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被點名的伙計應了聲,招呼眾人放下貨物跟他走。 顏珞笙趁機看清他的相貌,果不其然,正是她認識的那個顧興。 “哎,你留下?!奔o茂沖她揚了揚下巴,“過來,替我辦件事?!?/br> 顏珞笙會意,配合地挪到近前。 待伙計們走得一干二凈,進屋后,她將揣了一路的信交給誠伯。 紀茂在旁解釋道:“誠伯,這位是我表妹,得姑母應允,跟著出來見見世面,望您能加以照拂。此外……莫讓旁人知曉她的身份,包括我祖父?!?/br> 誠伯起先還有些猶豫,但看過顏夫人的親筆信,他皺著的眉頭緩緩舒展,甚至露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 隨即,他對顏珞笙略一頷首:“原來是表小姐,失敬?!?/br> “不必如此客氣,”紀茂道,“您尋個說辭,讓她名正言順進入商隊就好。之后路途遙遠,天氣日漸炎熱,她總不能一直躲躲藏藏?!?/br> 誠伯思索片刻:“我們可以對外宣稱,表小姐是紀家旁支子弟,奉父母之命前來投奔,伙計們一年到頭在外跑商,連少爺都見不上幾次,更別說弄清紀家還有哪些遠親。只不過……” 他遲疑地望向顏珞笙。 讓一個出身矜貴的世家女自降身價,她未必心甘情愿。 誰知顏珞笙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即日起,我化名紀茵,文茵暢轂之茵,表兄可照舊喚我‘阿音’,而無需擔心露餡?!?/br> 誠伯訝然,紀茂和紀榮笑著應下。 顏珞笙抱了抱拳:“有勞誠伯?!?/br> 外祖父最信任的左膀右臂,一個是平伯,另一個便是誠伯。早些時候,平伯隨他外出經商,誠伯則留在揚州,把家中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母親是誠伯看著長大,兩人名為主仆,私下卻親如父女。誠伯教她認賬、教她打算盤,后來她進入商隊,也多虧了他從中周旋,說服外祖父同意。 臨行前,母親特意交代,若得到誠伯相助,定能事半功倍。 誠伯回了一禮,顏珞笙惦記著顧興的事,狀似無意地問道:“誠伯,方才那個叫做顧興的伙計,他與顧紹是何關系?” “表小姐慧眼如炬?!闭\伯點頭,“不錯,他本是顧紹家仆,后來出了那事,顧紹自身難保,遣散了不少仆從。顧興失去依靠,輾轉來到紀家名下的鋪子里做伙計,我見他為人機靈、手腳勤快,就留在了身邊?!?/br> “原來如此?!鳖佺篌辖忉尩?,“我不過隨口一問,長安城里鼎鼎大名的顧姓僅此一家,難免會有所聯想?!?/br> “鼎鼎大名?”誠伯戲謔道,“依我看,顧紹巴不得低調些?!?/br> 顏珞笙笑了笑,不置可否。 顧紹正是顧振遠的父親,曾在先帝親姊、前朝永寧長公主府中任職。 如今人們言必稱“前朝”,但仔細說來,先帝與那末代皇帝本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當年先帝率兵攻入長安,其兄驚懼自盡,太子主動讓位,不久后病故。 流言蜚語甚囂塵上,皆稱先帝逼死兄長、暗害親侄,是為大逆不道。 然而先帝登基后,任賢納諫,大刀闊斧革除弊政,非議之聲也逐漸消弭。人心如鏡,誰都不想再回到過去朝廷腐敗、民不聊生的日子。 唯有備受冷遇的前朝遺黨心懷怨憤,暗中籌謀著東山再起。 建昭七年,先帝在驪山遇刺,便是永寧長公主一手策劃。 