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原本她對窮城隔壁的英王夫妻毫無興趣,不過就是一對來自京里的夫妻罷了。 從是她沒有想到的是,英王的儀表遠超她見到過的男子,宣玉清不會懂這些并不見得就叫英俊,而尊貴發自骨子里,來自英王的先繼承和后的培養,她只知道這個男子從此在她的內心里永駐不去。 她不會放他走,她要的想著他,她要成為他目光專注的那個人。 從此她不把英王妃放在眼里,大家都年青,都是美人兒。 面對如旭日明月的這個男子,現成的一位英王妃足夠宣玉清生氣,父親還要她再拉扯上一個,宣玉清從相思里回過魂以后,堅持地要宣老爺出來。 “只要我進王府,我就會是英王殿下喜愛的那個,我為什么一定要帶上一個?” 她今卯足勁頭,宣老爺被逼無奈,只能告訴她“其實我認為再等個回話,再和你也不遲,你一定要聽,好吧,高國舅?!?/br> 第一百六十一章 貴妃娘娘的不滿 “是他家啊?!?/br> 聽到是高國舅府第,宣玉清低聲的說上一句,再就啞口無言,她那自以為因為經商而在外國與皇子殿下平起平坐過的身份,放在高家的面前,還真是不夠看的。 新的憂愁仿佛一道輕紗蒙上心頭,這種薄薄的愁最不好解,它來無影又去無蹤,卻又很難消除,如果它不再出現,那固然的好,如果它出現的話,將無處不在的籠罩著。 這道憂愁的來源,高家的女兒若進到英王府,宣玉清憧憬的歡樂生活將不會出現。 她咬住牙齒,不禁泫然欲泣。 宣老爺完全明白女兒的心思,有時候這個孩子想的確實太天真,王府這種地方,可不是她一個人就能掀起風浪或中流砥柱。 低聲地道“女兒,英王年青有為,你需要幫手?!?/br> 這位殿下他今年還沒有到三十歲呢。 以后的日子稱得上悠遠,此花開盡彼花開的時候也將歷歷在目。 他再次肯定的道“你需要一個幫手啊?!?/br> 當風從殿角吹起無數菊花香,宮中大肆賞菊的日子到來,像是沒有女眷不愛花,惜花護花的本也是鮮花一樣的人。 高貴妃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得上惜花護花人,不過她也愛花,愛到骨子里。 誰不愿意以花的姿態活著,冬藏春發,妍麗極致,長長久久的得到君王的喜愛。 盛大的幾回宮中賞花節,就都由高貴妃主持。 她看著女官們寫請帖,薄薄的染出紅金二色的請帖,寫上謹慎而親切的言詞,送給她中意的貴夫人,及準備結交的貴夫人。 那些在最近嶄露頭角的閨中姑娘們,也是高貴妃邀請的對象,如果其中有那么一或幾個出色的,貴妃娘娘并不介意向皇帝舉薦一二。 這個后宮里并不僅僅她一個嬪妃,高貴妃的聰明之處在于,她都肯為太子而不生孩子,當然這里也有怕老的成分,她自然不會阻擋萬千美人進宮之路。 和太子殿下拼命是件累人的事情,和萬千層出不窮的美人兒拼命更甚。 她樂意于讓皇帝去發現新的美人兒,然后揣摩這美人兒的長處和缺陷,時至今日皇帝也沒有移情別戀過,與貴妃娘娘的聰明之處不無關系。 在別的嬪妃尋索貴妃盛寵的秘密時,除去貴妃的女官及貴妃本人,沒有人知道貴妃心中的一本清賬,她對京里京外凡是有可能進宮的姑娘們了如指掌,從她們十一、二歲起就不時的關注一下。 這不傷人,也不害人,得到的渠道又多樣化,有時候太子殿下也會適當的提醒,畢竟太子也不想登基之路出現意外,像李陵就是個意外。 當一位美人兒有意進宮而她的家人還沒有提出時,高貴妃往往已經未卜先知。 她的喜好,她的特色。 當她進宮后,發現她的優點及穿衣特色,已經是貴妃變換中的小風格,當然,保持本色是永遠的長處。 這像一種愉快的游戲,高貴妃沉迷其中,這讓她期待賞花宴,可以見到更多的美人兒。 一封信的到來,打斷她今天的愉快,高貴妃看完以后,眉頭皺出一個好看的微渦,多年的習慣令她一顰一笑都優雅,從不用擔心皇帝突然出現而妨礙觀瞻。 可,卻解不開她的煩惱。 這信是謝搗亂姑娘來的,在今天的這個日子里,岳繁京第二次赴樓家做客,而顧老和宣老爺會談,宣玉清知道高國舅摻和一腳。 信來的這么快,沒有幾天的功夫就送進宮,要問為什么,這與英王殿下提前閱信不無關系,殿下不好說的話全讓謝姑娘代勞,殿下能做的就是加急快馬,不要耽誤,趕在高家可能的有所動作里送達貴妃的手中。 自然,信由永清侯府送呈,找不到和英王的關系,如果有人問為什么這么快,不是還有蔡家頂缸嗎? 永清侯相中的女婿,怎么可能是無名之輩。 上一刻,高貴妃笑看請帖一張一張寫好,想像著收信人的欣喜若狂,下一旋,她面沉如水,移坐到殿外的菊花里面去,也沒能恢復愉悅。 反而,這四面的紅墻琉璃瓦,碧樹瓊瑤花,讓娘娘有發狂的感覺。 就知道添亂。 家里可曾知道自己在宮里的日子有多么的難過。 當一個人把爭寵當成樂趣,她的心態是怎么樣才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