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
把收來的銀子處理好了,鄭頌賢趁著還沒到秋收,要重新丈量鎬京下轄各縣的田畝。 館同知私下里勸鄭頌賢,“鄭大人,田畝之事,上任知府大人已經查過了,鄭大人真要重新查嗎?” 鄭頌賢看了館同知一眼,“館大人,查個田畝,又不費事。本官聽說仍有豪族隱匿田產,不查清楚,豈不是有礙他們的清白?!?/br> 館同知想了想,“鄭大人把銀錢都散了出去,下官佩服。下官只想勸鄭大人一句,若是想立大功勞,查也可。若是想升官發財,倒不必如此?!?/br> 鄭頌賢放下筆,“館大人,本官若只是想升官發財,當日就不必離京了。翰林院散館前,本官教皇孫們讀書,在御前聽差,這還有什么不滿意的。本官就是想知道,這天下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的,東西南北各處的百姓,到底在過什么樣的日子。本官臨行前,陛下告訴我,懷瑜呀,天下太大,朕去不了,你替朕看看西北,都說那邊窮,朕想知道,百姓到底過的什么日子?!?/br> 館同知雙手對著京城的方向拱手,“陛下圣明?!?/br> 鄭頌賢看向館同知,“館大人,你年過四十,做了五品同知,我想問你,愿不愿意隨我一起,把這鎬京城變個樣子?” 館同知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此人雖然是他的頂頭上司,比他兒子還小幾歲。館大人在他身上看到了和上一任知府完全不一樣的氣質,他身上的干勁就能感染人。別說他這樣四十多的人,連那些平日里有些懶散的衙役們,這些日子都緊繃了起來。 沉默了半晌,館同知問道,“敢問鄭大人,想讓這鎬京變成什么樣子呢?” 鄭頌賢一笑,“總會比現在的更好?!?/br> 館大人想了好久,忽然俯身,“愿聽大人差遣?!?/br> 鄭頌賢撫掌,“好,館大人,明日起,咱們就開始行動吧?!?/br> 要重新丈量田畝,必定要調動許多人。鄭頌賢參照了當年柳巡撫的做法,把鎬京府衙里所有人都調動了起來,還問韓總督借了一隊人馬,防止有人搗亂。 他去借人時,韓總督有些猶豫,鄭頌賢許諾,借人期間,他自己包了士兵們的吃喝,又再三保證,絕不擾民,若能查出結果,今年稅收漲了,奏章上必定如實相告。 韓總督倒不在乎能不能得這么點功勞,想到這位年輕人和當年的陸侯家有些關系,韓總督看在陸侯的面子上,給了鄭頌賢一隊人馬。 劉悅薇也開始忙碌了起來,她把鎬京城看了個遍,決定開一家金縷閣分店,大掌柜都有現成的,招財! 招財有了開云南分店的經驗,二話不說,立刻就去行動了。 選鋪面,修整屋子,聯系京城那邊發貨。劉悅薇親自給汪彩鳳寫了封信,讓她先發一批貨過來,各種各樣的都要。同時派兩個大師傅過來,這邊也要開作坊,光指望京城發貨,怕后期供應不足。 一個多月后,招財的鋪子準備好了,汪彩鳳派人壓了一批貨過來,還送來了兩個大師傅,都交給招財處置。 同行來的還有巧巧,汪彩鳳讓她把這幾個月的收益都送了過來,包括京城和云南兩家店的收益。 成了親之后的巧巧越發干練了,來之前去各家轉了轉,把各家的事情都打聽的清清楚楚。 劉悅薇聽說巧巧來了,趕緊把她叫過來說話。 巧巧先行禮,“見過郡主?!?/br> 劉悅薇讓她坐下,“還不到半年沒見,巧巧越發能干了?!?/br> 巧巧笑道,“我都是托了郡主的福,我來之前,嫂子讓我務必把事情都和郡主交代清楚。這是賬本子,匣子里是收益。這是扣除了各家的分成后郡主單獨得的,慈恩堂那里,嫂子按照郡主的吩咐,每個月都給了供奉。王妃娘娘讓我轉告郡主,家里都好,請郡主不用擔心。章郡王府的七奶奶上個月生了個哥兒,生的那一天,丹陽郡主親自去坐鎮看著的。聽說我要來,七奶奶讓我轉告郡主,她們母子都很好,請郡主不必擔心?!?/br> 劉悅薇十分高興,“那真是太好了,我總是不放心她?!?/br> 巧巧又道,“還有一樁事情,龐大爺和龐大奶奶之前回京,吳管事把他們迎接進郡主府住了一陣子。后龐大爺又謀了個缺,聽說去中原一帶做了個六品官。龐大奶奶沒見到郡主,很是遺憾,留下了些東西走了。正好我要過來,吳管事就讓我帶了過來??ぶ鞲镆磺卸己?,京城誰家有紅白喜事,吳管事都會去送禮?!?/br> 劉悅薇又問,“二公主怎么樣了?宮里有什么變化?” 這個巧巧知道的就不多了,不過她拿出一封信,“這是我哥寫的,說讓我給郡主看看?!?