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書迷正在閱讀:老祖穿成獄霸的那些日子、系統讓我去算命、穿成炮灰后我重新爆紅了[娛樂圈]、穿成康熙嫡長孫、萬界直播之大土豪、宿主總是神展開[快穿]、一期尼教你做哥哥、紅樓之鐵血璉二爺、滿級大佬們都是我熟人、輕一點
葉冬青避重就輕,他擦擦嘴接著說:“所以比起華爾街人,我們更像是同行,我很看好這個行業,這就是過來找到你,希望投資騰訊公司的原因。 要是我沒猜錯,mih集團持有的股份已經對你造成困擾了對吧?他們很快就能拿到控股權,到時候你這位創始人反而成了說不上話的人,你應該選擇找一位實力雄厚的幫手,愿意在二十年、三十年內放棄任何決策權,將權力都交給你的第三方投資者,比如我?!?/br> 他查過資料,也看過路演的資料,波尼·馬的財富集中這家公司上,創業前只是個普通人而已,吃定了對方沒錢跟mih集團打擂臺。 其實葉冬青的資本同樣不多,但對方不清楚,只要能順利拿個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股份,足以填飽胃口。倒不是不希望擁有更多,可惜資金有限,facebook那邊接下來會很燒錢,沒必要將籌碼全壓在這家公司身上。 葉冬青所說的問題,早已成為馬先生的心頭痛,mih集團已經持有百分之四十幾的股份,哪怕等到上市融資之后,仍然會持股百分之三十幾。 更加關鍵的問題在于即使已經持股這么多,mih集團依舊繼續收購其他股份,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家公司已經成了mih集團的公司,只有一小部分屬于他,如果不是他們覺得需要有人幫忙打理,說不定已經把他踢走了。 馬先生放下筷子,表情認真詢問說:“你自己也講過,mih集團不會賣給你股份,總不能讓我賣給你,這樣更糟糕?!?/br> “創始人團隊手上有,idg那邊也有百分之七點二股份,mih集團那邊拒絕了我,但是讓我跟它總部的人談談,倒也不是完全沒機會,實在不行還可以融資稀釋他們的股份呢,mih集團擁有優先融資資格?”成功將話題引到對自己有利的軌道上,葉冬青問道。 “嗯,所以我最近都不敢融資了,只有上市最合適,創始團隊這邊不會有人再賣,至少也要等到上市之后。 除了我之外,他們都已經賣掉一部分,現在手上的錢夠花了,而我根本不會減持,最近mih集團愿意按照一億八千萬美元市值收購,我都沒同意……” 上市增發股票,波尼·馬的股份會被稀釋,但mih集團的股份也會被稀釋,這樣一來被mih集團控制的可能性就變小許多。 想要了解現在的騰訊,必須先了解前兩天它的融資過程。 最初時候股份在以波尼為首的五位創始人手里,創業初期,idg和小超人的公司盈科數碼共向騰訊投資了二百二十萬美元,各獲得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去年六月,盈科數碼以一千二百六十萬美元的價格,將自身持有的百分之二十騰訊股權悉數出售給mih集團,隨后mih集團還從idg手中收購了百分之十二點八股份。 就在今年,2002年的六月份,騰訊一些主要創始人又將自己持有的百分股份出讓給mih,所以目前只有波尼·馬以及創始團隊、idg以及mih集團持有這家公司的股份,idg那些足以決定這家公司屬于誰。 idg是“美國國際數據集團”的簡稱,這家公司總部設立在波士頓,背后是幾位華人,路演那會兒葉冬青看見了這家公司的代表,波尼·馬此刻之所以對葉冬青感興趣,主要是因為他說要放棄管理權,而idg現在的ceo不打算那樣做,多次在股東會議上干預決策。 公司的股權結構很復雜,尤其在涉及到權力斗爭時候,葉冬青不希望讓facebook過早融資的原因之一,就是怕麻煩,他想讓公司按照自己的思路發展。 對方已經說得很清楚,葉冬青點點頭道:“我會先跟idg和mih集團聯系,你也幫我問問你的人,我愿意按照兩億美元市值收購他們的股份,無論多少我都要,管理權都轉讓給你……” 第83章 瘋了吧! “瘋了吧!全都是原油期貨?! 你確定沒有對沖,全部做多?!該死的這家伙究竟會不會投資!” 小愛德華·約翰遜正在辦公室里大發雷霆,面前站著他的助理、秘書、包括幾分鐘前剛從淡水基金公司趕過來的那位男會計。 按照對賭協議里的規定,平時由第三方公司查賬,月中則可以互相查對方的賬,僅有一次,這是葉冬青擔心自己在賭局中落后,以便調整投資方式而準備的后手,當初小愛德華也沒有拒絕。 以富達投資集團的規模,里面某些人能接觸到隱秘消息,比如近期表現在油價上多空博弈,背后有一群石油、軍火大亨們秘密參與了。 他能接觸到這些消息不奇怪,這幫巨頭們本就喜歡利用“信息不對稱理論”賺錢,有些波動就是由一幫巨頭們聯合營造出來,比如剛結束不久的互聯網泡沫危機,許多公司在同一階段選擇分批拋售,已經不能用巧合來形容。 他們有自己的小圈子,互相幫助,互相傳遞消息,得知兒子的對賭協議后,約翰遜女士親自派了一位公司著名基金經理幫忙,兩周以來小愛德華也在做石油期貨,只不過是以多空對沖的方式。 買一部分多單,買一部分空單,然后再看行情發展靈活調整,可以避免一次虧太多,相對也意味著很難賺太多。 自從傳統基金普遍折戟互聯網泡沫后,這種原本不受重視的理財方式被投資者們接納,一夜之間傳統基金沒人投資了,更喜歡去投資對沖基金。 那位負責查賬的會計為難道:“是的,而且我從朋友口中聽說,那位跟你對賭的華裔年輕人,不只是買了五百萬美元空單,加上他的淡水基金公司,大概買了將近五千萬美元,都是百分之八保證金,十二點五倍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