同天,長公主家臣顧紹入宮請罪,呈上亂黨名單,希望以此換得活命。 倘若他提早半日,還能撈個救駕有功的美名,可惜他前腳剛說完,行宮那邊就傳來了刺客得手的噩耗,今上留守京城,甚至沒見到父親最后一面。 經查實,永寧長公主罪證確鑿,今上震怒,借此案大舉清洗前朝勢力,株連者成百上千,還將伯父謚號更改為“靈帝”,親自撰文鞭撻他的種種惡行。 文中寫道,先帝即位,承襲的是祖輩國祚,而那些昏聵無能、橫征暴斂的庸碌之君,作踐先賢基業,與天命背道而馳,才是徹頭徹尾的名不正言不順。 末了,他堅稱要與“前朝”撇清關系,枉顧眾臣勸阻,大筆一揮,將靈帝在內的幾任皇帝剔出宗廟,成了臭名昭著的孤魂野鬼。 此舉堪稱史無前例,卻也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好處。 與前朝沾親帶故的皇族世家,無法再仗著身份橫行霸道,即使僥幸逃過建昭七年的清洗,也只能夾緊尾巴做人。 今上整飭舊政、遷都洛陽,朝中幾乎沒有任何阻撓的聲音。 至于顧紹,因勇于告發,得了個虛銜封賞,便再無下文。 他卡在一個不尷不尬的時間點,未能阻止先帝遇難,還成了臨陣脫逃、背棄舊主的叛徒,落得里外不是人,任誰提起,都免不了嘲弄一番。 顏珞笙記憶中,顧振遠與父親關系寡淡,顧紹生前,顧振遠常年漂泊在外,他去世后,顧振遠除了每年清明例行上柱香,說他半個字都嫌多余。 就好像有這樣的父親,是他終生難以刷洗的恥辱一般。 因此顧振遠費盡心機,不大可能是為了顧紹,但她目前掌握的信息有限,更多也無從得知。 眼下只能確定,顧興的出現并非巧合,他既是顧家舊人,那么他來到紀家、接近誠伯,八成是受了顧振遠指使。 “少爺,您請看。我左右比較,城西這塊地無論位置、大小都是最佳之選,定能讓老爺滿意?!?/br> 顏珞笙回過神,只見紀茂從誠伯手中接過一沓紙,半晌,點頭道:“的確,該處離西市較近,可提供不少便利。既然如此,何不盡早買下?” 誠伯無奈道:“這塊地屬于忠勇伯,本已定好價錢,他卻一再出爾反爾,似乎篤定我別無選擇,竟將售價提升至每畝兩百貫?!?/br> “兩百貫?”紀榮難以置信地叫道,“他怎么不去搶?” 誠伯嘆氣:“少爺有所不知,這忠勇伯原是前朝舊臣,其夫人康寧長公主,乃是先帝庶妹。如今他雖無實權,可到底勛爵加身,非我平民百姓得罪得起?!?/br> 紀茂沉思片刻,抽出另一張紙:“不必與他糾纏,我看這塊也挺好?!?/br> 誠伯苦笑道:“之前未能談妥,忠勇伯大肆宣揚此事,現在人盡皆知我急需達成買賣,紛紛坐地起價,您相中的這塊,也要每畝一百五十貫?!?/br> 紀茂和紀榮面面相覷,一時不知該如何評價這種無恥行為。 忽然,顏珞笙開口打破沉默:“誠伯,您抽空約他再談一次,我有辦法讓他改變主意?!?/br> 誠伯愣了愣,勸道:“表小姐的好意我心領,但此人老jian巨猾,您只怕不是對手?!?/br> “那您預計如何?”顏珞笙反問道,“本朝嚴抑兼并,對土地買賣諸多限制,放眼整個長安,僅有幸存的前朝舊人還能拿出些許田地。他們唯忠勇伯馬首是瞻,若不從他入手、殺一儆百,今后您只會寸步難行?!?/br> 誠伯看她面色沉穩、話音冷靜,全然不似閨閣少女意氣用事,心念微動,暫且收斂了疑慮:“愿聞其詳?!?/br> 顏珞笙道:“蛇有七寸,想讓忠勇伯松口,須得弄清他怕什么。這些人原本風光無限,一朝改朝換代,從云端跌入塵埃,心理落差可想而知,建昭七年的清算,更是讓他們人人自危,此生功名利祿已無望,還要時刻擔心性命不保?!?