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書迷正在閱讀:老祖穿成獄霸的那些日子、系統讓我去算命、穿成炮灰后我重新爆紅了[娛樂圈]、穿成康熙嫡長孫、萬界直播之大土豪、宿主總是神展開[快穿]、一期尼教你做哥哥、紅樓之鐵血璉二爺、滿級大佬們都是我熟人、輕一點
記得自己準備搬出去那會兒,面前這位名叫山姆的老頭查出癌癥,胃癌晚期,算算時間不過是幾個月后會發生的事。 租戶們習慣稱呼他為老混蛋,因為山姆就是這一整棟建筑的所有者,性格既刻薄又無情,哪怕只拖欠兩三天房租,都會被老頭掃地出門,就算讓租戶睡大街都不愿照顧一下。 可能是心情好的緣故,即將趕公交去學校,葉冬青從老山姆面前路過期間,抬手打招呼說:“早上好先生,臉色看起來有點差,難道生病了么?最好去醫院查查吧?!?/br> “滾蛋!” 老山姆語氣不輕不重地說了句,根本沒在意,繼續看報紙。 誰聽見別人說自己有病,都不會給好臉色看。 跟這老頭沒親沒故的,好心提一次就夠了。 葉冬青聳聳肩,不再多說惹人厭,出門被冷風吹到,將手插進口袋里,往公交車站所在方向走去…… 第5章 入學計劃 曼哈頓國際中學的金色校名清晰亮眼,刻在門口最顯眼的位置上。 紐約學校不少,以至于除了最頂尖的那一小撮公立、私立名校,其他中學大多都需要為生源而發愁,像葉冬青讀的這種不入流學校,學生大多是有色人種,華裔最多,其次就是黑人,白人學生反而少見。 美國的種族分歧嚴重,孩子們從一出生就能接觸到,一座社區的黑人或者華人數量變多,那么白人家庭多半不愿意過來,還會慢慢搬走,造成白人居民流失。 同樣的事件也發生在學校當中,家長們將白人學生所占比例,作為衡量一所學校是否高端的標準之一,像曼哈頓國際中學這種白人學生只占百分之六,而黑人學生則多達百分之三十七的學校,輕易就會被貼上“垃圾學?!钡臉撕?。 為了防止被有色人種打擾,白人們還默認了一套潛規則,他們會將房價和學費價格拉高,高到讓普遍較窮的有色人種花不起錢,這樣可以避免接觸到他們。 如此一來地產商和各類機構賺到錢,而消費者們又得到了“高端”所帶來的滿足感,屬于雙贏。 高中好不好,對葉冬青而言并不重要。 等到以后人們只會在意高等教育學歷,在意某個人是不是有錢、有實力,誰會管在哪讀的高中?一旦獲得成功,貧窮的出生也會變成白手起家、能力十足的證據,社會本就是如此現實。 和其他學生們一起進入校園。 已經離開這所學校那么久,今天居然又回來了,還是以十二年級的學生身份,葉冬青覺得有趣。 十多年沒接觸課本上的知識,隨著時間流逝,他還有些印象,但不深刻。抓緊時間復習一段時間,通過sat、act測試拿個高分應該沒大問題,對他而言常春藤盟校并不遙遠,腦袋比常人好用得多。 記憶中,假如不是沒錢念大學,又因為高校種族配額制度沒拿到全額獎學金,其實兩三年前就能去大學念書了,葉冬青早已學完這些課程,苦于沒有家長照顧,幫忙指出明路,一來二去拖到現在依然讀高中。 act和sat,都屬于美國高考的一種,也是評定獎學金的重要標準,兩種一起考,選擇學校的范圍能更大些,如果都拿到不錯的分數,被錄取的可能性更高。 其實先前考過兩次,他有一考試就緊張,緊張就想上廁所的壞毛病,成績都不是太好,上一般名校足夠了,想進入全球top10的最頂尖學府還稍稍差了些,因此這回打算重新考。 “高校種族配額制度”,則是指包括耶魯、哈佛、哥倫比亞等美國名牌大學,都在執行的一種制度,不看學生成績究竟如何,反而通過膚色來劃分入學名額。 這就使得不少成績非常出色的亞裔學生無法被錄取,反而成績很差的黑人、墨西哥裔之類的學生,能夠通過劃分出來的名額,輕松進入頂尖大學。白人學生同樣因此獲益,他們總能得到最多的入學名額,“白人至上”的精神在社會方方面面都有所體現。 報紙上寫到過,有位華裔學生從芝加哥大學畢業時,學績點只有三點一,mcat分數三十一,以亞裔身份申請醫學院時屢屢被拒,無人問津。 他抱著惡作劇的想法,剃了光頭,加入黑人學生會,在申請材料中稱自己是黑人,并且對自己的富裕家境毫不掩飾,寫了自己在芝加哥大學上學期間沒有任何獎學金。 亂寫了其他資料,說自己母親是醫生,父親是建筑師,通常這些因素會降低白人和亞裔進入名校的機會,這些職業缺乏社會影響力,非常普通。 結果,扮成黑人的這家伙獲得了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十一所美國名校的面試機會,并最終如愿以償自費進入一家著名醫學院,很諷刺不是么,說是平權,結果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平。 葉冬青后來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孤兒身份,同樣成為頂級名校將自己排斥在外的理由,如果有一位當法官,或是律師的父母,結果多半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美國這地方,從來都不是天堂,對目前既沒錢,又沒勢的葉冬青,更是黑暗到可怕,有錢人捐樓捐錢就能輕松送孩子去上學,而他……哪怕成績更好也會被無情擠掉。 規則如此,早已過了憤恨不平的心理年紀。 上名牌大學算是執念,又是他為未來鋪路的墊腳石,這輩子成功的希望會大許多,葉冬青不打算按常理出牌。