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浩然之氣與夫子劍
書迷正在閱讀:地獄求生不求死(無限流)、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紅樓]、少女前線之紅色警戒、離婚后霸總變成了我的狗[古穿今]、小日子(1V1)、你是不是在吃醋、宮斗不如養崽崽、十萬年后我穿越成金手指回來了、老婆重回17歲、偏袒
我被儒道浩然之氣所傷,坐車的時候就一直在思索著這件事。既然要為儒道做事,將來少不了與這浩然之氣打交道。 黑書中有提到浩然之氣,放在和道門真炁一起來點評。 道門有真炁,本質為磁場能量。 龍炁也屬于磁場能量,玄門術法千萬,無非就是對磁場能量的掌控和運用。 其實,磁場能量是一種很籠統的說法。 就像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樣,磁場能量也有波粒兩種形態。 你可以把它當成一種很特殊的電磁波,也可以看做是有無數個承載著意識能量的粒子。 以波段呈現的時候,通常稱之為神念,念力。 而將能量化為武力、劍氣等實體能量的時候。就是粒子狀態。粒子越多,承載的意識能量越強大,所轉化的實體能量也就越強大。 念力通常為精神攻擊,或直接攻擊神魂?;蚬磩幼匀恢?,以特殊的咒語和術法,感召天地自然雷霆乃至萬物之力。 儒道的浩然之氣也屬于磁場能量,但是這種磁場能量與玄門大不相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門修行需要借助天地靈氣,天地靈氣由天道自然所衍。而浩然之氣乃是由人道所化。 故天地靈氣會日漸削減,而浩氣長存。 這也是為什么人間由儒道掌管的原因,因為儒道最善于養浩然之氣。 公孫丑問道于孟子,:“敢問夫子惡乎長?”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br> 公孫丑又問道:“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孟子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配義與道,集義所生?!?/br> 孟子的這段話對浩然之氣解釋的已經很清楚了,能掌握多少浩然之氣,取決于其本身有多少大義。 何為義? 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維護人道和平,便是大義之所在。 大義所向,雖千萬人吾往矣。 倘若自私狹隘,只貪圖一己私欲,失了大義,同樣也會失去相應的浩然之氣。 天地靈氣日漸枯竭,終將耗盡,。 洞天福地中的靈氣只是落日余暉,所謂的尋仙,也只存在于虛無縹緲之中。 當后天修行再也無法彌補先天之不足,玄門修行也就走到了盡頭。 除非能有人像我一般做到陰陽互根,體悟大道沖虛之妙。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沖虛之后。對天地靈氣的需求就大幅度減弱,即便靈氣耗盡,也可繼續修行。 陰陽互根,生生不息,又何需天地靈氣。 但凡夫俗子想要沖虛何其艱難? 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謂之神。昊天在一步步褫奪人間神性的同時,也在一點點斬除人間的道根,斷絕凡夫俗子沖虛的可能。 靈氣枯竭,無法沖虛,便只能受制于天命。 道從伏羲而始,自劉伯溫而終。這句話其實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在暗指人間再無沖虛之人。道根已經斷了。 我能成功,是因為我本身就存在兩道先天純陰和先天純陽之氣。 這番深刻的體悟,令我不得不感嘆,這人間當真是儒道的天下,浩氣長存,道門誰與爭鋒? 除非人間再有伏羲降世,重啟混沌再降大道機緣。 …… 我傷的只是血氣,并不嚴重,簡單調息后,便已無大礙。 歐陽諾開車載著我們沿著盤山道直接登上山頂,開進文昌書院。 “秦玦,你有傷在身。我先帶你安排住宿?!睔W陽諾說道。 “好?!蔽覒?。 下了車,只見一排排整齊的瓦舍竹亭,芭蕉椰樹,綠意盎然,令人賞心悅目。 竹亭內三三兩兩,或讀書,或下棋,皆身著古代衣冠。 途經一片竹林。林中有人在練劍。是一個身材曼妙,皮膚雪白的白衣少女。 少女持著一把幾乎與她身高平齊的八面漢劍,雙眼目視前方。 她很專注,我們從她身邊經過她都沒有任何反應。 我好奇多看了兩眼,赫然發現盡管少女沒有任何動作,但劍意已經充斥了整片竹林。 最令我震驚的是,她的劍居然還有了劍息。 “儒道也修劍?”我問歐陽諾。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睔W陽諾微笑說道。 “我看她已經有了劍息,怕是距離體悟劍氣不遠了,秦玦,論及劍道修行,她似乎比你還要厲害些?!彼潍k說道。 “你要是知道她的出身來歷。也就不會那么吃驚了?!睔W陽諾說道。 “哦,有什么來歷?”宋玨問道。 “她叫沈若羽,比秦玦小兩歲,寧波赤堇山人。家里世代以鑄劍為生……” 接下來,歐陽諾邊走邊和我們說起了沈若羽的身世。 沈家世代以鑄劍為生,所鑄的龍泉寶劍在國內很有名氣。即便是在高科技兵工的今天,沈家鑄劍也采取古法。千錘百煉,敷土燒刃,工藝完全按照古法。 家族作坊一年也制作不了幾把,所幸每一把都能賣出高價,生活還算富足。 沈若羽的父母結婚后,一直沒有懷孕。 兩人為了求子,各處求神拜佛,尋醫問藥,始終都沒有懷上。 后來,倆人也就死了心,專心鑄劍。 這天,沈若羽的母親照例去給歐冶子的神像上香,無意間念道了一句,我視寶劍為子,卻不知何時才能有自己的孩子。 結果當天晚上,她就夢見古劍入體。沒過多久懷上了身孕。 開始她的父母也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在懷上沈若羽之后,沈家仿佛受到了詛咒一般,一把劍也鑄不成。 無論多么嚴格走工藝程序,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 劍有了瑕疵,也就從上品淪為下品,沈若羽的父親不愿埋沒祖上的名聲,索性放棄鑄劍為生。憑借多年的積蓄轉行做了別的生意。 直到沈若羽七歲那年,沈父無意中邂逅了一位游方道士說起了這件事,道士聽完覺得很好奇,便提出要見一見沈若羽,于是沈父就把道士領到家里。 看到沈若羽后,道士又要了她的生辰八字,參詳半天,豁然開朗,大笑著說道:“你們既然已經生下了劍胎,又怎可能再鑄成名劍?!?/br> 自此之后,沈若羽便有了劍胎之名。 她是十七歲才開始學劍,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武道劍法就再無所求,有心去昆侖學劍,奈何謫仙派與世俗不同,沒有機緣她想拜入山門也難。 便在這時,靈異科找上了她,把她收入文昌書院,作為特殊人才培養。 “起初小丫頭還不愿意來,說什么男兒何不帶吳鉤,直到院長親自上門,以一招夫子三拱手把她打敗,她才心甘情愿加入靈異科?!睔W陽諾說道。 “夫子三拱手是什么?”我好奇的問道。 “能讓沈若羽心服口服的自然是劍法,夫子三拱手是院長獨創的一套劍法,全稱為夫子劍?!?/br> “若有機會,我也想見識一下夫子劍?!蔽艺f道。 “等幫你安排好住宿,便帶你們去見院長?!睔W陽諾說道。 (今天就這一更,看完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