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話說到這種份上,應該是真的有急事。 吳惜緣沉吟了下,吩咐道:“你們退下?!?/br> 護衛和丫鬟統統散開到七八步外,孫長霖松了口氣,上前靠近車廂,溫柔問:“公主,幾日不見,您還好嗎?微臣能看看您嗎?” 吳惜緣語氣冷淡:“有話就說?!?/br> 孫長霖不敢唐突,站在簾子外:“公主,微臣有許多話想跟你說。當初您被周國迎走的時候,微臣傷心了好久,又擔憂您在異國他鄉被人欺負沒人幫忙。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您回來,微臣很歡喜,也……想要照顧您!上一回惜月她說的話是真的,微臣既想要您知道,又怕您知道……” 第125章 替身meimei 十 馬車外, 孫長霖誠摯地剖白心意。 馬車內,吳惜緣靠近蘇允嫣,低聲道:“我知道他對我的心意,所以這些日子一直都避著他。但我又覺著一直這么避著不是個事兒, 有些話還是要當面說清楚。我知道你們夫妻倆本來過的好好的, 因為我才弄成這樣。meimei,我不是有心的?!?/br> “在我去周國前, 是真的只和陳銘熟悉, 我跟孫大人之間只是見過幾次面, 說過幾句話, 真的沒有深交?!?/br> 蘇允嫣聽著這些, 思緒萬千。 而外面的孫長霖越說越不像話, 吳惜緣出聲打斷:“孫大人慎言!” “我不需要你的照顧?;示司藢ξ液芎?,我不需要任何人照顧我。你辜負我meimei, 我還沒找你算賬呢?!?/br> 孫長霖聽到佳人冷言冷語, 頓時就急了:“公主, 郡主她長得像您, 以前我以為娶了她也是一樣的, 但后來我發現, 她的性子和您一點不像。您溫柔賢淑,又善良大度。她驕縱任性得理不饒人。還不懂事,也不知道顧全大局, 整個人咋咋呼呼,一點都不穩重……” 話里話外都是貶低, 蘇允嫣聽不下去了,一把掀開簾子:“孫長霖,嫁給你九年, 我沒有對不起你吧?好歹夫妻一場,你還是積點口德?!?/br> 孫長霖萬萬沒想到吳惜月也在馬車上,又看到邊上吳惜緣一臉冷然,心里直直往下沉的同時,又生出一股被人愚弄的羞惱來:“郡主,你別只看著別人。你讓我積口德之前,倒是看看你自己做的那些事,顧念舊情了嗎?你也說了夫妻一場,毀了我名聲,弄得我人憎狗厭,你就滿意了?你就是個斤斤計較的毒婦!我這輩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娶了你這條毒蛇!你這個賤女人……” 看得出來,孫長霖已經在語無倫次,簡直什么都敢往外說了。 “人憎狗厭是你活該,我有污蔑你嗎?那張切結書不是你自己寫的嗎?”對著他,蘇允嫣再沒有客氣的:“既然敢寫,還怕外人知道?再說,我明明說過讓你管好你娘,別讓她來煩我,你做到了嗎?不怕跟你說,要不是你娘來煩我,我也不會把它貼得大街小巷都是!說起來,我已經口下留情了,要不是為了我們姐妹的名聲,我就把你的那些齷齪心思昭告天下!你別逼我!” 她臉上語氣都很冷,孫長霖毫不懷疑她真的會說出去。 這個女人太狠了,正常女子被男人拋棄,恨不得捂起來。她可倒好,還怕外人不知道似的。 孫長霖不想與她再糾纏,又對著吳惜緣剖白心跡:“公主,我是真的對您有意,為了你,我忤逆母親與妻子和離,甚至連兩個孩子都沒要。還惹了皇上厭棄……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和您在一起?!?/br> 吳惜緣眼中閃過一抹厭惡:“無論你心里有誰,我meimei和你相守九年,你都不應該隨便拋棄她。你竟然不喜歡她,為何又要娶她?甚至還和她生下孩子?你是人嗎,你連畜生都不如!” 