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浩氣長存
書迷正在閱讀:地獄求生不求死(無限流)、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紅樓]、少女前線之紅色警戒、離婚后霸總變成了我的狗[古穿今]、小日子(1V1)、你是不是在吃醋、宮斗不如養崽崽、十萬年后我穿越成金手指回來了、老婆重回17歲、偏袒
我和張清濯是后來者,感應到我們的存在,眾人齊齊回頭,更多的是看向張清濯。 “伏羲骨,鳳凰命,看來道友終于覺醒了?!比胬畹廊煌瑥埱邋蛄寺曊泻?。 “道友入了昆侖,實乃謫仙派之福?!碧鞄煾畯堅旗`說道。 “謫仙派張清濯,見過兩位前輩?!睆埱邋⑽⒁恍笆肿饕?。 “顓頊帝絕地天通后神不可復下,能夠在末法時代還滯留人間的。皆為yin祀野神妖靈鬼魅,是福是禍尚未可知?!泵┥阶诶系览淅涞恼f道。 “周道友,元鳳可不是妖?!辩焖{寺老僧說道。 “不是妖。為何有龍鳳大劫禍亂人間?” 茅山宗周老道提及龍鳳大劫,在場幾人紛紛色變。 他自己也自知失言,說完這話便轉過身軀,背對眾人。 “何為龍鳳大劫?”張清濯緊追著問道。 幾人面面相覷,無人作答。 見此,張清濯上前一步。走到珈藍寺老僧面前躬身行禮后問道:“大師,可能為我解惑?” 老僧神情尷尬,訕訕說道:“龍鳳大劫出現時,佛法尚未于九州弘揚廣大,佛門對此知之不祥?!?/br> 道藏沒有記載龍鳳大劫相關的歷史,玄門秘聞和黑書中同樣沒有記載。 這段歷史就像是被刻意抹去了一樣。 我們唯一可以確證的一點是,龍鳳大劫中陽鳳隕落,至于同時被滅殺的是哪條龍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龍鳳大劫的時間和謝流年故事里的大蛇走蛟完全吻合。 最關鍵的是這個時間不確定,歷史上王朝更迭,一千多年前發生的事要從秦朝之后開始算,至唐朝為止,正好處于人間兩次封神之間。 諸葛亮以馬前課進行第三次封神,李淳風作推背圖主持第四次封神。 縱觀這段歷史,并沒有發生過什么和龍有關的大事件,也沒有和鳳凰有關的消息。 雖然各地都有見龍的傳聞,大蛇走蛟也在民間廣為流傳,但是真正稱得上禍亂人間的。卻是一件也沒有。 眾人都關注在張清濯身上,移魂韓百川的那位中年男子也不例外,我從他眼中感知到了一絲殺機。 斗寶大會,茅山宗因謫仙派受辱,但是礙于昆侖劍氣,茅山宗想報復很難,除非道門大舉入世。 傳聞茅山宗即將有陽神出世,但若張清濯能在昆侖以元鳳血脈封神的話,謫仙派和茅山宗孰強孰弱依舊難斷。 現在的天地靈氣不足以誕生真正的神祇。但是張清濯卻可以憑借元鳳血脈掌握半神之威。 神樹之爭的時候,蒼梧族圣女手持鳳凰翎所化的烈焰神刀斬出的那一刀,便是半神之力。 若換成張清濯來斬,要比她更強。 即便茅山宗有了陽神,也未必能接下。 繞過張清濯,終于有神念開始關注到我。 謝流年認得我,他認得,全真教的李道然自認也清楚我的身份。 除了這兩人,兩位野仙也知道我是誰。 這四人都未與我搭話。天師府的張云靈余光掃視一圈,也沒有與我搭話。 但是茅山宗的人卻沒有放過我,因為我是和張清濯一起來的。 “你是誰?”移魂韓百川的中年男子望著我冷冷的問道。 “與你何干?”我淡淡的應道。 “好,很好?!?/br> 中年男子再不看我,專注盯向封神祭壇。 我們都是陰神來到這里,動干戈陰神必定受損。想辦法通過這第五層墓宮的考驗才是頭等大事。 現在已經判定,這第五層墓宮和封神相關,但又不是真正的封神。 如何才能通過考驗呢? 祭臺高兩丈,向下有臺階,要知道考驗是什么,只能登臺。 可是,誰也不肯第一個先上去。 就在我們遲疑的時候,祭臺上發生了變化。 黑氣涌動,籠罩了整個祭臺。 隨后。一扇虛空之門在黑氣中顯現,門背后是一望無盡的黑暗虛空。 看來,這便是劉伯溫考驗的真正目的。他想讓我們進入門背后的世界。 “秦玦,這便是可以通往天界的封神之門么?”張清濯以神念詢問。 “天門早已關閉,封神何從談及?!蔽艺f道。 “那這扇門是通向哪里的?” “我也不知道通向哪里。不過我們既然來了,總要進去走一遭。走吧,我們這就進去?!?/br> 見我作勢欲走,張清濯又急忙問道:“你不擔心里面有危險?” “其實真正的考驗在天梯上已經結束了,雖然我不知道門背后的世界到底隱藏著什么,但我可以肯定對我們是沒有惡意的?!?/br> 說完,我當先一步踏上臺階,走向黑暗之門。 站在門口,我轉身對著張清濯點點頭,又看了謝流年一眼,再轉身進入門中。 無盡的黑暗將我籠罩,五感六識頓時封閉。 穿越黑暗之門的這一刻。我感知不到自己的存在,仿佛進入了一場混亂的夢境,又仿佛神神魂歸于天地,自己也化為了希夷。 冥冥中不知過了多久,當我再次恢復神識的時候,發現自己依舊處于黑暗虛空之中。但是,在我身邊卻有無數個透明的神魂虛影環繞。 說是神魂虛影也不對,這應該是希夷。 黑書中寫道,人死為鬼,鬼死為希夷,希夷也可以看做是沒有意識的魂靈。 我仔細觀察著這些希夷虛影,皆為古人相貌,什么都看不出來。 這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我嘗試和他們交流,他們無知無覺不給我半點回應。 我陷入沉思,開始回想自己是怎么來到這里的。 想著想著,我忽然記起來黑書中在提及希夷之氣時記載的一句話,說的正是封神之事。 黑書是這樣說的,由于所封的神祇皆為人族的大人物,名傳千古,浩氣長存。 所以,當這些人死后神魂歸于天地,但是卻依然會在人間留下一縷希夷之氣,與天地同歸。 念及此,我忽然明白劉伯溫在神仙墓鑄造封神祭壇的目的。 他造封神臺并不是要封神,而是要我們通神。 換句話也就是說,只有通過神祇的揀選我們才算徹底通過第五層墓宮的考驗。 如果不被選中,那么第五層墓宮將會成為神魂囚禁的噩夢,永遠無法醒來。 (一點前,還有一章,今天是三更,補償昨天的虧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