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64
“多虧子蘇發明此物,得以造福一方??!” 眾人嘆為觀止,彩虹屁不要錢似的瘋狂外倒。糜荏笑著推辭:“倒也不是在下發明的,在下只是幫著推廣開來罷了?!?/br> 不少人起了勞作之心,脫了鞋襪親自下田割稻,而后嘗試用打稻機脫粒。 小半個時辰后,眾人多有心得。糜荏見差不多了,便提議大家前往參觀曬谷場。 眾人沿著田埂歸去別莊。 有細心之人瞧見腳下田渠中的流水,奇怪道:“子蘇,此地地勢平坦,如今天氣炎熱,這水又是打哪兒來的?” 他一說,不少人才意識到這水居然是活的,正以緩而不斷的速度流向這其間的每畝田地。 糜荏道:“此乃水車灌溉之法,諸位若有興趣可以跟我來?!?/br> 眾人當然有興趣,于是跟著糜荏轉換方向,一盞茶后才抵達一條河流處。 而后便見得水邊豎立著一個巨大的木制車輪,正在不停旋轉,將一斗斗河水灌入改良后的渠道里。 正是這水車與渠道,使得農莊中的所有莊稼全部受到灌溉,不至于因為夏季天旱而燒苗。 等糜荏解釋過水車的大致原理與cao作,眾人再一次被震驚到了。不少人大張著嘴巴,連話都說不出來。 見大人們齊齊失聲,周瑜、楊修等孩童便乖巧呆在一旁,對視眨眼。他們大多只有六、七歲,不大了解灌溉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只知道這應該是個很了不起的發明。 周瑜離得近,拉了拉糜荏的袖子:“哥哥,這個水車是您發明的嗎?” 糜荏蹲下來摸了摸他的腦袋:“這是百姓千百年來的智慧結晶?!?/br> 他不是專業的科研人員,做不出更好的東西。而三千年后邁入星際時代的地球無限向往著那片神秘浩渺的星空,已然失去不少文化的傳承。之余這些,他所知道的僅是博物館中小小的一頁圖紙,一個冰冷的模型罷了。 時空穿越的結果是好是惡,暫時無人可知。但既然能給這方百姓帶來便利,又何樂不為呢。 眾人半晌才回過神來,又是一陣瘋狂的彩虹屁輸出,聽得糜荏哭笑不得:“時間不早了,諸位我們不如先回去吧?!?/br> 這是收割的第三天。 這幾日陽光燦爛,先前收下的稻谷已有一小批被曬干,這會正在脫殼。 這個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不論種植、灌溉、收割,脫粒,抑或曬干脫殼,都是需要農人們手工一點點做出來的。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大量力氣,忙碌辛苦,一輩子時間都在這上面養家糊口。 但糜荏別莊中卻是另一派景象。 用來脫殼的石碾也是改良過的,將六個普通石碾并在一起,用木桿連接起來。使用時只要用腳踏動木杠的另一端,便能使六個木杵一同工作,快速脫殼。 而后將脫去谷皮的米粒收攏,放到一個手搖風車里去除米糠。 許是見到水車時受到的沖擊過大,這會瞧見改良的石磨與手搖風車,士族們都產生了一點抵抗力,沒有那么震驚了。 糜荏好笑地聽他們反復說著“精妙絕倫”,“巧奪天工”,“大開眼界”之類的話語,也沒有阻止。 等停下來回想起自己說了些什么,士族們:……生平第一次恨自己詞窮,早知道方才便少夸幾句! 等回到別莊,眾人依舊興奮極了,半點不覺勞累。 糜荏陪著眾人喝茶閑聊片刻,便命侍從呈上午膳。 菜是別莊農人種的小菜,摘的時候碧綠水靈,即便水煮清炒也是清爽可口;rou是別莊養的雞羊,因為才養了三個月,rou質居然有種難言的鮮美甘甜。 主食有米飯,已蒸的粒粒分明,撲鼻而來的清香足以勾引出人們最真實的食欲;有米粥,已經煮的香濃粘稠,加一點醬油豬油便是人間美味;還有年糕也是用新米做的,雖然不如糯米做的那般軟糯拉絲,但只需配一碟小菜都能讓人食指大動…… 在場所有人都出生于士族大家,誰沒有吃過更好的東西?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吃的津津有味。 這可是米啊,真真正正的大米,能養活人的大米??!糜荏用這些機器,切實地做到了縮短農人灌溉、收割莊稼的力氣與時間,使得增加一季水稻種植就成了可行之事! 別莊良田平均畝產四石,那放到普通百姓家中至少能有畝產二石吧! 若是往后每年挨家挨戶都能增加幾石收入,還會有那么多百姓被餓死嗎? 長久以往,國庫還會如此空虛嗎?! 糧食乃是國之根本,有了這些,國家何愁不能強盛起來?! 士族們吃得香甜,有人吃著吃著甚至熱淚盈眶,終究只是背著糜荏悄悄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