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節
魏氏不動聲色把劉悅蓁支走了,對大女兒道,“妍兒,去把產婆叫來,讓人燒熱水,再去請個太醫過來?!?/br> 劉悅妍一聽就明白,“娘,您是不是要生了?” 魏氏點頭,“莫慌?!?/br> 劉悅妍立刻忙活開了,于嬤嬤和喜mama等人都聞訊而來。 魏氏無比鎮定,劉悅妍在她的帶動下也不再焦急,有條不紊地一樣樣安排。不到一個時辰,魏氏已經收拾好進了產房,太醫也侯在外頭了。 魏氏雖然沒讓人叫劉文謙,但劉悅妍覺得她娘生孩子,還是要把他爹叫回來。 劉文謙這幾日也日日揪心,聽見家里人來喊,一邊戴帽子一邊往外跑,連告假都是讓五皇子幫他去的。 劉文謙回來后站在產房門口和魏氏說了幾句話,魏氏經驗老道,讓他不要擔心。 果然,不到四個時辰,魏氏生了個五斤七兩的兒子,母子平安。 誠王府立刻滿府歡騰起來,只有一個世子爺,可太單薄了。有了這個弟弟,以后也能相互幫襯?;斐玫娜?,家里人少了真不行,你有好缺位,卻沒有兄弟,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占了。 穩婆、太醫都得了厚厚的封賞,家里所有下人多發兩個月月錢。 劉文謙立刻讓人四處去報喜,誠王府得了個哥兒! 魏氏年紀大了,生了孩子后立刻就累的睡著了,只隱隱聽見說是個哥兒。 這下子滿京城的人都閉嘴了,原來都說誠王妃善妒,導致府里子嗣稀薄,如今人家四十多歲還能生兒子,可著滿京城的貴婦,有幾個能做到呢。 說起來也是冤枉這些貴婦了。若是普通百姓人家,兩口子一心一意過日子,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女人,家里正妻可不就一直能生孩子,直到年紀大了再也生不出來為止。這些富貴人家的老爺少爺們,家里正妻稍微年紀大一些,夫妻兩個就成了掛名的夫妻,孩子倒是有,都是些年輕的鶯鶯燕燕生出來的。 魏氏以前心里暗罵過,這些狗男人成日家說為了子嗣,既然為了子嗣,多和正妻親近就是,嫡子難道不好?弄一屋子女人,還不是為了貪圖享受。世人都鄙薄庶出,那些庶出的男人長大了,繼續弄一堆女人,讓自己的孩子出生后和自己當初一樣艱難,世世代代不知悔改! 劉文謙親自進屋看了看小兒子,個頭不算很大,筋骨很強壯。他忽然想起以前幾個孩子出世時的情況,魏氏從十六七歲的小媳婦變成了四十多歲的婦人,為了他的子嗣,她一直在拼命。 劉文謙鼻頭有些發酸,不能再生了,有兩個兒子夠了,能堵住外人的嘴。 誠王府得了次子,廣發喜帖,劉文謙給他取了個小名兒叫典哥兒。 典哥兒洗三那天,劉悅薇帶著丈夫孩子一起去了。龐世淵一家三口也跟著去送了份禮,吃了酒。 劉悅妍照顧魏氏月子,劉悅蓁管著家事,姐妹兩個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魏氏只管安心坐月子。 劉文謙辦的很高調,他就是讓所有人看看,你們不都是笑話老子女人少。老子一個女人,有兩個嫡子四個嫡女,你們家里一堆女人,誰家能有好幾個嫡出的孩子? 魏氏此次生孩子有些吃力,劉文謙怕她以后再受罪,悄悄找太醫討了些藥自己吃,以防以后再懷上。太醫眼珠子都瞪大了,劉文謙威脅他要是敢說出去,就把他養外室的事情捅出去。 典哥兒還沒滿月呢,宮里皇后也發動了。 皇后生孩子,這動靜可大了。李太后親自坐鎮看守,妃嬪們跟著守了一夜?;屎蟮纳碜庸潜任菏喜钸h了,嬌養了幾十年,年紀又大了,苦苦掙扎了一天一夜,終于生下了六公主。 李太后有些失望,皇帝臉上帶著笑,滿口道好,至于他心里怎么想的誰也不知道。 妃嬪們都滿臉喜色,大皇子更是高興的恨不得仰天長嘯三聲。母后要是生了弟弟,那也是嫡子,老父幼子,自來感情最好,他就危險了。