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況且現在縣里半強迫的讓大家修了水渠,用水也比以前更要方便些。眼看著今年的日子又有了盼頭,村人們心里實在是有些高興。 春分之后,村里人就陸陸續續的開始在自己田里面育苗了。 把昨年收獲的稻谷篩了又篩,選出里面顆粒大又飽滿的稻谷成為稻種,希望今年也能有一個讓人滿意的收成。 林家也不例外,家里閑下來的時候,一家人就開始篩選稻種了。不過林家的田是真的不多,因此幾斤稻谷也就夠了。 育苗的活兒,是林父和林母兩個一起做的。奚悅對此一知半解,這次倒是可以一次看個齊全。 等秧苗長到小腿那么高,就可以準備移栽了。從育苗到插秧,這中間又是一個多月的時間。 秧苗可以移栽了,村人們卻并沒有多高興,因為村外那條河的水位,明顯的比往年低了很多。 晚上吃飯的時候,林母就在飯桌上和林父說了這件事情。 “我今天去田里看了,田里的秧苗大多都已經長得差不多了,可以移栽了。 不過,我心里總有些不踏實,看水渠邊上往年流水的痕跡,今年的水位,估計只有往年的一半?!?/br> 說到最后,林母忍不住嘆息了一聲。林家村屬于南方地區,每年吃的糧食就是田里種的稻米了。 這對所有人來說,就是全家老小第二年的口糧。要是沒種好,保不準第二年就要餓肚子了。 可是種稻米就離不開水,水不夠,稻米想要種好就太困難了。 林母當時發現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心里咯噔了一下。她原本還以為,今年特意修檢了水渠,說不定氣候就不會對種稻米有太大的影響了,現在看來,還是高興得太早了一點。 “一半?現在就已經這么少了嗎?” 一年當中,河水的水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春日冰雪消融,夏天雨水充沛,這兩個季節,河水就會非常充足。 等到了秋冬時節,河水的水位才會往下降一些,但是也不會降得太厲害。像這樣春初就降了差不多一半水位的情況,實在是前所未有的。 林父猜測,是不是因為幾個月都沒下雨下雪,河水得不到補充,反而一直在消耗著,這才讓水位都慢慢降低了? 如果現在的河水都已經比往年少了一半,那接下去的幾個月,就更顯得難熬了。雖然村口這條河,還從來沒有過斷流的時候,但是萬一呢? “今年除了稻米,再多種一些地瓜吧!地瓜不挑地,地力好不好都能有些收成。 還有山上開出來的那一畝的荒地,原本說要種薯莨的,也騰出一些來種地瓜。關鍵時候,地瓜可比好些東西都能填飽肚子?!?/br> 遇到今年這種狀況,種植薯莨的計劃,就不能按照原本的打算,只能打折扣執行了。 即使林家已經準備好了,省著吃可以吃兩三年的糧食,但是該做的準備還是不能少。那些糧食,是林家最大的依仗,也是最不能讓別人知道的秘密。 當別人缺衣少食的時候,林家一但暴露了自家不缺糧食的情況,那就是把自己立上去當靶子。 “種地瓜好,種地瓜好,那東西種著也不費事,今年是該多種一些。芋頭什么的,也種上一些。 那今年這樣的話,菜可能就要少種一些了。還好去年曬了不少菜干筍干,壇子里也有酸菜醬菜,菜倒是不會沒得吃?!?/br> 種地就是這樣,靠天吃飯。一但氣候天時不對,免不了要多做些事情來補救。一邊吃著飯,林母就一邊和林父商量著田地里的事情。 水位降低的實在是太明顯,村人們前后幾天也就全部都發現了。和林母的反應一樣,大家都在想著怎么去處理現在這個情況。 有的人家和林家一樣,打算多種些抗旱的作物,地瓜是村人們的首選。還有的人家,卻打算比往年下更多的稻種,希望能減少稻米的損失。 不管怎么樣做,但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想讓今年不會一點收成都沒有。 這天是林家準備插秧的日子,林家一家四口都穿著方便做活兒的衣裳,去了自家的田里。 林小弟沒在,他已經回鎮上學堂去讀書去了。褚舉人的學堂是教人讀書科舉的,自然不會像林父的村塾一樣,凡事到了農忙的時候,還要給學生們放假。 雖說奚悅和露娘姐妹兩個也跟著來了,但是她和露娘都是不下田的。 奚悅是因為人太小了,林父林母覺得她掌握不了插秧的技巧,怕糟蹋了這些秧苗。 露娘則還是之前的那個原因,待嫁之身,要好好補養。插秧看似輕松,實際上也累人,林父林母寧愿自己累一些,也不想讓露娘來幫忙。 于是,今天的安排,就是林父林母插秧,而奚悅和露娘負責來往運送秧苗,讓林父林母不必來回折騰。 林父到田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田邊水渠的水位。 本來看林父去看了水渠回來,奚悅還想問一問結果是什么,但是看到林父臉上一點高興的神色都沒有,奚悅就知道不必問了,肯定是水位依然很低,甚至還比之前更低了。 林父林母兩人沉默著下了田,拎著一桶秧苗就開始干活兒?,F在的情況已經不怎么好了,未來很有可能還會更糟。 但是面對這種情況,他們除了盡力去做,還能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