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看到這一條,布萊迪立刻偷笑了下,“他們一定不會愿意,現在熱度都起來了,目的也達到了,能單贏為什么要雙贏?” 生意場哪里有永遠的朋友。 之前是為了省錢聯手,可現在電影都拍了大半了,看樣子很快就要剪輯準備上映了,如果要同期上映,同題材可沒有雙贏這一說,票房的廝殺可是一點脈脈溫情都沒有,說不定現在看著這形勢偷笑呢,怎么可能同意《最后的贏家》制作方這要求,這或許就是他們從出版社這邊入手的原因。 “你等著吧,在這兩部電影的宣傳開始后,他們肯定踩的比你還狠?!?/br> 這話一語成讖。 兩部電影借著金融危機這個特殊時期,讓兩本書的作者隔空對仗,在拍攝期間賺足了眼球,為最大利用這個機會,也是期待這兩部電影補充一下他們緊張的現金流,他們幾乎是緊趕慢趕的拍攝完了整部電影,然后緊鑼密鼓的進入了后期制作期,都是現代劇,后期制作簡單,所以這簡直是前后腳的事,而宣傳撕逼也緊隨其后。 這兩部作品經過了拍攝期的兩個作者撕逼宣傳,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雖兩方都心知肚明是彼此的合作,可普通人不知道啊,所以在兩部電影擺明車馬要開撕后,一群吃瓜群眾如看到了熱血沸騰的電視劇續集。 【開始了,又開始了!】 【開撕了,開撕了!《華爾街風云》制作方之前才含沙射影他們的制作成本,今天《最后的贏家》就在噴他們主演之前出演過成人片?!?/br> 【太精彩了!好久沒有看到敢這樣硬剛的劇組了,來吧,讓暴風雨再來的猛烈些!】 【笑死我了,《最后的贏家》劇組根本不敢噴原作,是慫了吧?是慫了吧?】 【理解啊,畢竟誰都知道迪蒙·邁基克嘴巴毒啊,萬一他們開噴了,迪蒙·邁基克直接把他們罵了,他們找誰說理去?】 【我就想知道,他們是不是準備一路撕到電影下畫?】 【撕到下畫不至于,等票房出來了,票房低的那個怕是就要灰溜溜的退出戰場了吧/】 一般電影制作方,就算想炒作宣傳,也不會選擇這么明目張膽的撕逼就是因為雖然這樣前期可以賺足眼球,但是后期票房如果在伯仲之間也就算了,相差太大的話,贏的那一方自然是通吃,可輸的那一方會直接導致反噬,群嘲會直接損失潛在票房,這損失可就大了。 可是這次有前期的作者隔空對罵在前,后期《最后的贏家》劇組為挽回馬丁·霍克斯曼被壓著打造成的損失,上節目暗示電影成品已經和原作有相當大的區別了——不要因為前期的失望而不上電影院看電影。如果只是這樣就算了,可他們還暗示,原作精彩,拍成電影不一定如原作一般精彩,都是二次改編,還是要看他們各自劇組的水平。 沒有指名道姓,可消息靈通一點的都知道前期的大戰,這一下捅了馬蜂窩,再有許多今年也十分缺錢娛樂小報為了銷量煽風點火,兩個劇組水火不容的姿勢都給擺好了。 真的撕起來,可不像桑稚顏和馬丁·霍克斯曼僅僅局限于報紙,從報紙到娛樂節目,到處都能看到他們開撕的身影。 讓圍觀群眾看足了熱鬧。 …… 上映前一天。 布萊迪緊張的戳桑稚顏:“我買了《華爾街風云》的票,看這形勢,等首日票房出來,兩個劇組肯定公開霸凌一番,你緊不緊張?“ 桑稚顏:“不緊張?!?/br> 畢竟她除了和馬丁隔空大戰了一番外,其他沒有參與任何,她當初最大期待就是如果電影在及格線上,可以帶動一波銷量,現在目的算是已經達到了,電影票房如何她更沒有關系了。 “明天你看了電影回來,如果可以再告訴我?!?/br> 布萊迪:“……好吧?!彼罢f的居然全是真的,自己的第一部 影視化的作品,《華爾街風云》劇組肯定給她送了首映禮的票,可她居然真的能忍住不去看。 “我凌晨從電影院出來給你發感想,你醒過來自己看吧?!?