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劉悅薇的淚水頓時就滾了下來,她伸出手,對著福姐兒道,“娘的小乖乖,你還認識娘嗎?” 郭氏見劉悅薇兩只眼睛盯著孩子,沒顧上行禮,先摸了摸福姐兒的頭,然后小聲告訴她,“福姐兒乖,這是你娘呀,你娘最喜歡你了?!?/br> 福姐兒緊緊扒在郭氏懷里,看了看劉悅薇,呆愣了片刻之后認出了親娘,立刻撇嘴大哭了起來。 劉悅薇感覺自己的心都要碎了,立刻接過了女兒,抱著哄了起來。 好在福姐兒也有三歲多了,雖然幾個月沒見,還記得親娘,就是略微有點生疏。 劉悅薇抱著她哄,郭氏也在一邊一起哄,又拿好吃的好玩的,云錦等許多熟人也來陪她玩,個把時辰的工夫,福姐兒又和大家熟稔了起來。 劉悅薇對郭氏道,“多謝郭jiejie幫我照看孩子?!?/br> 郭氏連忙謙虛道,“郡主嚴重了,姐兒很聽話,王妃娘娘聽說鎬京這邊的胡人走了,立刻讓人送我回來,就是怕郡主想孩子?!?/br> 劉悅薇又問了問親娘和姐妹們的情況,然后打發郭氏回去看孩子們,“郭jiejie才回來,將心比心,肯定心里也想孩子們。我在家里給你留兩間屋子,jiejie先回去看看孩子們,看過后再直接住到我家里來。這回jiejie幫了我的大忙,要是姐兒沒送走,胡人在城外打仗的時候,我怕是要急死。若是豐班頭對jiejie還有誤會,回頭我讓郡馬親自去和他解釋?!?/br> 郭氏倒不在意豐班頭怎么想的,只是心里也惦記其余兩個兒子,說了兩句話之后帶著小兒子就走了。 鄭頌賢聽說女兒回來了,把差事一丟就跑了回來,抱著女兒親了又親,還說她瘦了,明兒要買一只羊回來給女兒熬湯喝,補補身子。 眾人原以為鄭大人家里的姐兒沒了,誰知道忽然又回來了。 劉悅薇只讓人對外傳了幾句話,姐兒頭先病了,只能送出去養一陣子,現在病好了,自然要回來。 鄭頌賢也感念郭氏此次犧牲自己的名聲來幫助女兒,親自和豐班頭解釋清楚,那個什么外地客商是假的,讓他不要誤會。 郭氏不在的時候,豐班頭整日不在家,前面兩個大兒子也跟著受了不少罪。鄭頌賢把豐班頭提到了巡撫衙門,他家大兒子眼見著要長成了,讀書不成,鄭頌賢給了個跑腿的差事,算是有了碗飯吃。 因為一塊山石,帶來了一場浩劫,致使北方百姓遭受災難?,F在浩劫過去了,恭王保住了性命,孫皇后卻時常為此自責。 她和當年周貴妃一樣,要求出家清修。 皇帝先拒絕了孫皇后,隨后下了另一道旨意,追封陸妃為孝瑞皇后。 作者有話要說:早上好呀! 又是新的一周,愿小可愛們事事順利!感謝在2020-11-28 18:56:26~2020-11-29 18:41:3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久久 20瓶;six66、清明、美好人生 10瓶;方也、ee不吃魚魚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22章 忤逆話夫妻私語 這下子大家徹底確認, 陛下這是要立宣王為太子了! 三皇子有些不服氣,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現在也該輪到自己了。 但這話沒法到皇帝面前去說, 你要說嫡子, 恭王雖然廢了, 可他還活著呢?;实蹖ν庹f不敬先皇, 這個罪名可有可無, 隨時都能摘了。 皇帝留著恭王的命,就是想告訴其他皇子, 別跟老子扯身份了,扯身份皇陵里那個最貴重。 但皇帝一想到恭王放石頭砸自己,就想把這個逆子抓過來痛打一頓。好在皇帝現在也看開了, 以后父子不再相見, 好壞隨他去吧。 追封陸妃的圣旨一下, 新任高貴妃就急了。 她兒子現在居長,她也是貴妃,如何就比不過陸氏母子了?再說了,高家才立過功勞, 難道要為他人做嫁衣? 但皇帝這回鐵了心,不等高家和高貴妃有任何反應,先追封陸氏。 本來皇帝之前想的還是老辦法,要把五皇子過繼到孫皇后名下。為了讓新母子關系好,他還提前找了五皇子商議。 誰知五皇子一口拒絕,“兒臣自有母妃, 何必認他人做母?!?