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219
——韓遂與董卓談判之后,接受朝廷招安,不再繼續發動叛亂。 蹇碩大喜。 他命曹cao、鮑鴻、袁紹三人回朝,知道曹cao與袁紹之心與他相異,就尋了個由頭打發這兩人做些雜事,親自帶領他們的兵馬與何進相抗。 劉宏駕崩不過短短兩個月時間,他麾下兵馬已從五千增至兩萬,幾乎完全把持宮中、京洛的要塞。 至于何進,只能攥緊班師回朝的張溫手下的兵馬,試圖與蹇碩對抗。 但在此之前蹇碩完全意料到了這一點。他是幽州之戰的軍需官,便以此為由調集國庫之中的所有糧草,全部充入私庫,用以豢養他的兩萬兵馬。 何進對此徹底無計可施。 也恰在此時,徐州傳回消息:糜氏回絕了天子的旨意,不愿遷入京洛。 何進大怒。 他知道這顯然就是糜荏的授意,是在說他不滿朝廷先前的動作,懷疑他們把他的家人召喚入京是想要威脅他。 他倒是想要撤了糜荏的職位,把糜荏抓回朝廷判罪。但他與蹇碩相爭尚處于劣勢,根本不可能兼顧幽州的烏桓。 只能下令皇甫嵩領兵一千,前去徐州捉拿糜氏子弟。 他深感手下兵馬不足,袁紹便又為他謀劃道:“將軍不如廣征天下猛將及各州豪杰,使他們引兵入京,威脅蹇碩?!?/br> 何進同意,決定聯合董卓、丁原等人,逼迫蹇碩放權。 第七十五章 六月中,劉虞抵達所在的遼西郡。 劉虞是光帝劉秀與陰氏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后,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宗族子弟;他今年四十有一,在陶謙之前當過幽州刺史,在幽州諸郡的威信很高。 從這一方面上來說,任命他為幽州牧與糜荏奪權,是十分正確的選擇。 糜荏麾下將士都知道劉虞是朝廷派來奪權的,各個嚴陣以待,對劉虞怒目而視。 哪曾知曉他與糜荏甫一見面,兩人居然就旁若無人地相視而笑,互相作揖一禮,眼中滿是好友之間許久未見的懷念感。 劉虞笑道:“子蘇!當日一別已有四年未曾相見,我這些年實在想念你??!” 糜荏也笑道:“我也很想念伯安兄,現在可好,我們能一起共事?!?/br> 眾人:? 這發展,是不是哪里不對? 等糜荏給兩方引薦之后,眾人才知道,劉虞與糜荏同為徐州東??と?,早年劉虞因為黨錮之禍遭受貶謫回到鄉里時,糜荏曾經拜會過他。 劉虞是大漢宗室子弟,為人正直仁和,他對百姓的看重遠遠高過于門第之見。 當時的他聽說是復原古法琉璃、帶領朐縣多戶百姓致富的糜氏子弟求見,馬上接見了糜荏。 兩人聊了許久,多是關于如何帶領百姓安居樂業上的方法,因為糜荏的見解過于獨特又行之有效,聽得劉虞直呼“先生高見,虞受教”! 他們后來還時常在一起探討整頓州際、增收財務之法,不過因劉虞是受黨錮連坐之故,他們之間的往來沒有聲張,旁人大多不知道。 如今能在一起共事,劉虞心滿意足。 至于朝廷的要求……他早就知道子蘇根本就沒有叛亂之意,他也根本不在意由誰來平叛幽州之亂。 ——便左耳進右耳出罷,他愉快地想。 他沒有干涉糜荏出征,只是建議道:“子蘇,與其連年征戰,我們不如派遣使者招安烏桓峭王?!?/br> 他們這一次的叛亂,是受張純與張舉威逼利誘,就如同當初的韓遂一般,并不是主動真心的。若是告訴他們朝廷愿意對他們做寬大處理,可以免除他們的罪責,想必也不會繼續作惡。 糜荏點頭:“伯安兄又一次和我想到一塊去了?!?/br> 原來在五月初徹底摸清幽州目前的狀況后,他便與麾下謀士、以及陶謙商量著,下令懸賞通緝張舉、張純二人;而后又令鐘繇領兵,帶上戲忠、黃忠二人,前往清河郡招安烏桓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