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一個搬家都要按算命先兒來的人,岳繁京信他為風水圖謀自己的地,什么都干得出來。 但也因此,他得到地,也就會放過自己。 去看宅院,也干凈整潔,家什齊全。黃捕頭還真的每畝地貼一些銀子,十分符合他信風水的癡迷。 岳繁京算一算,一賣一買,她賺錢不少。 ------題外話------ 昨天沒更,不乖的仔。 第九十一章 勸解太子妃 有時候看人,面相是個條件。 人臉上的正氣,并不見得容易模仿。 如果岳繁京還擔心會遇到很會偽裝的人,黃捕頭幫她對調的這塊地方,離軍營不到兩里路。 在邊城長大的姑娘,和軍隊打交道的時候很多。什么是好人,什么是不好的人,大概看得出來。 如果岳繁京還擔心遇到官官相護,黃捕頭不懷好意,或許會與軍營里的人勾結。 這附近離集鎮不遠,還有一個不大的衙門。 岳繁京不相信黃捕頭為拐個姑娘,下這么大的本錢。 讓人罵還不能還手的地方,是塊傷心地。第二天,岳繁京就搬來。因為房子是黃捕頭名義上的,黃捕頭幫了不少忙。 鄰居們熱情的擁來,不到三、五句,岳繁京的疑心更消。這個村子,為的是軍眷而辦,在這里住著的,除去少數幾家是后面來的,余下的都是軍營中的軍人眷屬。 難怪滿面正氣。 而地也真的很好,院子也好。稍稍安置下來后,岳繁京帶著全家的人,擺好香爐,上了三炷香。 又真心的謝過黃捕頭。 黃捕頭轉回京中,去見英王復命。 英王在太子府上,對面坐著太子妃。先于太子回來的英王,除去應該有的公務以外,還有一件為太子而辦的公務。 太子妃聽信書房里烏先生的話,認為岳家的姑娘不好。給太子的回信里,隱有勸諫。 太子與太子妃感情很好,太子不可能面對岳家當失言的人,也不愿意強行帶回岳家的姑娘,讓太子妃難過。 英王李威回京后,徐徐的勸解太子妃,這是第三回 了。 有時候,李威眼前出現岳繁京。太子妃認為岳家想盡辦法攀附太子,李威偶爾發笑。 岳繁京姑娘為躲避他,才跟著王小古進京。 李威對太子納的岳朝環、岳吉環,了解不多。如果沒有岳繁京的話,李威面對太子妃說的不出自內心。 于是他一面回想岳繁京,一面說著岳家的姑娘也挺好,把太子妃打動。 太子妃酈氏,毫不介意太子殿下身邊多個人,既然李威做擔保,太子妃笑道:“皇弟說好,我自然相信你?!?/br> 叫人過來,當著李威的面,吩咐給岳朝環、岳吉環準備住處。 李威完結這件事情,回家里來,黃捕頭拜見,說已安頓好岳姑娘。 那處軍營隸屬于太子殿下直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別人能插進手去。 岳繁京住在附近,可以說有人想找她事情,也不成。 黃捕頭再說的,是:“現已查明,高昆國舅夫人在寺廟里聽的是于老太太話。于老太太馬不停蹄的,又請了人散播到東平侯家燕家和大學士湯家那里。除此,于老太太還” 反正這位老太太沒閑著,而究其原因,英王殿下太招人愛。 李威面無表情聽完,讓黃捕頭繼續照應岳繁京。打發黃捕頭出去,喊來自己的小廝平安。 “去宮里聽聽,貴妃娘娘是怎么對高昆國舅夫人說的?!?/br> 養恩也重,但李威自問已的還差不多。如果高貴妃插手岳繁京的事情,李威不介意頂她一回。 以李威的年紀,別的人早就兒女繞膝,李威還沒有,與第一位王妃娶的不好,當有關系。 李威還沒有想好,岳繁京在他內心的位置。也正因此,他不能允許貴妃也侮辱一位無辜的姑娘。 至于高昆國舅府。 燕府。 湯家。 等等。 李威動起手來并無心結。 ------題外話------ 沒斷更,大好仔 第九十二章 難得保護的姑娘 天色近傍晚,三殿下李陵眺望夕陽。因秋高氣爽,而格外明快。 他微瞇著眼,看似欣賞。 不過呢,心情并不是太好。 太子李名在幽塞被圍,英王李威輕騎救駕大展威風。隨后李威殺了林中強盜名叫劉老六。隨后太子請求調兵幽塞,也是大展威風。 這場出其不意的事故,李陵沒有絲毫的好處,并且損失心腹一名。 李威認出劉老六不叫這個名字,李陵也知道。 林中強盜,由遭貶到幽塞的官員中,一部分不滿現狀的人組成。李陵寄予的期望值很高,花費的人力物力也頗多。 這筆資產對一位殿下說雖不傷筋動骨,但數年的時間,卻再也找不回來。 李威回來后,李陵還強顏歡笑上門道喜。當時有多歡暢,回家以后就有多郁郁。 另外還有擔心。 李陵的直覺告訴他,劉老六死的不簡單。而他反復回想著,劉老六在京里的時候,李威極有可能見過。 總領刑部的殿下,和京里的權限和順天府、京城兵馬司一樣,隨時隨地可以盤查人。 所以李陵也有慶幸,幸好,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