/br> 皇帝知道這個兒子是個犟頭,勸道,“你母妃不在了, 你本來也叫了皇后二十多年母后,如今多個名分豈不更好,朕要立你做太子,也更名正言順?!?/br> 五皇子嘴角露出一絲譏誚,“父皇,兒臣不孝,斗膽問一句,父皇為何總是要把我們兄弟過繼給母后?父皇在擔心什么?” 皇帝沉默了片刻,“朕想讓你們都好?!?/br> 五皇子的話卻絲毫不給皇帝留臉面,“父皇,兒臣多的不能保證,母后的榮耀,兒臣不會剝奪。父皇就算把兒臣過繼到了母后名下,兒臣心里想的,還是兒臣的母妃?!?/br> 皇帝有些生氣,“混賬,朕難道不是為了你好?!?/br> 五皇子卻頂了一句,“父皇不如去問問三皇兄,說不定他愿意?!?/br> 皇帝氣的抄起桌上的鎮紙就砸了過去。 過繼的事情不了了之,但上書房之間的對話,卻有意無意傳了出去。 高貴妃氣的心梗,這個小崽子,本宮還活著呢,你就說這樣的話離間我們母子!本宮的兒子,憑什么給旁人,本宮又不是低等小答應! 三皇子心里又嘀咕起來,這個老五怕不是個傻子,你娘都死了,過繼就過繼唄。老二親娘還活著呢,都能答應過繼,你矯情個什么勁。 不過不答應也好,都是庶子,你就別想爬到我頭上去了。 孫皇后聽說五皇子的話之后卻笑了,對身邊的嬤嬤道,“你看,陸氏死了這么多年,他兒子卻沒忘了她。當初老五能為了陸家舍了親王爵位,現在為了陸氏不肯過繼給本宮。本宮真羨慕陸氏啊,養了個好兒子?!?/br> 嬤嬤不好說什么,只能模棱兩可說一句,“陛下真心對待娘娘?!?/br> 孫皇后冷笑一聲,“陛下打量大家都是傻子,過繼什么,哪個朝代也沒說做太子一定要是嫡子的。我們這位陛下,對皇子們的身份總是執迷不悟。老二倒是給我做兒子了,還沒登基就和本宮翻臉。本宮要這樣的兒子做什么,不如不要這名分,彼此客氣些倒好?!?/br> 嬤嬤忽然問道,“娘娘,大殿下已經這樣了,娘娘總得為以后考慮?!?/br> 孫皇后嘆了口氣,“上書房的話,本宮如何能探聽到,這是陛下在試探本宮呢?!?/br> 嬤嬤又問,“娘娘預備怎么做?” 孫皇后撫摸了一下袖子,“陸氏不在了,對本宮也沒有威脅。既然陛下看中了老五,本宮就送他一份大禮。老五總比老三強些,難道本宮以后還要給高貴妃賠笑臉不成,本宮看到她整日滿心小算盤就煩?!?/br> 嬤嬤笑道,“娘娘能看開就好?!?/br> 孫皇后沉寂了兩日,然后邀請了皇帝到昭陽宮。 皇帝的腿還沒好,每日由幾個太監抬著椅子送他進出。 孫皇后跟以前一樣給他行禮,然后半跪下給他捶腿,“陛下今日感覺怎么樣?要不要叫太醫來扎針?” 皇帝讓她起來,“朕今日很好,皇后坐吧?!?/br> 孫皇后叫了晚膳,帝后的晚膳放在一起,滿滿當當一長案都擺不下。 孫皇后一邊服侍皇帝一邊建議,“陛下,臣妾一個人,哪里吃得了這么多東西。臣妾聽說現在國庫又空了,如今不年不節的,臣妾想把自己的用度裁一些?!?/br> 皇帝搖頭,“這是皇家的體面,皇后已經很節儉了,朕心里有數。咱們老了,還能活多久,咱們裁多了用度,底下孩子們也要跟著吃苦。國庫再空虛,也不在乎這點?!?/br> 孫皇后不再堅持,“陛下,臣妾最近聽到些風言風語,已經處罰了幾個人?!?/br> 皇帝點頭,“你是后宮之主,應該的?!?/br> 皇后很貼心地給皇帝去了魚里面的刺,“陛下,如今后宮凋零,陛下可要添些人進宮?” 皇帝嘴里的飯差點噴了出來,“皇后莫要開玩笑了,朕的腿都不能走路,何苦糟蹋人家好女兒?!?/br> 幾十年的夫妻,聽見皇帝這樣說,又想到這是她養的好兒子造成的,孫皇后心里有些愧疚,“都是大郎的錯,臣妾慚愧?!?/br> 皇帝也給她夾了一筷子菜,“兒女多了,總有不聽話的,咱們做爹娘的都老了,別管那么多了?!?/br> 孫皇后點頭,“臣妾看宏瑞倒是個孝順的,一路伺候陛下回來,抱著陛下到陣前?!?/br> 皇帝若有似無地看了皇后一眼,“宏瑞是個孝順孩子,朕還說把他過繼到你名下,誰知這孩子不肯?!?/br> 孫皇后笑了,“陛下,這才是好孩子呢。陸妃雖然去得早,但這孩子居然還記得他母妃生前對他的疼愛。