/br> 他說到做到,桑稚顏一覺醒來就看到了布萊迪給她發的觀影感想。 【放心吧,不是爛片?!?/br> 【及格分以上、】 【就是改動很大,票房應該過得去?!?/br> 看時間線,過了兩三個小時,凌晨三四點鐘,布萊迪居然又給她發了幾段消息。 【《最后的贏家》影評我也看了,大爛片!】 【《華爾街風云》爛番茄指數是85,《最后的贏家》只有65!】 【你贏定了!】 桑稚顏回了句,看到他沒動靜也不意外,這個時間點他應該是在補覺,畢竟昨天睡的太晚了,她趕忙打開幾個影視相關的網站。 果然,在這個沒有大片上映的時間段,從開拍就開始撕,一路撕到上映的兩部電影成功吸引了所有吃瓜群眾的注意力,就像是賭局終于到了揭蠱的那一刻,連續劇到了結局的那一刻,熬夜等這場大戲結果的觀眾果然已經迫不及待的發表對這兩部電影的看法了。 【這改編的什么鬼?!《華爾街風云》我就暫且不說了,算是中規中矩的一部商業片,只是去掉了原作中的黑色幽默。但是《最后的贏家》是什么鬼?!有一說一,原作雖然故事不出彩,可是專業知識是過硬的,馬丁·霍克斯曼是原股票分析師嘛,但是你們敢相信嗎?電影居然把這些出彩的全都去掉了,改成了一出辦公室戀情??!垃圾,大垃圾!浪費了我足足兩個小時時間!就這樣劇組還好意思噴《詐騙》專業性不足?】 第70章 作品賣出去后, 怎么改編就是影視方的問題了,每年都有無數本書的版權被買下,能順利拍出來的是少數, 拍出來還能在及格分以上是千里挑一, 如果還要拍出原作的精髓,千里挑一就變成了萬里挑一。 這個概率太小了,桑稚顏都懶得報以期待。 現在看她運氣還真的不錯, 碰上了千分之一的概率。雖然改編了很多, 可好歹也是合格的商業片, 可顯然《最后的贏家》就沒有她這樣的好運了。本來這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關于專業的部分,可以拍成職業劇的那種,可是不知道他們的編劇是怎么想的, 可能是覺得電影片長有限, 專業部分講太多會導致失衡, 當然也可能是覺得枯燥沒有觀眾感興趣, 總之最后的成品就是披著金融皮的辦公室戀愛劇, 最慘的是,就算是拍成了辦公室戀愛劇,也拍的不怎么樣。 前期馬丁·霍克斯曼噴這本書不夠專業可是有許多人都記得的,之前的宣傳也都是打著金融的旗號, 凌晨觀影的影迷都是敏感人群,多是從開拍時就關注了,在他們進電影院坐下十分鐘就意識到被騙了, 又被迫浪費了兩個小時看到一出尷尬到不行的戀愛,可想他們有多憤怒了,更不吝嗇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憤怒。 無數凌晨觀影回來的影迷紛紛打了低分,僅僅上映一天, 《最后的贏家》口碑就一路走低,無數人給它差評。 【爛片!】 【相信我,你絕對會后悔的。完全不值得看的大爛片?!?/br> 【就這樣的成片是怎么好意思宣傳這是金融???】 【就算是想拍愛情片,也沒有必要拍的這么爛吧?我本不想打低分,可我實在意難平,你特么的到底講了個什么破故事?】 本來就是贏家通吃,在對手戰敗后,《華爾街風云》可以坐享前期宣傳絕大部分的紅利,《最后的贏家》被改的面目全非,只是做了劇情調整,大致還是原作劇情線走的《華爾街風云》頓時被襯成了好孩子。 【如去看首映禮的兄弟說一樣,中規中矩的商業片,但是也有幾個出彩的地方?!?/br> 【其實劇情還可以再戲劇一點的,原作的黑色幽默感沒有拍出來,男主角人設也和原作有差距,感覺出了導演和編劇是想改編成一部嚴肅正經的金融劇,可惜能力不足,沒有展現出來,不過整部電影還是不錯的,可以打發時間?!?/br> 【改編的勉強可以可以接受,主線好歹沒有改掉,想想《最后的贏家》,滿足了?!?/br> 除了原作黨勉強滿意,一些沒有看過原作的觀眾也比較滿意。 