/br> 年月樓里每日人多如流,上官靈犀每日能聽到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豪門世家的,宮廷勛貴家的,他挑了些重要的記了下來,都寫在紙上,全部塞進信封里。 除了這封信,上官靈犀也準備了一個小匣子,里面放了年月樓的收益。 劉悅薇先接下信封,大致看了兩眼,還真看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問過了話,劉悅薇就打發巧巧走了。 夜里,鄭頌賢一身疲憊地回來了。 劉悅薇給他按了按肩膀,他把頭靠在躺椅上,閉著眼睛說話,“娘子,人心真是可怕?!?/br> 劉悅薇按了按他的太陽xue,“三哥,不是人心可怕,是財帛動人心,權力如毒藥。三哥如今要動人家的財帛和權力,可定會遇到很多阻撓?!?/br> 鄭頌賢冷笑,“這些人以為抱成一團我就沒辦法了?藏匿不報,通風報信,抵抗丈量,哼?!?/br> 劉悅薇笑,“他們有千條計,三哥自有過墻梯?!?/br> 鄭頌賢嘆了口氣,“我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只能硬來了。有些人家說自己都報了,等查出藏匿的田產,又來求情。我可不管那么多,你既然之前說沒有多余的田產了,現在查出來的,就是無主的,無主的就要充公。等我充了幾家的公,我看看那些人還藏不藏?!?/br> 劉悅薇又有些擔心,“三哥,你出門多帶幾個人吧。我聽說當年柳巡撫在河間省推行新政,連坐的轎子都被人動過手腳?!?/br> 鄭頌賢嗯了一聲,“我曉得,娘子,明兒給沛哥兒身邊多帶兩個人。我看陸家送來的那兩個侍衛身手很是不錯,都給沛哥兒帶上?!?/br> 劉悅薇點頭,“我曉得了,今日巧巧來了,表姐夫給我帶來許多消息呢,三哥想不想聽聽?” 鄭頌賢笑,“娘子說,我正想知道京城的動靜呢?!?/br> 劉悅薇小聲道,“昌平jiejie生了個女兒,東宮里,孫良娣和周良媛爭得越來越厲害?;屎竽锬镫m然沒有厚此薄彼,孫家和周家卻漸漸有些不合。巧的是,周昭訓又懷上了?!?/br> 鄭頌賢想了想,“周昭訓是不是有個女兒?” 劉悅薇點頭,“這回周家又隱隱占了上風,孫家能棄了恭王推舉太子,看的是皇后的面子,若是太子不能厚孫家而薄周家,我看孫家也不會一直忍下去?!?/br> 鄭頌賢忽然小聲道,“陛下這朝乾坤大挪移,怕是會留下后患。自古有親生子,誰能和養子真正一條心。再說了,周貴妃還好端端在宮里呢?,F在陛下春秋鼎盛,還看不出什么,等以后太子權力大了,到時候陛下、太子、孫家和周家攪成一鍋粥,還有恭王和高淑妃母子在一邊,怕是又要起禍端了?!?/br> 劉悅薇嘆了口氣,“希望不要出大事才好?!?/br> 鄭頌賢安慰她,“娘子莫要cao這些心,你把金縷閣開好,回頭我還需要娘子幫忙呢?!?/br> 劉悅薇笑,“我能幫三哥什么忙?” 鄭頌賢唔了一聲,“到時候娘子就知道了?!?/br> 兩口子說了一堆知心話,洗漱過后一起睡下了。 日子依舊匆匆往前趕,等秋收之前,鄭頌賢終于把鎬京府所有的田產都丈量清楚了。查出無主的田產,一律充公。后來又報上來的,補交兩年的稅收,不愿意交,就當隱匿田產罪名論。 哎呦,這些人又開始背地里罵了。多收這點稅收,你又發不了,朝廷也發不了。 鄭頌賢不管那么多,一律照規矩辦事。他投入那么多精力,還問韓總督借了軍隊,不是為了做做樣子的,也不是為了沽名釣譽。 等鄭頌賢把田畝的事情捋清楚了,招財的金縷閣秦西省分店也徹底籌建好了。他和巧巧兵分兩路,他建店鋪,巧巧開作坊。 這邊招女工容易,用工成本也低一些,二人沒費多少勁就招到了第一批女工,巧巧和兩個大師傅開始教徒弟。 巧巧只是臨時的,主要還是那兩位師傅。劉悅薇不管這些,都交給招財打理。 招財把金縷閣的價位定的就比較高,第一批貨直接從京城來的,在這里也算稀罕了,價錢自然也不便宜。 金縷閣剛立足,肯定需要時間慢慢滲透鎬京。本地本來就有幾家大型的綢緞莊,金縷閣雖是京城來的,一時半會也別想和別人別苗頭。 金縷閣建好了,巧巧要回京了。 劉悅薇派人采買了許多秦西省能存放的特產,還把這邊的特色菜單子寫了幾份,又給二公主和鄭晗珺準備了許多小孩子穿的衣裳。 巧巧走的時候,劉悅薇讓鐘mama親自把她送到城門外。 巧巧一走,秦西省的秋收季節到了,鄭頌賢又一頭扎進了田地里。 千里之外的京城,東宮里又不平靜起來,因為孫良娣被診出有孕了。 