好在是個meimei,等個十幾年,父皇還在,還能給meimei說個有用的好人家,拉來一份助力。 皇帝看著大皇子喜形于色的樣子,笑了笑,“都回去吧,淑妃,你們好生打理好后宮的事情,莫要讓皇后cao心。六公主洗三滿月,都照著皇子的規格來?!?/br> 說完,皇帝就走了。產房里血氣重,他不會進去的。倒不是皇帝不想進去,他要是往里面踏了一步,明日御史們就能炸了鍋。他們不敢說皇帝,只會噴皇后不賢良。陛下九五之尊,豈能踏入產房血氣重地。再說了,皇后也不會讓他進去的。 皇帝并不缺兒子,卻只有這一個嫡女,自然是喜歡的。洗三那天,皇帝親自來看了女兒,還抱了兩下,賜給了女兒很多東西,讓人給皇后傳話,公主很好,朕心甚慰。 皇后對于孩子是男是女一直都很糾結,她也不知道是該盼兒子還是盼女兒。她心里清楚,皇帝忽然對大皇子和善起來,很有可能就是對這個兒子失望了,不再抱希望就不會有奢求。愛之深責之切,整天和你笑瞇瞇的,哪里是盼著你有出息呢。 等大皇子的恭親王封號出來后,皇后徹底失望了。一個恭字,說明了皇帝的意思。以后老實趴著,新太子有了后,你只管恭敬就行。 可大皇子是皇后的親兒子,她豈能不擔心?;屎箝_始期盼能生個兒子,要是這個兒子是個聰慧的,未必沒有希望??刹还芤院笳l上位,大皇子嫡皇長子的身份,似乎都是一種隱隱的威脅,非死不能破局。就算是一母同胞的親弟弟,要廢長立幼,除非大皇子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剝奪皇族身份。即使如此,等以后新帝登基,未必能容忍。 皇后又開始盼著生個女兒,這樣自己就可以一心一席輔佐大皇子,不會有別的想法??梢幌氲絻鹤幽莻€蠢樣子,皇后自己都覺得讓他做太子對不起天下子民。 這回六公主出生,皇后徹底松了口氣,她和大皇子的母子情分還能繼續維持下去。 兩個孩子先后出生,李太后不偏不倚,都給了厚厚的賞賜,兩個媳婦也得了婆母的東西。典哥兒和六公主堂兄妹兩個,瞬間成了滿宮的焦點。 典哥兒先滿月,劉悅薇作為親jiejie,打了全套的金鐲子金鎖,送了許多金縷閣出的上好的透氣棉布,給典哥兒做衣裳。 滿月禮當天,劉文謙遍請京中文武百官和宗親勛貴,好在誠王府夠大,來多少人都不用怕的。 典哥兒沒有沛哥兒長得胖,但能吃能睡,一個月的工夫,也長了一些rou。魏氏這回奶水不夠了,不得已找了個奶娘。魏氏自己和奶娘一起喂,好在典哥兒不挑,親娘的和奶娘的他都吃。 典哥兒的滿月禮辦的熱鬧隆重,六公主的滿月禮反倒平常一些。宮里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進去,只有宗親勛貴、皇后娘家以及五品以上誥命們進去吃了六公主的滿月酒席。 為表示對這個女兒的喜愛,皇帝親自給女兒定了永平這個封號。 按照規矩,公主一般是出降時才取封號。六公主才滿月就有了封號,可見皇帝喜愛程度。如五公主,她都快說親了,現在還沒動靜,六meimei滿月就有了封號,她心里嫉妒的像貓撓的一樣,可她嫉妒也沒用,六公主是嫡出公主,本來就比她們這些庶出的金貴些。要是說一個皇子剛出生就有爵位,百官都會反對,一個公主,又是嫡出的,帝后愿意寵愛,只是有封號,并無封地,百官們也不想掃興,索性都睜只眼閉只眼。 隨著六公主的滿月禮結束,兩個孩子帶來的熱度慢慢歸于平靜。 太上皇滿周年那一日,皇帝同時派了五位皇子一起去祭拜,另外把劉文謙和章郡王也捎帶上了,叔侄七人一起去往皇陵去。 祭拜的時候,章郡王說劉文謙是嫡子,且是親王,讓他在前面打頭。劉文謙連忙推讓,說他是兄長,父親面前,只論排行,豈能論爵位高低。 章郡王不再客氣,打頭站在了最前面。 劉文謙謙讓了章郡王,也給二皇子解了圍。他一個光頭皇子,混在兄弟們之間,一直尷尬的很。祭拜皇祖父,要是按照爵位排,他可要丟大人了。 