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344
董承啞然無言。 就連劉協都無話可說,他若堅持不讓趙云帶走董承,豈非就是告訴糜荏他此事就是他授意的? 明日不用糜荏開口,滿朝文武就會向糜荏表忠心,逼迫他殺了董承! 劉協想到這一場景,便覺目眥盡裂! 他只能深吸一口氣,用盡全身力氣保持冷靜,對趙云道:“希望你們能夠公正查明一切,而不是屈打成招?!?/br> 回答他的是趙云平穩的聲音:“遵旨?!?/br> 趙云命人帶走董承,禁衛軍重回崗位,各司其職。 唯獨剩下劉協靜立在原地,茫然抬手瞧著天空中那溫暖燦爛的陽光。 他恍然間想起那年董卓身死,第一次看到糜荏的模樣,也好像是這樣一個艷陽天。 那時,他是怎么想糜荏的? ……已經忘記了。 不管當時的糜荏是如何的,現在的他,也不過是與董卓一樣想要竊取漢室江山的逆賊而已。 劉協慢慢垂下眼睛,平時前方。 而他,孤掌難鳴。 …… 董承落網,百官震驚之余又覺理所當然。畢竟滿朝想要糜荏死的,大概就只有天子劉協以及他的黨羽。 他們可以理解劉協的動機,知道他與糜荏必然會有爭斗??墒谴罄颂陨?,留下來的本來就只有勝利者,就如同當年的西楚霸王項羽,惜敗高祖一樣。 唯余一聲嘆息。 朝中官吏大多不敢涉足此事,僅有少數幾個年邁的臣子給糜荏上表奏折,希望糜荏能看在當年董卓逼迫天子,董承忠心護主的份上饒過對方。 糜荏懶得理會。 刀子沒捅在他們身上,他們自然可以勸說別人寬容仁慈。 更何況政治斗爭本來就伴隨著殘酷與鮮血,劉協確實與董承密謀殺他,董承也確實為此付諸于行動,這就夠了。 大鴻臚將證據擺在朝堂之上后,糜荏按照漢朝律法誅殺董承,以及共同參與此事的黨羽吳碩、王服等人。其家人盡數充軍流放,以儆效尤。 誰也沒有辦法挑出任何錯處來。 處理完這件事,糜荏照常批閱政務。面上一如既往氣定神閑,沒有被這件事影響到分毫。 但滿朝文武誰都不敢在糜荏面前放肆。原先解決干旱之后略顯輕松的氣氛,驟然為之一肅。 幕后之人尚未浮出水面,糜荏也不著急。 ——天子已是困獸之斗,這人在不出頭,天下可就塵埃落定了。 那人沒有動作,劉協卻在得知這一結果后又怒又急。 他找到糜荏,向糜荏拍案對峙:“糜丞相要殺董承,不如一并殺了朕!這是朕下的衣帶詔,是朕要董承去找的人!” 糜荏放下手中奏折,似笑非笑凝視年幼的天子。 比起劉宏,他這些年在劉協身上花費的心思寥寥無幾。畢竟他早就決定要奪取對方的皇位,何必再討好對方。 于是在可控范圍內,任由幾位大儒悉心教導對方,幾年下來倒也教的不錯。 劉協不敢示弱。 他用盡全身力氣,昂首立在糜荏面前,沒有退后半步。他死死咬著牙,緊盯對方的雙眼慢慢紅了,就像是一只深陷絕望的小獸。 ——他不甘心,太不甘心了! 明明是劉氏的天下,為何所有人都站在糜荏的身邊?民間只知糜荏而不知他的存在,百官只聽糜荏而不在意他的意見……既然如此,當初又何必維護他? 為何不像董卓廢他的兄長一樣,那個時候就廢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