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本來她還以為自己遇上了良人得償所愿,后來才知道那是一場騙局。對于感情, 吳惜月已經不期待,只是想要讓兩個孩子好好長大,能有一個好的夫子教他們懂事明理。 吳惜緣聽到這話, 頓時失笑:“這個世上,沒有一個男人會永遠愛慕一個女子,所以我從來都不期待他們能真心對我。我只需要……他們離不開我就行。當初我和親十年,周國大皇子身邊只我一人,你知道他為何身邊沒有別人嗎?” 蘇允嫣并不好奇,但又覺得聽聽無妨,于是站在原地沒動。 吳惜緣語氣傲然:“因為我讓他明白,離開他我也能活得好。有些事情,他得仰仗于我。周國皇帝很喜歡我這個兒媳,他的那些兄弟尊重于我,他那些出身名門的弟妹言談舉止衣衫首飾都往我身上靠……meimei,興許你不知道,我在周國,一樣是第一美人,一樣受人追捧……” 蘇允嫣懶得聽她吹,抬步走了。 皇上得知了吳惜緣想要見他,只冷笑一聲,道:“她以為和親就能出去?我偏不讓她如愿!” 這么個胡作非為但又出身高貴的女子,他是絕不會放出去了的。 皇上太后都沒有見吳惜緣。 半個月后,楊國先后接到了其余兩國的國書,言只想求取佳人,若楊國皇帝愿意成全,他們即刻就可退兵。 本以為皇上會為難一番,誰知他當即就提筆寫了回信。大意就是:之前已經讓meimei思念女兒十年,如今他是再做不出放外甥女和親讓meimei傷心的事。當然了,兩國聯姻,平息戰亂是百姓之福,楊國沒理由拒絕。但惜緣公主如今位比親王,身份尊貴,若是讓她和親,于楊國顏面有損。所以,如果兩國真有誠意,兩國皇子實在放不下佳人??膳筛髯缘幕首拥綏顕?,確定人選之后,在楊國成親 ,入住京城的公主府。 末了還再三保證,無論哪國皇子與公主成親,都會是楊國的貴客。絕不敢有絲毫怠慢。 皇上這樣的國書一出,惹得楊國眾人拍手大贊。 對??!咱們也不是不聯姻,之前我們已經嫁出了公主,現在怎么也輪不到我們再嫁公主了。 你們若真有說的那么誠心,倒是把皇子送來??! 皇上這也是試探。試探周國三皇子對吳惜緣到底有幾分真心,這份真心有多真,他是不是寧愿放棄周國皇位也愿意過來和親。 當然了,對于良國那邊,只看六皇子之前將吳惜緣當做舞姬使喚,就知他壓根沒有真心,是尋仇而來。 到了這時候,皇上還有些期待外甥女手段高一些,讓周國三皇子對她死心塌地非卿不娶才好。如此,三皇子愿意到楊國聯姻,楊國之??山?! * 皇上反將一軍,其余兩國很明顯沒反應過來還有這種聯姻法子。 從古至今,聯姻都是送出自家公主。還真沒有誰會送出自家的皇子。 送皇子其實比送公主聯姻還要讓人詬病,一般都是弱者向強國表示自己沒有不臣之心,才會送皇子為質子。 說白了,就是人質。 如今兩國壓境,該是楊國勢弱,怎么都輪不到其余兩國送質子。換句話說,聯姻之事,根本不可能了。 良國還好,本就不是誠意求娶。既然不能講和,那就打唄。本身他們也是抱著找茬的心思來的。 但對于周國來說,周國朝堂上當然是不愿意的??芍車首蛹m結不已,他想要和佳人相伴,但又不想放棄皇位。 并且,就算他想聯姻,朝堂上的那些官員也不答應??! 事情僵持住了。 還是那句話,兩國交戰并不容易,費財費力費人命。 真打起來,不一定收得住。尤其楊國兩邊邊境把守的都是多年老將,兩邊地形也易守難攻,想要拿下并不容易。 或者說,周國和良國都在等對方先動手。 萬一自己先動了手,而對方掉頭就跑。等到這邊兩敗俱傷,再出來坐收漁翁之利怎么辦? 如果說楊國是蟬的話。其余兩國都不想做螳螂,只想做后頭的黃雀。兩邊都一樣的想法,都一樣等著對方先動手。