她極少夢到從前的事情,也不知道為什么,今次回夢得這樣清楚細致,倒叫她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仿佛胸口還插著那一支帶著翎羽的箭矢,實在難受得厲害,喝了一口水,忍不住就把門給掩了,尋張椅子坐下來閉目養神。 眼睛閉上沒多久,也不知道為什么,仿佛從心底里泛起的濃重困意,沈念禾一下子就又睡了過去。 這一回依舊還是做夢,夢中的主角卻變成了這一具身體的沈念禾。 “她”一身素服,站在一個宅子的正堂當中,滿臉都是淚,道:“我不去,我要在這里等著爹娘回來!” 轉眼間,周圍的景色一變,好似“她”又坐在了馬車里,正在某處茶鋪外頭休整。 茶鋪里有兩個跑堂的得了吩咐出來給馬兒喂草料吃,邊喂邊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