【金融知識看著蠻專業的,沒有特別大的硬傷?!?/br> 【劇情不錯,演員演技也都可以,可以?!?/br> 【本來的隨便買的票,沒有想到居然還可以,聽說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小說里的金融知識更專業,準備買一本來看?!?/br> 凡是就比較,一部六十分的電影如果和一部可以打九十分的電影放在一起比,那肯定會被比成渣渣,如果還不巧一起上映,那對不起,這部本來可以拿不錯票房的六十分電影會在市場里變成炮灰。 《華爾街風云》拍的中規中矩,沒有拍出精髓,絕對不到九十分的高分,可和不及格的《最后的贏家》一比,瞬間加了二十分鐘,從及格線上的幾分變成了良好。 而且它的本質就和《最后的贏家》有區別,原作《詐騙》的劇情是緊跟著金融陷阱和金融規則的,可以說是牢牢捆綁,專業知識和劇情融合的十分好,除非重寫,不然根本沒有半分改,而這樣的專業知識才是被金融危機陰影籠罩的人感興趣的。 三項優勢相加,本來不甚出彩的《華爾街風云》瞬間對《最后的贏家》形成了碾壓局,努力汲取對方的票房。如果不是兩部電影之前捆綁的那么結實,現在也不會反噬的這么厲害,可一切都回不到當初,失敗者只能品嘗痛苦。 《最后的贏家》在遭遇了第一波反噬后開始嘗試轉換宣傳方向,可之前的宣傳太成功,忽然轉換風格,口碑還是一路往下,票房跟著斷崖式下跌。 看形勢大好,桑稚顏才找了個空當去電影院看了這部近期最火爆的電影。 在男主角出來的時候,她真真失望了一下,“和我爸爸一點都不像?!辈皇钦f長相,而是氣質還有氣場,男主的核心設定就是“他特別有大佬氣質”,正是這樣的氣質讓他有了最初的資本,也是靠著這股氣勢,才能在人才輩出的華爾街混的如魚得水。 可是這個男主角,長相英俊是英俊,身材也行,氣質也足夠,可是眼神太輕浮,不像是運籌帷幄的大佬,而是像左右逢源的公關。 “幸虧我爸爸不知道這部劇的原型是他?!狈駝t看著這個男主角,他可能會直接心梗。也幸虧她當時沒有去探班,不然可能真的要高血壓一下了。 她抱著吐槽挑剔的心看完了這部電影,全場沒有看到自己作品影視化的激動驚喜,也沒有看到一部好電影的全神貫注,反而在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長嘆了一聲,一種唏噓的情緒涌上了心頭,對綠道,“哪天我有錢了有地位了,就請我喜歡的導演,我看中的演員來演我的劇本?!蹦遣攀撬淖髌钒?。 這部電影在她心里簡直是不合格??! 如果她此時的想法被人知曉,一個得了便宜還賣乖就要砸在她頭上。 …… “首周拿到了票房冠軍,這一周沒有強勢片上映,看來這一周的票房冠軍又穩了,北美票房已經破1.5億,雖然已經開始跌了,可最后收畫應該能拿到兩億票房。這樣算下來,全球票房應該能拿到四億左右?!?/br> “再加上后續的dvd還有其他播放版權收入,四千萬的制作成本,他們這次賺大了?!?/br> “恭喜你,第一部 影視化作品成績這么好,其他作品影視化估計也快了?!?/br> “還有,《肖像畫》《欲望俱樂部》影視版權也頻繁有人來問了,比之前的出價都翻倍了?!?/br> “《詐騙》的國外出版權又有許多人來問,包括日本、中國,越南,泰國這樣的亞洲國家?!?/br> “恭喜你,親愛的,你真的要在世界范圍內出名了?!?/br> 布萊迪一口氣發了數段話,為了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還發了幾個鼓掌的表情,心情非常之好。 這場綿延了數個月的大戰,最大的贏家當然是《華爾街風云》的制作方,他們賺到了比預期驚還要更多的錢,給公司補充了充裕的現金流,給版權庫增加了一份不錯的版權,總之賺的盆滿缽滿。 