這下子周良媛著急了,她和孫良娣同一天進府,如今孫良娣懷上了,連堂姐都懷上了,只剩她一個人肚子還空蕩蕩的。 周良媛開始想法子,她當然想自己生個孩子了。 原來還礙于身份的周良媛開始屢屢打聽太子的消息,好在她只打聽太子夜里回來歇在哪里,什么時候回來,還有太子的口味和喜好,并不曾打聽太子外頭的事情,太子妃也不好說什么。 總是自己的親表妹,太子也不好不給面子,周良媛請個幾回,他總能去個次把次。周良媛辛苦了一兩個月,月事仍舊如往常一樣來了。 太子本來也想讓周良媛生個孩子的,這樣周家那邊也有個交代了,可周良媛不爭氣,他也沒辦法,好在周昭訓懷上了,雖是庶女,也是周家女。在太子眼里,都是他表妹,嫡出的庶出的又有什么區別。 太子不再往周良媛這里來,周良媛越發著急了。 周良媛尋求娘家的幫助,叫來了自己的母親。 周三太太也跟著著急,女兒懷不上,她也沒有辦法啊。周三太太甚至暗中生氣周家的根兒不好,周家出去的姑太太姑奶奶們,生育上都不是特別順利。當年周貴妃受寵比皇后多,還是落在了皇后后面,生的只是二皇子,且獨寵二十年,再也沒生下一兒半女。 要說周家女生育困難吧,周昭訓這都是第二胎了。 周昭訓聽說嬸子來了,依禮過來請安。 周昭訓主動行禮,“見過良媛娘娘,見過三嬸子?!?/br> 周三太太也不敢拿大,回禮道,“見過昭訓?!?/br> 周良媛趕緊把周三太太拉著坐下,“娘,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氣?!?/br> 娘兒兩個看著周昭訓的肚子又羨慕又嫉妒,周三太太很溫和地問候了周昭訓和大郡主,并囑咐女兒好生照看周昭訓,都是姐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三個女人說了一通話,周昭訓挺著大肚子回去了。 周三太太勸女兒,“囡囡呀,她是你親堂姐,馬上就要有兩個孩子了,你還是把她籠絡好些吧?!?/br> 周良媛小聲道,“娘,難道要我到她面前去做小伏低嗎?” 周三太太嘆了口氣,“不是讓你做小伏低,該有的關心還是要有。你冷著她,殿下那里心里難道沒數?我跟你說,這男人才不管你是嫡女還是庶女呢,能生孩子就是好。我再跟你說句難聽的,就算你是良媛,她是昭訓,說白了,你們都是妾。既然都是妾,在殿下眼里,你們是沒有區別的?!?/br> 周良媛抬起眼睛,“娘,怎么會沒有區別,我是嫡出,自小時候起就是爹娘精心教養的。她不過是個庶女,二伯娘以前都不怎么管她,野草一樣長大,不過是長得漂亮,才被送給了殿下?!?/br> 周三太太摸了摸女兒的頭發,“囡囡呀,娘知道你不服氣,但形勢比人強,不得不服啊。殿下想看我們周家和睦,隱忍,不要和孫家爭。你爹和你伯父們,見到孫家人都客客氣氣的。你見到孫良娣,定要守禮。昭訓那里,你雖然是meimei,但你位高,要多照拂她,讓殿下看到你的賢惠和懂事?!?/br> 周三太太囑咐了女兒一堆話,然后又出宮了。 周良媛看著自己的平坦的肚子,心里有些不服氣,她一個庶女,要是這胎再生個兒子,豈不是要爬到自己投上去了。 但想到太子的態度,周良媛一改作風,開始對周昭訓噓寒問暖。 她們是堂姐妹,她愿意照看周昭訓,太子妃也樂得清閑,許多事情都交給了她。 第104章 結金蘭街頭閑景 周昭訓平日溫溫柔柔的, 可能是因為從小在周家沒人看顧,為人有些怯弱,太子怕大郡主被她帶的膽小, 時常親自查看這個唯一女兒的吃穿用度。太子妃是個大方的,對這個庶出的女兒也很上心,大郡主的吃穿在宮里和幾個兄弟們都是一模一樣。 孫良娣一邊照顧自己的肚子,一邊分出一只眼睛看著周良媛, 她要看看周良媛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忽然從往日的不冷不熱, 變得熱切起來。 周良媛自己的說法是聽了母親的建議,好好和jiejie相處,把周昭訓的肚子照顧好, 為殿下開枝散葉。 東宮的事情暫且按下不表, 劉悅蓁最近看見陸銘就跑。 自從那日接收了他的點心, 陸銘就跟開了竅似的,只要一回家,就買了吃的送給三郡主。 剛開始,他去慈恩堂蹲守,可劉悅蓁也不會天天去慈恩堂。后來,他壯著膽子往誠王府去。 他提前打聽了誠王一家子的喜好,去買了許多青州口味的吃食, 打著求教的名頭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