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節
哪怕在現代,還有不少人無法接受妻子比自己地位更高更強,何況是從小接觸以夫為天思想長大的季崧? 林柳倒沒有因此對季崧失望,只是有些擔心而已—— 若是季崧無法接受,只怕不但季崧與林家之間的合作關系會受到影響,自己與季崧的未婚夫妻關系也會受到影響。 林柳還挺喜歡季崧的,雖然還不到愛的地步,但若是可以,她并不想與季崧分開。 但若是三觀不同,兩人還是分開比較好。 掙扎許久,林柳還是決定直接問他:“你是無法接受女人當皇帝,還是無法接受自己的妻子當皇帝?” 后者還只是大男子主義的問題,不涉及三觀,還能調、教;但前者的話…… 林柳斂下眼瞼,不愿讓季崧看到自己眼中情緒。 季崧心里慌了一下:“都不是,我并沒有無法接受女人當皇帝,也沒有無法接受自己的妻子當皇帝,只是……” 他沉默半晌,開口,“如果你真的當了皇帝,我會覺得有點兒奇怪。我是你的丈夫,卻必須聽你的命令,必須站在朝堂上仰望坐在龍椅上的你……” 感覺兩個人的地位一下子分出了高低,讓他渾身不自在極了。 遲疑片刻,季崧提議,“我覺得林伯父當皇帝挺好的,我也相信林伯父的人品。他不會卸磨殺驢,對我出手的?!?/br> 林柳看了他一眼:“人心易變,我都不相信的事情,你竟然相信?” 季崧啞然,他其實也不太相信。 半晌后,他再次開口:“唐朝武則天與李治二圣臨朝,我們難道不能像他們一樣嗎?” 林柳失笑,搖頭道:“那與你當皇帝,我做皇后又有什么差別呢?” 武則天與李治二人臨朝的時候,占據主導之位的其實還是李治,一旦李治對武則天起了旁的心思,武則天想要自??刹粫敲慈菀?,更別說后面還能以女子之身登基了。 何況,兩人的情況與武則天、李治完全不同。 首先—— 她點出事實,“你手上有兵權,一旦我們效仿武則天與李治二圣臨朝,你的手下根本不會將我放在眼里。不但是你的手下,就連文武百官乃至天下百姓,都不會將我看在眼里?!?/br> 甚至上奏,讓季崧將她廢了都是有可能的。 其次—— 如今禮法森嚴,程朱理學大行其道,女性地位已經被壓迫到極致,高高在上的男人根本無法接受有一個女人踩在他們頭頂。 唐朝的社會環境比如今開放那么多,武則天登基之后不也同樣被人罵“牝雞司晨”? 二圣臨朝在如今這個社會,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季崧沉默。 林柳笑了笑,上前擁抱了他一下,小聲道:“你回去想想,就算你打算自己當皇帝也是可以的,到時候我們三人再商量就是了?!?/br> 季崧此時心慌意亂,只能順著林柳的意思點頭。 等人走后,林柳嘆了口氣,隨便找了個臺階就坐在了上面。 然而林柳等人不曾想到,他們三人根本就還沒有商量出,到底由誰來當這個皇帝的時候,京城卻開始接連出事兒。 首先,便是忠順親王府的王妃,在得知忠順親王被抓之后,直接帶著自己的心腹找上世樂郡主,一一將世樂郡主這些年在她身上施加的手段,全都還了回去。 世樂郡主自然反抗,兩人在你來我往的扭打之中,王妃收手不及,竟然將世樂郡主給殺死了。 這事兒本來發生在忠順親王府,王妃這些年對王府的掌控力直線上升,倒也不會讓這樣的事情傳出忠順親王府半步。 但忠順王妃在殺人之后,似乎是受到了刺激,沒說逃跑或是到衙門自首,反倒大搖大擺地來到了皇宮,提出想要與忠順親王見面的請求。 皇室宗親都被關在一起,其實也有人質的作用。 為了防止他們通過別人向皇宮外的手下發布命令,宮里自然是不能容許他們探望的。 但忠順王妃身份特殊。 季崧帶回來的士兵都已經知道,林家大姑娘是自家將軍放在心上的未婚妻,而忠順王妃卻是林大姑娘弟弟的未婚妻的母親。 