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若是能跟泰豐樓合作,我能給大娘一成利?!?/br> 周廚娘瞪了她一眼,拒絕道:“這次我不要你的錢。我只幫你引薦,能否談下來,還是看你自己?!?/br> “大娘,這……” “這什么?你真當我貪你那百文錢不成?我們認識了也有一段時日了,交情在這,收你一點點好處還成,大了就不行了?!?/br> 唐斯羨稍微一想,便能猜出周廚娘興許是想跟她拉近關系。 她沒跟周廚娘客氣。 興許是泰豐樓的采辦也嗅到了商機,故而她讓那采辦嘗過她的魚后,沒有費多少口舌就談下了這筆買賣,——雖然對方也想要魚丸的制作方法,但是她有自己的打算,便拒絕了。 —— 眨眼到了十二月下旬。臨近年節,家家戶戶都忙著祭灶、準備過年的年貨等,原本有些愁云慘淡的村子再度熱鬧起來。 唐斯羨對別的節日都不太在意,但是對過年卻頗為看重。她從唐清滿的口中得知過年要準備的年貨后,就打算到饒州城去置辦年貨,順便探望唐妁。 這大半個月來,她除了為買賣而東奔西跑之外,每隔四五天便會親自給榮策送一次魚。當然,這也是唐妁當初跟她商議好的,讓榮策眼熟的辦法。 她帶去給榮策的魚比以往賣給他的便宜,有時候甚至會送一兩條。 榮策跟她閑聊時,還問她:“你這些魚,以雙倍的價格賣給別人,他們都有可能爭著買。你如今卻以這么便宜的價格賣給我,會不會虧了?” 她正兒八經地回答:“姑母跟我說過,副使與大娘子于她有恩,若非當初大娘子收留,姑母也不會有今日的好日子過。所以,在我心目中,別人怎能與副使、大娘子相比?若非姑母說副使與大娘子是正直公正之人,不會平白占人便宜,這些魚,我可能會白白送給你們呢!” 榮策與周氏都看出了她有示好的心思,但這不妨礙他們相信這些話是真心的。 “我聽說你讀過書,習過字?”榮策問。 唐斯羨心道:“來了?!?/br> 當榮策開始關注她,想更加了解她時,她就知道,她總算是入了榮策的眼。 在鄉里,她自然會大大方方承認自己識字??墒窃谑咳顺錾淼臉s策面前,她覺得還是得展現士人所崇尚的“謙虛”的一面。 她謙遜道:“讀書不多,字認得幾個?!?/br> 聞言,榮策來了興致,道:“我念幾首詩,你替我記下?!?/br> 這個難度遠非當初寫契書可比,唐斯羨知道,若自己沒有一點學問,這一關可能就過不了了。 就在她忐忑的時候,卻聽見榮策慢悠悠地念出了陶淵明的《飲酒》,——就是那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钡拿?。 唐斯羨默默地將詩句寫了下來。 榮策看完,眼中閃過一抹亮光:“記得一字不差?!?/br> “請問副使,這是誰的詩?” “魏晉朝,五柳先生的詩句?!?/br> 唐斯羨這下確定了,這個時代雖然陌生,但從這首詩來看,魏晉及之前的歷史應該跟她所學的一樣。就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分了岔。 不過她對此也不是很在意,畢竟歷史不管是從哪里開始分叉的,到了如今,都已經是一個陌生的時代,她所學的歷史知識也派不上用場。 “你能記得一字不差,卻不清楚這是誰的詩嗎?”榮策好奇地問。 唐斯羨干笑道:“我讀書不多,偶爾能聽人吟誦一些詩詞,就記下來了,但是卻不大清楚都是哪些人的大作?!?/br> 榮策點頭。雖然遺憾她沒能學有所成,但也不否認她天資聰穎,是個可造之材。 他沉吟片刻,道:“往后,不用從后門進來了,從側門進來吧!” 唐斯羨一開始還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她送魚不走后門為什么要走側門,這不是繞路嗎? 直到唐妁告訴她:“只有廚院的人會從后門進出?!?/br> 言下之意,榮策已經不再將她當成一個送魚的漁夫了。 唐斯羨這次選擇去饒州城置辦年貨,除了跟梁北望順路可以蹭他的馬車之外,主要也是想去試試走側門會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本來唐清滿也想跟著去探望唐妁的,但是知道要跟梁北望的馬車后,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唐斯羨見她有些失落,便道:“我此番先去置辦節禮,等年節了,我再帶你去跟姑母團聚,一家人一起過年?!?/br> 唐清滿臉上這才有了笑意:“嗯,那你快些去吧!” 唐斯羨上了馬車后,梁北望往她身后瞅了兩眼,問:“你怎么不趁此機會帶秦家小娘子去饒州逛一逛?” “我怎么帶?秦家的節禮向來都是鄉書手去置辦的。再說了,這么冷的天,她那身子這么孱弱,出個門就感染了風寒怎么辦?” 梁北望凝視著她:“你竟然沒問為何要帶秦家小娘子去饒州逛一逛??磥砟愦_實這么想過?!?/br> 唐斯羨:“……” 梁北望樂道:“你不用緊張,誰沒有知慕少艾的時候?我不會告訴別人的?!?/br> 她扭頭與他對視:“你是不是還有一次魚塘忘了跳?” 作者有話要說: 唐某賤:走側門送魚,魚會香一點? 魚:走哪里我都很香,謝謝。 —— 今天家里有事,所以更得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