于孫長霖來說,吳惜月哪怕對他咒罵不休,他也覺得無所謂。但是心上人的這番話,著實傷著他了。 他一心一意想要和她相守,結果自己在她眼中,就是個畜生? 話說到這種份上,孫長霖算是徹底明白,自己和心上人之間,應該再無可能了。 再留下,也是自取其辱??墒?,孫長霖失去了那么多,又怎么甘心放棄? 看到馬車上的蘇允嫣似笑非笑嘲諷的目光,他心頭一怒:“你故意的,是不是?你故意在公主面前抹黑我……” 總之,錯都是別人的!吳惜月就是為了這樣一個人,委屈了自己九年? 蘇允嫣心下搖頭,道:“jiejie,我們走吧?!?/br> 吳惜緣沒有異議,馬車駛動,留下孫長霖站在原地發呆。 走了一段路后,蘇允嫣吩咐邊上的丫頭:“方才他罵我的話你聽到了吧?辱罵皇室,是個什么罪名來著?我記不清了,你去報官,讓沈大人務必替我討回公道?!?/br> 丫鬟下了馬車遠去。 接下來的路上,蘇允嫣不太想說話。 吳惜緣偷看她好幾次,解釋:“meimei,我怕你誤會,所以才想當著你的面與他說清楚?!?/br> 蘇允嫣揉揉眉心:“jiejie,不用跟我解釋這些。這個男人我已經不要了,他以后想娶誰,會娶誰都跟我無關。我只是不明白,我們是姐妹,有些事你完全可以直接跟我說,沒必要如此迂回??吹剿揖托那椴缓?,你還偏帶我來這一趟?!?/br> 對于吳惜緣不打招呼直接帶她過來聽孫長霖剖白心思,蘇允嫣是不高興的。 她在這兒還好,可于吳惜月來說,這是照顧了她九年的夫君,如今她夫君對著另外一個女人剖白心意訴衷情,擱誰在這兒,心情都不會好。 或者,吳惜緣就算想帶她過來當面說清,也該提前告知一聲。 吳惜緣立即道歉:“是我思慮不周,以后不會了?!?/br> 那邊馬車剛到宮門,京兆尹就已經帶著人把孫長霖抓入了大牢。 不提孫長霖和郡主之間的關系,只辱罵皇室,就該除去官職,然后杖二十。 京兆尹覺得此事有些難辦,郡主是真的生氣還好,萬一郡主只是和夫君鬧別扭呢?他這邊兒直接把人打了,以后還不得被他們夫妻二人都記恨上? 其實呢,能在京城為官的人,尤其是京兆尹,不機靈的人可做不下來。都說在最繁華的昌盛街上二樓丟下一塊磚,若是砸上十個人,至少有五個官員,剩下的都是官員親戚。 所以,無論什么案子,后頭都牽連了許多人,一個弄不好得罪了人,不止頭上的官帽保不住,遇上小氣的,興許連家人的性命都保不住。 京兆尹沉思了下,將此事寫了折子遞進了的宮中。 不過半日,孫長霖就被革職,甚至連定國公府的爵位都被收回了。 見狀,沈大人立刻明白,這一回是是真格的。這對夫妻不是鬧別扭,是真的結了仇,皇上這是給外甥女出氣呢。 沈大人再不客氣,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他也吩咐人去牢中將孫長霖的二十大板打了,然后把人丟了出去。 溫氏從蘇允嫣那里得知兒子和離的真相后,滿心驚惶。她雖然刻意打壓郡主兒媳,但一直都有分寸?;始揖褪腔始?,不容人輕視。臣子都得有足夠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她想要找兒子商量,卻發現兒子連夜里都不回來,趕緊讓人去請。 請也請不回來。 溫氏正打算翌日自己親自去看看呢,就得知兒子當街攔馬車,然后被京兆尹抓走的事。當即嚇得險些暈過去。 她先奔去了衙門,打算求情??上нB人都沒見著,溫氏驚惶之下,就想去別處找人幫忙。 可她這些年來因為有郡主兒媳,覺著不用求人,別說外人,就是對自己的小姑子都不客氣。這一時半會兒的,也不知道找誰。下意識地就去了沈大人府上。 門倒是進了,結果卻被撂到了一邊。沈家根本沒有人來招待她。 溫氏心里氣得不行,把沈大人和沈家人在心里翻來覆去的罵了幾十遍。