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143
沒了十常侍從中作梗,這場交流會十分成功。 從農莊回來后的第二日,糜荏上書劉宏,請求朝廷在中原及以南地區推廣秋稻,在全國各地推廣各種農具、以及水車灌溉。 他建議朝廷頒布律法: 將原本每年種植的一季水稻改成二月耕種早稻、五月豐收后即刻耕種晚稻,每年征收兩季糧稅;征用各地鐵器、木器等工匠坊建造一批農具,以低價售與士族、百姓。 秋稻的糧種可以由朝廷出資購買,免費紛發各處,靠增加稅收賺回;亦可由士族自行購買,如此稅收保持不變。 至于農具,士族權貴的土地多需求便大,是主要購買力;普通百姓土地少,可以一個村落湊錢買幾套,輪流使用。 若是實在買不起,那么百姓可以申請賒賬使用,每年多交糧稅直至朝廷收回本錢。 與去年的這個時候完全不同,這會沒有一人跳出來反對糜荏。 事實上百官在聽到這份建議時,幾乎都是舉雙手贊成的。于是無數人擁護之下,這兩項利國利民的大政策得以最高的效率,順水行舟地實行下去。 官吏們最終商議決定,這幾年由朝廷統一向交趾商賈征收、購買糧種,運往各處發放種植。糧種短期之內應當是稀少的,但預計種植三、四年之后便可以初步規?;?,最終以糧稅抵還。 聽到這個方案,糜荏沒有絲毫意外。 統治階級的本質就是剝削,在上述方案中士族與權貴幾乎規避了所有風險。短期之內無法收回購買糧種的錢,這一部分的損失由朝廷承擔。 甚至在將來若是秋稻的收成不好,他們更可能會剝削百姓那部分收入,用以繳納糧稅。 但這是無可奈何的事,畢竟這個時代的能量大多集中在士族身上。 太過理想地想要造福百姓、遠離士族,不僅會導致失敗,甚至還會危及性命。 典型正如王莽。 兩百年前西漢走向末路。當時土地被權貴豪強占有,百姓無以為生,只能淪為奴隸或著流亡為賊寇。于是王莽在篡漢之后,發布了新政: 恢復井田制,將士族們權貴豪強手中的土地重新分配,歸還百姓;將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等買賣從商賈手中收回,歸于朝廷充盈國庫;再廢止奴隸制度,頒布各種壓制貿易的政策、平衡物價,以防商賈剝削…… 他的本意是想讓世界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奈何王莽本人過于理想、不切實際,又cao之過急,反而使得矛盾激化,最終被士族聯手推翻。 所以想要順利改革,要么徹底打碎這群士族,要么聯合他們。 現階段的糜荏選擇的是聯合。 先聯合士族薅朝廷羊毛,等將來羽翼豐滿,再聯合普通百姓薅士族羊毛。 于是剛從夏惲等人家中取出、被存入國庫的那部分黃金與珍寶,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也是這會,荀爽準備歸去潁川勸說家族與郡中好友遷往徐州朐縣,躲避戰亂。 荀爽啟程之前,糜荏即便諸事纏身,卻依然放下手中事情親自送別他。 糜荏的到來在荀爽的意料之外,想了想又能理解。 畢竟這人如今與他們文若在一起,也是要跟著喚他伯父的。 他看著糜荏,心中感慨萬千。 雖然糜荏所圖不小,手段亦正亦邪,還拐走了他的侄兒……但荀爽知道,現在能救天下人的,只有眼前這個年輕人。 在家國大義面前,一個人的情與愛倒也沒什么好在意的。 荀爽鄭重地對著他行了一個大禮:“此去一別,恐怕再也不能見面。希望糜國師您能堅守本心,還天下一個太平,令百姓都能安居樂業?!?/br> 漂亮好聽的話于糜荏而言,隨時隨刻都能輕松說出??擅鎸@般鄭重的荀爽,他喉中縱使有千言萬語,都表達不出他的感嘆。 他終究是對著荀爽行了一個大禮,沉聲道:“荏必不負眾望?!?/br> 這不僅是對荀爽,更是對荀氏一族,以及所有支持他事業、為他效力的門客,乃至對天下千千萬萬的百姓承諾。 回答他的是荀爽欣慰的笑容。 他地拍了拍糜荏的肩膀,而后轉身回房整理行禮了。 糜荏又與荀表說了會話,才辭別荀府。 他離去前,荀彧忽然喚住了他:“子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