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146
糜荏適時道:“陛下乏了,微臣告退?!?/br> 乏了……哦,是了,有些累,該睡一會了……劉宏又打了個哈欠,四肢并用爬到床上,神志不清地睡著了。 糜荏拿著這瓶“仙藥”,很快從宮中離開,來到張仲景的醫館。 經過近一年努力,他在京中名聲大顯,有不少人慕名過來求醫。有時候他與老師忙不過來,便又各自帶了兩個徒弟。 聽聞糜荏要他辨別藥物,忙放下手頭事情過來一探究竟。 他從玉瓶中倒出藥粉,先以手指拈起一小撮輕嗅,而后小心吃下一點,面色忽然變得古怪起來。 他克制不住地用隱晦的眼神去看糜荏,猶豫了一下方才道:“服用此藥之后可有癥狀?還請主公細細說來?!?/br> 糜荏便將劉宏那詭異的表現詳細說了一遍。 張仲景于是確認道:“此藥是在下發明的五石散?!?/br> 是的,沒錯,這東西正是他發明的。里頭有五種礦石,按照一定的劑量混合碾磨,再煉制成藥。 糜荏皺眉:“你發明的?有什么作用?”這種藥物服食之后狀似吸/毒,張仲景發明這個做什么? 張仲景面色愈發詭異,半晌吞吞吐吐道:“主公……此藥,正是用于治療傷寒的一種藥物,不過在下與老師試驗發現,此藥若是被無病之人吃了,也能讓男人大展雄風……” 頓了頓,他小心翼翼道,“可是有人贈送給主公?” 他是醫師,平等對待任何病人。倘若他的主公有這方面的煩惱,倒也不必諱疾忌醫,舍近求遠。 糜荏:“……” 他面對著張仲景那雙充滿求知欲又溫和包容的眼睛,扯了扯嘴角:“不是我,是有人將此藥當做‘仙藥’,獻給了陛下?!?/br> 聽罷糜荏解釋,張仲景大驚:“萬萬不可,此藥具有一定的毒性,吸食此藥可致癮性,甚至服食過多亦會有生命危險!” 糜荏頗覺頭疼地按了按額頭。 五石散這種治療傷寒的藥,對于患者來說是救命良藥,可性狀與毒/品無異,他便命張仲景往后不要給無病痛之人開此藥。 宮中那三人,他會盡快將之除去。至于劉宏,顯然已沉溺于吸食五石散的快樂之中,無藥可救。 常言道不作不死,劉宏既然不想活了,只能隨他去了。 十月潁川,道空人漸冷。 寒風如約而至,屋外落盡枯葉的枝丫孤零零地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動蕩不安。 這是荀彧陪著荀爽回到家鄉的第二天。 荀氏八龍名滿天下,其中之一的荀爽德才兼備,在族中本就聲望極高。又曾位列三公,即便如今辭官回鄉,依舊受到不少人的歡迎。族中人甚至大擺宴席,為他接風洗塵。 荀爽見狀,熱淚盈眶。 就連荀彧都心生感慨。他瞧著族人臉上熱情、安慰的神色,看著周遭熟悉的一草一木,忽然有些明白為何總說故土難離。 但潁川乃是四戰之地,天下遲早生變,此地會時常受到戰亂侵害。正如黃巾軍起義,首當其沖的便是冀州與豫州。 關乎到族人的生命安全,即便再不舍得,該遷的還是得遷。 荀爽清晰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他與族中兄弟們一同吃完接風宴,便將人都請到宗祠之中,與他們商量遷族之事。 族中大部分人自然不愿: “這好好的,黨錮之禍已然解禁,黃巾軍也被朝廷打退了,怎么就要遷族?” “慈明【荀爽的字】啊,不是我們不相信你。我荀氏一族在此地扎根百年,生于此長于此,怎能因為你幾句話就遷出潁川?我們該如何向家里人交代?” “是啊,再說為何要遷往朐縣?” 見荀爽只能從潁川地勢角度解釋他們的問題,而這一又答案難以徹底服眾,荀彧出列道:“諸位長輩,晚輩斗膽,有些話想要說?!?/br> 見是族中這位優秀的年輕人有話說,族人愿意安靜傾聽:“文若且說?!?/br> 荀彧躬身一禮,從容道:“先前世父已詳細解說潁川的地勢,諸位長輩也都贊同此地乃兵家必爭之地,只是疑惑為何黃巾軍已然退去,還要遷族,是嗎?” 見眾人頷首稱是,荀彧道:“其實這是世父、糜國師以及不少人根據朝中形式猜測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