事實上她也只敢在心里罵而已,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她坐了太久,從午后坐到天黑,心里已經恨上了沈家,正盤算著定國公府以后要怎么報復呢,就見下人急匆匆而來,滿臉驚懼:“老夫人,宮中來旨意了!” 溫氏身為國公夫人,還是接了幾回圣旨的。她滿心不安,勉強鎮定下來:“來了圣旨咱們就接,你慌什么?” 下人戰戰兢兢:“小的聽說,是奪爵的旨意?!?/br> 溫氏腳下踉蹌,扶住了丫鬟才站穩,顫聲問:“你胡說什么?圣旨還未宣讀,你從哪兒知道的?” 下人也不想知道??! 當即也顫著聲音答:“是沈大人于國公爺辱罵郡主一事上了折子,皇上一怒之下,才奪爵的。不止如此,還讓主子停了職了,小的來的時候,悄悄給銀子問公公打聽到的?!?/br> 溫氏:“……” 她眼前一黑,腳下發軟,真的暈了過去。 丫鬟一陣手忙腳亂把她弄上外面的馬車,又使勁掐人中,好半晌,溫氏才回過神來。 靠在車壁上的她瞬間蒼老了十歲不止,這時候真的滿心后悔。 如果她對兒媳好一些,今日她會不會手軟放過兒子? 如果她對兒子兒媳關心一些,攔著不讓他們和離,也不會走到今日,以前她總覺得,郡主離不開自己兒子,無論她怎么苛責,她都會忍……如今想來,簡直大錯特錯! 國公府沒了。 兒子的官職也沒了。 孫家以后,還有什么指望?又該何去何從? 她死了以后,怎么敢去見老國公? 第126章 替身meimei 十一 一時間, 溫氏心如死灰。 死了以后她怎么面對老國公,當真是死都不敢死! 兒子兒媳走到今日,雖然不明白其中發生了什么,但兒媳這般決絕, 里面也有她這些年來故意打壓的緣故。 直白點說, 溫氏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不對,不應該那樣苛責皇家郡主, 可她就是忍不住。 都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 溫氏出生大家, 可她的婆婆只是一般鄉野村婦, 潑辣任性, 對待兒媳就像對仇人一樣。好不容易熬死了老太婆, 她自己做婆婆了,卻發現兒媳是皇家郡主, 不止不能苛責打罵, 還得小心哄著, 她哪里甘心? 在看到兒媳因為兒子對她好, 反而來討好自己這個婆婆時, 溫氏心里是得意的。 任你是皇家郡主又如何? 還不是得乖乖聽話! 本來她以為孫子孫女都有了, 郡主這朵富貴花這輩子肯定都種在國公府不會離開,所以愈發過分。 可現在才發現。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無論溫氏心里如何后悔, 還是得趕回國公府去接那個奪爵和兒子革職的旨意。 跪在地上時,聽到宣旨公公宣讀圣旨, 溫氏的心一片麻木。 更讓人絕望的是,國公府是先帝所賜,如今爵位收回, 府邸也要收回。 也就是說,她還得強打起精神搬出這里。 送走了宣旨公公,溫氏指揮下人搬家時,心里只慶幸沒有被抄家,要不然,才真的是寸步難行。 這邊指揮下人收拾東西,那邊又吩咐人去京兆尹接回被打了板子的兒子。 孫長霖挨了二十大板,還是很結實的那種。幾乎打去了他半條命,搬回國公府時,他還是昏迷著的。 溫氏見狀,既恨鐵不成鋼,又心痛難忍,還得吩咐人去請大夫。 翌日早上,國公府迎來了客人。 國公府被奪爵革職的事在昨日就傳遍了京城,從出事到現在,別說外人,就是孫家的姑奶奶都沒有回來,連打發人回來問一句都沒有。就像是被奪爵的不是她娘家,只是個陌生人。 墻倒眾人推,眼看國公府沒落,誰也不敢上門。這時候來客人,還是挺稀奇的。 溫氏聽到有人上門,心里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