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頁
書迷正在閱讀:老祖穿成獄霸的那些日子、系統讓我去算命、穿成炮灰后我重新爆紅了[娛樂圈]、穿成康熙嫡長孫、萬界直播之大土豪、宿主總是神展開[快穿]、一期尼教你做哥哥、紅樓之鐵血璉二爺、滿級大佬們都是我熟人、輕一點
“當然要寫,不過很難想象我會說出這樣的話,但是只要有一篇不錯的論就可以了,我不會問究竟是你自己寫的,還是別人給了你參考意見,那些常規對你沒用不是么” 第395章 格格不入 說起哈佛商學院院長的寬容,就要說起學習的目的。 人們進入一所學校,主要是為了學習各種能夠讓人們在未來立足于社會的技能,很顯然,葉冬青已經合格了。 他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三的超級富豪,連續兩年從哈佛招募了總共五百多位優秀畢業生為自己打工,成就不比當年的老洛克菲勒,或是現如今的哈佛輟學生比爾·蓋茨差多少,成就有目共睹,絕對是哈佛大學最杰出畢業生之一。 當然了,這跟葉冬青的慷慨捐贈也有關系,去年葉冬青捐贈給哈佛大學一座停車場,外加三千萬美金的支票,不規定具體用途。 對于一幫老師和學生們而言,停車場的作用可比圖書館或是實驗設備強多了,有車就能用得上它,先前停車是件麻煩事。 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不過條件寬松許多,葉冬青一聽立馬樂了,顯然是指自己就算找槍手幫忙也沒問題。 這倒也正常,沒有哪位腦袋被門夾過的校長會讓他不能畢業,隨便應付一下,表面上說得過去也就行了, 回答說:“好的先生,兩三天時間內我就會弄好,我還不清楚畢業典禮的時間是幾號?” 老史密斯校長聞言,語氣詫異來了句:“就在這個月的二十七號,難道沒人聯系你來當這次畢業典禮上的優秀學生代表?我甚至以為你已經準備好了演講稿?!?/br> “……這樣的么,我并不清楚具體情況,可能哪里搞錯了吧,我并沒有接到任何通知?!?/br> “請稍等一會兒,利奧,我去問問校長?!?/br> 史密斯院長說完掛斷電話,幾分鐘之后就又打了過來,告訴說兩邊鬧岔了,校長那邊以為商學院已經通知,商學院這邊以為校長那邊已經通知,并沒有協調好。 不過幸好提前發現了問題,還有時間去準備演講稿,葉冬青絕對是今年各所名校中的“最強畢業生”,在哈佛內部更是無人能敵,去畢業典禮上代表畢業生講話是種榮耀,他并沒有任何推辭的意思,滿口答應下來。 瞧瞧淡水投資集團和對沖基金這邊,金融系的學霸高材生多如狗,公關部門也有不少能人。 沒有自己去耗費腦細胞,將論文和演講稿的事都交給秘書處那邊去處理,其實葉冬青自己也能寫出一篇合格的論文,而且含金量還挺高的那種,他可以直接研究自己或者自己的公司,誰有資格說寫得不行? 如果真有,那就站出來比比身價,看誰更成功。 雖說個人的價值不能單單用金錢來衡量,但對于一位商學院的學生而言,能不能賺錢確實是衡量成就的重要因素,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都會成為經理人、又或者是創業公司老板之類的角色。 相比而言,耶魯那邊似乎更容易出搞宏觀經濟的智囊角色,這是由校園氛圍而決定,哈佛商學院、沃頓商學院等知名院校中富二代比較多,例如最具代表性的小愛德華·約翰遜、理查德·洛克菲勒,這兩位都是哈佛商學院出身,埋頭搞錢,更適合利己主義者。 代寫論文這種“臟活”只能交給信任的人去干,葉冬青手底下有合適的人選——威廉助理,取得工商管理和經濟學雙博士的超級學霸,通過電話交代完,私下約定從下個月開始將他的工資再上調一千五百美金,算是封口費了。 這位能干的助理已經跟葉冬青挺久,幾乎被敲定為未來的主管之一,可能近兩年就要被外放出去主管一家公司,利益跟葉冬青捆綁在一起,多半不會昏了頭到處亂說。 即使泄露出去其實也沒什么影響,只不過終究是丑聞,很容易被鬧大,所以還是小心點比較好。 窮人家的學生靠天賦和努力,又或者是靠種族平權法案,富人家的孩子只要花錢就行了,這在美國高校中幾乎已經成為潛規則,沒人們想象中公平…… 接下來一連三天,葉冬青都很忙。 主要是在忙投資的事,淡水基金剛貸款獲得三十億美金,再加上投資股票帶來的分紅、賬面上的部分流動資金,以及平倉所回籠的大約十四億美元資金,他需要在近期將這筆錢花出去,順便處理了分紅事宜。 原先往淡水投資集團注資購買理財產品的那些個人和機構,所投的資產陸陸續續又滿一年,有人試圖拿回分紅以及部分本金,將雞蛋裝到不同的籃子里,也有人過來了解情況,隨即表示愿意將利息也投入進來,繼續持有這部分證券資產。 大多是些大客戶,例如勞力士公司的基金會主席,以及黑石集團的一位高級副總裁,葉冬青親自露面跟這幫人坐在辦公室里喝茶,談了談發展現狀。 現如今他已經可以從銀行方面,以更低的利息拿到資金,所以實際上并不用繼續籠絡這幫投資人,卻也不用得罪,有人想撤資那就帶著錢離開,無所謂的事,因為分紅導致客戶資產增加,實際上債務方面還多了不少。 這倒是沒關系,等到未來哪天手里資金足夠多,他完全可以在合約到期后強行進行清算,連本帶息一起將錢還給投資者們,不必要擔心因為利滾利滾利滾利……最后將淡水投資集團拖垮,在這件事情上葉冬青占據著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