事情就這么僵著。 而蘇允嫣,在這個初春里,悄悄去了楊國與良國的邊境桐城。 她主動提出要去看看,一來是看看邊境那邊自己能不能幫上忙,經歷了這么多事,蘇允嫣自任揣摩人心還算有一套。二來,京城這邊找不到多少有用的植株,或者說有用的都已經被她翻了出來,最好是再出去看看。如果能找到高產的作物,便不虛此行。 皇上并不答應。但他確實有派信任的人去兩國邊境策反對方官員的想法,不說讓別國官員臣服自己,只想找出那些主和的官員,把邊境的官兵弄回去即可。 不是皇上怕打仗,而是現在真不是打仗的最好時機。 皇上思量再三,派出了二皇子。 二皇子性子溫和,對誰都一副笑瞇瞇的樣子。讓他去,不會得罪人。二皇子已經娶妃,但后院只有二皇子妃一人,這一回去邊境,甚至還夫妻二人同行。 在別人看來,這三人行跑去邊境,實在是胡鬧。 皇上也做出一副無奈的樣子,表示自己年紀大了,管不著胡鬧的后輩。 任性的三人在出了京城不久之后,就扮成了普通富商。年輕的家主帶著妻子和meimei去邊境想要找良國的商人做些生意。 譬如,馬匹! 最近這十幾年間,三國之間不太平。用以打仗的馬匹各國早已有律法規定,不得私底下買賣。一經發現,就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別看罪名這么重,但若肯給價錢,還是能買得到的。 這也是蘇允嫣提出的法子,如果能給高價把良國軍中的馬匹買過來,他們還拿什么打? 三人到了桐城之后,先找了客棧住下。 因為良國的官兵就在幾十里開外,整個桐城之中并不安寧,商鋪關了大半,城中稀稀拉拉根本沒幾個人。 桐城守將盧將軍今年已經五十多,鎮守邊境已經十年。對于城中百姓攜家帶口逃跑的事并不阻止,反正他手底下的兵沒跑就成。 二皇子到了的當夜,悄悄去找了一趟盧將軍?;貋砗?,還是個年輕富商。帶著妻子和meimei在邊境各處打聽能夠賺到錢的生意。順便去各大酒樓茶樓和首飾鋪子里一擲千金,一副豪爽家中不差錢的模樣。 如此三日后,有人找了上來。 來人著一身楊國人的服飾,三十多歲的中年漢子,滿臉胡茬看不清臉。但看得出對方并不習慣楊國特有的寬袍大袖。 蘇允嫣和二皇子妃坐在一旁,聽著二皇子和對方推杯換盞。 “你這一看就是富家貴公子,養得極嬌?!眮砣撕攘司?,神秘兮兮道:“你這模樣,落在別人眼中,就是冤大頭?!?/br> 二皇子眉頭一皺:“我又不蠢,怎么會讓人騙?再說,誰敢騙我?” 最后一句,說得底氣十足。 來人訝異:“你可是有親戚是官員……” “當然,”二皇子一副熏熏然模樣,似乎喝多了已經分不清,二皇子妃伸手拉他,還被他一把拂開,不耐煩道:“男人辦事,你少管我?!?/br> 又對著那中年漢子傲然道:“就沒有我不敢賣的東西。我舅舅他……嗝……”一個酒嗝兒將他接下來的話給打了回去。 但神情眉宇間,已經表示出自己家世不凡。 來人眼睛一亮:“那鐵……你敢要嗎?” 二皇子想也不想,“當然敢?!?/br> 蘇允嫣心跳了跳,低下頭喝茶。所有的利器都離不開鐵,關于鐵,甚至比馬匹的管制還嚴。 他們這……說不準還真釣著了一條大魚。 二皇子妃又去做戲,拉著夫君的袖子哀戚道:“你別胡說,這可是殺頭的大罪?!?/br> 又被二皇子一把拂開:“你別管我,我心里有數。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想要賺錢就得膽兒大,等你男人我賺了錢給你買花戴……咱們的銀子不能干放著不花,得錢生錢……你一個婦道人家不懂這些道理,看著就是?!?