可皇帝似乎忘了這件事情似的,連六公主的封號都擬好了,二皇子這邊還是沒動靜。 二皇子此前按下了所有的心思,當差比以前更用心,禮賢下士、虛心向學,漸漸在百官中贏得了一些好名聲。 大皇子雖然也在做這些事情,可神情間偶爾略過的傲慢神色以及言談間有時候的蠢氣,豈能瞞得過那些混了朝堂幾十年的人。 莊大人無數次替大皇子感到可惜,多好的身份啊,怎么就不能心胸寬闊一些。哪怕你笨一些也無妨,百官們都不是吃干飯的,可你不能心胸狹隘啊。你氣量不夠,誰敢跟著你呢,連皇后都被他氣的動了胎氣。好不好的,你哪里不高興了就拿自己人生氣,這豈是儲君之相。 真是可惜了了,也不知道最后是個什么結局。 話轉回來,一行人祭拜了太上皇之后,回去向皇帝復命。按例來說皇帝也該去的,可他骨子里厭惡太上皇,索性派了兄弟和兒子們去。君子不立圍墻,他是帝王,出宮興師動眾,不去也沒人說他。 皇帝聽過章郡王的匯報后,一人給了些賞賜,打發兄弟兒子們各自回家。 入了冬月,天氣越發冷了。一場大雪下來,京郊的路都被堵了。 這場雪陸陸續續下了一二十天就沒停過,每次下了幾天之后,雪停了,大伙兒以為要晴了,歇個一天半天,太陽還沒出來呢,又開始下。不光下的大,且波及范圍廣,京城周邊的幾個省許多地方都遭了災,凍死人畜無數,壓倒房屋無數。 新政才推行了兩年,剛剛有了些成效,國庫眼見著好不容易豐盈了一些,忽然遭受這么大的災難,皇帝急的嘴角都起了火泡。 大小朝會天天不斷,百官們怎么商議也沒有個十全十美的法子,沒辦法,就算救不了所有的災民,也要硬著頭皮去干一件事,賑災! 賑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首先就得要銀子。 國庫里那點銀子,想要把所有的受災省份都照顧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实蹫榱耸″X,自己裁奪了自己的用度,皇后帶領滿宮嬪妃開始節儉度日。除此之外,皇后把內務府云總管叫了去,宮里所有人的用度都減半,連勛貴宗親的份禮也被皇后砍了一半。大伙兒心里咒罵,嘴上卻不得不夸贊皇后賢良。 在帝后的帶領下,百官和宗親都開始節儉度日??晒夤潈€,也不能解決問題。 許多人嘴上說著節儉,只是少花一些,家里庫房里又不會少一粒米,國庫里也不會增加一兩銀子。 李太后和皇后商議后,婆媳兩個各自捐了三萬兩銀子,連皇帝也把自己的私庫掏了一大半出來?;实垡患易娱_了頭,劉文謙第一個響應,捐了兩萬兩銀子。隨后,宗親百官紛紛解囊。 劉悅薇早就有這個想頭,可自己一個郡主,不好出頭。除了和魏氏一起在成外舍一些粥米,她也做不了什么。如今大伙兒都捐款了,她直接掏出了六萬兩銀子,這在一眾公主郡主中都是領先的,比她爹劉文謙捐的還多。 好在眾人知道長樂郡主開的金縷閣能掙錢,也無人懷疑她這錢的來路。 這六萬兩銀子,劉悅薇攢了快一年。她也不曉得自己攢錢能做什么,但家里沒有那么大的開銷,索性都留在了手里。 她要捐款,鄭頌賢十分贊同。六萬兩出去了,家里雖然去了十之七八,也不至于不能過日子。 除了百官皇親,京城一些大商家大富豪也開始捐贈。有錢的捐錢,沒錢的捐物資也行。這個時候,糧食、棉花、布匹什么都是好東西。 劉悅薇讓汪彩鳳把金縷閣庫房里存的下等棉布取了三分之一出來,送到戶部衙門捐掉。太好的不能捐,怕到不了百姓手里。除了棉布,她還把莊子上庫存的糧食也捐了一些。 此次捐贈,劉悅薇在宗室女中是出血最多的。 真要論財富,她不是最富有的。她們家到京城才幾年,金縷閣和年月樓再掙錢,也比不上那些積攢了多少年的老郡主和公主們,可劉悅薇毫不猶豫把錢糧布匹都捐了出去。 她一是圖名聲,而是為自己心安。 誠親王一系雖然回京了,似乎除了得太后和皇帝寵愛,并沒有做過太多讓人側目的事情。論能力,劉文謙雖然是個二品,內務府也不是什么重要權力衙門。論才干,除了有個解元女婿,家里沒有別的能人了。