/br> 頓了頓:“忠勇伯看似跋扈,實際卻在遮掩內心不安,他習慣了揮金如土的生活,如今被迫由奢入儉,難免適應不來,他大量拋售土地,漫天要價,想必府中已捉襟見肘。誠伯,您若繼續拖延,他定會率先沉不住氣?!?/br> 誠伯嘆道:“表小姐所言在理,我也想過這茬,但我與他身份懸殊……” “公平買賣,當無論身份、一視同仁?!鳖佺篌闲Φ?,“何況說起身份,他作為前朝余黨,更該收斂鋒芒安穩度日,而不是像現在這般招搖。您若心存顧忌,不妨帶我同行,我雖別無所長,但對本朝律令卻還略知一二?!?/br> 誠伯心思機敏,頓時明白她的意圖,想了想,答應下來。 不禁對這位初次見面的表小姐大有改觀。 紀茂和紀榮默然,對“略知一二”的含義產生了巨大懷疑。 顏珞笙又道:“此事莫讓旁人參與,談判當日,我和兩位表兄陪您足夠?!?/br> 她的眼眸幽深莫測,電光石火間,誠伯想到什么,背后突然竄起寒意。 下午,誠伯為忠勇伯府送上拜帖,字里行間低聲下氣,表示愿意聽從開價,懇請對方賞臉,詳談具體事宜。 三日后得到回音,忠勇伯極盡敷衍,只說讓他到曲江池畔的一處閣樓待命。 三月二十一,誠伯輕車簡行,攜顏珞笙、紀茂和紀榮四人去往曲江。 忠勇伯臨湖設宴,有一搭沒一搭地與幾位前朝遺老閑聊,從頭到尾沒有正眼看過誠伯,直到酒飽飯足,才勉為其難道:“老夫近日前思后想,兩百貫還是太少,這塊風水寶地乃皇帝御賜,賣給你這賤商,實在掉價,看你態度誠懇,老夫收你每畝兩百五十貫,就當給紀宏軒幾分顏面?!?/br> 說罷,等著誠伯跪地謝恩,豈料他竟不為所動,反倒是他身旁的年輕后生上前一步,好整以暇道:“忠勇伯,請恕在下多嘴,敢問您說的‘皇帝’是指何人?據在下所知,先帝與今上從未賜您半寸土地,往前追溯七十年,成帝在位時,您老人家應當還未出生?!?/br> 忠勇伯一口酒噎住,咳得漲紅了臉,掙扎著大罵“放肆”。 卻不敢說“前朝靈帝”,那是嫌自己命太長。 顏珞笙沒有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本朝嚴禁大量轉賣或高價拋售土地,只因我家老爺有從龍之功,得先帝特赦,可在兩京添置些許田宅,供行商周轉所用。您若有異議,不如向洛陽上書一封,請陛下圣斷,倘若陛下認為您言之有理,兩百五十貫,我等定分毫不差送到您府中?!?/br> 忠勇伯聽聞此言,氣得怒發沖冠,一聲令下,身后家仆蜂擁而上。 然而這群人終日頹廢消沉,除了虛張聲勢別無他用,沖在前面的兩人被誠伯輕易放倒,紀茂和紀榮也一躍而起,不多時,忠勇伯府的仆從躺了滿地。 忠勇伯面色青白,不知是因為驚嚇還是憤怒,看熱鬧的前朝遺老們早就連滾帶爬作鳥獸散,混亂中掀翻桌子,潑了他一身酒水。 誠伯緩緩坐下:“忠勇伯,在下/體諒您苦衷,三番五次退讓,您又何必咄咄逼人?” 忠勇伯喘了口粗氣,啞聲道:“你想如何?” “市價,一百貫?!?/br> “你……” “您且聽在下說完?!闭\伯道,“我等經商之人,素來講究信義,今日領您一份恩情,將來必有所償還。紀家在長安有諸多生意,吃穿用度不一而足,您若愿意,在下可按照比市面上稍低的價格,為忠勇伯府長期供應?!?/br> 忠勇伯一愣,陷入沉默。 喜歡重生后白月光崩了人設請大家收藏:()重生后白月光崩了人設rou文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