因為忠順親王也算不得多重要,所以士兵在往上通傳,卻得知林柳等人忙著處理大事,無暇關注這點兒小事后,他們看在林柳的面子上,猶豫之后干脆讓人帶著忠順王妃進了皇宮。 超乎所有人預料的是,王妃探望忠順親王并非因為擔心,而是為了…… 殺死忠順親王。 在所有人都不曾防備的情況下,忠順王妃從頭上拔下金釵,在殺了忠順親王之后,又在士兵過來阻攔之前,選擇了自殺。 當時在場的人都被嚇傻了,消息傳開后,其他人也被嚇得不輕。 林柳不得不趕過來詢問情況。 但士兵對此一無所知:“她來到宮門求見的時候,臉上還笑瞇瞇的,話里話外也都是對忠順親王的擔心,卑職也不知道她是要進來殺人啊?!?/br> 誰特么想得到,這王妃在明知道忠順親王沒什么好下場的時候,還會提前進宮來殺人呢? 林柳等人要嚴查皇室宗親是否犯罪之事,是在決定下達之后,就傳遍了整個京城的,忠順王妃不可能不知道此事。 而按照忠順親王這些年犯下的罪行,一個死刑絕對跑不了。 忠順王妃作為忠順親王的枕邊人,不說對忠順親王做的事兒了如指掌吧,至少部分情況是知道的吧? 誰能想到,她進宮是為了殺死一個必死之人? 林柳還沒來得及調查清楚忠順王妃殺人的原因,宮外就再次發生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 朝中某位大臣的妻子,在知道他被關在皇宮,以后肯定沒有好下場之后,便回到娘家帶了許多家丁侍衛,將丈夫的寵妾給脫光了衣服吊在大門口,讓所有人圍觀。 這位夫人這樣做的原因倒是很容易就調查清楚了,因為這位大人當年還只是一個窮書生的時候,為了能繼續往上考,便娶了商人出身的原配。但等他登上高位,用不上岳父一家后,便開始嫌棄妻子出身,甚至納了幾個知書達理的小妾。 其他幾個還好,是真的知書達理,被納之后哪怕得寵,對原配也有幾分尊重。但被原配剝光了衣服吊在門口的這位,卻屬于恃寵而驕,仗著官員寵愛不將原配放在眼里,甚至對原配的孩子多番打壓的惡妾。 以前原配擔心自己對妾室出手,丈夫會為了寵妾算計自己娘家,于是一直壓抑忍讓。 如今知道官員被抓后,她沒有猶豫,立刻著手報復這位妾室。 此后京城又發生了幾件或荒誕,或駭人聽聞的案件,兇手與受害人也都是被關在皇宮里的這些皇室宗親與官員的家眷。 甚至還出現了兩件妾室,或妻子跟著別人私奔的丑聞。 林柳聽到這些消息后,心情蕩到了谷底,整天板著個臉在出力各種事情,身邊伺候的人幾乎不敢大聲說話,唯恐惹怒了她。 碧春等心腹膽子倒是大些,見她似乎很在意這些消息,便開口問她:“姑娘為何一直沉著臉,可是覺得這些夫人小姐們做得太過? ” 林柳先是一愣,旋即搖頭:“我只是在想,她們為何會選在這種時候爆發?!?/br> 碧春一點不覺得奇怪:“因為男人都被關在皇宮,出不去,沒辦法為那些妾室或者其他人做主了啊。而且他們出來后肯定身份地位都不如以往,再也無法對她們造成威脅,他們自然要抓緊時間報仇?!?/br> 林柳當然知道是這個原因,她只是在思考這背后的根源—— 男權至上的社會,女人為了更好的生活,只能依附自己的丈夫或父親,為此不得不接受、忍耐自己完全無法接受的事。 一旦跳進狼窩,她們甚至沒有逃離的機會。 而這一切的原因,都只是因為女人無法為自己的命運做主:她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丈夫,沒辦法在這個社會上找到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除了嫁人,也沒辦法靠著自己改變自己的社會階層。 所以她們就像是被豢養在后宅的牲畜一樣,只能任人宰割。 可現在,林柳有一個可以改變這一切的機會。 只要她能牢牢抓??! 原本對皇位的歸屬還有些無所謂的林柳,突然對這個皇位生出了一份勢在必得的野心。 她必須拿下這個位置。 