劉悅薇拿錢砸,六萬兩銀子對賑災來說杯水車薪,卻可以讓人覺得長樂郡主雖然出生市井,卻能體恤民間疾苦,掏空家底去賑災,實乃巾幗英雄也。 二則,劉悅薇覺得自己回京后過的太順利了。雖則有些小波折,總體卻是越來越好。丈夫得了解元,明年春闈不出意外還會中榜。兒子活潑可愛,健健康康,父母姐妹兄弟都好好的,上輩子那些疾苦似乎都遠離她而去。 如果真的是上蒼開恩,她現在擁有這么多,舍了一些錢財,又能算什么呢。 六萬兩銀子啊,魏氏都替女兒心疼。外頭也有人說劉悅薇是個大傻子,敗家娘們。劉文謙卻對女兒贊不絕口,有魄力,不貪財,好樣的。 短短幾天的工夫,第一批賑災銀子和物資都齊全了。有了東西,就差賑災的人選了。 皇帝派了戶部侍郎親自去遭災最厲害的地方賑災,為了體現天恩,莊大人建議皇帝派個皇子過去。 賑災可不是好差事,明眼人都知道,雖然籌集的東西多,但一到了災區,只能應付一陣子。無數的災民嗷嗷待哺,這些東西很快就會消耗殆盡。到那個時候,如果朝廷后續的物資不能接上,百姓可不管那么多,就會罵賑災官員們貪污,要是有人故意煽動百姓,餓極了眼的災民,當場打死賑災官員的事情也不是沒有。要是差事干得好,是皇帝恩賜,朝廷恩賜。 總而言之,賑災不是個好差事。 皇后勸大皇子把差事接了,大皇子在猶豫。還沒等他下決定,二皇子主動請纓,隨戶部侍郎去賑災。 這下子大皇子急了,他不想要放著爛掉都行,二皇子敢和他搶,當然不行! 大皇子立刻也要去賑災,皇帝把他留下了,理由冠冕堂皇,他是長子,要幫父君分憂。 皇帝立刻下旨,命二皇子隨戶部官員和一對京畿大營的將士們一起,前往北邊兩個省賑災。除了賑災,皇帝還賦予了二皇子欽差大臣的職務。京城送過去的東西分發完后,賑災官員就地取材,拿銀子從各省省城州府買糧,賑濟災民。同時監察百官和各行業,有貪污賑災米糧的,一律革職查辦。有哄抬糧食價格、囤積居奇的jian商,就地處置,財產充公! 大皇子悔的腸子都青了,他不該猶豫的,就算賑災艱難,要是運氣好,好歹也能撈些功勞。 看著二皇子意氣風發地走了,大皇子瞇了瞇眼睛。哼,功勞也不是那么好得的。 第一批賑災物資發出去了,運往受災最嚴重的地方。還有別的地方呢,皇帝這回開了國庫,派出了好幾批人到處安撫災民。 京郊附近,也有許多人的房子塌了。 劉悅薇讓聿竹和吳管事親自到家里的莊子上查看,佃戶家里房子有毀損的,幫著修補,眼瞅著要過年了,各家再發點東西,好歹把這個年糊弄過去。 臘月初,大雪還在下。 劉悅薇帶著沛哥兒在暖閣里玩,外頭冰天雪地,暖閣里溫暖如春。 一下次捐出去六萬兩銀子,劉悅薇也元氣大傷,她又開始節儉度日。且這些日子因為京郊的路堵上了,外地客商過不來,金縷閣的生意大打折扣。相反的是,年月樓卻比往常生意更好了。 一下大雪,許多人無事可做,都跑到年月樓去聽故事。劉悅薇知道近來滿京城人不管有錢沒錢,都開始節儉度日,讓上官靈犀把那些名貴的菜色都撤了,加了許多普通人家吃的菜。這樣一來,那些閑著的市井老少爺們,也有個吃酒消遣的地方。 年月樓本來門臉就小,達官貴人不會上門的,京城里面只有那些普通人家會來,普通菜色他們都能吃的起。 來的人多了,年月樓的后廚異常忙碌,雖然受了雪災,酒樓里的生意反倒變好了。 年月樓雖然在城內,論起掙銀子,一直比金縷閣差了許多,這回終于趕上了。 劉悅薇倒也不計較兩處產業哪里掙錢更多,上官靈犀和汪彩鳳都是肯干會干之人,不論多少,都是他們兩口子努力掙來的。 郡主府這兩個的收益因為大雪減少了許多,并沒影響過日子。家里的暖墻一刻也沒聽過,沛哥兒和楓哥兒就在屋子里玩各種東西。有時候屋子里玩夠了,還跑到外面去玩雪。 小哥兒兩整日形影不離,吃東西一起吃,玩耍的時候雖然會搶東西打架,轉臉又自己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