/br> 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乍看之下,就是個被家里寵壞了的紈绔。和平時的翩翩佳公子截然不同。 誰能想到,這是楊國的自小由名師教養長大的二皇子? 第141章 替身meimei 二十六 看得蘇允嫣暗自咋舌不已。 二皇子妃滿臉狐疑, 有些懷疑這人是不是被換了。 但是沒有深聊,二皇子妃沒多久就借口夫君已經喝醉,不宜再談生意,非把自己男人拉走。 中年漢子也沒強留, 任由他們離開。 接下來的好幾日, 中年漢子經常邀二皇子出去。 而這邊暗衛也沒閑著,很快就查清楚了中年漢子的身份。因為二皇子很忙, 二皇子妃又得做出一副擔憂夫君做錯事的模樣……實在是那中年漢子是個混不吝的, 萬一帶二皇子去花樓點了花娘, 二皇子睡還是不睡? 二皇子妃肯定是不讓他睡的, 誰知道那些女人有沒有???就算沒病, 她心里也不好受啊。為防這種事情發生, 她得親自守著! 事急從權,暗衛查出來的那些事, 都稟到了蘇允嫣這里。 那中年漢子, 是良國七皇子府的幕僚袁期, 也是七皇子的母舅。 良國七皇子今年才十八歲, 母妃出身不高, 但長相貌美, 因為是皇上最小的兒子,很是得寵。良國這些年間一直盤算著進犯其余兩國,國庫中雖有銀子, 但皇上卻把得很嚴,平時并不亂花。就算是對著最疼愛的兒子, 也并沒有多大方。 七皇子從小被寵得任性妄為,他的舅舅也因為出身眼界不高,只想著往自家摟銀子。平時在良國沒少干壞事。 良國情形復雜。國主年邁, 底下的幾個皇子各有各的心思。其中也有通透的,就和如今的楊國皇上認為現在不是打仗的最佳時機一樣,良國的幾位皇子中,也有兩位認為此時不是迎戰的最好時候。所以,并不贊成此時出兵。 可六皇子找來了一個道士,宣稱可以煉出仙丹,讓人長生不老。哄得皇上眉開眼笑,也就任由他胡鬧。 倒不是良國皇帝真的昏聵到那種地步,而是六皇子說了,他就是想給三哥報仇,就是想給吳惜緣那個女人添堵。并沒有真的要打仗,只要讓這天下人認為那是個紅顏禍水,讓她被天下人唾罵,他就滿足了。 于皇上來說,只是做出一副陳兵邊境的模樣而已。反正楊國自顧不暇,若想要他退兵,當然要給好處,興許還能訛詐楊國一筆。沒多想,便答應了。 可良國皇帝不知,其余兒子大了,并不如以前聽話??吹剿麑α首影僖腊夙?,難免就多想了。 再有,這不是打仗的最好時機,怎么能出兵呢? 兩個皇子勸也勸了,跪也跪了,說服不了皇上。只能暗地里想轍,既要壞了皇上的事,也不能把自己暴露出去。 這個時候,比較蠢的袁期就被人盯上了。 兩個皇子聯手,把軍中的馬匹和鐵器偷了大半出來,讓這筆東西順理成章落到袁期手中。 蘇允嫣聽到暗衛稟告,眼睛一亮:“也就是說,他手中是有真東西的?” “是?!卑敌l并不抬頭:“那人招認,四皇子和五皇子打算分成三批將那些東西給袁期,目的是讓他賣一批給咱們楊國,也賣一批給周國,再自己派人買下一批?!?/br> 分成三波之后,再多的東西也不多了。想要靠著這點兒東西成事,壓根兒不可能。 蘇允嫣輕敲桌子:“咱們想辦法,把這些東西都買下來?!?/br> 于是,二皇子又喝了兩次酒后,從袁期手中拿到了第一批貨。 然后,他又吩咐了別的人,扮成了周國人,拿到了第二批,又想辦法灌醉了那邊四皇子想要接收貨物的人,拿到了第三批。 這些東西,讓人送了一半去柳肅錦那里。 而良國那邊發現輜重和馬匹少了大半,守在邊境的眾人心都是虛的。真打起來,誰打誰還不一定呢。 蘇允嫣又讓人放出消息,說良國軍中有內賊,已經將糧餉和馬匹包括武器都賣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