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105
令大將軍何進統率左、右羽林軍屯兵洛陽,并調取八萬精兵進駐洛陽外圍的函谷、廣成,伊闕等八大軍事關隘,拱衛京師; 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雋領五萬余士兵,出征討伐潁川的黃巾軍; 北中郎將盧植領率北軍五校士,以及六萬余士兵負責冀州北部戰線,與張角周旋。 其余譬如曹cao、董卓、袁紹、孫堅等人,全部為以上四者從將,等候主將下令。 至于糜荏,他是例外。 從身份上來講,他不是將士,勉強算得上軍師。實際上……他是鎮守軍隊的吉祥物。 何進怕張角使用妖術對付他們,故而請求糜荏隨軍;天子見張寶如此邪門,被勸說之后答應了;將領們見糜荏只是隨軍不干涉他們行駛,也就對此無異議。 畢竟打仗自古拼的都是主將的能力、兵馬的強度,天時地利等等因素。饒是糜荏懂得非凡之術,也不至于影響整個戰場。 至于糜荏若是想要上前線,那么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會是他們。 ——且不提這位天師究竟是否有領兵的素養,可是當今天子的心頭寶啊,萬一受點傷什么的,天子大怒之下,他們難免會受到牽連被天子懲罰。 糜荏對此早有預料。 他并不擔心,從容待在營帳中翻閱兵法,等待良機。 同行的荀攸擔心他心生不悅,進言道:“主公不必擔心,您現在雖然沒有領兵的機會,但這個機會很快就會來臨?!?/br> 糜荏微挑濃眉:“公達為何這般說?” 荀攸道:“攸聽聞黃巾軍于各處作亂、擊殺州郡官吏,又將繳獲的錢財分給麾下將士,正是興致高漲之時。反觀我軍,僅有八萬訓練有素的精兵,其余十萬盡是這一月多來招募的新兵?!?/br> “此番對陣,我軍素質與敵軍無異;然敵軍士氣高昂,我軍士氣低落。是以在下認為黃巾軍初戰必捷?!?/br> “黃巾軍既勝,三位中郎將必被困于前線,需要軍營中偏將領兵前往救援。不出一月主公便可自薦,領兵前往?!?/br> “公達高見,我亦這般認為?!泵榆舐勓該嵴菩Φ?,“能得公達相助,真乃我之幸事?!?/br> 荀攸赧然道:“為主公分憂,本是在下分內之事?!?/br> 這日夜中,大將軍何進召開會議商討部署。 這是最后的討論會議,等到明日三位中郎將就要作為前鋒領兵出征。而此地作為大后方,隨時為前線提供兵馬、糧草。 出軍事宜很快被決定下來,何進最后環顧眾人道:“諸位,可還有異議?” 一直被當做擺設的糜荏在此時出列道:“大將軍,在下思前想后,認為有一點不大妥當?!?/br> 他在眾人注視下,對著諸多將軍行了一禮:“黃巾軍雖人數眾多,但不過只是一幫烏合之眾,三位中郎將英武,自然可以領兵逐個擊破?!?/br> “只是陛下命三位將軍領招募的新兵前去鎮壓黃巾軍,反而令訓練有素的精兵隨大將軍鎮守京洛,三位將軍想要擊敗對方,恐怕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br> 此話說的有理,三位中郎將都詫異地看了他一眼,似乎完全沒有想到這位糜天師居然會想的這么深遠。 盧植道:“那以糜國師丞之見,當如何安排呢?” 糜荏謙虛道:“在下以為駐守京師的這八萬精兵,不如兵分三路,由大將軍與三位將軍各帶一支隊伍。至于新招募的士兵,再留下五萬駐守京師,大將軍還可以cao練一段時日?!?/br> 這個建議還是很合理的,三位中郎將頷首贊同。 但他的建議還是被歸屬于原尚書臺一方的武將反駁。 “糜國師丞此言差矣!” “京洛乃我大漢皇城,就連陛下都身在京洛,此處何等重要糜國師丞難道不知道嗎?” “正是如此,何大將軍駐守京洛作為我軍最后一道防線,自然需要最精銳的兵馬!” “糜國師丞或許于法術之上頗有建樹,但您根本不懂打仗,何必紙上談兵?” 在旁未置一詞的王姓武將也是無語了。 糜荏貴為國師丞,他的建議就連天子都會考慮,是他們這些人能激情反駁的嗎?再說他根本沒有實權,不能影響各武將,朝廷都已決定出兵的方案了,他就是給個建議能咋樣?用得著被釣魚似的,迫不及待跳出來反對嗎? 這是生怕別人忘記他們出身“邪崇”十常侍麾下??! 他不得不出列硬著頭皮打圓場:“諸位同僚不必如此激動,糜國師丞這般建議只是好意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