林柳給江南那邊寫了幾封信,同時開始頻繁地與各家家眷聯絡,甚至時常與皇后等人商談事情。 一切改變,都在悄無聲息的進行。 …… 林如海與季崧聽到此事后,倒是沒有什么特別的反應。 這樣的事情在每一次改朝換代的時候,都會發生—— 不但是后院女眷會抓住機會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權貴們落難之后,他們的仇家也會趁機報復。 事實也正如此,在這波女眷爆發之后,之后又出現了不少想要趁機報復落難得仇家之人。 因為這些人手中的力量與女眷不同,帶來的危害也更大,所以季崧直接派兵鎮壓,將那些試圖在這期間挑事兒的人全都抓了起來。 擔心這些人當中真的有人心中有冤情,季崧還在林柳的提點下,派了幾個士兵專門記錄他們報仇的原因,若是經過查核,確定他們說的是真的,被他們報復的人的罪行便多了一筆,等到他們所有的罪行都查出來后,再一起清算。 這些人知道季崧等人是真的想要查案之后,一個個也不說趁著如今混亂的時候報復仇家了,反倒拉著士兵將自己這些年受的苦、吃的虧全都說了出來,還求他一定要為自己做主。 等這這些人回家之后,再一宣傳,不少原本礙于對方權勢而只能忍氣吞聲的老百姓們,也都紛紛早上京兆府尹與大理寺,拿著證據與狀紙狀告某位大臣或是皇室宗親,或是他們的家眷子嗣。 這對林柳等人來說,是會減輕工作量的行為,他們自然舉雙手歡迎這些老百姓的到來。 見官府受理了老百姓狀告權貴的案子,其他人還在觀望的人也都站了出來,將自己在權貴手上吃的虧與受的罪全都說了出來。 于是短短兩個月時間,林柳等人便將皇室宗親與文武百官的罪行查清,并按照法律定下了罪行。 林柳看了一下,除了極少部分官員與極個別的皇室宗親,如今困在皇宮的這些權貴幾乎全軍覆沒,就算不是每一個人都犯了死罪,大部分人也都會被關在大牢里面清醒幾年。 皇室宗親自然全都抓了,官員中罪行輕微的,罰了他們大筆銀錢用來償還被他們欺壓的老百姓后,便繼續留在朝中做官,將功折罪—— 沒辦法,沒犯罪的官員太少,若是全都抓了,朝廷的運轉就成了大問題。 而被放過的這些官員,大多只是治家不嚴,或是縱容豪奴侵占了老百姓的良田。但是手下做事都有分寸,并未鬧出人命,也沒有真的將人逼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所以在翻倍償還了老百姓的損失后,他們還能繼續做官。 至于其他人,鬧出人命了的官員肯定不能用,沒有鬧出人命的也會嚴格考察之后,確定真的有做官的本事,且犯下的罪行有彌補的機會,才會將人留下。 在一番嚴格挑選之后,林如海再次組建出了一套勉強可以維持朝堂運行的官員班子,京城也暫時恢復了平靜。 而江南那邊,在皇帝被抓的消息傳過去后,除了徐州等仍舊被四位郡王掌控在手上的城市在外,其他地方的糧鋪接二連三地開門。 同時,一車一車的糧食如流水一般地涌入了受災城市,成功將受災的老百姓解救下來,避免了流民的出現。 至于瘟疫,也在林柳的現代衛生知識指導下,成功控制了大范圍蔓延。之后鹿歲靠著他遍布全國的商路,從全國各地找來了不少醫術精湛的大夫,很快找出了治療瘟疫的藥方。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除了徐州等地,因為缺少糧食,本來已經被安撫好的百姓再次暴動。 甚至于,連南安郡王等人手下的士兵,都因為糧草短缺而有了嘩變的苗頭。 季崧得知消息后,立刻帶兵出征,想要趁此機會直接將幾座城池拿下。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離開后不久,鹿歲從江南寄來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