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岳家倚仗黃老爹的地方太多,張大、春枝爹又是個平民百姓。黃捕頭一板臉,威嚴出來。張大、春枝爹不知道這是官威,嚇得不敢再說。 春枝倒是歡歡喜喜的,插燭般給黃捕頭拜三拜,說聲多謝,就同著樹根把東西搬進屋。 春枝娘送上茶,黃捕頭在院子里坐著。岳繁京在屋里,讓把包袱打開。 這一看,岳繁京、祁氏、春枝姐弟驚呆。 四個盒子的點心。 盒子上繪花鳥蟲魚,精致無比。 如果是不識貨的人,會覺得盒子比點心值錢。 但盒子已現貴重,點心還能差嗎? 點心的下面,是四匹衣料。閃紅綴綠,都是姑娘穿的花色。衣料上微閃光芒,一看就是上等貨色。 只這兩樣,足夠讓主仆嘖舌。下面還有,幾個大小不等的紙包里,各式各樣的,都是中秋節動用的物品。 一包是西瓜、葡萄等,拜月可以用,吃也挺好。 一包是不同色彩的兔兒爺,糊窗戶的嫦娥月宮剪紙。另外還有桂花酒,桂花油,桂花香等等。 只是這些,已讓主仆覺得當不起。最下面又是一個半尺見方的錦盒。岳繁京打開的時候戰戰兢兢,打開后膽戰心驚。 她擔心的終于出來,這是一盒子六枝的簪子,都是金的。 “這得多少錢?” 祁氏剛說出來,岳繁京毅然接上話:“奶娘,出去代我多多拜謝黃老爹,就說心領,東西萬萬不能接受。沒的還!” 祁氏和春枝包好抬出去,黃捕頭不走,為的就是岳姑娘見過包袱里東西,一定有話要說。 包袱里東西他沒打開看過,但知道殿下一定出難題。 黃捕頭滿面正氣:“點心?別人送我,家里堆積如山,再不吃就壞了。你們不要,我也不愿意帶上,扔了吧?!?/br> “衣料?是我老妻找出來的,說庫存如山,再不用就讓蟲蛀。你們不要?扔了吧?!?/br> “吃喝玩的東西,家里現成,給你們一份不難?!?/br> “首飾?” 他瞪圓眼睛,呵呵地笑:“你當是真金的?實對你們說吧,只能自己在家里戴,千萬別拿去金鋪銀鋪當鋪。全是假的?!?/br> 祁氏說不過他,岳繁京疑心未去不敢出來,眼睜睜看著黃捕頭喝完茶,從容的出門。 也不回隔壁院落,這位自己說過別處還有宅子,家里人住在那里,馬蹄聲遠去,只留下一包袱東西,和目瞪口呆的人。 張大、春枝爹也道:“老爹為人慷慨?!?/br> “咱們還是小心為上?!?/br> 到晚上,月華滿天,岳繁京這個新建立的小家里,還是歡聲笑語。 吃著自家做的月餅,餡料十足。吃著黃老爹送的點心,細膩香甜??粗铝琳f著話,岳繁京這個晚上沒有想到王小古。 一半心思推敲黃老爹的真實用意,一半心思還是醉在月華里。。 明月幾時有,中秋月最圓。 在這個喻意為團圓的日子里,吏部主事于保真的母親于老太太,久久不能安睡。 有人說圓月的這一天,確實令人不能平靜。但令于老太太睡不著,甚至晚飯都勉強歡笑,是當年舊事。 年代雖久,要從小兒女稚氣時說起,但是不管歲月怎么流逝,永遠刻痕般清晰。 于老太太祖籍江南,是一個沒落數代的書香門第。好些族人不再讀書,為生計改做別的行業。勉強能維持的房頭,竭力苦撐舊日的局面。 為她尋親事,自然不肯草草,找了一個讀書人。不富,也不貧窮。過門就當家,不過下人由于老太太家陪嫁而來。 于老太太哭天喊地不愿意,她要和表姐尋差不多的親事,或者比表姐強。 她的表姐如今在幽塞,就是岳繁京的祖母。 表姐妹間的仇恨從哪一年開始,于老太太做為主動的那一方,自己都不記得。 在她的記憶里,有草長鶯飛里的一塊糖,有江南水鄉里的一片藕。反正她哭哭泣泣出嫁后,就更恨岳老太太。 岳老太太有的陪嫁,于老太太沒有。岳老爺子先一步應考在京里做官,于老太太晚上幾年。 反正,她恨她。 恨到今天,兩家的老爺子都去世,都依著兒孫過日子,于老太太還是恨她。 順天府里幽塞的學子狀告先生,于老太太耳聞一下,也就放過去。她知道表姐沒有孫子,幽塞不管來的誰,都和岳家沒有關系。 直到兒子于保真閑談,有人到吏部翻查以前的案子,前吏部侍郎江令中為主,牽涉到的就是岳家。 于老太太頓時敏感,敏感到把最近幾天的新聞重重聽聽。幽塞學子在順天府的官司,原來走丟的那姑娘,她姓岳! 心底升起的寒氣,讓于老太太不用查找岳姑娘的來歷,也知道她是誰家的孩子。 而于家父子兩代的官職,于老太太也沒有查找岳繁京來歷的能耐。 她全憑直覺。 原本以為壓制下去的仇恨,瞬間把她吞沒。一個人對小事怎么有這么多的仇恨,于老太太從沒有想過。她只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念叨著,直到嗓子沙啞。 她回來了! 總是比自己強的表姐要還京了! 于老太太想也不想,讓幾個老家人,再花錢買些市井徒、惡潑婦。 找到岳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