這樣重情義的好孩子,臣妾雖然喜歡,也不能說就一定要拉到自己名下。反正陛下的孩子都是臣妾的孩子,倒不必生生奪了他們親生母子的名分?!?/br> 最后一句話深得皇帝的心思,“皇后賢惠,既然你也覺得不用,倒是朕想多了。只是朕總想給他個正經名分,也好行事?!?/br> 孫皇后笑道,“陛下,臣妾說句不吉利的話,等我們百年,陛下的陵寢那么大,光住我們兩個豈不孤單。陸妃聰慧,臣妾也很喜歡她,不如也追封她個正經名分,這樣宏瑞在兄弟們之間變得不一樣,陛下也不必煩惱了?!?/br> 皇帝嘴里嚼著飯,含糊道,“此事容后再議,這個逆子脾氣犟,不殺殺他的脾氣,還以為什么事情都非他不可了?!?/br> 孫皇后點到為止,不再深究,帝后兩個繼續吃飯。 五皇子拒絕了過繼的請求之后,繼續該干什么干什么,他不著急,劉文謙倒是急了,悄悄找他說話。 “宏瑞,如今形勢雖然對你好,你也不能一味和陛下硬頂啊?!?/br> 五皇子還是堅持已見,“五叔,別的可以,過繼不行?!?/br> 劉文謙問他,“你難道不想做太子?” 五皇子看向劉文謙,“五叔,我想啊。我要是不做太子,等三哥上位了,我還能有個好。但我是母妃生的,改玉牒有什么意思,母后自有親生子,我們之間,能客客氣氣就很好,何必強行裝作母慈子孝?!?/br> 劉文謙摸了摸胡須,“你既然這樣說,就一直堅持下去,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結果?!?/br> 劉文謙近來發現皇帝特別重視家里人之間的關系,五皇子拒絕過繼,明面上是不想做孫皇后的兒子,側面也說明他是個重情義的孩子?;实劬拖胍獋€這樣的接班人,有能力治國,有心胸容得下手足兄弟和嫡母。 孫皇后的話給皇帝提了醒,沒過幾天,他就要追封陸妃為皇后。 然而,五皇子答應是答應了,他又和皇帝杠上了! 五皇子當著諸位大臣的面,要求將周氏從皇陵中挪出來! 皇帝氣的大罵,“老子的皇陵,想讓誰進去就讓誰進去!你個逆子,給朕滾!” 五皇子梗著脖子道,“母妃才死,周氏就背著人罵兒臣是個賤種,說母妃是個jian鬼,兒臣肯定也是一肚子壞水,長大了必定也會因為jian計多而夭壽!周氏是兒臣的庶母,她罵兒臣,兒臣受著就是??赡稿粋€人在妃陵過了那么多年,原本安安靜靜的,現在挪進皇陵,難道還要繼續被她欺負?兒臣不同意!” 皇帝氣的捶腿,“把這個逆子給朕推出去,推出去,打二十板子!” 旁邊的老好人吳大人立刻打圓場,“陛下息怒,息怒,五殿下還是個孩子,陛下不要和孩子一般計較,都是家事,都是家事?!?/br> 其余人也把五皇子拉走了。 父子兩個的爭吵聲大,皇帝氣的喘粗氣。 等他平靜下來,莊大人也勸他,“陛下,先二皇子所為,陛下雖然追究了周家,但周氏居帝陵,總歸有些不妥當,還請陛下三思?!?/br> 皇帝深吸了口氣,“周氏已經去了,老二作亂,原也和她無關?!?/br> 莊大人道,“陛下此言差矣,母子一體,若是無關,先二皇子登基,何故追封周氏為皇后,且大肆提拔周家子弟。臣建議,將周氏挪出皇陵,安葬于妃陵之中,若不然,以后豈不人人都敢效仿先二皇子所為?!?/br> 皇帝沒說話,擺擺手,讓大家都下去了。 又過了幾天,皇帝先下了追封陸氏為皇后的圣旨,然后趁著大家的眼光都在陸氏母子身上,讓人在妃園里另外起墳,把周氏挪出來悄悄安葬了。 五皇子又勝了一局,他把皇帝氣的差點吐血,最后皇帝卻妥協了。眾人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樣了,雖然還沒封太子,卻是板上釘釘了。 孫皇后背后和嬤嬤嘀咕,“咱們這位陛下啊,就是牽著不走打著倒退。你越順著他,他越不把你當回事,你跟他對著干,他反倒覺得你真性情?!?/br> 嬤嬤笑,“娘娘送了這樣一份厚禮,想來宣王殿下心里肯定是領情的?!?/br> 孫皇后微笑,“領情不領情的,他把周氏請出帝陵,本宮這心里就暢快多了,本宮可不想死了之后還天天看到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