緊隨其后的就是迪蒙·邁基克,首先就是那場聯合炒作,借著影視方的人脈,這個名字刷足了存在感,增加了曝光度,吸引到了許多書粉,帶動了她名下所有書的銷售量,這是直接利潤。其次就是《華爾街風云》意外大賣,不但讓她的剩余沒有出售的版權變的搶手起來,讓才出版《欲望俱樂部》霸占了暢銷榜榜首數周,最重要的就是,借著這部電影,迪蒙·邁基克這個名字在世界范圍內初步有了名氣。 ——雖然說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圖書暢銷榜影響力極大,很多國家的出版商就是盯著排行榜,從中選取有潛力的作品買下版權,翻譯在國內出版??墒沁@影響力和影視作品沒辦法比。 看看之前來找企鵝蘭登買國外出版權的出版商,再看看現在,光是數量就能讓人看出分別了,而且人家一買往往還不止買一部作品,看中她的名氣,會把其他的書的國外出版權一塊買回去。 什么叫躺著掙錢,這就是。比之前拿錢和人吵架還要更爽,這筆錢一筆筆看不多,可是加起來就是筆比較龐大的數目了! 可以說她拿到了隱形好處極多,遠超那筆直接拿到的宣傳費和銷售利潤。 布萊迪當然神清氣爽,他手下“兩大”作者迪蒙·邁基克,斯黛拉·惠斯佩爾,后者不用說,冉冉升起的超新星,逼格極高,而前者本來在襯托下有些黯然失色,可是誰知道運氣這么好,第一部 影視化的作品大賣,讓她的地位和名聲都跟著水漲船高,現在完全可以稱一句,世界知名作家。 擁有這兩個大將,布萊迪再一次成為了所有同事羨慕的對象,又嘗到了抱到大腿的感覺——躺著掙業績,走路都帶風,說話更是如春風拂面。 第71章 之前大家還覺得迪蒙·邁基克沒有斯黛拉·惠斯佩爾幸運, 看看人家處女座,無數知名人士給她保駕護航,一出書就被捧到了天上, 成為供人仰望膜拜的明月,直接甩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作者十條街的距離。 可現在看迪蒙·邁基克也很幸運??!他們可沒有桑稚顏作為原作看著男主角人設偏移, 劇情改動的糾結, 他們看的就是最后的結果??吹降木褪窃谂臄z期間,影視方就愿意花錢給她買版面讓她揚名,看到的是拍攝的成品拿下了四億票房,看到的是她的版權價格狂漲。 多少人的作品賣了版權多年毫無聲息,多少人的作品就算是拍了結果是大爛片, 像馬丁·霍克斯曼已經是幸運的了, 雖然拍的比較爛, 可是在前期的宣傳賺足了眼球,借機提升了銷量。再或者是拍的不算太爛, 和《華爾街風云》一樣中規中矩, 可是根本沒有碰上像“金融危機”這樣的好時機,導致根本沒有機會賺這么多票房,更不用說借機擴大自己在世界范圍內的名氣。 最最幸運的就是, 就算成片拍成了這樣,也沒有人質疑迪蒙·邁基克, 都認為是影視方的鍋, 水平不足夠,自己的水平得到了大批的人認可。 這簡直就像是平均分大家都不及格, 可是你卻憑著及格的分數拿到了滿分的成績。 這完全是和對斯黛拉·惠斯佩爾不同的羨慕法,后者是太過才華橫溢,想想《權力之冠》的設定, 多少人看完了就消了效仿的心思,不是誰都有能力來塑造這樣一個世界,更不用說駕馭那幾十個人物,就算沒有那些大人物保駕護航,也遲早會紅起來的。 可是迪蒙·邁基克就宛如普通人中了六合彩,還不是中了一次,連續兩三次,這樣的幸運更能引起廣大普通作者的共鳴。 這特么的才是天選之子吧? 是,迪蒙·邁基克確實有才華,看她之前把馬丁·霍克斯曼譏諷成什么樣子了吧?可是和他們的差距也沒有到斯黛拉·惠斯佩爾那一步啊。 學斯黛拉需要實力,可學迪蒙似乎只需要運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