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275
紛紛詢問荀彧,是如何猜到馬騰意欲謀反的? 荀彧簡單解釋他的推測。 百官聞言,目瞪口呆。 他們單知道荀彧作為糜國師的心腹,定然是不好相與之人。想不到竟如此智多,難怪糜國師會令他留守長安??! 百官心下凜然,面對荀彧時愈加恭敬。 荀彧感受到這一點,恍若未覺,一如既往淡然面對百官。其不卑不亢、從容淡然,令眾人稱贊不已。 想到他今年不過二十六歲,又見他身側空虛,后院沒什么人的樣子,不少人動了心思,想要與他結親。便是結不了親,給他送些美妾也好。 荀彧笑道:“承蒙贊賞,不過彧先前已經成親,諸位的美意,彧恐怕不能接受?!?/br> 他說著這話,眼中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任誰看了都能知道,他極為喜愛自己的妻子。 大多人識趣的閉上嘴,轉而稱贊荀彧與其夫人情深,令人羨慕。 也還有些不死心的,道:“不過只是幾個妾室,尊夫人不至于吃醋吧?!?/br> 荀彧聞之,驟然正了臉色。 他看著對方,淡道:“我這輩子心中只放的下一個他,若是再納別人,不僅是不尊重他,更是不尊重我自己。這樣的話,請各位不要再在我面前說了?!?/br> 先前說話之人聞言,只得面色僵硬著訥訥應下。 有人見氣氛尷尬,善意解圍道,“荀侍中一表人才、雍容閑雅。您的妻子,想來也是國色天香吧?” 荀彧不由自主循著這人的話語想到糜荏的容貌,嘴角噙著一絲淡淡的笑意。 “他確實,國色天香?!?/br> 第九十一章 王允被捉拿入獄不久,出征而去的糜荏就收到這一消息。 為避免他擔心,荀彧在信中簡述了他的對策,認為自己有很大的把握可以說服馬騰。 這個策略很正確,糜荏知道以荀彧之能,定可安然解決此事。便依照他所言,不做過多擔心。 他們現在要對付的,是大漢、乃至華夏中原的心腹大患:匈奴。 追溯上古,匈奴是夏王朝末代君王夏桀的遺民。他們在西遷過程中融合西方月氏、樓蘭、烏孫、呼揭等等異族,部落在秦時逐漸壯大,時常劫掠中原?!?】 后來光武帝時期分裂為二,南匈奴入關居住北方,北匈奴游歷關外。 匈奴最高統帥為左賢王,后依次為左谷蠡王、右賢王、右谷蠡王。光武帝劉秀為避免投降的南匈奴生出異心,廢除“四角”,設護于監督南匈奴。 幾年前休屠各胡趁亂起兵被糜荏打敗,歸降內附的南匈奴又隨之分裂為二。 分裂之后,朔方、上郡、西河郡中的南匈奴單于自封左賢王。見董卓遷都長安,左賢王的心思活絡起來,勾結塞外北匈奴,將他們引入關內。 同時聯合休屠各胡,一并劫掠并州。 目前劫掠的匈奴總計不過兩萬余,糜荏引六萬兵馬將他們趕走,不算困難。只是如今將他們趕走,明年他們或許又會趁關東大亂回來。 反反復復,令人憎恨! 最好的辦法,就是像當年的大漢一樣,打到匈奴逃散、投降為止。 倘若真正要與他們開戰,左賢王領兵八萬,休屠各胡五萬,塞外匈奴至少有五萬兵馬,加起來將近二十萬。 想要打敗這三支聯軍,糜荏只領六萬兵馬,屬實不智。 ……事實上在李傕與賈詡看來,即便將長安城中近十萬西涼兵、五萬糜荏的親兵全部領來,也根本打不過匈奴。 兩人憂心忡忡。 不過畢竟是老狐貍,賈詡自然不會說任何喪氣話語,只私下里對李傕道:“李都尉,糜大將軍既然在朝中立誓,認為有把握對付匈奴,以他的身份地位自然不會瞎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