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原以為四年前將獨孤岳解決掉,獨孤氏便會一蹶不振,卻哪知,其子竟然如狼似虎,更是不容小覷。 武王只恨,當初離京時沒將那小子解決掉,留下禍患,將自己生生吃了這場啞巴虧! 而眼下放虎歸山,皇兄又不管,他總不能自己帶兵去慶州誅殺對方。 一口惡氣堵在胸間出不來,偏在此時,高霽的呻.吟聲又進了耳朵…… 武王咬了咬牙,終于發話道,“你們準備一下,定要叫世子舒舒服服的走?!?/br> 這叫房中眾人皆是一頓,那位大夫卻明白了他的意思,趕忙應了聲是。 ~~ 臨安的消息傳到慶州,已又是近半個月后。 在阮家到來之前,慶州的織造業并不算發達,僅有的幾家織坊織的都是棉麻一類平民所用的布料,如以綾羅見長的阮家織坊這般,竟是當地頭一家。 也正因為如此,阮家在當地新尋的織娘都有些手生,加之織機還是從江南運來,與本地的織機又有不同,所以初時的日子,效率并不高。 為了盡快叫織娘們上手,這些日子阮青嵐,秦氏甚至安若都親自下到織坊里,手把手的教織娘使用織機,講解各種綾羅的織法。 芳若留在家中照顧小弟,趙家夫人劉氏知道他們一家的情況,也時常去幫小丫頭的忙;而明瑜,已經去了慶州有名的蘭山書院讀書,正與趙家二公子趙仰為同窗。 這日一早,安若與爹娘才到織坊,忽然就聽見了趙達的洪亮的聲音,“阮兄,阮兄……” 時值上午,想趙達這時候過來,或許有什么要事,一家三口便忙放下手頭事相迎,卻見到趙達一臉喜色。 且不等他們問,對方便迫不及待的講了出來,“阮兄,我這得了兩個,哦不,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br> 這叫阮家人一片意外,阮青嵐忙問道,“什么好消息?” 趙達快人快語開門見山道,“第一樁,臨安那個狗世子死了,連喪事都辦完了。第二樁,你那個狼心狗肺的大哥一家也跟著陪了葬?!?/br> 話音落下,阮青嵐秦氏及安若都是一怔。 雖然這都是可以預見的事,但眼下真的聽見,還是叫人有些意外。 “他們……都死了?” 秦氏還有些不太敢相信的樣子。 趙達大大咧咧,“那是自然,那狗世子都活不了了,武王府氣兒沒處撒,自然要找他們出氣,今早主上那里才收到的消息,那一家子落了個謀害世子的罪名,除了前些日子先沒了的那個老太太,其余都沒幸免?!?/br> 想來也是,那武王府豈是善茬兒,阮青江惹上這樣的主兒,這樣的結局也是必然的,否則,如今成了刀下亡魂的,怕是阮青嵐一家子了。 但那畢竟是同父的有血緣的親戚,阮青嵐與秦氏乍聽之下,心間還是難免有些唏噓。 趙達看在眼中,趕忙岔了話題說,“還有一樁喜事沒說呢,你們想不想聽聽?” 安若禁不住好奇,問道,“是什么?” 卻見趙達笑著對她道,“主上下令設立番市處,打算任命你爹為番舶知事?!?/br> 作者有話要說: 某王:高興么? 某若:孩怕,有種陰謀的趕腳。 第37章 這個消息, 著實叫阮青嵐夫婦及安若三個都是一愣。 安若不由的跟趙達確認,“您是說……王爺要我爹做官?” 雖然“番市知事”這個名號她從前并未聽過, 但從趙達的這番話中也可以聽出,這該是個官職。 而且“知事”兩個字, 聽起來似乎還不小。 果然,就見趙達點頭,“不錯, 就是這么個意思?!彪S后又看向阮青嵐道,“王爺今早才提及此事,正要問你的意見, 眼下先趕緊隨我去趟王府吧!” 原來他這是來叫人的, 阮青嵐雖然詫異,但也不敢叫王府里的貴人等,便跟妻女交代一聲, 隨趙達去了王府。 入了氣勢恢宏的鎮北王府, 阮青嵐跟著趙達一路行到書房外, 待人通報后, 才終于踏進房中。 他二話不說, 先向書案后神著蟒袍的獨孤珩行禮, “草民阮青嵐叩見王爺?!?/br> 余光中能見到這書房中還有其他一些人在,俱都穿著官服, 似乎是在議事的模樣。 “這位便是孤向各位提到的阮東家?!?/br> 獨孤珩允他平身,親自將他介紹一番,又專門同他道, “今日招阮東家入府,乃是有一樁要事相商,孤現在要開放與夏國關口,恢復雙方貿易,并設立番市處,以料理兩國通商諸事,孤覺得,阮東家多年行商,乃是行家,當勝任得了這番市知事一職?!?/br> 雖然來時路上已經聽趙達講了個大概,但此時親耳從獨孤珩口中聽到,阮青嵐還是覺得震驚,他做了半輩子買賣,雖說也算熟知經商之道,但在社會底層待得太久,卻從沒敢做什么當官的夢。 此時,他也自是不敢貿然應下,只是忙謙虛道,“王爺信任,實在令草民惶恐,但,草民出身布衣,從未中過舉,只怕是,擔當不起王爺之信任?!?/br> 這話一出,獨孤珩還未說什么,趙達卻忍不住出聲道,“阮兄有所不知,主上治下,向來任人唯賢,用糙話來說,那就是誰有本事誰上。想你當年白手起家,一個人在汴京那般商業密集之地闖出一片天地,顯然是你能干!既有才能,何須妄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